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揭秘“果园行动”

2014-04-12薛贺

军事文摘 2014年7期

2007年9月6日14时55分,大马士革的叙利亚阿拉伯通讯社报道称当天凌晨1时许,数架以色列战

斗机从地中海起飞,侵犯了叙利亚领空。叙军发言人称:“叙军防空部队随即迎敌,迫使以军战机离境,以军战机在离开前向沙漠地区投掷了炸弹,没有造成叙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天18时46分,以色列政府电台广播则援引军方发言人的话称:“叙方的报道无中生有,没有发生任何事情。”20时46分,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在每日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则称,他只掌握了“相互矛盾”的报道。

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叙以两国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但对于2007年9月6日当天的这一明显的战争行为,双方似乎都在刻意低调处理。德国《明镜》周刊就这起神秘事件采访了几位关键人物,包括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以色列首席情报专家罗南·伯格曼、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以及美国著名核问题专家戴维·奥尔布赖特;还和此次行动的参与者进行了密谈,他们同意在不暴露身份的前提下透露相关细节。经过多方努力,事实逐渐浮出水面:那天夜里,以军飞行员并非随意向渺无人烟的沙漠投掷炸弹,而是精确瞄准并摧毁了叙利亚的一处秘密设施。这起秘密事件虽然还没有被全部揭开,但它却改变了中东局势,所造成的冲击至今仍可感受得到。

根据以色列驻大马士革的情报人员汇报,叙总统巴沙尔试图通过支持激进的极端势力来巩固自己的政权。他向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武装提供了大量武器,还邀请朝鲜高级代表团访问叙利亚并举行了秘密会谈。以色列情报和特殊使命局摩萨德认为,叙朝会谈的主题是如何进一步增强叙利亚军事力量。在过去一段时期,朝鲜曾经为叙利亚发展中程弹道导弹和沙林、芥子气等化学武器提供援助。

美国国家安全局在2004年春侦测到,叙利亚和朝鲜之间的电话联系异常频繁,特别是朝鲜首都平壤与叙利亚北部沙漠地区阿尔奇巴尔之间的电话线路简直成了“热线”。美国国家安全局将相关资料转交给了以色列军事情报局专门负责无线电侦察的8200部队。

通过摩萨德的间谍,以色列获得了电脑硬盘上储存的阿尔奇巴尔工厂的建筑方案、文书以及数百张照片。照片清楚地显示了该工厂不同建设时期的景象,很显然这是一个伪装建筑。而在建筑物内部拍摄的照片显示,这个地方很可能是加工裂变材料用的。其中一张照片显示,一位身着蓝色运动裤的东亚人站在一个阿拉伯人身旁。摩萨德很快就摸清了这两个人的身份:一个是全智富,朝鲜核计划的主要成员,很可能是宁边钚反应堆的首席工程师;另一个是易卜拉欣·奥斯曼,叙利亚原子能委员会负责人。这个情况引起了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的高度关注,他要求尽快核实叙利亚核武器开发进度。

有证据显示,叙利亚和朝鲜之间的合作,伊朗也牵涉其中。穆赫辛·法克里扎德·马哈巴迪被以色列情报专家认为是伊朗“111秘密计划”的负责人,该计划的目标是给伊朗导弹安装核弹头。此人曾于2005年访问叙利亚,而伊朗总统内贾德也曾于2006年访问叙利亚,据说他承诺向叙方提供超过10亿美元的援助,并敦促叙方加快核计划进程。根据推测,阿尔奇巴尔将是伊朗城市阿拉克正在建设的重水反应堆的后备工厂,如果伊朗无法用浓缩铀制成核弹,该工厂将提供制造核弹所需的钚。以色列军事情报局前任局长阿哈龙·泽维·法尔卡什认为:“显而易见,巴沙尔以为只要能造出原子弹,他就掌握了进行决战的核打击力量。”

奥尔默特命令间谍深入到外国领土搜集情报。2007年8月一个多云的夜晚,以色列特种部队乘坐直升飞机低空飞行,越过叙利亚边界,在代尔祖尔附近的沙漠地区提取了阿尔奇巴尔工厂附近的土壤样本。由于被叙利亚巡逻部队发现,行动不得不提前终止,以色列人依然缺少他们所需要的决定性证据。2007年9月,“艾哈迈德”号货轮从平壤出发,抵达叙利亚港口塔尔图斯。以色列摩萨德称,船上装有铀材料。

得到上述信息后,以色列通过外交途径与叙利亚方面进行接触,试图以外交手段迫使叙利亚方面放弃核武器计划,但是叙利亚方面否认阿尔奇巴尔工厂与核设施有关,强调该工厂只是普通的军用化工厂。外交努力失败后,以色列根据不允许周边阿拉伯国家拥有核武器的原则,迅速制定了对叙利亚核设施进行空袭的“果园行动”。

为了执行这一计划,以色列专门组成了一支特遣部队,该部队分成两组:空军“翠鸟”特种部队事

前秘密渗透到阿尔奇巴尔,负责侦察、引导和毁伤评估等保障任务,空袭分队由空军的第69“铁拳”战斗机中队、134电子战中队和第192空中预警中队的部分力量组成,分队的武器装备包括了G550电子战飞机2架、预警机1架、F-15I战斗机7架。

2007年9月5日晚11点前夕,在位于以色列港口城市海法南部的拉马特·大卫空军基地,以军飞行中队接到的命令似乎与往常没什么不同:他们奉命准备进行紧急演习。待命的10架战机全部升入夜空,朝西飞行,进入地中海上空。不久,3架F-15I战机奉命返航,其余7架飞机继续沿着东北方向朝叙利亚边境低空飞行,9月6日零时,机群飞到了土耳其和叙利亚的边境,为了减轻负重,F-15I战斗机抛弃了副油箱继续飞行。此时,G550电子战飞机启动了网络攻击系统,对叙利亚防空系统进行信息战攻击,F-15I用精确制导武器炸掉了一个位于叙利亚北部靠近边境的雷达站。又过了18分钟,飞机抵达代尔祖尔附近地区。此时,以军飞行员已经收到“翠鸟”特种部队发来的阿尔奇巴尔工厂的坐标数据,并将其输入飞机的电脑。完成攻击后,以空军战机全部返回,而叙利亚核设施全部被炸毁,由于叙、以两国及时沟通,以及叙利亚核设施的非法性,双方都采取了低调的处理方式。

空袭特点

情报处理及时。2007年一名伊朗副国防部长、高级军官阿斯加里,因国内的政治斗争使生命受到了威胁而叛逃,叛逃后为美国中央情报局和摩萨德提供宝贵情报。从他的口中得知,伊朗正在资助叙利亚人研发核武器,为了确认这条信息的真实性,以色列动用了“地平线”6号侦查卫星,专门对阿巴奇巴尔工厂地区进行侦查,通过卫星照片得知叙利亚并没有部署重兵,只部署了一些防卫部队和SA-1 5防空导弹。以色列在空袭前发射了“地平线”7号侦查卫星,使得情报更加准确,同时以军派出的“翠鸟”特种部队更加确认叙利亚核设施的地点。

保密严谨。以色列部队在发动空袭前只有总理、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这三人知道,并且通过在戈兰高地进行演习来麻痹叙利亚人。2007年6月,以总理奥尔默特突然提出了愿意交出戈兰高地来换取与叙利亚的和平。7月14日以总理在视察北部军区的时候强调,国防军应该适度低调,避免与叙利亚人的冲突。即使到了“果园行动”快要开始的时候,以军下达的命令还是演习,在轰炸过程中,以军飞行员并没有采取直接穿过叙利亚领空,而是绕了一个圈,从地中海上空向北绕过黎巴嫩地区,有效地迷惑了叙利亚人。

特种部队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色列军队的特种作战能力很强,在此次空袭行动中,以军特种部队不仅在行动开始阶段进入到了叙利亚的阿巴奇巴尔地区取得土壤样本,而且在空袭分队起飞之前就渗透到该地区。他们潜伏在工厂附近,执行空袭的侦察,引导和评估任务,不仅确定了工厂的详细坐标,还引导飞机准确达到目标上空,最后还对目标的毁伤效果进行了评估。特种部队最先进入战场,最后撤出战场,其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果园行动”的后果

“被炸设施并非核工厂,而是常规军事设施。”2009年1月中旬,巴沙尔总统在大马士革附近的官邸接受《明镜》周刊采访时还是坚持这种说法:“我们本来可以还击。但是,难道我们真的想因此而引发战

争吗?那样我们就会掉进以色列人的陷阱。”对于核查人员发现的铀残留物,巴沙尔称“这也许是以色列人从空中投下的,就是为了让我们去背黑锅。”他强调叙利亚对于成为核国家并不感兴趣,也不相信德黑兰在研制核武器。“叙利亚从根本上反对核扩散。我们想要一个无核的中东,也包括以色列。”

据《明镜》周刊报道,巴沙尔正在考虑采取一项重大的政治行动——公开叙利亚的核计划,但不透露与朝鲜和伊朗合作的具体细节。此前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在“坦白”了本国的核计划之后,从国际社会获得了不少好处。但是,朝鲜方面随即作出了强烈反应。平壤派遣了高级代表出访大马士革,告诫叙利亚政府:如果巴沙尔公开核计划,无论是否提及平壤,朝鲜都将终止与叙利亚在化学武器方面的一切合作。伊朗的反应更为强烈,紧急派出首席核谈判代表赶赴叙利亚,带去了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的急电,称巴沙尔的计划“无法接受”,并且威胁将终止双方的战略同盟关系,两国关系将会急剧恶化。

“果园行动”是否给伊朗留下了深刻印象,是否达到了以色列想要警告德黑兰的目的?早在“果园行动”之前,伊朗人就已做好了应对准备,许多铀浓缩离心分离机都转移到地下,就连五角大楼引以为豪的超级钻地炸弹MOP,也无法彻底摧毁这样的地下设施。事实是,“果园行动”只达到了一个目的:如果伊朗确实曾计划在叙利亚建造一座“备用”核工厂,那么他们显然遭到了挫败。但是,伊朗有的是时间。换句话说,如果他们愿意,就可以造出核武器。而叙利亚应该不会,也不能再玩火了。他们在阿尔奇巴尔的废墟上建造了一座常规兵工厂。据代尔祖尔的当地居民称,出于安全原因考虑,外人禁止入内。

“果园行动”的启示

以军通过网络战使叙利亚防空系统的信息获取、传递和处理的功能彻底瘫痪,即使其武器平台毫发无损但也不能发挥丝毫作用。

以军首先通过攻击叙利亚北部靠近边境的托儿·亚尔·阿巴亚德防空设施打开了一个口子,这个口子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突破口,而且是一个网络意义上的突破口。通过这个口子,不仅剥夺了该设施的作战能力,而且由此进入并使整个叙利亚的防空能力瘫痪,使得F-15I空袭分队可以肆无忌惮地攻击叙利亚核设施,到达目标区域后,G550“湾流”电子战干扰机再次对核设施旁边的SA-15防空导弹系统进行压制,因为SA-15防空导弹系统拥有一个独立的作战体系,其目标探测、信息处理、作战控制和火力打击

单元全部集成在一辆履带式底盘上,即使脱离整个防空体系的信息支持,也可以进行自主作战。G550“湾流”电子机使用的“苏特”系统攻击使得SA-15再次出现了信息瘫痪,没有了信息系统的支持,就相当于瞎了眼睛一样,“苏特”系统使其在没有遭到火力打击下就丧失了战斗力。SA-15防空导弹的搜索雷达发现目标的距离是27千米,远远小于以军制导武器的射程,但是以军考虑到了其部署在阿巴奇巴尔工厂外围或其进行机动后的位置变化,为保险起见,以军还是对其进行了网络攻击,这样,叙利亚军队的全部防空系统都丧失了正常的作战能力,以军利用非隐身战机就获得了类似于隐身飞机的独特优势,即敌方看不见,摸不到,却可以看到敌方并随意打击。从这方面看,以军达到了结构瘫痪战的目的,通过对叙军防空雷达系统和通信系统的攻击,全面瘫痪其防空体系。

以军“果园行动”以后,有人认为,俄制武器是使得叙利亚被动挨打的重要原因,但这是片面的。这种说法集中于单个武器的评价,而忽视了整体作战平台的应用。叙利亚方面遭到严重失败并不在于是否采取俄制武器平台,而是忽略了整个作战体系中的系统平台。叙利亚防空部队使用美制武器和俄制武器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其系统平台漏洞太多导致的后果更加可怕。因为以色列也是使用美制武器的国家,对美制武器的了解远远超过叙利亚方面。所以,应考虑防范网络中心战从而保障己方的作战要求,避免出现叙利亚那样完全丧失探测和侦查监视能力的局面。

责任编辑:刘靖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