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班轮运输业中的垄断组织

2014-04-13文/张

中国储运 2014年5期

文/张 宁

浅析班轮运输业中的垄断组织

文/张 宁

摘 要:本文通过产业组织理论定性地分析了班轮公会及航运联盟这种寡头垄断组织与班轮运输之间的发展作用,并主要分析了航运联盟及班轮运输现在的状况及发展趋势,对二者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说明,并提出应对之策。

关键词:班轮运输;班轮公会;航运联盟;产业组织;寡头垄断

1.引言

经济的全球化,带动了世界经济格局新的变动,国际贸易分工也产生了新的变化,航运业与国际贸易紧密相关,紧随着世界经济的变化而变化,班轮运输业之间的合作形式也是处在不断变化中。[1]

本文主要是通过产业组织的经济学知识来阐述班轮公会与航运联盟这两种主要的垄断性组织对班轮运输发展的影响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说明班轮公会及航运联盟存在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性的对策,从中得到借鉴,提出促进我国班轮运输业发展的建议。

2.班轮运输业中最具代表性的垄断组织

班轮运输,是航运公司提供的一种服务,货船定期在预定公告的装卸港营运。运费按照该公司运价表的费率计算,具有“四固定”的特点,即是固定航线、固定港口、固定船期和相对固定的费率。为了维持有规律的运输班次,保持一定的发船密度,班轮经营就需要有一定规模的船队,所以班轮前期投资额巨大,此外港口费用和经营管理也都需要较多的资金,需由大型的班轮运输企业经营,因此班轮运输的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结构。

1875年,经营英国至印度港口之间从事货运的英国七家公司成立的加尔各答班轮公会(Calcutta Conference),创世界班轮公会之先。

班轮公会又称航运公会也称为水脚公会,为了避免相互间的激烈竞争,通过制定统一的费率或最低费率以及在经营活动方面签订协议而组成的联合经营组织。班轮公会可通过消除内部与外部的竞争,来控制一个既定的运输市场。在这种情况下,班轮运输市场属于寡头垄断市场。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新的海运规则的实施,集装箱的出现,新的投融资方式的兴起,班轮公会逐渐解体消亡,取而代之的是适应新的航运环境、经济需求、国际贸易格局的航运联盟。

航运联盟广义的定义[2]是:几个经营人在保持各自独立法人地位的前提下,签订的联合经营协议。联合经营是指各经营人在航线设置、运力投入和舱位使用等方面进行合作,但不涉及各经营人作为承运人在对托运人执行的海运运价问题卜的协调和合作,各国或地区通常禁止非班轮公会或运价组织成员的承运人彼此讨论运价。

狭义的航运联盟,仅指由几个经营人签署的一个覆盖彼此间所有联合经营航线的协议,一般涉及几条主干航路的联合经营。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班轮公会还是航运联盟,它们都是班轮运输产业——这一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垄断组织。根据产业组织理论知晓,市场供求环境形成市场结构,市场结构制约企业的市场行为,企业的市场行为决定企业的经营绩效。这就需要分析班轮公会和航运联盟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3.班轮公会和航运联盟存在的缘由及其意义

通过前文分析可得,班轮运输市场的结构属于寡头垄断市场,班轮运输市场特殊的市场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承运人实力比较雄厚,能够保证“四定”的顺利实施,提供的产品又具有相似性。

(2)承运人数量相对较少,对价格有较大的控制力,进入与退出营运的成本非常高。

(3)托运人数量巨大,但在与承运人的交易中地位略显弱势。

(4)班轮运输航线上,班轮运输公司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或者提高市场占有率,竞争尤为激烈,且竞争方式一般是采取压价,因为边际成本很低,致使不少公司损失惨重。

(5)政府政策的支持——班轮公会时期存在的反垄断豁免权

班轮公会及航运联盟存在的意义:

(1)规模经济性使得班轮公会控制较大的运力规模,并能占据比较可观的市场份额,在一定规模范围内平均成本不断降低,而价格波动较小,实现班轮公会整体的利润最大化。货主交易成本降低,运输费用相对固定,以便对商品的价值和经营成本进行正确估算,制定正确的市场策略。

(2)航运联盟不仅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同时它的船位互租,合并以及联营还使它形成范围经济,通过多元化经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航运联盟形成后,在资源优化配置、船舶设备打造、软硬件共同使用、综合物流、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也带来了不少好处,提高了集团竞争力。

4.班轮公会,航运联盟与班轮运输的发展分析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分析可知,市场结构制约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垄断组织的出现,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提高了班轮运输市场的可获利性,促进了班轮运输的稳定发展。但是,这种卡特尔性质的垄断组织本身也存在一些弊端影响班轮运输的发展。

(1)航运联盟自身的不稳定性,使得一些成员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违背协定,对整体利益造成损失。

(2)成员间重竞争轻合作,价格战的境况仍旧上演

(3)寡头垄断的航运联盟归根结底是通过牺牲托运人的利益和经济进步来赚取巨额利润,减少了班轮市场的总福利剩余。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图示来说明一下:

(4)会阻碍竞争,而竞争有利于保持价格低廉,并促使公司不断变革以避免被挤出市场。

在经济全球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的国际环境下,国际班轮运输市场格局正在出现重大变化,但班轮运输业仍将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为增强竞争力,班轮运输领域正发生新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船舶大型化、快速化;班轮与物流一体化多元化经营;通过同业间的联营或者兼并实现运力互结提高竞争力;运力所有权发生变化。

尽管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了航运市场,但是班轮运输者仍在不断寻找生机,租赁船舶的百分比越来越高,不仅可以降低经营成本,也增加了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

反过来班轮运输的发展又对航运联盟等垄断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

(1)航运市场与经济大环境紧密相关,各国航运业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最终为国际贸易服务以获取利润。经济的不断变化,尤其是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对航运市场,尤其是班轮运输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经营灵活性,使得能够在风险到来时,灵活应对,共同抵御。

(2)中美、中欧、中日相互之间贸易的不平衡及摩擦,都会对国际班轮运输市场需求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这就要求航运联盟能够实时掌握国际经济动向,了解贸易需求不稳定性,经营战略上及时作出调整。

(3)班轮运力的过剩,使得航运联盟在重视竞争的同时也要实现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4)实现智能航运,建设信息共享平台,以便降低营运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5)紧跟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创新经营模式以及升级设备。

5.对策及启示

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形势紧密相连,而航运业,班轮运输业,受国际贸易波动影响巨大,这就要求各方面共同合作,促进班轮市场的平稳持续发展:

(1)要提高联盟成员对合作重要性的认识,共同抵御风险;

(2)提高资源利用率,针对运力过剩,可以进行区域性专业化发展,也就是旧船舶运力被大量投入到一些新开辟的次要的东西方向运输航线上,这些新航线船舶挂靠范围扩展到了以前只是支线船舶才挂靠的地区和港口。这种区域专业化发展趋势在泛太平洋运输航线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3)增强联盟的稳定性:通过制定一些行业内的政策规制成员行为,或者实行奖励与惩罚制度,尽量避免或减少引发联盟不稳定的诱因。

(4)加快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5)政府与市场双重合作:政府航运政策过度管制与放任自流并存对班轮运输业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部分国家与市场相悖的过度管制和保护政策;还有部分国家采取放任自流的“市场”政策,导致航运市场出现混乱和无序,这就要求政府与市场的紧密合作,找准结合点,促进班轮运输市场的发展。

在班轮运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国班轮运输企业必须走规模经营、范围经营的路子,这使得产业组织与市场结构相适应,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促进行业经济的发展,并实现产业联动。

参考文献

[1]蔡涛.国际班轮运输业合作发展战略浅析[J].中国水运观察与思考.2003(5)

[2]丁育松.论围际集装箱班轮运输联盟[J].集装箱化.2003(2)

[3]黄顺泉. 航运联盟的产业组织分析[C].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王彦. 班轮公会的衰落及航运联盟的发展[J]. 世界海运. 2001.12

[5]罗虎. 以合作博弈思维促班轮运输发展[J]. 综合运输.2004.6

[6]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费方域等译 格致出版社 2006

[7]余思勤.运输经济(水路)专业知识与实务[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8.5

[8]简新华,杨艳琳. 产业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年9月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