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湘西红色歌谣的特质、价值与传承
2014-04-14刘於清
刘於清
(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湖南 吉首 416000)
论湘西红色歌谣的特质、价值与传承
刘於清
(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湖南 吉首 416000)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适应革命的需要,曾产生了一种新的民歌样式,红色歌谣。这些歌谣具有自己的独特气质:具有革命性、战斗性和思想的先进性,以及鲜明的民族性和富有地方特色等。其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具有思想启蒙和教化作用;具有鼓舞红军革命斗志的功能及瓦解敌军思想的功效。珍视和传承湘西红色歌谣,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的迫切需求,我们要传承好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湘西;红色歌谣;价值;传承
湘西地区是湖南省经济欠发达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革命老区,积淀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本文所指的湘西,是广义的湘西,是对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和怀化等地的湖南西部地区的统称,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地带。湘西红色歌谣是一种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它是伴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而发展的,成为当时当地占据优势的中国先锋文化,真实写照着时代生活。这一时期,红色歌谣的创作主体主要有湘西的老百姓和部队的文艺工作者,人民群众创作歌谣,主要通过歌谣来表达他们的心声,强烈的烘托出了人民群众要求改变现实情况的愿望,代表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民间声音。红军战士及文艺工作者,是红色歌谣的创作主体,这类歌谣有以发动群众,宣传党的纲领和性质,反帝、反封建和国民党反动派压迫剥削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宣传歌,有以描写红军战斗场面的战斗歌曲和歌颂歌曲,也有表达群众对红军的拥护爱戴的拥军参军歌。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通过红色歌谣这种民间文学形式进行宣传,唤醒了群众的革命斗志,为革命的胜利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红色歌谣的文本分析,主要探讨了湘西红色歌谣的特质、价值,以及对其传承进行了相关思考。
一、湘西红色歌谣的特质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正是因为有自己的特征,才是它和别的事物区分开来的主要依据,正是因为有自己的特征,所以才展现出与其他事物不同的个性魅力来。湘西红色文化中的红色歌谣也是如此,既不同于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农民歌谣,也不同于民间群众自发形成的民间歌谣,它具有自己的独特气质。
第一,具有革命性、战斗性和思想的先进性。从1928年春到1935年11月,湘鄂边、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相继创立和进入建设时期,湘西红色歌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湘鄂西根据地创始人贺锦斋和周逸群等带头创作通俗易懂的歌谣来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革命理念,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和组织群众。《暴动歌》这样写道:“我们大家来暴动,消灭恶霸地主。农村大革命,工农来专政,实行公产制,大类进大同。无产阶级要革命,最后得成功,谁是革命主力军,我们工农兵。工农和士兵,原来都是一家人。自由被剥削,血汗被吸尽,受苦受难受压迫,要求解放闹革命。”[1](P22-27)《工农革命歌》写道:“工农革命军,团结成一心,打倒反动
派,杀尽豪绅们,还我土地和血债,解放受苦人。推翻旧社会,建立苏维埃,一切权力归劳动者,创造新世界。劳动兄弟们,大家快起来,武装暴动敢牺牲,奋勇向前迈。”[2](P66)《红军歌》写道:“红军军令要严明,行动听指挥,不要胡乱行。打土豪要归公,买卖要公平。借物要归还,损坏要赔钱,无产阶级劳苦大众都欢迎。红军军令要严明,无产阶级劳苦大众个个都欢迎。出发一宿营,上门板,捆插草,房子扫干净,劳苦大众都欢迎。”[2](P52)从这些歌谣中,首先我们可以看出,主题鲜明,具有革命性和战斗性,主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想和革命信念,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党纲,宣传革命任务和革命对象,宣传民族政策和红军的宗旨。其次,思想先进,宣传树立革命的远大目标,《暴动歌》中写到,革命的远大目标就是要实现工农专政,建立人民专政的民主国家,反映了目标的远大,这和以前历史上出现的农民起义的歌谣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再次,这些歌谣体现了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如《暴动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工农革命歌》中写到了土豪对人们的催残,反映了人们对封建阶级压迫的不满,对自由的向往。探究其原因,湘西红色歌谣,具有革命性,战斗性和思想的先进性,不同于历史上农民起义歌谣,主要是因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农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马克思主义是其指导思想,这是红色歌谣产生的理论基础。
第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富有地方特色,湘西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产生于湘西桑植土家族地区的《马桑树儿搭灯台》,是一首传唱极广的著名歌谣。“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姐带。郎去当兵姐在家,我三五两年不得来,你自个人移花别处栽。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郎带。你一年不来我一年等,你两年不回我两年挨,钥匙不到锁不开。”[2](P70)这首歌谣中土家人用马桑树和灯台树意象,来表现男女不离不弃的绵绵情意。马桑树本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树木,但在土家族神话里,马桑树是神树,土家族摆手歌《天地人类来源歌》记载:在那遥远的洪荒时代,天和地,相挨近,地上的马桑树儿,枝丫伸到天庭,伢儿们爬上马桑树的枝丫,吵呀吵呀,吵得天上人不安宁。[3](P15)因此,在土家族人眼里,马桑树是神树,具有非常丰富和神圣的内涵,歌谣以马桑树作为起兴,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和对革命的坚定的信心,突出了当地的民族特色。另外,湘西红色歌谣中,还大量运用到了当地的语言,《送儿当红军》:“不怕綯来不怕捆,不怕杀头和判刑,昨天送儿坐班房,当今送儿当红军,苗家生的好儿郎,天生本是硬骨头,当得红军打天下,砸烂官府你家门。”[2](P75)再如,《红军进了村》:“鸡不叫,狗不咬,红军进村了。堂屋开地铺。不吵也不闹。光着头,赤着脚,半夜三更把敌摸。摸到白匪用刀杀,摸着土匪捆着拖。敌人见了缩脑壳,穷人见了笑呵呵。”[2](P72)这两首歌谣中就大量运用当地的方言词汇,如“綯”指绳子,“捆”就是绑的意思,“堂屋”是湘西地区对家里大厅的称呼,“脑壳”就是脑袋,“班房”是牢房,大量当地方言词汇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运用,使得湘西红色歌谣具有了当地鲜明的特色。
第三,具有雅俗并行特色。学者傅正明在《七色斑斓的中国当代诗歌》中认为:土地革命时期的红色歌谣,总体看,没有给整个中国文艺史留下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的作品。[4]这显然是很偏颇的观点,任何事物的成长必将经历取精华,去糟粕的历史淘洗过程。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问题,根据地红色歌谣,产生于一个战争的环境里,没有经过过多的修改推敲,多为即兴创造,难免粗糙次低。但是,中国工农民众的艺术天性,决定了发生于民间、繁荣于战争时期的经典红色歌谣,会经受住历史的大浪淘沙,我们甚至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湘西红色歌谣表现了湘西人民的高度思想觉悟,堪称湘西军民艺术天才的精彩展现。湘西的红色歌谣是在紧张激烈的战争环境下产生的,缺乏精细的加工,作品有的难免粗糙。如《要吃辣椒不怕辣》“要吃辣椒不怕辣,要当红军不怕杀。刀子架在颈项上,去掉脑壳只有碗大个疤。”和“老子本姓天,住在澧水边。有人来拿我,除非是神仙。刀口对刀口,枪尖对枪尖。有你就无我,你死我上天。”这两首歌谣就显得稍微粗糙,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威猛的大汉随口唱出来的,显得很随意,当然也不乏优雅之作,前文所叙,《马桑树儿搭灯台》的歌:“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姐带。郎去当兵姐在家,我三五两年不得来,你自个人移花别处栽。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郎带。你一年不来我一年等,你两年不来我两年挨,钥匙不到锁不开。”显
的很雅,表现的很美,美在哪里,笔者看来,有这样的内涵:一是丈夫上前线,参加红军,要家里的妻子不必等他,自个移花别处载,意思就是要妻子改嫁,体现了一个红军战士对妻子的关照,避免妻子在家遭到迫害,因为在当时的大社会环境下,反动派要是知道谁是赤匪家属,是要采取株连政策的。二是体现了一个红军战士对妻子的爱护之情,万一献身革命,担心妻子守寡,不忍心妻子独自承受繁重的农活,因此整个歌谣体现出浓浓的爱意,是一首既表达了爱情,又体现了湘西群众对革命支持的大雅之作。这首歌谣在当时传唱极广,是传唱湘西、鄂川黔的经典红色歌谣,也是现在传唱大江南北的经典的湖南民歌,因此湘西地区的红色歌谣,在内容上又表现出雅与俗并行的特征。
二、湘西红色歌谣的历史价值
湘西人居住在大山,各个民族和睦相处。凭山水的灵气,用歌表达思想感情是最重要的方式。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恰当地利用起了当地民歌这一载体,并赋予它革命的内涵,通过歌谣这种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人们难以弄懂的抽象的革命道理简单化,达到宣传的目的。笔者以为,它的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思想启蒙和教化作用。红军时期,中国共产党特别重视宣传教育工作。毛泽东早在1929年的古田会议上就特别强调,要运用歌谣等形式编写教材,作为革命宣传的重要工具。20世纪30年代,广大的湘西地区,山高林密,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们获取外界的信息相当困难,红色歌谣在苏区的产生和流行,首先,让广大人民群众知道了原来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社会为什么会产生贫富差距,启发人民群众起来反抗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红色歌谣里,存在大量描写不平等,反压迫的现象,如《翻身谣》记载:“穷人苦了多少年,地主剥削血汗钱,今天翻身算老帐,血债要用血来还。东方升起红太阳,穷人今天掌政权,地主恶霸打倒了,千年土地又还原。”《造成公产立大功》写道:“听到桑植哄哄哄,出了英雄叫贺龙,菜刀砍出大世界,造成公产立大功。公产立功本有名,穷人个个翻了身,土豪劣绅打跨了,才把穷人把田分。”[1](P22-27)其次,启蒙教化作用的第二个表现是,宣传了党的主张和革命的任务,如上文提到的《红军歌》和《工农革命歌》描写了红军是穷人的军队,红军纪律严明,以及革命的任务,建立苏维埃政权,人人平等。这些红色歌谣的产生和流传,给闭塞的湘西地区带来了光明,带来了思想的洗礼,促进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思想觉醒,从旧社会历史中解放出来的民众,纷纷用他们熟悉的歌谣形式表达对党和红军的感激之情,推动了湘鄂西、湘鄂川黔等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
第二,具有鼓舞红军革命斗志功能。湘西红色歌谣是在战争的环境下产生的,当时的部队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创造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歌谣,红军在不同的时候唱不同的歌谣,集会时唱的是纪律歌,行军时唱行军歌,还有射击歌,冲锋歌,打了胜仗,也把它变成歌曲,总之,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把党的宗旨,原则,革命的任务和目标等通过歌谣,通过这种人民通俗易于接受的歌谣形式,反复在红军中传唱,启发他们的思想觉悟,鼓舞他们的斗志,要求他们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不仅要老战士熟记于心,也是向新入伍的新战士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手段,经过红色歌谣的长期熏陶,使红军战士明白一个道理,红军是穷人的军队,红军是为天下劳苦大众而战斗,参加红军的目的,就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一个真正民主自由的新中国,去创造一个没有压迫和剥削的,人人平等的新社会,通过红色歌谣的传唱,使广大的红军战士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坚定革命的理想与信念。信念的坚定,没有事实摆在前面,是行不通的,因此,当时的文艺创作者把战争的胜利场面写进了歌谣,1992年的大庸市(现张家界市)主编的《大庸市革命文史资料汇编》一书中记载了一首《包围龙山城》,“中堡战斗大胜利,敌人的师长已捉起,我红军好战斗力,我红军好战斗力。龙山城(哪)非常动摇,龙山城(哪)非常动摇。城内粮食很紧张,每天一碗稀米汤,龙山城(哪)非常恐慌,龙山城(哪)非常恐慌。[5](P275)歌曲记载的是1935年4月,在湖北境内取得中堡大捷后,挥师湘西龙山县城的情景,斗志昂扬,激情澎湃,鼓舞了红军斗志。
第三,具有瓦解敌军思想的强大功效。红色歌谣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对红军而言,是鼓舞斗志,提升红军的思想境界,对敌人而言,则是动摇其军
心的有力武器,具体表现在:一是红色歌谣使广大的劳苦大众紧密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并且许多歌谣本身就是揭露旧社会的黑暗,揭露不平等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民群众内心的革命情愫,燃起了人民群众心中的革命之火,再加上根据地的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广大人民大众与共产党一起,形成了一股不可摧毁的巨大力量,这种日益壮大的力量使敌人感到恐惧。如歌谣《贺龙回到湘鄂西》:“贺龙回到欧湘鄂西哟,春风吹开也哎万家门哎。贺龙回到湘鄂西,春风吹开万家门哎,茅屋里哎面哎传真理,穷人挽手心贴心,穷人挽手心贴心,穷人挽手心贴心。”[6](P431)二是歌谣直接传到敌人士兵耳朵里,成了启发敌军士兵启蒙的助推器,如《忠告白军士兵歌》:“残酷的命令逼你,三民主义骗你,猪狗般生活待你,牛马样使用你,好苦呀白军兄弟,反水过来吧自己救自己。”如《白军官兵要听清》:“白军官兵要听清,切莫上当打红军,你们也是爷娘生,何必穷人打穷人。白军官兵要听清,切莫上当打红军,投向红军待遇好,红军个个象亲人。”[1](P28-30)百姓用生活化的口语表达了他们对红军拥护、对反动派厌恶的情景,表现了他们的爱憎情感。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湘西军民把分化瓦解敌军当作另一条重要战线,成为红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红色歌谣也就成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在瓦解敌人心里战线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湘西红色歌谣的式微与传承
歌谣是红军极为重要的宣传方式,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种以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的特点歌谣,为鼓动士气、宣传革命,以至于对以后抗日歌曲的产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面对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红色歌谣多年来被忽视、目前正逐渐远离青年一代。随着老一辈革命者的逝去,红色歌谣已逐渐式微,逐渐消失,珍视和抢救湘西的红色歌谣,甚至是全国的红色歌谣,都已经成了当前“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的迫切要求,我们要传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正确认识和定位红色文化,是红色歌谣传承的前提,红色文化在大多数人眼里,认为是一种历史形态的文化,只存在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实这是一种狭义的观点。红色文化不仅仅记载的是党的革命史,也记载着党的创业史和奋斗史,背后隐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红色文化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不断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不同历史时期的红色文化可能表现形态千差万别,但是基本的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的传统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等是红色文化的主基调,因此我们必须完整的把握红色文化,正确认识和定位红色文化,一是要正确认识红色文化的内涵,它应当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以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经过积淀、创造、整合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类型。二是要正确把握红色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挖掘它丰富的内涵,在挖掘它的历史价值的同时,挖掘它与历史同行得当代社会价值,许多的学者看到了这一点,学者们对红色文化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三是作为红色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红色歌谣是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是与物质文化相对立的,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只有做到思想上充分认识了,红色歌谣的传承才有可能,因此正确认识和定位红色文化是红色歌谣传承的前提。
第二,坚持红色歌谣的动态保护与传承。红色歌谣的动态保护,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思路思考:一是大力开发红色旅游,湘西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不仅包括党的领导人的故居,也包括大量的红色遗迹存在,如桑植贺龙故居、桑植起义遗址、桑植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念馆、龙山县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湘西剿匪纪念园等,还包括大量的湘西经典的红色歌谣等非物质形态的,如《马桑树儿搭灯台》、《十送红军》、《红军歌》等,目前,湘西的民族文化旅游已经开发的相当成熟,那么就要利用这个契机,开发出不同于民族文化旅游的线路,红色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旅游有互补的优势,让旅游者有不同的旅游体验,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让旅游者观看红色遗迹,吃红色食品,穿红军军装,唱着红色歌谣,回归战争年代的生命体验,当然红色旅游的开发,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二是红色歌谣在学校教学中的传承利用,把红色歌谣作为德育课程进行开发,这些以红色歌谣为代
表的红色文化,在价值导向、情感激励、人格塑造等方面具有的德育功能,是促进社会发展,塑造人格的重要载体。具体可以在:高校、中小学校园开展红歌比赛,也可以把红色歌谣中的经典,在考虑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心智发展水平的条件下,如《马桑树儿搭灯台》等作为学校的校本音乐教材进行开发,让学生在学唱经典的同时,熟悉革命的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当然,这需要学校重视学生的德育,也需要政府资金等财力物力的支持。总之,红色歌谣的保护与宣传必须拓宽传播的渠道。
第三,坚持红色歌谣的静态保护与传承。这一点,也可以叫做红色歌谣的档案式保护,即通过书籍、影像等资料的形式把红色歌谣保护起来。首先需要对全境的红色歌谣进行的大规模的普查,红色歌谣一般来说,都比较分散,且是活态文化,除了少数整理成集收藏或者出版的以外,还有大量没有收入的歌谣散落在民间,所以必须进行普查工作。当然,普查的力度和广度必须依赖政府和人们群众的紧密配合,由政府主导,集合各研究单位,如党史部门,高校和民间力量的集中智慧,必须成立一支涵盖文学、历史、音乐、政治等各个学科成员组成的专业普查队伍,对红色歌谣进行鉴定甄别,确保歌谣档案的真实可靠。其次,通过普查,要及时收集起来,一是收集已经整理成册的现存的集子,二是要及时采访红色歌谣的传人,因为红色歌谣当时传播的主要途径主要是靠口授,而这些传人可能大多已经年事已高,要通过录音等手段形成原生态的口述档案。再次,把真正有价值的红色歌谣整理出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的炎陵,也是革命老区,红色歌谣保护方面做的非常成功,炎陵的红色歌谣已经通过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最后,就是把集中收集起来的歌谣,整理分类,编辑出版,这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也可以为学术研究带来第一手的文本研究资料。通过歌谣这种载体,研究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情况和人们的精神领域,因而具有多重价值,通过研究总结,服务于当前的社会,传承其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湘西红色歌谣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社会积极的保护,采取积极的措施,让它能顺利的传承下去,在新的时期,发挥它新的内涵,体现其新的价值。
[1]永顺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中国民间歌谣集成湖南卷.永顺县资料本[M].1987.
[2]湘西歌谣大观编委会编.湘西歌谣大观[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
[3]彭勃,彭继宽整理.摆手歌[M].长沙:岳麓书社,1989.
[4]傅正明.七色斑斓的中国当代诗歌[EB/OL]http://www.zhsc.net/,2008.
[5]大庸市革命文化史料征集领导小组.大庸市革命文史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92.
[6]湖南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编印.桑植民歌[M].长沙:岳麓书社,2000.
On the Essences,Values and Inheritance of Red Ballads in Western Hunan Province
LIU Yu-qing
(Institute of Philosophy,Jishou University,Jishou 416000,China)
During the Second Civil Revolutionary War,Red Ballads,a new type of folksong,were created for revolutionary needs.The time witnessed the booming of Red Ballads in western Hunan province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in large number,rich contents and detailed records of social changes in that time.Based on text analyses of the Ballads and some relevant historical document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ssences, historical values and inheritance of the Ballads.
western Hunan province;Red Ballads;values;inheritance
G417
A
10.3969/j.issn.1674-8107.2014.02.004
1674-8107(2014)02-0021-05
(责任编辑:曾琼芳)
2013-12-10
刘於清(1984-),男,湖南安化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