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
2014-04-15王加芹王华唐建萍李相钊
王加芹,王华,唐建萍,李相钊
(1.莒南县畜牧局,山东莒南276600;2.文登市泽库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文登264404;3.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山东诸城262200;4.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105)
副猪嗜血杆菌(HPs)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炎,以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1910年,德国Gliisser首次报道了猪的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多发性关节炎是由一种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引起的。1922年,Schermer和Ehrlich首次分离到这种微生物。本菌存在于猪的上呼吸道,构成其正常菌群,仔猪出生数小时即出现。近年来,由于饲养技术不当,以及一些新的呼吸道综合征突发,使得该病日趋流行,成为保育猪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HPs在我国各地猪场引起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的报道屡见不鲜,已从北京、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南、湖南、宁夏、湖北等省市分离出HPs,其损失相当惨重。
由于副猪嗜血杆菌目前在中国流行愈演愈烈,特别是猪群有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免疫抑制病发生的时候,更多以继发感染出现,这对于副猪嗜血杆菌的防控带来难度,笔者近期确诊了1例典型副猪嗜血杆菌病,希望通过防治该病的经验能够为养殖户带来帮助。
1 发病情况
山东省莒南县某养猪场为自繁自养的小型养猪场,现有母猪14头,仔猪112头,猪只于2013年5月17日陆续发病,并不断出现死亡,大、小猪均有发病,以保育猪更为多见,笔者接诊进行临床诊治。见病猪发热、体温升高至40.5℃~42.0℃,精神沉郁、反应迟钝,食欲下降严重的厌食不吃;新发病的类似感冒症状,有咳嗽、呼吸快、心跳加快,体表皮肤发红,严重的病猪出现鼻流脓液,不愿站立,出现跛行,腕关节、跗关节肿大。场主说有的也会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发病后用林可小诺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肌肉注射,无明显疗效。
2 剖检病变
以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为炎症特征。可见喉管内有大量黏液;肺有间质水肿、与胸腔黏连;最明显心包积液、粗糙、心包膜增厚,心肌表面有大量纤维素渗出(严重的呈豆腐渣样);严重的腹腔积液,与腹腔黏连;肝脏肿大边缘出血严重,脾脏有出血边缘隆起米粒大的血泡,腹股沟淋巴结呈大理石状,颌下淋巴结出血严重,肠系膜淋巴变化不明显,后肢关节切开有胶冻样物。
3 实验室诊断
根据临床发病情况、剖检病变怀疑是副猪嗜血杆菌病。然后进行了实验室诊断,采集新鲜病料接种副猪嗜血杆菌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培养菌进行染色镜检、药敏试验、16S rRNA PCR鉴定等实验。结果在副猪嗜血杆菌专用培养基上长出灰色透明、针尖大小露珠状小菌落。显微镜检查为丝状、球状、杆状等形状各异的革兰氏阴性菌,分离菌成功地扩增出约820 bp的片段特异性条带,PCR阳性,证实病料分离菌为副猪嗜血杆菌,分离菌对头孢噻呋钠、左旋氧氟沙星高敏,对庆大霉素不敏感。
4 防控建议
4.1 消毒
对全群每天消毒一次,连续消毒7天,用聚维酮碘、双链季铵盐类等不同的消毒剂,按说明量,轮换使用。
4.2 治疗
发病肌注:头孢噻呋钠3~5毫克/千克体重+左氧氟沙星沙星3毫克/千克体重,1天两次,连用4天,全群:10%多西环素1000克+10%沃尼妙林400克拌料,连续饲喂1周。
结果跟踪:按照笔者的方案,用药第二天猪群有好转,1个疗程结束基本控制,从另一个方面证实是副猪嗜血杆菌致病。
5 讨论
5.1 副猪嗜血杆菌只感染猪,可以影响从2周龄的乳猪到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是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常见于5~8周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死亡率可达50%左右。
5.2 副猪嗜血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实验室药敏试验有临床指导意义。
5.3 预防,可以选择副猪嗜血杆菌灭活疫苗进行免疫,由于血清型众多,目前分离到的副猪嗜血杆菌有15种血清型,各血清型之间致病力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疫苗的保护力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用疫苗来预防副猪嗜血杆菌,场与场之间的效果差异非常大。疫苗免疫很多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区域的副猪血清型定型,对于副猪防控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种公猪每半年免疫1次,后备母猪在产前8~9周首免,3周后二免,以后每胎产前4~5周免疫1次,仔猪在2周龄首免,3周后二免。
5.4 由于该病多继发感染于蓝耳病及圆环病毒病活动场,对于多发副猪的猪场,建议加强蓝耳病及圆环病毒病的防疫。选择蓝耳弱毒活疫苗,可采用种猪3次/年,仔猪产后15天,间隔3周,加强免疫1次,圆环苗母猪产前30天免疫1头份,小猪14日龄左右免疫1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