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村的家长里短
2014-04-15田映丽
● 文/田映丽
火花村的家长里短
● 文/田映丽
2013年12月27日上午10点,在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镇党委书记凌琳处理完镇上的工作,邀约上火花村的支部书记陈世金急忙下村去。
在2013年12月至今年3月集中开展的“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中,东兴区整合机关、基层、社会等力量,采取设立一个民情收集站、组建两支服务队伍、推行三项服务“123”模式,开通“问联服务群众”直通车,切实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民生。
“老邹,村里搞休闲旅游观光的事,你晓得村民有些啥看法?”10多分钟后,凌琳来到火花村6组村民邹荣刚的家中,与他拉起了家常。邹荣刚的房子位于公路边,平时来玩的村民比较多,在这里能够了解到群众的一些看法、矛盾和纠纷。
田家镇是东兴区打造的生态文化旅游新镇,新镇中建起了川中丘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火花村以及邻近的正子村、都堂村均是园区的核心区。按照规划,从位于正子村的范长江故居到都堂村以及火花村将连片搞旅游开发,火花村是规划中的农业观光地带,除了在村里发展花卉苗木种植,还将搞农家乐。
2013年3月在征求老百姓意见的过程中,很多村民有所顾虑:“搞统一开发,把我的土地挖烂以后咋个还?”因此,旅游开发暂未动工。
“现在老百姓的意思就是说挖地可以,但政府要写一个协议,老百姓握着协议心里才有底。”邹荣刚说。
“这不用担心,协议肯定是要写的,我们也希望老百姓的利益落到实处。”得知这样的情况,凌琳觉得事件有了很大的进展。
“那土地流转出去了,大家有什么想法没有?”凌琳继续问道。
2012年火花村流转土地1609亩给瑞景公司种植花卉苗木,同时,公司还无偿将流转后的土地交给村民在林下种植紫皮大蒜,根据自己家庭的劳动力多少由村民认领经营,种植收益归村民所有。不仅如此,政府还给予大蒜种植每亩400元的补助。
“仅紫皮大蒜全村就种植了1000多亩,有村民专门进行回收,两年前卖价在3元钱一斤,现在每斤的价格也在2元左右。”陈世金说。
“我听到有些村民摆龙门阵,土地流转划得来,以前没流转天天还去种地,每天都围着那一点点土地转悠,一天10块钱的现钱都挣不了。”邹荣刚说。
“现在土地流转了就不管了,土地流转费领到手了,老板又给我们活干,大家干得很起劲,我们村在赵家坝综合体干活的人多得很,工钱100元至120元一天不等。如今,老板还无偿拿出土地给你栽蒜苗,这肯定好哟。”这样的话题也吸引了路过的村民纷纷前来热情谈论。
谈到现在与往年收入的对比,村民纷纷表示:“只要有活干,起码人均要增加1000多元。”
“凌书记,我们村的综合体修得起来不哟?”邻近的赵家坝新农村综合体的修建逐步成形,让火花村的村民有些羡慕,村里能不能修建一样漂亮的综合体,这又成为了村民们关心的话题。“火花村的综合体规划已经出来了,村民愿不愿意也正是我想了解的内容。”凌琳说。
在之前,火花村1、2、3组连便民路都没有,2013年11月,通过凌书记争取的百万产业支持项目,三个小组不仅修通了水泥板的便民路,还发展起了高笋和鹅笋的种植。
2012年,火花村全村人均收入仅有4000多元,经过土地流转引进业主,发展紫皮大蒜产业,2013年的人均收入已达到6000多元。
目前,“问联服务群众直通车”模式已在内江市东兴区全面推广。全区共设立民情收集站273个,建立民情收集箱273个,开通民情热线273条,建立了组织建设、民情民生、群众问题、干部作风四本台账,并采取“按时+及时”的方式,向群众公开收集主要问题和办理情况。(责编:彭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