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虉草发生情况调查
2014-04-13普群范桂萍
普群,范桂萍
(1.玉溪市植保植检站,云南玉溪 653100;2.峨山县植保植检站,云南峨山 653200)
玉溪市虉草发生情况调查
普群1,范桂萍2
(1.玉溪市植保植检站,云南玉溪 653100;2.峨山县植保植检站,云南峨山 653200)
虉草是冬春季农田的恶性杂草,对小麦、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危害极大。近年来,在玉溪市一些麦类主产区虉草发生越来越严重,对粮食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2014年2-3月对玉溪市小春农田虉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虉草在玉溪市除华宁县和元江县未发现外,其余7个县(区)均有发生,分布乡(镇)29个,分布率为38.67%,小麦、大麦、油菜、蚕豆4种作物的种植田块均有发生,田块发生频率为15.93%,面积发生率17.38%,综合危害指数4.53%。
虉草;发生;调查
虉草属多年生草本,麦田外来入侵有害杂草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为禾本科(Gramineae)虉草属(Phalaris)杂草,起源于地中海,分布于欧洲、非洲、美洲和亚洲的温带地区,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地区均有分布,云南省保山、大理、楚雄和昆明市等温带地区均有分布。经走访调查,虉草在玉溪市已定居10余年,但一直以来为麦田次要杂草,未对作物造成大的危害。2008年,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在云南省保山市麦区首次大规模暴发危害,近2万hm2农田遭到侵害,对发生地麦类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为了解玉溪市虉草发生和危害情况,2014年2-3月玉溪市植保站在全市各县(区)种植大麦、小麦、油菜、蚕豆等农田开展虉草发生情况的调查,通过此次调查,基本掌握了玉溪市虉草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下一步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田块
调查每个县域内种植小麦、大麦、油菜、蚕豆的田块,发生虉草的县即为发生区。发生虉草的每个县,选择代表不同生产水平和生态区域的5个乡(镇),每个乡(镇)选择种植小麦、大麦、油菜、蚕豆的5个行政村进行重点调查,每个村每种作物调查田块10块。
1.2 调查时间
2014年2-3月分别在虉草穗期和作物成熟期调查虉草田间危害程度。
1.3 调查方法
田间目测以相对盖度作为虉草发生危害程度分级的指标。在田间虉草发生密度较低时,釆用虉草相对盖度大概对应的杂草作物穴(丛)发生率分级。其分级标准见表1。
表1 田间目测虉草危害分级标准
注:①相对盖度=C’/C,其中:作物的盖度(C)=样方内作物投影面积/样方面积,虉草的盖度(C’)=样方内虉草投影面积/样方面积。②虉草穴(丛)发生率:每百穴(丛)作物发生虉草穴(丛)的数量。
1 .4调查数据分析
面积发生率(%)=虉草发生面积/调查总面积×100
乡(镇)分布率(%)=虉草分布乡(镇)数/调查总乡(镇)数×100
发生频率(%)=虉草发生田块数/调查总田块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油菜田虉草发生情况
从表2可知,总共调查县(区)9个,调查乡(镇)50个,调查油菜种植田1 245块,面积70.1 hm2,虉草发生田137块,发生面积8.2 hm2,田块发生频率为11%,面积发生率11.71%,发生乡(镇)16个,乡(镇)分布率32%,综合危害指数4.32%。
2.2 蚕豆田虉草发生情况
从表3可知,总共调查县(区)9个,调查乡(镇)48个,调查蚕豆种植田746块,面积37.4 hm2,虉草发生田152块,发生面积8.3 hm2,田块发生频率为20.38%,面积发生率22.21%,发生乡(镇)17个,乡(镇)分布率35.41%,综合危害指数7.35%。
表2 玉溪市2014年油菜田虉草发生情况
表3 玉溪市2014年蚕豆田虉草发生情况
2.3 小麦田虉草发生情况
从表4可见,共调查县(区)8个(红塔区没有小麦种植),调查乡(镇)48个,调查小麦种植田717块,面积44.8 hm2,虉草发生田132块,发生面积9.9 hm2,田块发生频率为18.41%,面积发生率22.01%,发生乡(镇)16个,乡(镇)分布率33.33%,综合危害指数6.54%。
2.4 大麦田虉草发生情况
从表5可见,调查县(区)4个(红塔区、江川、澄江、华宁、元江县没有大麦种植),调查乡(镇)27个,调查大麦种植田243块,面积17.1 hm2,虉草发生49块,发生面积3.1 hm2,田块发生频率为20.16%,面积发生率17.93%,发生乡(镇)9个,乡(镇)分布率33.33%,综合危害指数7.07%。
表4 玉溪市2014年小麦田虉草发生情况
表5 玉溪市2014年大麦田虉草发生情况
2.5 小春作物虉草发生总体情况
虉草在玉溪市除华宁县和元江县未发现外,其余7个县(区)均有发生,分布乡(镇)29个,分布率为38.67%。小麦、大麦、油菜、蚕豆4种作物的田块均有虉草发生,发生田块470块,面积29.4 hm2,其中1级23.4 hm2,占发生面积的79.59%,2级3.9 hm2,占发生面积的13.19%,3级1.5 hm2,占发生面积的4.99%,4级0.6 hm2,占发生面积的2.1%,5级0.1 hm2,占发生面积的0.2%。田块发生频率为15.93%,面积发生率17.38%,综合危害指数4.53%(表6)。
表6 玉溪市2014年小春作物虉草发生情况
3 讨论
(1)近年来,云南温带地区麦类作物受到虉草属2种外来入侵杂草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的危害,麦类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中国温带其他麦区也面临其扩散的风险,严重危及到中国及世界粮食生产安全[1]。
(2)农田杂草是导致作物产量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现在农业防治条件下,杂草危害常造成农作物减产10%以上,如不进行防治则可造成45%~90%的产量损失[2]。
(3)目前虉草的防治主要是靠人工拔除,常规的除草剂防治虉草效果不是很好,还容易造成作物药害。2014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国家大麦产业技术体系在保山市、楚雄市、大理市大麦、蚕豆、冬闲田虉草防除药效试验田间显示,虉草3~4叶期,选用50 g/L唑啉草酯EC[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用药量900~1 200 mL/hm2,防效可达到95%以上,对大麦、蚕豆不会造成药害。
[1]徐高峰,张付斗,李天林,等.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和经济阈值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21):4409-4417.
[2]张朝贤,胡祥恩,钱益新.国外除草剂应用趋势及我国杂草科学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J].植物保护学报,1997,24(3):278-282.
2014-04-23
普群,助理农艺师,长期从事植物检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预警与防控工作,E-mail:puqun55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