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技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2014-04-15于福文
于福文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高效课堂;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5—0077—01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对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枯燥乏味。计算机多媒体的使用改变了这种乏味的现状。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它让课堂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上《观舞记》一课时,我用印度舞表演导入新课,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理解课文内容
初中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多媒体教学可以将难点通过画面、声音强调、动画效果来突出抽象的文字符号所塑造的形象,揭示的内容也可以通过语言与画面、视觉与听觉等形象地展现出来,从而突破学习中的难点。 如《看云识天气》一文,云的种类有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概念抽象,区分困难。我们就可以把各种云的画面用多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再结合生活中谚语和观察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解决难点,同时真正做到让学生能“看云识天气”。再如教学传统篇目《社戏》时,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课件,江南的小桥流水、月下行船、水乡社戏等历历在目,那淳朴的乡情、可爱的伙伴、那带着露珠的罗汉豆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自然突飞猛进,结果往常三节课讲完的内容两节课就完成了。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升华学生情感
在升华学生情感方面,多媒体教学设施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如学习《贝多芬》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播放“命运交响曲”,提示学生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反复倾听的过程中,他们听出了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的忧伤、孤独与痛苦,也听出了当命运之灾降临时,他内心汹涌的波涛声,那是他对艺术执着的热爱与追求,旋律中回荡着这位音乐巨人要与命运抗争的决心与誓言。良好的多媒体音响效果,丰富了学生的视听体验,使他们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再如学习《安塞腰鼓》一课时,先连续播放粗犷豪放的演出画面,让学生看到了“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们,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的擂鼓狂舞”,感受黄土高原上人们的旺盛活力,体会腰鼓的火爆热烈风格,一边引导他们倾听鼓声,那能“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使恬静的阳光变得飞溅,使困倦的世界变得亢奋”的鼓声,确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学生的情绪迅速升温,带着这种情感来学习,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四、巧用多媒体技术,促进自主学习
利用信息技术,学生可以平等地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从而培养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应用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如在上《探索月球奥秘》这节综合课时,提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有关月球的起源、地质构造、月貌、月食、潮汐等的知识,搜集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文章诗赋、对联等各种资料。有了这些提前准备,课堂上,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老师的问题,也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课后,我让学生整理材料,每人制作了手抄报,装订成册,在班内交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巧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外知识
语文学科是个涉及范围很广的特殊学科,天文地理,无不涉及,语文教学如果只依靠教科书、教师、参考资料等信息,那么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多媒体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师生双方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操作平台,教学活动基于网络环境下,在交流、讨论、启发等活动中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编辑:刘於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