APP下载

民族地区高校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社会因素调查

2014-04-16刘继忠

科技视界 2014年13期
关键词:课余时间体育锻炼体质

刘继忠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丽江 674100)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除体育系以外的2011级、2012级校学生,学生来来自全国十八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咨询有关专家制定了涉及健康、体质概念认知、有无体育锻炼习惯、体育锻炼习惯养成阶段、对体育锻炼的喜爱原因、课余时间安排、促进体质因素、家庭体育锻炼养成环境、家长对子女体育锻炼精神和物质支持、体育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作用、民族地区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等12个方面的《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问卷调查表》。问卷效度为0.906,信度为 0.905。

1.2.2 数理统计法

通过各班体育委员发放、回收问卷调查表为期21天,共发放问卷30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95份,有效回收率达93.1%。对回收问卷进行了数理统计。

2 结果分析

2.1 学生对体质健康的认识

大学生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的占7.6%、精力充沛就是健康的占33.4%,37.2%的大学生不知道“体质”是什么,说明大学生对“健康”和“体质”的认知度还比较低,还处在含糊不清或无知的状态。

调查中认为体育在自身生活中占重要位置者占了90.1%,说明大多数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是积极的,表明他们有体育锻炼的愿望。然而实际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远远少于这个比例。学生不喜欢体育锻炼原因的前四位则依次是:无运动场地或器械32.7%、运动技术差29.8%、无体育锻炼习惯18.7%和不知道锻炼什么19.6%。显示出学生既有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观愿望,也有不喜欢锻炼的客观原因。

“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阶段为小学27.2%、初中39.8%、高中22.9%、大学10.6%,大致表现出体育锻炼的习惯逐步减弱,这与学生体质的变化状况一致”[2]。

2.2 学生课余时间活动统计

学生是否因学业紧张而缺少体育活动时间,调查反映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安排为:体育活动(20.6%)排在看书学习(42.5%)、上网(48.4%)、交友(35.9%)之后的第四位,可看出时间不是阻碍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

他们中学时期课余时间的安排位序为体育活动(13.1%)排在看书学习(67.7%),交友(40.8%),打游戏(39.4%),无所安排(38.2%),上网(42.7%),看电视电影(20.6%),其它 (16.4%)之后的第8位。更表现出时间不是阻碍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

2.3 家庭环境对学生体质的影响

2.3.1 家庭对学生发展的投入

在中小学阶段家长对学生投入排序分别为智力投资51.2%、营养投资18.4%、生活用品的投资19.1%、其它投资11.3%。可见家长最大限度地满足子女学习和智力发展方面的需求,而对其它方面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对体育运动的发展需求则被视为无足轻重而被淡化,致使学生的体质和心理都存在很大的隐患,学生的健康受到很大的影响。

2.3.2 家长对子女体育锻炼的态度

调查显示,86.5%的家长是支持子女进行体育锻炼,有30.6%学生与家庭成员有一起锻炼的经历。但是就爱好体育锻炼的原因中,者却排在个人爱好占64.5%、受同学影响的占37.1%、受老师影响的占18.8%,而受家庭影响的仅占13.9%,排列第四位,可见,家长对子女参与体育锻炼抱支持态度,但与家庭投入相比较这种支持却显得有点苍白无力,也就是“支持”只停留在主观愿望上,而非落实在客观行动上。

2.4 网络对学生体质的影响

网络文化的兴起使得学生将网络作为交流对象,而网络又将室外的“游戏”转入室内,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新型的“手眼病”呈蔓延趋势,而大学生的运动能力、交往能力呈下降态势。调查显示,上网在大学生业余生活的位列第一(上网、看书学习、交友、体育活动等)。因而网络因素不可避免地影响学生体质。

2.5 民族地区环境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处纳西族聚集的丽江市古城区,校园内虽然有属于大学生的一片天空,有着大学的校园文化,但是周边少数民族的一些传统思想、文化、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对大学生或多或少都有着影响。大学生中吸烟、酗酒的行为比较普遍,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3 建议及措施

1)认真贯彻落实《城市建设规划中体育活动场地配套设施》,确保中小学生和全体公民的体育活动用地;深入开展阳光体育工程,创建良好的体育环境和氛围。

2)家庭教育应在重视学生智力开发的同时,又要加强对体育及体育促进健康的这一社会目标实施,营造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3)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让学校教育使学生初步养成体育生活化的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各级体育俱乐部以及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建设,为学生体育参与、联系和信息交流提供更多、更好的场所,引导学生体育兴趣的深层次发展。

4)多级联动,协同发展。中小学生、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是一项多领域的综合体系工程,它需要家庭、社会、学校营造科学的发展氛围,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1]赖天得.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47-148.

[2]何步文,任瑞昌,苗钟立.大学新生体质状况调查与分析[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3(4):490.

猜你喜欢

课余时间体育锻炼体质
我的“课余”在哪里?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欢乐的课余时间
Mobile Phone Using Among Youngsters
大学生课余时间活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