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驱动实现两翼齐飞——镇海炼化、茂名石化的优化实践
2014-04-13杜志炎钟大海何世念
□ 本刊记者 杜志炎 钟大海 何世念
镇海炼化和茂名石化在炼化一体化转型、资源价值最大化、提升精细化管理等一体化优化方面积极探索,实现炼油化工两翼齐飞。
炼化一体化企业怎样实现炼油与化工的一体共振,搞好原料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共享公用工程,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市场竞争力?镇海炼化、茂名石化在炼化一体化优化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取得良好成效。今年上半年,镇海炼化实现利润总额、炼油利润、化工利润等3项利润指标均稳居炼化企业榜首。茂名石化坚持两条腿走路,一边优化炼油产品结构,一边优化化工产品结构,抓好炼化一体化优化,实现两翼齐飞。
炼化一体 全盘联动
在100万吨/年乙烯工程建设前,镇海炼化乙烯拥有2300万吨原油综合加工能力,是国内最大的炼油企业。如何使乙烯建设带动炼油区域提升,从而激活全局,实现企业的跨越?早在乙烯筹建阶段,镇海炼化就着手谋划,强调“一体化转型是必须跨过的一道坎”。他们提出炼化一体化的思路,对炼油和乙烯生产系统进行整体优化。新建的大乙烯就在炼油生产区周边,这给镇海炼化施展一体化优化方略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但水、电、气、风等公用系统可以共用,而且生产原料、物料也可以便捷互用。
□ 镇海炼化坚持“一平稳四优化”,各个环节落实“大优化”机制,推动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不断提升。杜志炎 摄
据镇海炼化烯烃部主任周纪军介绍,乙烯建设初期,镇海炼化就同步推动一体化改造项目。在生产流程上,抓好炼化一体化全流程优化模型的完善,确保路线最优。在资源配置上,精确定位物料的总流向,对装置互供产品进行最优化设置,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生产原料互供、公用系统共用,使得镇海炼化呈现炼化一体化格局。一方面,大炼油提供的干气、富乙烷气、饱和液化气、正构碳五等低成本原料作为优质裂解原料,提高了乙烯竞争力。另一方面,大乙烯反哺大炼油提升了炼油竞争力。乙烯副产氢气、抽余油、芳烃、高辛烷值组分返回炼油,提高了资源价值。
为搞好炼化一体化优化,镇海炼化决策层提出平稳装置操作,优化原料结构,优化装置运行,优化产品结构,优化公用工程的“一平稳四优化”要求。此后,经过不断深化与完善,逐步建立了以一体化为基础,涵盖从市场到现场、从决策到执行、从原料到产品、从装置到系统等各个环节的“大优化”生产经营工作机制,推动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不断提升。
“裂解原料的优化大有文章可做,特别是对炼化一体化企业来说,这方面大有潜力可挖。”茂名石化计划管理部部长毛远洪说。
今年以来,茂名石化努力优化裂解原料结构,根据原料价格变化情况,及时增产性价比好的富乙烯气、轻石脑油、尾油等原料,努力降低石脑油投料比例。他们抓好石脑油库存运作,在2、3月石脑油价格最低时分别增加石脑油库存2.88万吨和1.63万吨,并在石脑油价格较高的5、6月释放,这项优化措施降本802万元。
“我们下半年还要降低石脑油依存度,要确保低于50%,力争48%,奋斗45%,乙烯绩效考核排名确保前三,力争第二,奋斗第一。”毛远洪胸有成竹地说。茂名石化将充分考虑原油品种对乙烯原料质量影响的因素,对现有整体优化模型进一步细化,为优化提供指导。公司还抓住三季度液化气价格相对较低的有利时机,增加外购饱和液化气,进一步优化裂解操作。
宜油则油 宜烯则烯
乙烯投产后,按照“宜油则油、宜芳则芳、宜烯则烯”的优化原则,镇海炼化把相对低效的炼油资源变成乙烯的原料,努力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
开工仅两个月,装置就超过设计负荷,达到108%,“双烯”收率超过48%,比中国石化六大乙烯平均水平高出两个百分点。乙烯装置在短短60天内,就成功投用石脑油、加氢裂化尾油、碳五、液化气、富乙烷气、催化干气、柴油等原料,成为国内原料最宽的乙烯裂解装置。石脑油依赖度低于40%,成为我国“吃得最杂、成本最低、收率最高、效益最好”的乙烯装置。吨乙烯原料成本比股份公司平均水平低450元,双烯收率、裂解能耗等多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处于国内同行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茂名石化根据效益最大化原则,想尽办法让裂解原料结构更合理、更优化。今年上半年,裂解原料投料比例发生变化,石脑油占51.09%,比去年降低8.39%;尾油占13.89%,比去年提高3.26%;富乙烯气占2.02%,比去年提高0.34%;饱和液化气占15.41%,比去年提高1.21%。按当期价格测算,与去年投料结构比,累计增效5520万元。
镇海炼化乙烯以公用工程资源“反哺”炼油,也提升了炼油的竞争力。乙烯动力中心建成以后,炼油区域的蒸汽缺口可以通过乙烯补足,炼油区域的油锅炉可以全部停用,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也有效地降低了产汽成本。乙烯裂解产出的3.5兆帕氢气直供炼油歧化装置,替代装置原来使用的炼油氢气系统管网低压氢气,歧化装置氢气压缩机因此“下岗”,每年节约费用超过400万元。
2011年,镇海炼化乙烯工程第一个运行整年全面达标,乙烯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创效超过50亿元。乙烯裂解装置的乙烯产量连续4年突破110万吨大关。国际著名评价机构所罗门对全球55套同类乙烯装置2011年绩效进行评价,镇海炼化乙烯装置主要指标进入第一群组,成为中国石化首套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装置。
在连续生产的前提下,镇海炼化优化生产,在优化原料结构、优化装置运行、优化产品结构、优化公用工程这“四个优化”上下功夫,实现炼油、乙烯的相互正向促进,保持了良好的价值创造能力。
镇海乙烯中有一套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是国内首批引进的美国陶氏化学工艺专利技术装置之一。如今,该装置是8项世界纪录的保持者。2013年2月,陶氏化学公司专家组对镇海乙烯EOEG装置的评估结果显示:镇海炼化的这套装置打破全球同类型装置325天运行纪录。
实现炼化一体化后,镇海炼化盈利能力连续3年高居中国石化炼化板块榜首,2013年实现利润71.3亿元,创国内炼化企业盈利历史最高纪录。
互动共赢 管理提升
镇海炼化副总工程师兼生产处处长陈伟军说,炼油生产以馏分分离为特点,而乙烯生产则以分子反应为特征。在一体化优化过程中,镇海炼化引入以生产优化为核心的“分子管理”理念,将炼油化工的原料结构优化提到了新的高度。
镇海炼化运用“分子管理”理念统筹石脑油资源利用路线,按照乙烯、重整和芳烃原料的不同性质要求做好分储分炼,加氢汽油、加氢裂化尾油固定安排做乙烯原料,从直馏石脑油中细分出初顶、常顶一级,并收窄控制馏程做重整原料;合理切割重整汽油,安排碳六进苯抽提装置,碳七进芳烃抽提装置,碳八进PX装置,既提高了产品收率,又降低了单位产品能耗。
“分子管理”的导入,使镇海炼化实现了资源利用和产出的最大化。2013年镇海炼化加大液化气、富乙烷气利用力度,乙烯原料中液化气、富乙烷气的占比分别达到9.62%、3.08%,比年度预算分别提高2.06和1.14个百分点,全年石脑油依赖度降至48.04%,吨乙烯原料成本较年度预算下降105.18元,累计降本2.36亿元。乙烯装置副产品氢气、抽余油等返回炼油板块后,有效提升了资源价值。
在原油基本不变轻,成品油供应量不减少的前提下,镇海炼化利用炼厂气体等非石脑油乙烯原料,有效突破原总流程存在50万吨/年石脑油缺口的重大瓶颈,不仅用1套炼油撑起了上海赛科和镇海两大百万吨级乙烯,而且企业的乙烯原料更丰富、更轻质,成本更低。“分子利用”推动了“每一个分子价值最大化”,使镇海炼化一举成为全国唯一吨油完全费用低于100元、吨化工产品完全费用低于1000元的炼化企业。
有时,阶段性的市场需求要求上游装置适时多产航煤料,但石脑油进乙烯裂解边际效益更高。镇海炼化动态调整计划和考核指标,确保上游装置在满足航煤生产需求后,迅速调整石脑油干点以增产乙烯料,实现边际效益最大化。
“上半年,茂名石化炼油加工损失率和裂解损失率都创新低,为优化增效做出了突出贡献。”毛远洪说。茂名石化裂解损失率降至0.11%,创造了国内同类装置最高水平,在总部化工板块“比学赶帮超”竞赛中勇夺红旗。茂名石化将充分考虑原油品种对乙烯原料质量影响的因素,对现有整体优化模型进一步细化,为优化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