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终盘点:2013年中国乳业十大事件

2014-04-13

中国乳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奶粉婴幼儿消费者

文 / 本刊记者 聂迎利 陈慧萍 王礞礞 许怡然

编者按:2013年的中国乳业一直被媒体的闪光灯追逐着,“限奶令”、反垄断、“肉毒杆菌”事件、“奶荒”、乳业新政等等,可谓风波不断,高潮迭起。 回顾这已经逝去的2013年,在不断的变革中,提高行业竞争力,提振消费信心仍然是主题。本刊编辑部通过对2013年乳业产业发展历程的梳理和回顾,总结提炼出十大事件,通过总结与分析,期待2014年中国乳业走得更好。

原料篇:

生鲜乳收购价格持续上涨:奶荒引各界关注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2013年生鲜乳的收购价格,那一定是“涨”。进入2013年,生鲜乳的收购价格就一直处于高位,并且如同天气的温度一样,一路上扬。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监测的数据显示,2010年、2011年和2012年4月时,国内规模化奶牛场的生鲜乳价格分别为3.19、3.28和3.57 元/千克,而2013年4月,则达到了3.77 元/千克。4月之后,奶价并未像往年那样开始逐渐回落,反而是一路逆势上扬,本该是谷底的8月,却成为了2013年来的最高价。

黑龙江、内蒙古、新疆、河北、山东、河南等10 个奶业主产省(区、市),2013年8月生鲜乳平均收购价格为3.60 元/千克,与7月相比又上升了1.4%,比2012年同期上升了10.1%。北京、天津地区的规模奶牛场则超过了4.50 元/千克。《中国乳业》杂志社对黑龙江省散养户、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生鲜乳收购价格的调研显示,2009年到2013年7月间,上述3 种养殖模式生鲜乳收购价格分别增长了0.80、0.50和1.20 元/千克,平均每年上涨0.10~0.30元/千克,但是2013年8月与7月相比,仅1 个月时间,散户生鲜乳收购价格就提高了0.10~0.20 元/千克,小区提高了0.40 元/千克,规模养殖场提高了0.30 元/千克。另外,新疆、河北、内蒙古等奶业主产区,奶价均为历史最高。进入2013年9月和10月,生鲜乳收购价格上涨的趋势仍在继续。

即便如此,乳品企业还是收不到奶。来自乳品企业的信息显示,伊利、蒙牛、三元、新希望、君乐宝、南京卫岗、济南佳宝等企业生鲜乳的不足率在5%~25%之间。企业面临着2008年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以来最严重的“奶荒”。其实,此次奶价的异常上涨正是由于生鲜乳的短缺引起的。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奶牛存栏数的减少和禁止新西兰奶粉进口是导致此次奶价异常高涨和“奶荒”的直接原因,从总体上说,我国奶源供需是平衡的,此次涨价仅是阶段性的供给量小于市场的需求量,真正应该引起业内人士和相关管理部门高度关注的是高奶价背后的隐忧。

隐忧之一,散户退出速度过快,规模养殖发展增加的奶牛存栏无法弥补散户退出带来的奶牛存栏的快速减少,我国奶业发展的基础将会被动摇。

隐忧之二,奶源的紧缺在短期内无法解决,高奶价势必会维持一段时间,但是我国生鲜乳的价格已经很高了,有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生鲜乳平均收购价格为4.22 元/千克,仅次于韩国、日本和挪威,位列全球第四。如果奶价再上涨,其价格会严重偏离其价值,从而引发行业混乱:跨区域、长距离运奶、抢奶会加剧,个体流动奶贩会死灰复燃,奶农们急功近利,生鲜乳质量堪忧;加工企业提高终端产品价格或调整产品结构,消费者利益受损。

隐忧之三,终端产品价格的提高为国外液态奶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可乘之机,品牌、价格、质量均占优势的进口液态奶会对我国液态奶市场,甚至高端液态奶市场造成冲击。继高端奶粉市场份额大部分被国外品牌占有之后,高端液态奶市场是否也会失守?担忧是不无道理的,从2013年初到10月,包括蒙牛、伊利、光明、三元在内的国内众多乳品企业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产品价格;2013年12月,光明、三元又再掀涨价潮;2013年11月15日,日本著名的大型食品企业——明治株式会社宣布,其在中国的独资企业——明治乳业(苏州)有限公司将开始生产市售型低温牛奶和酸奶;已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UHT奶每升的价格大多在十七八元,而特仑苏、金典的价格都在20 元左右,两者相较,消费者会如何选择?

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打破洋奶粉神话

2013年8月,对于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来说,应该是最忙碌的一个月了,由于其产品风波不断,“恒天然”频繁地遭到我国,乃至美国、英国、德国媒体的口诛笔伐。这一系列事件缘于以前对中国消费者来说并不熟悉的“肉毒杆菌”。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恒天然在2013年8月都发生了什么:8月2日,恒天然集团发布消息称,该公司旗下一家工厂2012年5月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出肉毒杆菌,消息立即引发了全球对新西兰乳制品安全问题的担忧;8月4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娃哈哈、多美滋、上海糖酒、可口可乐4 家企业进口了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恒天然的浓缩乳清蛋白粉,4 家企业对涉事产品进行不同程度的召回;8月6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称,接到新西兰驻华使馆通报,恒天然为雅培(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两批次婴幼儿配方奶粉存在被肉毒杆菌污染的风险,要求召回;同一天,新西兰政府决定派员进驻恒天然公司,派外交部长访问中国,甚至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对媒体表示,已经做好准备,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前往中国,以开展恒天然乳清蛋白粉污染事件的危机公关;8月11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表示,因销往中国的乳制品被查出硝酸盐超标,撤销韦斯特兰乳品公司4 批乳制品的出口许可证;8月21日,恒天然一名发言人证实,该公司2013年5月出口中国的一批奶粉硝酸盐含量超标;8月28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和恒天然同时发表声明,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对相关样品开展后续独立检测,在美国和新西兰共进行了195 次测试,最终证明,此前在恒天然产品中发现的细菌并非肉毒杆菌,而是与之相似的梭状芽孢杆菌,恒天然的产品没有食品安全问题,是值得信任的。至此,此次乌龙事件看似尘埃落定,但是由此引发的新西兰奶业的形象损失,中国、俄罗斯等国对新西兰奶粉进口的禁令,以及恒天然在全球销量的下滑仍在继续。

此次“肉毒杆菌”事件让人不得不与2008年我国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联系在一起。其实,仔细想来,两起事件有着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两个同样牵涉其中的国家——中国和新西兰;中国消费者奶粉消费信心均遭受严重打击;两国奶业都蒙受巨大损失。但是,又有着诸多不同:新西兰从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最大受益者转变为始作俑者;中国消费者从对国产奶粉失去信心进而对进口奶粉也同样失去信心,从而变得更加迷茫;为了挽救恒天然,挽救新西兰经济,新西兰政府包括总理在内展开了最强的全球危机公关,特别是针对其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国——中国。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虽然给中国奶业造成了巨大打击,但也引发了我国对奶业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使我国奶业朝着优质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合作化的方向发展,可以说实现了中国奶业的转“危”为“机”,而此次,同样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奶业的机遇:在被外国媒体大量报道中国消费者在全球疯狂抢购奶粉并被“限购”之后,让他们看到了中国奶业消费市场之巨大;在关上了新西兰奶粉进口之门后,有机会打开更多国家的大门;在国外品牌奶粉销量受到影响之时,国内奶粉品牌有望抢回失去的市场份额。不管怎样,国产奶粉要战胜洋奶粉,必须要做的是“自强”。

销售篇:

婴幼儿配方奶粉销售进药店:市场反应平淡

2013年6月,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文件。与《意见》出台的同时,工信部还印发了《提高乳粉质量水平,提振消费信心行动的方案》,两个文件中都提出了要对婴幼儿乳粉质量的管理参照药品管理的标准。自此,婴幼儿奶粉进药店工作在全国各地探索推进。2013年10月12日,商务部办公厅又下达了《做好婴幼儿配方奶粉药店专柜试行工作》的通知,我国正式试行药店销售奶粉的模式;10月26日,由商务部中国囯际贸易学会国际品牌管理中心组织蒙牛、伊利、三元、惠氏、雅培等10 个品牌在北京金象、同仁堂等5 家药店和江苏等地,釆用ATM自动售粉机实行试点专卖,并计划在2 年内,扩大到1 万多家,400 个城市。对于这个奶粉销售的新兴渠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让很多企业投入精力对其的具体操作模式进行研究。

但就ATM机销售奶粉试运行后,各方的态度来看,通过这种方式来提振消费者信心有些力有不逮。最突出的表现是,消费者对药店ATM机售奶并不买账,到2013年年底,大部分地区都遭遇了“看热闹的人多,买的人少”的尴尬境遇,北京甚至运行后3 天,就宣布停售。其实很多消费者已经把这件事想得明明白白,即“地点并不决定乳粉质量,药店销售的奶粉并不比超市优质优价”。而且这种新兴的销售模式,也因为购买品种和数量的限制,让消费者感到很不方便。行业内的专家则大都保持“中庸”的态度,即“不支持、不反对、不乐观”。而企业作为奶粉进药店的主体态度模糊,究竟是机遇,还是挑战,还说不清楚。

但就目前而言,奶粉进药店销售是一场奶粉企业与药店的博弈。众所周知,药店售药可以从中获得高昂的利润,但销售奶粉的利润空间狭小,在这一点上奶粉企业很难满足药店的要求,如果满足药店的要求,把奶粉的价位定高,那消费者将更加不会光顾,而且奶粉在药店中销售,需要单独开辟区域,这又涉及到了企业要支付出场费、陈列费、ATM机购置等一系列问题。更为主要的是,如果奶粉在药店里出了问题,究竟谁来负责?药店如何为奶粉把关,消费者又将如何维权?这些问题都让奶粉企业倍感压力。一旦处理不好,可能又将给消费者的心里蒙上阴影,并给企业带来损失。

当然,奶粉进药店并不是国家出台《意见》以及“双提”行动方案的全部意义和目的所在。但无论国家出台什么样的帮扶政策,要想恢复消费者的信心,最关键还是靠企业自身,国家的政策永远是对市场的一种宏观调控,这种调控是为国产奶粉企业的发展提供一种更为宽松、有利的大环境,但究竟市场会是一种什么走向,是掌握在消费者的手里的,如果企业对消费者的信任不加珍惜,任意透支,那么国家的所有帮扶政策都是无力的。有句话说得好:“好的信誉是企业的通行证,坏的信誉是企业的墓志铭”,建立好的信誉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

北京福来品牌影响顾问机构董事长娄向鹏也曾说:企业是决定食品是否安全的主因和主体,是最具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任何行业,只有出现自尊、自重、自理、自强的企业,才会释放出正能量,才能使行业进入正循环,行业才会有希望。企业在生产产品的时候,要对消费者怀有一颗坦诚的心,对市场怀有一颗敬畏的心。很多时候不是消费者抛弃了企业,而是企业抛弃了消费者。”因此,国产奶粉企业与其投入大量精力研究药店销售奶粉这种营销模式,不如积极建立自己的良好信誉,把更多的着眼点放在提高产品质量、全产业链的质量监控、可追溯体系和应急机制的建立以及对消费者的良好服务上,并力争实现全产业链对消费者的公开、透明。

消费者的信心不是瞬间坍塌的,所以也绝不可能在短时间恢复和建立起来,但如果政府、企业等相关部门共同努力,积极地向消费者传递正能量,拿出精卫填海的毅力与决心,国产奶粉在市场上丧失的份额一定会渐渐找回来。奶粉进药店,这条路没有错,其作为一种新的销售渠道可以慢慢来,但这绝不是国产奶粉企业和乳品行业健康发展的全部目的和意义。

香港出台“限奶令”:尴尬的何止是抢奶的父母

2013年12月10日,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表示,港府认为目前并未具备撤销“限奶令”的成熟条件,香港“限奶令”的取消很难定时间表,并表示“限奶令”的制定并不是针对大陆,而是针对水货活动。

自2008年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以来,内地零售市场的问题奶粉屡见不鲜,内地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度在一次次的奶粉事件中经受着“考验”,而港澳、海外奶粉激发了内地消费者的极大“热情”,遭到疯狂抢购。

香港作为贸易自由港,没有税费,奶粉质量不但有保障,而且价格实惠,又加之地理位置的优势,由此催生出了专职的中国奶粉“扫货”大军。这些“扫货”客采用“蚂蚁搬家式的采购模式”疯狂抢购香港零售市场的奶粉,导致香港本地婴幼儿配方奶粉供应紧张、治安混乱的局面,引起了香港市民的强烈反感,到2013年春节期间达到高峰。为了缓解这种紧张局面,保证本地居民对奶粉的需求和维持市场秩序,2013年3月1日,香港出台了“最严限奶令”,该“限奶令”对离境人士所携带出境的奶粉数量限制为每人不超过2 罐,违例者一经定罪,可处最高罚款50 万元港币及监禁2 年。“限奶令”其实在2012年6月就已经陆陆续续在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荷兰等国家不同程度的展开,但都没有香港如此苛刻,而且这一“限奶令”的出台适逢我国“两会”期间,事件被进一步放大,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

香港“限奶令”在实施之初,引起了内地消费者的恐慌,一度出现许多消费者在电商市场(淘宝、当当)上大量抢购囤积奶粉的现象,导致代购香港奶粉因货源不足售价上升3 成的局面。2013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曾盛传香港的奶粉“限奶令”将有可能在十一黄金周后有所变动,这一消息也曾让中国内地的年轻父母感到兴奋与期待。但这种期待终于无果,2014年,香港“限奶令”将继续。

香港“限奶令”的出台可以说是一件“几家欢喜,几家愁”的事。“愁”的人,除了买不到“质量安全”的进口奶粉的内地消费者之外,还有香港的奶粉分销商、零售商和“扫货”客。港九药房总商会理事长刘爱国曾对媒体表示,“限奶令”生效后,奶粉商的销量下降约2 成,而且不仅奶粉营业额大幅下降,还影响了其它日用品的销售,甚至波及到了香港的旅游业。而以赚取奶粉差价为生存之道的“扫货客”也因政策的出台受到了控制,下线水货市场的生存发展受到了阻碍。“喜”的人,除了香港本地人,还有内地的乳品企业,可以说,“限奶令”为内地乳品企业抢占中高端奶粉市场创造了机会,为内地乳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但可悲的是,“限奶令”的出台并没有阻止内地消费者对进口奶粉的偏爱。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在2013年7月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3年上半年,我国共进口奶粉44.5 万吨,同比增加了24.8%。可见内地消费者并没有因为香港的“限奶令”而转为消费国产奶粉,而是费劲心机地开始开辟其它获取进口奶粉的途径。

面对我国消费者对进口奶粉的热衷,我们应该责怪谁呢?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奶粉质量却一直得不到国内消费者的认可,中国的奶粉行业在消费者心中一直挂在耻辱柱上,而奶粉的质量安全问题可以说从2008年开始就作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一直让从事奶业的人士深思,再深思。2013年5月开始,国家的各种关于奶粉的新政陆续出台,但最终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还需要观望,但可以看出,我们的问题不仅出现在奶粉的“质量”上,还出现在消费者对政府、对出台的政策等的不信任上。近几年,进口乳制品的质量安全事件也并不在少数,但国内消费者还是对其肯定有加,就是明证。

香港“限奶令”对内地消费者的影响终会慢慢淡去,而它却给我们带来了思考,即与其指责“限奶令”,不如狠抓乳品产业链的质量与安全、改革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健全食品安全体系、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与其期待“限奶令”的终止,不如加强舆论导向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重塑国人信心,让国产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不再见诸报端。

消费篇:

央视曝光天津“第一口奶”事件:扯开奶粉行业黑幕

2013年9月16日,中央电视台曝光天津市“第一口奶”事件。多美滋公司行贿天津市一家医院的医护人员,在家属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医院给初生婴儿喂食自家品牌的奶粉迫使其养成食用习惯,以达到长期牟利的目的。经调查核实,2011年以来,天津市85 家医疗机构的116 人涉事,违规接受多美滋公司数额不等的费用为其进行奶粉销售。其后,多家大型奶粉企业也相应被曝有类似事件发生,然而这只是奶粉企业“渗透路径”的冰山一角,该事件的曝光让奶粉行业和医疗领域的潜规则浮出水面。

奶粉企业通过医护渠道开展销售、抢占市场的现象在业内并不鲜有,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通过这种方式提高销售量。乳业专家宋亮称,目前通过医护渠道销售的进口奶粉占七成,国产奶粉占三成,一些外资奶粉企业在刚进入国内市场就开始走医护渠道销售,很多大品牌的进口奶粉企业都有专门的团队和部门负责医护渠道的销售业务。

这一普遍现象背后暗藏着不被消费者所知的利益链,甚至形成了独有的医务渠道销售模式。为了抢“第一口奶”,一些企业不惜投入重金,仅与一家医院合作的“铺垫费”就高达几百万元。具体的运作方式中,最通用的就是“买名单”,通过医院以10~30 元/份的价格购买孕妇的名单和联系方式,建立消费者跟踪系统,便于日后给产妇授课、发放宣传材料、提供相关促销信息等。另一种方式则更为直接,部分产妇在婴儿出生尚未出院时,母乳喂养提供不足,这时与奶粉企业有合作的一些医院会免费提供奶粉,甚至给婴儿喂食奶粉,即多美滋公司被曝光的操作方式。还有的方式则更加隐蔽,例如,企业会通过举办“学术交流会”与医职人员构建伙伴关系,或通过“妈妈课堂”向产妇宣传自己的产品;或将奶粉产品的广告印入“疫苗手册”和“病历卡”以达到宣传目的。

对于婴幼儿奶粉产品的销售,我国在2011年发布的《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中有明确规定,坚决禁止企业利用各种手段在医疗机构内进行母乳代用品的推销活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不得通过医疗服务为生产、经营企业推销产品并从中获利,或者将产品提供给孕妇和婴儿母亲,并不得接受生产者、销售者为推销产品而给予的奶粉馈赠。

从1997年至2013年,可以看到原卫生部和现卫生计生委共发布过4 次类似通知和办法,而奶粉企业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利益链却屡禁不止,随着“第一口奶”事件的曝光,不少消费者开始质疑上述规定的执行效果。对此,一些乳业资深专家分析认为,比起这条渠道背后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办法”及相关规定中的处罚则显得太轻,企业及医疗机构需要付出的违规成本太低,因此这一规定很难得到认真执行。

“第一口奶”事件让消费者看到了不愿看到的真相,除了引发对这种行业现象的斥责,也引发了人们对“第一口奶”的讨论。国外多家研究机构建议,在婴儿出生后的4~6 个月进行纯母乳喂养是预防婴幼儿过敏的最佳方式。有专家称,婴儿对第一口奶很敏感,奶粉的特定口味易引起脑部反射性记忆,导致初生婴儿排斥母乳和其它奶粉,从而降低母乳喂养率。而一些业内专家则认为,过分强调婴儿会对某品牌奶粉“上瘾”并完全拒绝母乳是不必要的误解,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婴儿习惯了奶粉的味道后对母乳味道的变化和摄取方式不适应,所以可能刚开始会排斥母乳,但并不会导致“上瘾”和拒绝母乳,这种现象通过一段时间的过渡是可以被调整过来的。

目前,国内外都没有相关研究能够表明“第一口奶”与产生依赖的相关性,然而奶粉行业及医疗机构之间的利益往来涉及违规却是不争的事实,许多婴儿的“第一口奶”被剥夺也是事实。

“第一口奶”事件或许值得奶粉企业和医疗机构反思,这条医务渠道是否值得铤而走险地继续走下去。对于部分大型外资奶粉企业而言,或许即便被曝光也不会造成实质性的负面影响,因为它们凭借多年累积的国际质量水准,已稳固地占领了国内市场。但如果多番地以消费者的信任作为换取利益的筹码,恐怕最终仍会得不偿失。对于医护体系而言,应当思考自身的职业道德底线,牺牲公众对医务人员的信任从而获取利益是否值得去做,一旦公众信任流失,累积的医患矛盾该如何解决。

由于“第一口奶”涉及到两个行业领域,牵动很多人的利益,很多“规则”又处于灰色地带,因此就目前情况而言,想要彻底斩断背后的利益链还有很大难度。对此,我们呼吁相关部门能够尽早出台强有力的解决办法,尽可能地净化奶粉市场的商业环境,还婴儿应喝的“第一口奶”。

学生饮用奶计划转变推广方式:移交协会主导

2013年9月11日,农业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工作方式的通知》,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将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工作整体移交给中国奶业协会。至此,由政府主导实施了13 年的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方式将告一段落,依靠社会力量,以协会、企业和相关机构联合推动的新方式即将启动。

2000年11月15日,农业部、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卫生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质检总局、原国家轻工业局、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等联合举办的“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标志着中国的学生饮用奶计划正式启动。从此,这项旨在提高青少年营养健康水平,推动我国乳品消费和奶业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得到社会各界一致认可的国家公益项目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并走进了众多孩子的日常生活。到2012年底,学生饮用奶计划日供奶份数达到了1 800 万份,是2000年时的18 倍;覆盖的城市由最初的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沈阳5 个试点城市发展到29 个(省、市、自治区),660 个市县,6 万多所小学;饮奶学生占全国中小学生的比例也由不足1%上升至10%。

但是,回顾学生饮用奶计划这13 年来走过的道路,却并不一帆风顺,甚至可以说是艰难坎坷、崎岖不平。2003年的“海城豆奶事件”、“非典”、阜阳“劣质奶粉事件”,2008年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每次都是在学生饮用奶计划刚刚呈现上升趋势时,给了它迎头一击。2011年11月底,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11〕54号)。文件要求以我国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重点,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并率先在我国中西部地区2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699 个县级单位启动国家试点。试点县共涉及2 600 万名农村小初中学生(县城学校除外),国家为他们每人每天补助3 元钱。这3 元钱,很多地方选择为学生提供牛奶,特别是学生饮用奶。因为此时,学生饮用奶已经形成了品牌,成为了质量、安全、营养的代表。此时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对于学生饮用奶计划而言,无异于一场东风,许多孩子们更是因为营养改善计划第一次喝上了牛奶。可就在学生奶供奶份数日益增长之际,2012年9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12〕52号),取消了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资格认定。这就意味着以定点企业资格认定为基础的学生饮用奶计划管理办法将无法执行。学生饮用奶计划再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上。学生饮用奶计划是否还要再继续实施,如果继续实施该如何操作?

十八大以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了“按规定需要对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水平评价的,改由有关行业协会、学会具体认定”,要“更好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于是,中国奶业协会接过了学生饮用奶计划的接力棒。关于调整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方式的文件出台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的正面响应,认为学生饮用奶工作的移交符合目前的形势,有利于运用市场机制加速学生饮用奶计划的推广。甚至有的网站评论到:乳业龙头有望率先获益。

诚然,随着奶业形势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将学生饮用奶计划交给协会,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是大势所趋。但是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一项几乎人人都说是好事的民生工程,前进的路却是如此艰难,个人利益、部门利益,与全民族的利益孰轻孰重?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学生饮用奶计划之后的路会如何,也同样让人忧心。但是更多的人希望通过此次推广模式的转变,能为学生饮用奶计划带来新的活力、新的机制,让更多的孩子受惠。

政策篇:

发改委洋奶粉价格反垄断调查:洋奶粉涨价潮被扼制

在2008年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之后,国产乳制品特别是婴幼儿奶粉受到严重打击。虽然近年来,消费者信心稍有恢复,但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度仍然不高,一些大城市消费者仍然比较青睐洋品牌。2009年至今,我国进口奶粉数量快速增加,洋奶粉市场份额逐渐扩大,目前进入中国的洋奶粉品牌有100 多个。

取得了垄断地位的洋奶粉,因为奶粉的刚需特性,利用消费者“贵的东西相对较为安全”的错误观念,借着各种理由不断地提高奶粉价格,大有“你方涨罢我登场”的态势。2011年6月,惠氏、雅培等外资品牌奶粉进行约10%的提价,时隔半年之后,惠氏再次宣布提价8%左右。2012年5月,雀巢、美赞臣等国际乳业巨头再次提高在国内市场销售的部分奶粉产品价格。资料显示,2008年以来,进口奶粉平均涨价幅度已经超过60%。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购得质量可靠、价格实惠的奶粉,中国父母们开始在全世界抢奶,导致当地奶粉供应紧张,并引起当地居民对我国奶粉扫货者的不满,冲突、矛盾的结果是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父母对中国产的奶粉不信任,甚至有了“中国宝宝一张口,全世界孩子都喊饿”的笑谈,于是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荷兰等国,都先后出台奶粉的限购令,然而最为严格的,还是要数我国的香港,且至今没有看出要解禁的苗头。

尽管我国消费者对洋奶粉涨价恨得咬牙切齿,但是也毫无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掏腰包,谁也不想因为钱而放弃孩子的营养和安全。2013年3月,国家发改委终于做了一件让中国父母舒心的事情,开始对合生元、美赞臣、多美滋、雅培、富仕兰(美素佳儿)、恒天然、惠氏、贝因美、明治等奶粉企业进行反价格垄断调查。

发改委认为,上述企业在中国市场价格偏高,涉嫌价格纵向垄断。其实只要对比一下,洋奶粉在国内外的价格差,大家都可以看出洋奶粉的价格垄断。在美国,美赞臣1段(900 克)平均售价为220~250 元人民币之间,而在国内售价则为350 元左右,高出美国逾50%;在英国,惠氏金装1阶段(900 克)的售价约为90 元人民币,而在国内售价则在250 元左右,用在英国买3 罐奶粉的钱才能在国内买上1 罐奶粉。于是,会算账的中国父母怎么会不到英国抢奶粉?这种赤裸裸的价格垄断,谁能假装看不见?

虽然在发改委的高压下,被调查的各奶粉企业纷纷降价以对,相继宣布降价或整改方案,平均降幅约11%,另有3 家还给出了1~2 年内不涨价的承诺;虽然发改委开出了反垄断史上的最大罚单,合生元等6 家乳粉企业因违反反垄断法共被罚约6.7 亿元,但是在洋奶粉品牌占主导地位的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对洋奶粉品牌的影响不大。甚至有人说,影响是有利的,也未尝不是,因为罚款对于销售额几十亿元的企业来说,不算什么。另外,降价可能会为洋奶粉争取到二三线城市的市场份额,价格下降,但销售增加后,利润是增是减也不一定。

装配式项目4D模型构建采用的是Navisworks Management和Microsoft Project软件工具组合进行。

总之,虽然反垄断调查暂时刹住了洋奶粉的涨价潮,但是如果洋奶粉统治中国奶粉市场,主导市场定价权的基本面没变,那么涨价迟早还会再来,行政的力量终究无法战胜市场。

乳业新政密集出台:全力改造中国奶粉企业

2013年,中国政府很忙,奶粉生产企业也很忙。年初开始,国家以“组合拳”的方式推出各项政策,5月以后更是集中出台,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改造中国奶粉企业,提振国产奶粉的消费者信心。为什么婴幼儿奶粉这样一个产品,能受到政府如此的重视,能够拿到中央常委会议上去讨论?原因只有一个,中国孩子的饭碗怎么能端在别人的手上?

此次出台的一系列乳业政策,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牵头,联合工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9 个部委,看似十分热闹,让人目不暇接,其实根据政策目标主要可以分为3 类,概括为“攘外安内平市场”。

“安内”是重点,也就是国家通过出台各种政策,提高国内奶粉企业自身素质,增强其竞争力。如2013年5月,工信部出台的《提高乳粉质量水平,提振消费信心行动的方案》(后简称“双提”方案),总体上提出了奶粉行业未来要做的3 件大事,包括实行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管理,将行业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建立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虽然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细则,但还是给大家画了一个大饼。

2013年12月正式出台的《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3版)》,则从原辅料把关、产品配方管理、生产工艺、过程控制等9 个方面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实施HACCP和GMP管理体系,生产原料为生鲜乳的必须来自企业的自建、自控奶源基地,要求企业有研发能力,从原料采购到销售的所有环节可追溯等。该细则可以看作是对“双提”方案的细化,并且还提出了整改的时间表,到2014年5月31日要全部完成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的审查工作,对于不达标的企业给予2 年的停产整改时间。

2013年8月出台的《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也应该是“双提”方案中提高行业集中度的一个细化方案。方案提出,力争5 年后,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总数整合到50家左右,前10 家国内品牌企业行业集中度超过80%。其实,在国家积极推动乳业兼并重组浪潮前,一些企业已经小试牛刀,蒙牛并购现代牧业和雅士利,合生元入股法国Isigny SainteMere等;之后,乳品企业并购步伐加快,且涉及海内外。近日,飞鹤乳业宣布全面收购吉林艾倍特乳业。这次并购打响了2014年国内乳制品行业兼并重组的前奏,酝酿已久的整合已经开始。目前我国婴幼儿企业有127 家,如果将行业集中度提高到70%的话,将会有三分之二的企业被兼并或者倒闭,任务很艰巨。对于乳品企业自身而言,加入兼并重组的队伍要慎重,不要盲目为了跟随政策推动的步伐,让重组拖累自己。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后,三元接收三鹿,在业务组合上,并没有实现有效的整合,反倒影响了自身的发展速度,出现了连续亏损。因此,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依靠税收、财政、金融政策,引导和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政府、乳品企业未来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攘外”是辅助,具体而言就是加强进口奶粉的监管。2013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提高了包括婴幼儿奶粉在内的进口乳制品的检疫标准,对向中国出口乳品的国家或地区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只有合格并符合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方可入境。此管理办法的出台,一方面加强了对进口婴幼儿奶粉的监管,将不合格奶粉阻挡于市场之外,另外也由于检验检疫项目增加,入境审批和检测时间加长,一些销售额比较小的进口乳品商可能会因检测费增加而出局。

无论是何种政策,真正站在市场上竞争的是乳品企业,而不是政府,消费者买不买帐看的是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而不是政策导向。因此,政府已经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接下来就要看乳品企业如何利用好这一契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消费者信心了。

发展篇:

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家庭农场”:为奶牛养殖模式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

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1982~1986年和2004~2012年,中共中央连续发布了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13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并再一次将主题定在了“三农”问题,其中提到要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负责人对“家庭农场”概念的解释是: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重要途径。

1978年以后,我国奶业实行“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的发展方针,在“牛下乡,奶进城”口号的鼓舞下,从1979年开始,我国奶牛养殖迅速向郊区、农村转移,随着国家对农村家庭饲养奶牛的鼓励和扶持,散养逐步成为我国奶牛养殖的主体和主要模式,并成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手段。“一家一户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一户两头牛,生活吃穿不用愁;一家一户三头牛,三年五年盖洋楼;一家一户一群牛,比蒙牛的老牛还要牛”,是当时在内蒙古流传甚广的民谣,也是我国农户散养奶牛的真实写照。但是,2000年后,奶牛散养模式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管理粗放,奶牛生产性能低,生鲜乳质量难以保证;不利于科学技术普及;奶农组织化程度低,缺乏话语权,利益易受损失等。此时,奶牛养殖业呈现出向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散户开始淡出或走进奶牛养殖小区。2008年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后,奶牛养殖模式的转型升级成为一种必然,规模化养殖步伐加快,但同时,散户退出的速度也在加快,甚至超过了规模化的发展速度,导致我国奶牛存栏总数下降,并成为2013年生鲜乳供应不足和价格异常上涨的直接原因之一。于是,散户该何去何从,散养模式该如何升级,成为业内乃至全社会关注的话题。除发展规模养殖场外,我国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显示,奶农专业合作社也是一种有效的模式。此次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为我国奶牛养殖模式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并引起了我国奶业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已在全国展开相关的调研活动。但正如上述农业部负责人所说的,由于刚刚起步,家庭农场的培育发展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奶业中的“家庭农场”也同样如此。

奶粉“国家队”亮相:消费者是否认可还是未知数

2013年9月28日上午,“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新品发布会”在北京首都大酒店召开。发布会上发布的6 个新品分别是:伊利的金领冠珍护、雅士利的安贝慧、完达山的安力聪、飞鹤的星飞帆、明一的天籁慧贝,以及高原之宝的婴幼儿配方奶粉。6 家乳品企业还分别签署了质量安全承诺书。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表示,参加本次新产品发布会的6 家企业,是通过实地调研遴选出的,奶源自控率高,生产工艺先进,管理制度规范,产品安全可靠,追溯体系已经建立并通过了诚信管理体系建设评价条件和严格要求。尽管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和工信部极力否认,这6 家企业随即还是被冠之以奶粉“国家队”。

发布会的召开,首先明确了一点,就是奶粉“国家队”是由行业协会主导的,而不是由政府相关部门主导的,“市场行为的事,政府部门是不能来做的”;其次,在刚刚进行完价格反垄断调查并对其中6 家企业开出巨额罚单之后,以及新西兰恒天然刚刚发生“肉毒杆菌”事件之后,推出奶粉“国家队”,其目的不言自明,那就是希望树立国产品牌形象,夺回消费者的信心。

对于奶粉“国家队”,一方面有肯定之声,认为从长远看,这些企业都是行业的龙头,而培养行业的龙头企业,是我国管理行业、促进企业不断成长的一个常用做法。通过扶持,让这些原本就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具有一定市场地位的企业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使其成为行业发展的标杆,有助于带动整个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质疑的声音也不少:是否有完善、明确的准入标准,是否有相应的监督和淘汰机制,是否可以给其它企业机会;对于奶粉“国家队”的扶持,会使其占有更多的国家政策和资源,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否会直接造成市场竞争的不公平,毕竟一个行业不能几家独大;另外,会不会引发其它国家的品牌对这些产品集体反补贴和贸易相关的一些举措,会不会这些产品出口以后,在其它国家遭到反补贴调查;推出的新品是否能称作新,因为6 个品牌产品均非首次发布,有的已上市超过2 年;虽然没有行政干预,但是由行业协会建立一支“国家队”,是不是能代替消费者的选择,代表市场的选择,消费者会不会认可,会不会买帐。

不管怎样,业内还是对这些企业寄予了厚望,希望这6 家企业能够扛起国产奶粉振兴的大旗。毕竟,中国的消费者,特别是孩子们,不能总吃外国的奶粉。

猜你喜欢

奶粉婴幼儿消费者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系无理取闹?NO! 请为消费者擦干眼泪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日化品牌怎样才能吸引年轻消费者?
奶粉危机
留学生郑睿:我是奶粉“小买手”
知识付费消费者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奶粉放冰箱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