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2014-04-14杨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1期
关键词:室性我院冠心病

杨勋

(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人民医院,云南迪庆 674600)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杨勋

(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人民医院,云南迪庆 674600)

目的探讨和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我院6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63.3%,两组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在发病率较高,在临床中采用碘胺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是内科临床较为常见的危重征象,不仅需要及时准确的治疗,还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从而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宣传冠心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可以降低该种疾病的死亡率。慢性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的主要并发症,近年来,冠心病诊治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因冠心病导致死亡的几率下降,然而,由冠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随之增多,心率失常是心力衰竭引起的并发症,其与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有直接的关系。针对这种情况,我院选取6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均在46-82岁之间;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均在47-85岁之间。两组患者均根据心力衰竭等级标准可分为:心功能Ⅱ级和心功能Ⅲ级。所有患者的入选标准为:均出现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经心电图检查后确诊,心率失常者多表现为频发室性早搏和阵发性心动过速。排除标准:肺部疾病、肝脏疾病、其他疾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水电解质紊乱、肾功能衰退、药物治疗后心律失常等,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均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胸片、肝肾功能、水电解质、血脂等相关检查,观察患者心律变化及ST-T改变,治疗前后需采取常规检查,并检测患者24h动态心电图和左室射血分数值。对照组给予吸氧、控制盐分摄取量、洋地黄、螺内酯以及补充钾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一定剂量的碘胺酮至半小时左右后,再进行缓慢注入一定剂量的碘胺酮,然后逐渐减少剂量给予微量泵入,注意控制每日用药剂量,静脉注射治疗后行口服碘胺酮治疗,每日3次,维持一周后减少计量,每日次数控制在2次以内,并持续用药治疗一周。治疗过程中,要观察患者各项指标,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相关评价标准,可将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标准划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后,结果显示临床症状消失,期前收缩消失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且期前收缩减少50%为有效;经相关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没有达到预期水平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进行分析,采用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性统计,组间比较应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疗效观察

通过对两组患者行不同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发生明显变化,现结果如下表1。

从表1中可知,观察组治疗前后室性早搏数量明显减少,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对照组治疗前后室性早搏数量与左室射血分数没有明显的变化。由此可见,观察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后数据对比具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2.2 两组疗效比较

本研究中选取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下表2。

从表2中可知,采取治疗后,观察组显效患者有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3%。由此可见观察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对比分析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n(%)]

3 讨论

冠心病是多发于老年人群,它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1]。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会因室性心律失常而导致死亡,其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比例中占50%以上。室性心律失常是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主要并发症,其是冠心病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和心室重构情况时引发的[2]。冠心病心力衰竭会加重心肌缺血,导致患者神经内分泌增多,心肌重构、水电解质紊乱等,这样就会导致室性心律失常,使室性早搏总数增加,加重心力衰竭,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一般情况下,根据动态心电图超声检查可以显示有80%以上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均有频发性室性早搏的情况,50%左右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阵发性室性早搏的情况,严重的还会引发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本文研究中,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根据心力衰竭等级标准可分为心功能Ⅱ级和心功能Ⅲ级,经相关研究表明,心功能越差,引发冠心病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几率越高[3]。当前,临床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有负性心肌及促心律失常的作用,以致于临床治疗效果不佳[4]负性肌力及促心律失常作用,它能够延长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动;同时抑制心房及心肌传导纤维的快纳离子内流,减缓传导速度,减低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将碘胺酮行静脉注射治疗时,有轻度负性肌力作用,但是通常情况下不抑制左室功能,对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有扩张作用,可影响甲状腺素代谢[5]。

在本组研究中,6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碘胺酮,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有明显变化,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治疗前后观察疗效中,观察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后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疗效对比中,观察组30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93.3%,完全优于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63.3%;两组数据对比具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碘胺酮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罗良涛,赵慧辉,郭淑贞,等.中国17家中医医院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调查[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9):1030-1033.

[2]冯琛.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3(8):1607-1608.

[3]薛文莉,张承贤.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7):864-865.

[4]王建中.阿托伐他汀与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的疗效[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2):27-29.

[5]冯嘉臣.参麦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3(4):175-176.

杨勋,1972年生,男,纳西族,云南维西人,内科主治医师,大专,主要从事心内及消化内科专业。

猜你喜欢

室性我院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警惕冠心病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