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干体及蚂蚁追踪技术在卫360块的应用
2014-04-16朱胜璋汪重庆朱淑雯
胡 昌 朱胜璋 孙 坤 汪重庆 朱淑雯 杨 洋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 采油三厂,山东 莘县 252434)
1 三维相干技术
1.1 技术原理
地震相干是对相邻地震道之间的地震属性(如波形、振幅、频率、相位等)相似程度的测量。计算地震相干数据体的目的主要是突出那些不相干的地震数据,通过在纵向和横向上分析局部波形得出三维地震相干体的估计而生成的。在出现断层、特殊地质体的小范围内地震道之间的波形特征可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局部道与道之间的相关性发生突变;突出相邻道之间地震信号的差异性,使断层、相变、岩性异常体以及其他地质现象的不连续性得到低相关值的轮廓。通过提取三维相关属性体,便可以把三维反射振幅数据体转化为三维相似系数或相关值的数据体。
1.2 三维相干技术断层解释步骤
(1)应用地震资料进行相干性分析生成相干数据体,逐张浏览相干切片,了解整个工区断裂系统发育的平面分布情况。
(2)在断层发育的部位提取相干体水平切片,对切片上的各条断层进行解释。
(3)沿层提取相干数据的平面展布,能反映反射层位断层的平面组合,在垂直地震剖面上选取正交断层走向的测线进行断层解释,并结合水平切片控制断层平面展布。
(4)在平面、剖面断层解释的基础上,进行断层组合。在断层交切、转换处通过任意线及加密切片的解释密度,进一步落实断层的搭接、相交、分叉、合并,利用顺层切片验证解释的断层。
1.3 实际应用效果
为了精细解释本区的断层,采用了相干体分析方法辅助对断层的解释和闭合。利用相干体分析技术可以快速、简便地进行断面在三维空间的闭合,快捷地反映出大断层的平面分布。如图1所示,卫360块沙二下1相干体沿层提取平面图上清晰看出该气藏为两条走向北东向的大的边界断层所夹持。
图1 卫360块沙二下1相干体沿层提取平面图
2 蚂蚁追踪技术
2.1 技术原理
基于蚂蚁算法的蚂蚁追踪技术能自动分析、识别断裂系统,其原理是在地震数据体中散播大量“蚂蚁”,当“蚂蚁”发现满足预设条件的断裂痕迹时将追踪断裂痕迹并留下信息素,并利用信息素吸引其他相似“蚂蚁”跟进,直到完成断裂的识别,而其他不满足条件的断裂痕迹将不会被识别。利用蚂蚁追踪技术进行断裂系统的解释,将获得一个低噪音、具有清晰断裂痕迹的蚂蚁属性体。为了得到最终断裂系统的解释结果,还需要对获得的蚂蚁属性体进行自动断片提取,提取过程中还可以人为设置种子点,并对提取的断片进行评估、编辑和筛选等工作。
2.2 技术流程
第一步,前期地震资料处理。采用边缘检测手段(如构造平滑处理、混沌处理、作方差体等)增强地震数据在空间上的不连续性,并可通过降低噪音来任意限定地震数据体。
第二步,产生蚂蚁属性体。蚂蚁追踪技术创立了一种全新的断裂系统属性,在预先设定的地震体内突出具有方位的断裂特征,然后进行运算并产生蚂蚁属性体。该步骤是断裂系统解释的核心工作,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参数选择。
第三步,提取断片,同时进行验证和编辑。为了得到最终的断裂系统解释结果,需要对第二步产生的蚂蚁属性体进行断片提取,并进行评估、编辑和筛选。该步工作通过交互的立体网和直方图过滤工具实现,获得的断片可用于进一步的地震解释或作为建模的直接输入。
第四步,建立最终的断裂解释模型。
2.3 蚂蚁追踪技术在研究区的应用
通过对得到的蚂蚁体沿沙二下1顶面提取,得到该层断裂系统平面图,可以指导后续构造解释。如图2所示,蚂蚁体追踪技术在相干体识别边界断层的基础上,对大断层的产状刻画、小断层的追踪解释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从图2上可以看出,卫360块沙二下1地层均受多条走向为北东南西的断层所控制。
图2 卫360块沙二下1蚂蚁体沿层提取图
3 综合评价及滚动部署
研究区单纯依靠新钻井进行动用经济效益差甚至无效,考虑到卫360块沙二下1-2气层位于卫360块沙三中油藏的上部,老井较多,可以通过改采、油气合采等经济有效的措施动用这部分储量。
提出卫360-27井,卫360-26井试气,认识S二下储层含气特性,预计增加控制储量0.2×108m3,日产气1.5×104m3。为卫城气藏的持续开发提供了有效法案。
4 结论
为了尽量避免解释过程中的人为主观因素,提高构造解释精度,应用相干体提取与蚂蚁追踪等辅助技术,利用新采集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开展人机联作、三维构造解释,建立了构造格架,确定小断层展布特征。
[1]王平.复杂断块油田详探与开发[M].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2]杨继盛.采气工艺基础[M].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