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2014-04-15刘飞
刘飞
【摘 要】虚假新闻损害公众利益,误导社会舆论,扰乱正常社会秩序,危害极大。其产生往往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防治虚假新闻也需要从各方面采取措施。
【关键词】虚假新闻 原因 措施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然而,长期以来,虚假新闻一直是中外新闻界难以消除的顽疾。虚假新闻的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它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利益,虚假新闻给新闻事件当事人带来难以挽回的名誉和经济损失;另外,虚假新闻往往借助于各种媒介迅速传播,将公众舆论引入误区,甚至扰乱社会秩序和稳定;同时,媒体本身也经常因为虚假新闻的传播而逐渐丧失公信力,日渐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新时期,虚假新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最明显的是依靠新的媒介形式,如微博、微信等,传播速度日益加快,传播范围日渐扩大,带来的危害也相应的更大和难以控制。近年来,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加大了对虚假新闻的整治力度,如对网络环境的专项治理,效果较为明显,但仍然未能完全杜绝。为了彻底杜绝虚假新闻的产生,我们需要在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寻找有效的防范对策。
一、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
1、政治与文化因素的影响
政治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新闻自然也不能免于其所处时代的政治因素的影响。在封建王朝,历代君王为了维护统治地位会利用虚假新闻蒙蔽百姓;进入资本主义后,资产階级也利用这种方法掩盖其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即使在公众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真相的现代,这种现象依然存在,例如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纽约时报》等媒体就发文揭露政府操纵新闻、掩盖战争真相的丑陋事实。政治因素在特殊的情况下很容易成为产生虚假新闻的主因,如战争中的双方为了鼓舞各自士气会虚报战果,资产阶级政党为了打击竞争对手会虚构事实,在我国大跃进时期为了鼓励民众力争上游而夸大生产数量。与此相呼应,社会的主流文化往往很难避免这些政治因素的影响,与政治环境相互依存,为虚假新闻的产生提供了相应的文化需求。
2、市场的恶性竞争
经济原因是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根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经济逐渐取代计划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媒体数量不断增长,媒体间竞争日趋激烈,并且由于一些新的媒介方式逐渐流行,如微博、微信等,传统的媒体竞争也开始向这些领域渗透。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强大的压力迫使媒体必须拥有更大的发行量和点击率,获得更多的广告等收益,这也为虚假新闻提供了滋生的沃土。为了争取眼球取得轰动效应,一些媒体开始不顾新闻的真实性,渲染未经证实的虚假消息,歪曲事件的本来面目。商业化开始逐渐侵蚀新闻媒体的各个方面,部分新闻从业者为了私利,开始将真实性放在次要地位,而把轰动性与娱乐性等因素放在首要地位。
3、受众心理的影响
新闻信息的传播离不开受众,受众的心理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虚假新闻的产生。传播学理论认为,受众在接触信息时有主观选择性,而非一味的处于被动地位。在当前社会,媒体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已经高度发达,受众可以选择的新闻信息也开始变得极为丰富。面对媒体发布的各种信息,受众往往会选择那些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新闻,同时为了缓解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压力,在新闻类型上更偏向于娱乐性和新颖轰动的新闻。媒体为了自己的信息商品能够为受众接受,就需要能够满足甚至是迎合受众的这些心理要求。虚假新闻往往能够与受众的这种心理需求相吻合,大众媒体为了获得更大的受众市场,罔顾新闻的真实性,使得虚假新闻在受众市场中占据主体。这种以受众市场为主导的情形,无疑进一步推动了虚假新闻的泛滥。
4、媒体从业门槛降低,职业道德缺失
新闻从业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新闻质量有着最直接的影响。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的新闻从业人员迅猛发展,从一万人左右增长到今天的近八十万人。许多从业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新闻业务培训,缺乏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尤其是伴随着网络兴起带来的冲击,一些新闻从业人员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与同行业人员之间的竞争,缺乏自律精神,为了发行量和点击率,刻意制造虚假新闻以满足受众心理需求。在这种风气下,新闻的真实性被抛弃,记者采访往往片面而不深入,编辑把关也松散不严,这种现象在加剧虚假新闻泛滥的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的恶性竞争。
造成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与我国相关新闻制度的不健全有关,一些制度漏洞成为不法媒体制造虚假新闻的途径。另外,网络作为新兴的媒体形态,其自身特征也为虚假新闻的产生和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有这些因素,都使得虚假新闻屡禁不止,如果想杜绝虚假新闻的产生,需要制定相应的针对性政策。
二、虚假新闻的防范措施
1、加强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新闻从业人员对于虚假新闻的产生担负着最直接的责任,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拥有较高的新闻职业道德素养是十分必要的。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首先需要提高的是自我道德修养。较高的个人道德有助于帮助从业人员在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时,能够做到不弄虚作假,尊重事实,不为谋私利而损害新闻的真实性。在提升个人职业道德素质时,新闻从业人员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标准,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追求真实。作为新闻机构,在招聘新闻人员时,上岗前务必要接受岗前培训,培养其职业道德素质。新闻职业道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新闻机构需要从一些小事和细节上入手,长期坚持,潜移默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新闻从业人员抵挡住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防止媒体为了物质利益一味迎合受众。
2、建立健全新闻媒体行业制度
新闻媒体行业的制度缺陷也是造成虚假新闻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健全新闻媒体行业相关制度,从整体上要求规范新闻准入制度。作为新闻行业整体中的个体,新闻机构需要从多方面加强自身的制度建设。首先,新闻机构要实行严格的招聘培训制度,在新人上岗前,要接受岗前培训,培养其职业道德素质,强调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其次,在上岗后,新闻机构要优化和完善对人员的工作考核制度,在考核时,不仅要注重新闻的量,更要注重新闻的质,防止记者为了追求利益而只看重稿件数量,忽视新闻的真实性。再次,新闻机构还要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对于发布虚假新闻人员,给予相应的处分,造成重大影响的坚决予以辞退,对虚假新闻制造者的惩戒也将对其他人员起到警醒作用,使得其在工作时能够约束自己,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3、完善新闻监督体系
接受社会的监督是新闻媒体应尽的义务,并且这种监督对于新闻媒体自身而言也是有益的,它能够增加其与受众的互动与沟通,防止虚假新闻对自身的危害。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审查虚假新闻机构,其他机构往往也是兼任此项职能,作为政府部门,仅仅依靠新闻主管部门无法完全担当起相应的监督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与国家监督的缺乏一样,我国也缺乏相应的民间监督体制。受众的监督对于杜绝虚假新闻有着重要意义,受众通过成立民间团体,以第三方的身份参与媒介批评,能够促使新闻媒体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减少虚假新闻现象的发生。另外,除了国家与受众的监督以外,作为新闻媒体还需要接受同行业之间的相互监督,一旦有虚假新闻,媒体要公开发表道歉,其他媒体作为监督者应杜绝再次转载。只有通过多管齐下的监督方式,才能够调动社会的各方面力量来防止虚假新闻的产生。
在媒体传播极为发达的今天,尤其是借助于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和方便性,虚假新闻的危害性需要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视。杜绝虚假新闻是一个长期和艰难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我们相信,通过提升新闻从业人员自身职业道德、健全相关制度和完善监督体系等措施,虚假新闻将会越来越少甚至消失。□
参考文献
①杨保军:《新闻真实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②杨立川,《论我国当前新闻媒介的不正当竞争現象》[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4)
③陈力丹,《我国传媒业的职业道德意识与自律建设》[J].《现代传播》,2007(1)
④杨允,《试论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
⑤刘磊,《浅析新时期虚假新闻的特点、成因和整治对策》[J].《中国广播》,2009(5)
⑥方奇志,《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其对策》[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
⑦来永生,《竞争态势下新闻工作者必备的素质》[J].《青年记者》,2007(9)
⑧陈力丹,《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J].《新闻记者》,2002(2)
⑨姚斌华、朱文丰,《〈纽约时报〉假新闻事件告诉我们什么?》[J].《传媒观察》,2003(7)
(作者:重庆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