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2014-04-14张绍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1期
关键词:鞘内脑膜炎结核性

张绍刚

(广西省钦州市浦北县人民医院,广西钦州 535300)

其他论著交流

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张绍刚

(广西省钦州市浦北县人民医院,广西钦州 535300)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收视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擦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膜炎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确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结核性脑膜炎;治疗;分析

结核性脑膜炎(TBM)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给药对提高治愈有着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特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52例,按照结核性脑膜炎相关诊断标准[1],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病史,经影像学检查等辅助检查,所有患者均确诊,其中发热46例,头痛32例,恶心呕吐28例;临床分期:早期9例,中期32例,晚期6例,慢性期5例。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男17例,女9例,年龄5~76岁,平均年龄(32.4±5. 8)岁;观察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4~73岁,平均年龄(33.8±5.7)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比较,性别、年龄、病情等当面均无显著差异(P>0. 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持续吸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以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等,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药物联合抗痨治疗,病情较轻者给予利福平0.45g/d、异烟肼0.3~0.6g/d,肌肉注射链霉素0.75g,每天1次;中重度患者实施四联疗法:异烟肼0.6~0.9g/d,静脉滴注,病情重者可增至1.2g/d,疗程4~8周,疗程结束后改口服0.3~0.6g/d,总疗程6~18个月;利福平0.45~0.6g/d,疗程6~12个月;吡嗪酰胺1.5g/d,疗程6~12个月;乙胺丁醇0.75g/d,疗程6~12个月。

1.2.2 观察组观察组实施综合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激素治疗、脱水降颅压治疗及鞘内注药治疗。①激素治疗: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症状好转、脑脊液改善后减量至完全停用,一般2~3个月;②脱水治疗:20%甘露醇2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有严重脑水肿者给予20~40g速尿静脉注射,与甘露醇交替使用;③鞘内注药:患者病情严重,且治疗效果较差者,给予全身抗痨治疗的同时配合鞘内注药,异烟肼50~100mg+地塞米松2~5mg,5~6ml生理盐水稀释后鞘内注射,每周2次,14次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2]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检查结果分临床治愈、好转、无效三级对疗效进行判定,以临床治愈和好转计算有效率。临床治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脑脊液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好转: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减轻或基本消失,脑脊液有一定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脑脊液无明显改善或病情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478,P=0.032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疗效可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疾病起病多隐匿,症状轻重不一,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在治疗过程中,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及早诊断并给予抗结核药合理、正规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和死亡率[3]。以往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时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确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4-6],我院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选择不同的药物联合抗痨治疗,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总有效率达到73.08%,临床疗效较为良好,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加行激素治疗、脱水降颅压治疗和鞘内注药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26例患者治愈10例,总有效率达到88.64%,明显高于只采用药物联合抗痨治疗的对照组(P<0.05),表明根据患者病情实施综合治疗方案可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

抗结核治疗中三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并防止和延缓细菌产生耐药,3~4种药物联合应用效果较佳,必要时加用链霉素,目前认为最有效的一线抗结核药物为异烟肼联合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6],我院对中重度患者实行四联疗法,效果颇佳,但药物联合应用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对轻度患者只采用三联用药;以往的研究认为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加用激素治疗是有益的,但大剂量、长时间使用激素可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因此激素治疗时不应使用过大的剂量,且不宜保持较长的疗程,一般认为2~3个月为宜;脱水治疗中应合理地配用利尿,对有脑积水症状的患者进行有效控制,以降低脑疝发生率,一般脱水剂应在激素撤退完后停用,使用时采用逐渐减少剂量的方法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鞘内注射给药可在局部形成高浓度的杀菌环境,明显地提高疗效,但其远期疗效目前尚不能明确,因此只对病情严重,治疗效果较差的患者采用。

综上所述,根据患者病情实施综合治疗方案可有效地提高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效果,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张敦熔.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338-340.

[2]高世明,李旭,郭旭东.现代医学诊疗常规[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26.

[3]唐神结,高文.临床结核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402-412.

[4]周晓慧.结核性脑膜炎324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5):790-791.

[5]杨淑娟.结核性脑膜炎65例治疗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5):124.

[6]李科信,王秀芬,陈玉,等.鞘内注射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观察[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2,19(6):474-475.

猜你喜欢

鞘内脑膜炎结核性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Vaccination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
多发性硬化应用β干扰素鞘内注射治疗的效果分析
T-SPOT TB联合IL-10、IL-27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
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淋巴瘤2例分析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鞘内药物治疗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