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2014-04-14张文静郑红娟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同学大学生老师

张文静,郑红娟

(1.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江苏南通 226010;2.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系,江苏南通 226010)

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张文静1,郑红娟2

(1.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江苏南通 226010;2.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系,江苏南通 226010)

文章从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的现状出发,调查研究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行为,并进行原因剖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课堂教学;大学生;手机

0 引言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由原来的通讯工具,变成了生活必需品。大学生们更是人手一机,成了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手机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如上课玩手机几乎成了大学生听课时候的必然动作;作业找“度娘”,直接抄袭;考试用手机作弊;有些同学成了“手机控”,几乎无法离开手机等。[1]课堂上手机地广泛使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思维方式的训练等方面的发展非常不利,也给当今的课堂授课和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了解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现状和原因,引导其科学、健康使用手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调查对象与手段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江苏省2所高职院校和1所本科院校的40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其中本科院校200人,高职院校206人;男生218人,女生188人;大一122人,大二123人,大三89人,大四72人。发放问卷406份,回收有效问卷389份,有效回收率96%。

1.2 调查手段

调查采用自编“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调查问卷”,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和11道题目。

2 调查结果

2.1 课堂携带手机及使用情况

调查显示,上课必带手机的学生占37.2%,经常带手机的占60.3%,偶尔带手机的占2%,从来不带手机的占0.5%,这说明绝大部分同学有上课带手机的习惯。不少同学在访谈中说,如果上课不带手机会不定神,总担心自己错过重要的事情。

另外,调查中发现:每节课都会使用手机的占22.43%,经常使用手机的占40.12%,偶尔使用手机的占36.2%,从来不使用手机的占1.25%。说明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比率很高,这个研究结果与杨云等人的研究结果相近。[2]不少同学在访谈中说,上课玩手机并不影响听课的效果,他们只是下意识地要掏出手机看看。

2.2 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功能

调查发现:73%的同学上课聊QQ或者浏览网页,62.1%的同学刷微博或微信,51%的同学玩游戏,32.2%的同学发短信息,23.1%的同学上课看视频,23%的同学上课看小说,10.2%的同学用手机查资料。可见,同学们课堂上使用的都是手机的娱乐功能,使用行为与课堂主题无关。

2.3 不同课堂使用手机情况

至于什么课上会玩手机,88.4%的同学选择了内容枯燥的课,60.2%的同学选择了没有互动的课,42.1%的同学选择了考查课或选修课,35.8%的同学选择了公共理论课,还有13.2%的同学选择什么课堂都会使用手机。

至于在什么课上不会玩手机,80.1%的同学选择了体育课,76.3%的同学选择了专业必修课,73.6%的同学选择了计算机课,68%的同学选择了实践课,65.7%的同学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结果显示能让同学们动手参与的课程和感兴趣的课程,玩手机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2.4 课堂使用手机的原因

63.4%的同学认为是老师讲课内容枯燥,照本宣科,才导致玩手机的。结合访谈发现很多同学特别反感概念特别多的课和纯理论型的课程,尤其头疼照抄照、搬教科书、照着PPT读课件的老师。另有62%的同学认为是不喜欢老师授课方式导致的。结合访谈发现,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老师灌输式的授课方式,跟学生没有交流和互动,上课重点不明确、逻辑层次不清晰,没有激情和活力的讲课方式也让他们受不了。48%的同学认为是上课讲的内容太深奥,听不懂。不少同学在访谈中不讳言自己基础差,担心考试通不过。46%的同学认为手机游戏、小说、新闻资讯等太诱人,想时刻关注,受不了网络的诱惑。45%的同学认为周围同学都在玩,自己也随大流玩。43.5%的同学认为自己自制力差,38%的同学认为老师不管。36.2%的同学对未来感到迷茫,35%的同学对老师本人反感。访谈中问及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他们喜欢有态度、有性格的老师,有自己的想法;讲课内容新颖,通俗,接地气;注重学生的感受,能把内容视觉化;语言幽默、生动,逻辑清晰的老师。22%的学生认为课堂学习的知识用处不大,对将来的就业或者个人发展帮助不大。20%的同学认为大教室或者合班上课容易玩手机。16%的同学上课心情不好、疲惫会玩手机。12%的同学认为老师讲课速度快,跟不上,索性玩手机。还有9%的同学认为自己听懂了,会玩手机。

结果显示,同学们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原因复杂多样,但是大多数的同学认为老师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和老师的个人魅力对学生课堂使用情况有重要影响。

2.5 老师干预时手机使用情况

访谈中发现,老师对同学们课堂使用手机的情况比较关注,很多老师都会进行劝导,还有的老师课前会先做思想工作,但是劝导的效果却不甚理想。调查显示:62%的同学表示会注意,31.9%的同学之后还会使用,6.1%的同学不当回事。可见老师的干预及互动,对课堂手机使用状况会起到一定的限制影响。

3 调查结论

3.1 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成为常态化现象

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大学生习惯了上课带手机,手机已经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可以看成是这一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从思维到心智模式再到行为方式都具有了某些典型特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手机成为移动终端,每个手机使用者也成为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一个节点,只有不断地连接才能显示出自身的存在价值,才能与世界保持同步。所以大学生们即使在课堂上也要携上手机,不时上线连接,不时刷新。

3.2 课堂手机的使用偏重娱乐功能,学习功能开发不够

手机作为通讯工具,尤其晋升为移动互联的载体,本身是技术进步的产物。手机作为移动终端,储存了大量的资讯,应用于学习,可以方便搜索查阅资料,掌握学科前沿研究成果,成为在线学习用具。但是,知识的易得,反倒让人们变得不愿意记忆知识、掌握知识。喜欢看,不喜欢思考;喜欢轻松,不喜欢沉重和复杂;喜欢索取、抱怨,不喜欢付出。[3]所以课堂上使用手机的时候,都是在玩,而大学阶段知识技能的学习相对玩来说需要脑力付出,而大都学生选择了逃避付出。由于知识的积累不系统、不扎实,使当今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呈现碎片化,看问题深入不了,做事情缺乏恒心和耐力。课堂中使用智能手机的负性大于正性。

3.3 课堂上开小差的原因师生双方有责,但是学生普遍外归因于教师

智能手机被带到课堂后,教师发现学生都是头埋在手机中,而且不听课的人数比以往大大增加了。调查显示,课上玩手机跟老师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授课状态等有很大关系。学生变了,课堂没有跟着变。各大院校和大多数教师主要精力放在应付科研考核上,备课不够充分,对当今大学生的特点了解不足,缺乏互动,过于理论化等,影响了教学效果。当然,教师和学生对课堂的诉求并不一致。教师受缚于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的计划性安排与教学检查,更重视教学规范,把握授课进程。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大学生一代,喜欢参与,关注体验,注重实用,习惯视觉化的学习方式,两种诉求不一致。如果院校和教师不注重课堂教学创新,缺乏师生双主体意识,处于“弱势”的学生就会以玩手机来表达消极反抗。自制力差的学生有借口,没有目标的学生有理由,爱从众的学生被诱惑,有个性的学生可选择,课堂变成了玩手机的天堂。

4 对策建议

4.1 规范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的行为,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学生课堂普遍使用手机不仅弱化了学习能力,降低了学习兴趣,还影响了课堂氛围,使得老师的授课情绪和授课效果都受挫下降。美国大学规定,学生可以穿拖鞋进课堂,也可以睡觉,但是接听手机是禁止的,教师有绝对的课堂控制权。[4]因此,学校可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杜绝课堂上使用手机,从制度上保障教学秩序良好运行。教师在课堂上也应严格管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单单靠制度的禁止会显得管理过于简单和形式化,有可能会引发同学的抵触心理,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可以配合运用主题班会、班级论坛等形式,让同学们充分讨论课堂使用手机的利弊,进行价值澄清,引导其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培养更多自律的行为。也可以通过设立班级手机管理员、班级手机管理墙的方式,帮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管理手机的习惯。

4.2 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课堂吸引力

移动互联技术日趋成熟后,学生时时挂在网上,信息资讯获取更新得比老师还要及时,客观上对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要求更高了。面对着互联网的发达,教师要善于运用自身的优势,教师有阅历、有经验、有实践、有理性,在深度、高度、广度上都是超过学生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发手机的学习功能,提前布置让学生完成收集信息的前期基础工作,课堂上对信息加工组织分析综合。课堂后的评价反馈也要十分看重,一次教学变成了三部分组合:对课堂教学的反馈、对教学内容的剖析、对下次任务的布置。

4.3 改善课堂氛围,丰富课外文化生活

在高校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改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在教学内容上。并且,互动意识非常必要,教师通过开放式提问回答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发挥学生自主性,注入课堂体验性,这样的课堂还是学生欢迎的。此外,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包括社团组织的文化艺术节、各种科技比赛和校内人文大讲堂等,多角度促进学生融入集体,提高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并通过寓教于乐,使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思想教育得到有效提高。还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手机的活动,如专门定出一天时间作为“关手机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户外运动,把学生们从虚拟的世界中拉回来。有了各种各样的课余文化生活的充实,学生们对手机的依赖必将逐渐减少,也能够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人际交往活动。

5 结束语

互联网浪潮逐渐冲刷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并重塑着生活方式,传统的大学课堂正经受着时代浪潮的冲击。面向未来的互联网思维下的课堂,将要展现更多的学生主体参与性、学习内容的体验性、评价的即刻性。大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出现自我管理、自制力、社交被动、情感虚拟化、情感抽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腱鞘炎、颈椎病、肩周炎等发病率增加都是重要的信号。采取一禁了之的办法不能阻挡智能化时代的浪潮,不能阻挡新新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失去了手机许多学生会出现焦虑的情绪反应。因此,加强大学生自律教育,贴近大学生心灵世界,传递正能量,才是解决手机课堂的良策。

[1]张健.大学生课堂手机控现象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2):24-25.

[2]杨云.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观察,2014(7):84-86.

[3]赵西芝.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J].新媒体,2013(4):108-109.

[4]刘金荣.高校学生课堂手机上网行为矫正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2(11):85-87.

Investig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sing Mobile Phones in Clas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ZHANG Wen-jing1,ZHENG Hong-juan2
(1.Dept.of Students’Affairs,Nantong Vocational&Technical Shipping College,Nantong 226010,China;
2.Dept.of Traffic Engineering,Nantong Vocational&Technical Shipping College,Nantong 226010,China)

Based on a study of the status quo of college students using mobile phones in class,this article analyses its cau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Classroom teaching;College students;Mobile phone

G645.5

A

1671-9891(2014)04-0097-03

10.3969/j.issn.1671—9891.2014.04.026

2014-08-12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自筹课题“90后高职生课堂失范行为调查与管理干预研究”(项目编号:C-b/2013/03/004)。

张文静(1980—),女,河南周口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思政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同学大学生老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大学生之歌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