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粮食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2014-04-15杨永春李贵喜孙海涛
杨永春,李贵喜,孙海涛
(甘肃省灵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灵台 744400)
灵台县粮食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杨永春,李贵喜,孙海涛
(甘肃省灵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灵台 744400)
分析了灵台县粮食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成推广新技术;发展订单农业;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等发展建议。
粮食;生产现状;发展建议;灵台县
灵台县地处甘肃省东部,属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890~1 520 m,年平均气温8.6℃,年均日照时数2 452.5 h,≥10℃积温2 635~3 050℃,年均降水650mm,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适中,是甘肃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1]。据2012年灵台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全县粮食总产达到18.37万t,平均单产3 663.0 kg/hm2,农民人均种粮收入84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9.4%,粮食生产的丰歉直接关系着当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1 生产现状
1.1 生产条件逐步改善
近年来,灵台县委、县政府加大了粮食生产基础建设工作力度,尤其是梯、条田建设步伐逐年加快,全县每年完成平田整地面积667 hm2以上,“田园化”建设面积50 hm2以上。据统计,2013年底灵台县梯、条田面积达4.7万hm2,其中保灌面积0.31万hm2,使粮食生产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1.2 夏秋粮种植结构趋于优化
以玉米为主的高产粮食作物栽培面积日益扩大,已摆脱单一种植冬小麦的传统模式,夏(麦)、秋(玉米)比例由2005年的2.2∶1调整到2013年的1.6∶1,粮食生产结构的优化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
1.3 种植技术日趋科学化
近年来,全县推广了良种小麦、玉米高产栽培、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机械化等农业实用技术,使全县粮食生产由扩大面积、增加总产变为稳定面积、增加投入,依靠科技提高总产。粮食生产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模式转变。
1.4 初步形成粮牧互动格局
灵台县南部和西部山区荒芜面积大,自然草场广阔,气候阴湿,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该区“牛经济”已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道路。随着畜牧业的大发展,对饲草饲料需求量增加,畜牧业的发展为有机肥建设创造了条件,增施有机肥料极大地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从而增强了粮食可持续发展后劲,粮食生产的重点由粗放的单一粮食生产模式转向以粮养牧、以牧促粮、粮牧互动的农业产业化轨道。
1.5 龙头企业凸现
答题的小伙伴可将答案使用邮寄(地址见版权页)或短信等方式发送过来(短信至13717688046)。全部答对或建议被采纳的读者有小编贴心礼品回馈哦。
随着灵台县粮食生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凸现。灵台县现有小麦加工企业云翔面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集粮食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粮油骨干企业,年加工小麦5万t以上,拳头产品为面包型、面条型等专用面粉,“灵香”牌面粉享誉周边省区,产品销往陕西、宁夏、四川等省区。灵台县康庄牧业有限公司是集肉牛品种改良、育肥、饲草加工、有机肥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民营股份制企业,公司建成年产1 000 t精饲料加工车间,可年加工利用小麦、玉米、豆类等粮食1 200 t以上。
2 存在问题
2.1 粮食生产基础薄弱
灵台县粮食生产环境条件差异较大,产区山、川、塬并存,山地面积为3.54万hm2,占粮田总面积的50%以上,中低产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5%。加之种粮农民大多为老年人和妇女,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意识不强,对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接受能力差,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粮食生产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同时,由于粮食生产关键时期干旱、霜冻、冰雹、洪涝时有发生,以小麦条锈病等为主的突发性病虫害发生期早、面积大、范围广、危害重,粮食生产安全风险较大。
2.2 种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灵台县光照充足,雨热资源丰富,人均粮田面积较大(约0.25 hm2),资源优势明显。但种植结构欠合理,冬小麦播种面积较大(2.13万hm2左右),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50%,而玉米、高粱等高产作物面积较小,特别是适宜灵台县种植的豆类(芸豆、红小豆、大豆)等名、特、优粮食作物面积更小、产量低。加之夏收后复种指数较低(在40%以下),主要以复种豆类、糜子为主,60%的麦田赤地过夏,生产效益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3 发展建议
3.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应根据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和生产力的不同配置,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本着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的相对一致性,农业发展方向和主要措施的相对一致性,按照灵台县农业区划成果,可将全县划分为6个区,即什字塬区优质小麦、玉米生产区、南部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及马铃薯生产区、什字塬以西优质小杂粮生产区、邵寨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区、两河川区小麦—玉米双季模式化生产区、重点适宜制种繁育生产区(在两河川区的梁原、百里等区域,建立玉米、高粱制种基地;在朝那塬区建成高强筋小麦良种繁育生产区;在什字塬五乡镇塬面建立优质小麦常规制种繁育区)。
一是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使全县95%以上的玉米播种面积应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二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100%。三是推广粮食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使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达到60%以上。四是推广机械化耕作技术,粮食作物机械化耕作技术覆盖率达到80%以上。五是推广粮食双季丰产技术,在两河川区和东部塬区大力发展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种植模式。
3.3 发展订单农业
依托资源优势和原有的名、特、优地方产品品牌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以贸促产,以销定产,加工增值;积极培育专业协会,充分发挥各类协会的作用,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发展“订单农业”。加大对云翔面业公司和康庄牧业公司等产业关联度大、产品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龙头企业采取订单生产、预约收购等形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增强粮食生产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3.4 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
结合实际,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全县粮食生产专项规划,全力保障全县粮食生产发展用地,加快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建设。进一步完善承包经营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推进土地集约经营,逐步使全县粮食生产面积向种植大户集中,向粮食生产规划集中区扩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综合竞争力。要建立一套严格的粮食标准规范,从源头抓起,生产绿色、环保、无污染的“放心”粮食产品。
3.5 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
一是要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基层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支持农业技术和农业标准的制定与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二是要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牧、林业、水利、科技措施配套实施,大力引进、示范和推广粮食作物新品种,加大对优质、高产粮食新品种的引试和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三是要建立信息体系,加强信息引导服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加大县乡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力度,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道,加强信息分析预测工作,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通过科技信息的服务,全面加快全县的“科技兴粮”步伐。
[1]李怀中.灵台县玉米品种布局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11(6):60-61.
[2]王瑜华.灵台县农业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J].甘肃农业科技,2008(11):43-45.
(本文责编:王建连)
F307.11
A
1001-1463(2014)09-0053-02
10.3969/j.issn.1001-1463.2014.09.020
2014-01-21;
2014-07-25
杨永春(1969—),男,甘肃灵台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联系电话:(0)1809330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