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叶矮樱温室营养钵扦插繁殖技术

2014-04-15鲍如娟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紫叶生根苗床

马 彦,鲍如娟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榆中高寒农业试验站,甘肃 榆中 730100)

紫叶矮樱(pruns x cistenena)为蔷薇科李属落叶灌木,具有叶色感好,季节差异性小,适应性强,易于繁殖,栽培管理简单等优点,在城市建设、园林绿化等工程上的地位愈加突出[1],紫叶矮樱在甘肃表现耐旱、抗寒,适生性强,便于推广[2],是替代红叶小檗的最佳彩叶树种,目前已在城市、庭园绿化中广泛应用,苗木需求量较大。但苗木繁殖主要以普通扦插和嫁接为主,育苗周期长,成活率低。为了缩短育苗周期、扩大育苗数量,提高移栽成活率,我们于2012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榆中高寒农业试验站进行了温室营养钵扦插繁殖技术探索,采用营养钵育苗10万株,成活率达95%,300 d达到出圃标准,可直接用于绿化工程,既缩短了育苗周期,又提高了育苗率,上市后深受人们的欢迎。现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出温室营养钵扦插繁殖技术,以供参考。

1 插前准备

1.1 温室选择

选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设计的西北XB-GⅡ型日光温室,温室长60.0m,跨度8.0 m,高4.1 m,墙体厚度1.2m,方位角为偏西6°,后屋面仰角为40°。骨架材料采用镀锌钢管。后墙及山墙为干打垒土墙,100 cm厚,外包12砖墙,后屋面为轻质复合墙体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复合材料,总厚度20 cm,容重20 kg/m3以上,内表面用菱镁材料做防氧处理,保温室板之间用凹凸槽连接;外表面采用水泥砂浆加玻璃纤维布处理后再做防水处理。采用温室复合保温被或草帘做保温覆盖材料。

1.2 苗床准备

将温室地整平,用5 g/kg高锰酸钾液和5 g/kg福尔马林溶液进行土壤消毒后灌透水,再高温闷棚,使室内温度达40℃左右,持续8 h,以达到高温杀菌效果。按南北方向设置苗床,做成长依温棚跨度而定,宽1.0 m,高20 cm的小畦,四周用砖砌成高床。畦面不易过宽,中间略高,以防畦面中间积水和便于操作。在直径8 cm、高12 cm、底部多孔的营养钵中装入田园土、炉渣、菇渣废料、鸡粪按6.0∶3.0∶0.5∶0.5比例配制成的营养土(先将营养土研细,捡去瓦块树根等杂物,曝晒3~4 d,边搅拌边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消毒,拌匀,装到营养钵体积的2/3即可,表层装入新鲜蛭石粉,然后将营养钵按行距15 cm、株距10 cm摆放到畦面,再撒施蛭石粉使营养钵之间不留空隙,灌透水后备用。

2 扦插技术

2.1 扦插时间

兰州地区以1月份扦插最好,此时插穗已过休眠期,扦插成活率较高。

2.2 插穗采集

于1月份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紫叶矮樱园做采穗圃,在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上剪取一年生、粗0.5 cm左右的枝条为插穗,将插穗再剪成12 cm长的插条,要求上端距顶芽1 cm处为平口,下端于最未端芽以外剪成45°斜口。每50根插条按其芽朝向一致捆绑。剪取插穗时要求随插随剪,以免插穗失水。剪插条的剪刀要用75%酒精定期消毒。

2.3 生根剂处理

扦插前用ABT 1号生根粉对插穗下切口进行蘸根处理[3]。先将ABT 1号生根粉用酒精溶解后,再用塑料容器配制成200 mg/L溶液,现配现用。蘸根处理时将插穗每50个捆成1捆,将插穗下部1/3浸入药液10 s,随蘸随插。

2.4 扦插

插穗处理后立即插入营养钵,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2/3左右,露出顶端2个芽即可。每个营养钵扦插3个插穗,扦插时3个插穗均匀分布在营养钵中央,芽向上,稍带斜度,既可保证每个营养钵的插穗成活率,又可保证苗木出圃时每个营养钵的紫叶矮樱都有一定量的分枝和冠幅。扦插时插穗和土壤紧密接触,插完整畦后立即灌透水,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1~2次。

3 扦插后管理

3.1 温湿度调控

扦插后要加大光照强度,每天对棚膜进行清扫,以提高室内温度,有利于生根。此时棚内昼夜温度控制在8~25℃,3月下旬至4月中旬白天温度控制在25℃,夜间控制在15℃。6月下旬揭膜通风,以防高温烧苗。插穗开始发芽时,湿度控制在60%~70%。

3.2 灌水施肥

紫叶矮樱扦插后30 d左右产生新根,生长前期每天喷水1次,新根产生后适当控制水分,确保苗床营养钵内土壤不干为好。插穗开始发芽时,结合中耕除草喷施3 g/kg尿素溶液,每隔7 d喷1次,连喷3次。扦插苗长到10 cm后,叶面喷施3 g/kg尿素溶液,每10 d喷1次,连喷4次。扦插苗长到20 cm以上时,叶面喷施3 g/kg磷酸二氢钾溶液,每10 d喷1次,连喷5次。

3.3 病虫害防治

紫叶矮樱抗病性较强,一般扦插育苗病害较少。有时有白粉病和蚜虫的发生。白粉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每30 d喷1次。蚜虫用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喷雾防治。

[1] 陈振锋,宋海鹏,吴井臣.紫叶矮樱的栽培管理及园林应用[J]. 农技服务,2008(12):110.

[2] 王卫成.紫叶矮樱的特征与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05(5):39-40.

[3] 黄晓霞,严芝银,杨艳丽.紫叶矮樱扦插试验[J].青海农林科技,2011(1):62-64.

猜你喜欢

紫叶生根苗床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洮河流过生根的岩石(外二章)
紫叶李不同栽培环境景观效果评价与应用模式研究
国外的微水洗车模式如何在本地“生根”
紫叶甘蓝花色素苷提取影响因素的研究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
温暖在严寒深处生根
紫叶生菜家庭盆栽法
聚焦创新提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