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法治国里的环保蓝图

2014-04-15周宏春

中华环境 2014年12期
关键词:蓝图守法公正

依法治国里的环保蓝图

只有让社会公众信仰法律,在全社会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环保蓝图才能梦想成真。

■专家名片

周宏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十八届四中全会后,依法治国上升到战略高度,在依法治国方略指导下,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环境质量改善,将出现新气象。

依法治国的蓝图勾画

依法治国,由我国法治建设中的问题倒逼产生。我国法治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有的法律法规宣示性、原则性内容偏多,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明显,通过立法争取部门权利,而不愿意承担责任;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行为选择;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宁愿上访相信权力而不愿相信法治;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选择,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这些未能全面反映人民意愿、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必须在依法治国进程中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依法治国蓝图在四中全会中被勾画出来,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体地说,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及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

环保蓝图历程

环境保护蓝图,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文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环境保护大会等一系列文件中被一次次勾画,且与时俱进,使蓝图更加具体、直观、清晰。

自我国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和先进理念逐步融入了环境保护的国际文件。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我国的环保理念不断推陈出新,在各项工作中,环境保护分量不断增加。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指出,我们必须把保护环境这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抓紧做好,让人们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老百姓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的蓝图:天变蓝、水变清、地变绿。在2014年APEC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梦”的高度描绘了环境保护蓝图: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也是中国梦中很重要的内容。

严峻的环境形势,是我国环保蓝图的起点。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我们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加重和生态系统退化的现实,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水、土壤、空气污染加重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逐步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爆发,生态环境质量影响人们生活,生态产品短缺制约民生改善。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转型,变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抢占未来制高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需要法治保驾护航

无论是科学的立法、严格的执法、公正的司法、居民的守法,最终都要落到法治国家建设中,要体现在法治社会和法治文化等方方面面;只有形成人人守法的社会氛围,法治社会才能变成现实,环保蓝图才能梦想成真。

环境法规体系亟需完善。目前我国还存在立法质量不高、法律体系不完备等问题,重点领域有空白,土壤污染、环境安全及生态红线等方面立法欠缺,执法不力也是重要的问题。

良法,善治之前提。提高立法质量,就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环境立法,不仅要由专家起草,更要充分听取广大人民和利益相关方的意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彻立法全过程,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填补法律空白,修改过时条款,删除不符合当前形势要求的内容,增强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今后一个时期,应针对环境因素制定修订《土壤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生物安全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系统构建环境保护领域法律规范制度体系。

严格的环境法律实施体系是关键。再好的法规制度,如果得不到实施,还不如没有。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不够严格,责任主体范围狭窄、政府环境责任虚化、行政处罚普遍偏轻,执法不力现象突出,影响了法律实施。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并成为全社会的逆导向,也是导致当前环境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改变这一现象,必须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加大违法处罚力度,让企业家和社会公众明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是一道不能随便触及的“红线”,从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近日,华润电力被曝直排煤灰,导致湖南郴州部分绝美丹霞地貌被填平。CFP供图

确保法律的实施,就应当细化行政执法中的模糊职责。一要在立法上将职责权限规定得更为具体,明确行政机关的责任,避免因模糊导致推脱、不履行责任。二要创新管理方法,形成企业守法与行政执法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过去,舆论强调行政机关不能乱作为,要按照规定、程序处罚。这些年,社会对环保部门的指责,从过去的乱作为变为现在的没有尽到监管职责,即不作为问题。在“依法治国”方略下,依法行政,依法全面履行行政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成为紧迫任务和必然趋势。

长江大宁河首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由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宣判。CFP/供图

公正的司法,保障环境权益的平等。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过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环境司法公正,就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体现:所有污染受害者向人民法院起诉时,都能依法得到受理;所有的环境污染案件,在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下,都能得到公正合理审理和裁判;所有的生效判决都得到执行,胜诉者的权利都能得以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避免领导对司法的干预,《决定》提出了建立领导干部干预案件的记录制度。这样做有利于环境案件的受理和公正审判。环境诉讼案件的被告,背后往往是有背景的企业;法院不肯受理受害者的起诉,环境案件判决的不公正,背后往往有一只“看得见”的手在操纵。实行案件干预记录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斩断背后操控的手。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司法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四中全会又对保障司法公正作出详尽安排,这就为环境司法公平创造了条件,而环境权益公平的真正实现还有待实践检验。

营造守法的社会氛围

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总目标,归根到底要落到法治社会和法治文化上。换言之,从立法、执法、司法到守法,无论法律体系如何完备,执法多么严格,司法多么公正,守法多么自觉,都必须成为全社会的行为规范和社会氛围,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只有经过“从自然王国到必然王国”的腾飞,“涅槃中重生”,一个全新的法治社会才能出现。

具体到环境保护上,虽然生态环境良好是生态文明的标志,但如果没有人的行为文明,好的生态环境也会遭到破坏,尤其是在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借口下的乱砍滥伐行为。

我们必须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都是环境保护的主体。环境更美好,环保蓝图变成现实,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治的根基在于人们发自内心的认同,法律的威严源于人们的真诚信仰。只有让社会公众信仰法律,在全社会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环保蓝图才能梦想成真。

猜你喜欢

蓝图守法公正
第21章 艰难的抉择
蓝图
Chapter 21 A dilemma 第21章 艰难的抉择
五年蓝图
争做守法好少年
我们的健康新蓝图
如此守法
绘好国家级健康新蓝图
公正俄罗斯党往何处去?
公正俄罗斯党如何准备杜马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