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2014-04-11王林生
王林生
摘 要:在分析总结现有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有益经验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的思想,阐述了教育融于和引领管理、管理促进和深化教育、教育与管理互动的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5-0152-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职院校学生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更重要的是内涵质量也早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以,传统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要想解决高职学生,特别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就必须在学生工作的方法上改革和实践创新。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探索
伴随着高职教育从规模到内涵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在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方面已经做了大量探索。
(一) 重视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成为共识
高职院校普遍意识到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固然很重要,但对其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更重要,因为高职学生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从根本上取决于他们是否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和价值观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如何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一直是高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院、系两级教育管理模式不断完善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院、系两级教育管理模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模式。它是指在学生管理中,学生处(学工部)为学校一级管理机构,各院系为二级管理机构,前者负责学生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服务,后者负责本系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在此基础上,许多高职院校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和高职培养目标不断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进程,建立发展性评价系统,尝试以班级和宿舍为终端的“双元制”管理体制,实施素质教育拓展认证制度,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等。这些举措发挥了积极作用,收到了良好效果,使院、系两级管理模式得以进一步完善。
(三)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的实质是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其核心内容表现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尽量满足学生正当合理的需要;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关心人,理解人,宽容人,引导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已经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普遍接受,并在不断地亲身实践。
二、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职院校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为提高高职办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高职教育历史短、生员结构复杂,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还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
(一)教育理念滞后影响了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
一些高职院校对学生教育与管理理念强调的仍是“严格的管理”,教职员工对学生管理的认识没有形成“以学生为本、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往往导致学生与教职员工在情绪上的对立。在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如果宽松有余,就容易使相当一部分自立与自主性较差的学生因散漫而荒废学业;如果过于严格,则不仅有违“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又会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潜能发挥。如何做到对学生的管理宽严有度一直是探讨争论的问题。
(二)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脱节现象依然存在
一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先后实行了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主要由系一级负责。因此,学工人员常常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陷于繁杂事物中而不能解脱。结果,学工人员没有精力对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学习兴趣、就业取向等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深入研究,往往使学生管理工作表面化,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二是思想政治理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党团活动、社团活动、辅导员工作各自为政的现象还较为普遍。这种脱节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日常管理的指导性、各种教育活动的计划性以及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究其原因,既有观念问题,如对教育与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应有的认识;也有体制问题,如相关机构设置不够合理,不便于部门之间的深层次合作。
(三)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有待加强
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独立工作与生活能力较弱,缺乏合作精神、责任意识、诚信品质、敬业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精神,有的学生好逸恶劳,有的缺乏精神追求、贪图物质享受,有的甚至存在打架、说脏话等不文明现象,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呈现多元化
高职学生思想和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由于部分学生生活经历的单纯和价值环境的复杂,又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炼,不少人存在认知与行为的背离,自我意识强烈,集体观念、大局意识缺乏。尤其是信息化、网络化的加速,使各种文化思潮大量涌入,导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性,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加强。
三、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长期对高职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实践中,针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一些高职院校进行了创新尝试,下面重点阐述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创新思考与实践。
(一)形成以辅导员为中心的学生管理制度与多种辅渠道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实践证明,辅导员在高职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建立和形成以政治辅导员管理学生为主,班主任制度、团总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习指导教师、心理健康指导等为辅的多种渠道相结合的教育体系。高校辅导员的配备比例,教育部相关规定是1:200,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可按1:100的比例配备政治辅导员,以加强高职辅导员的队伍建设。辅导员可实行聘任制,由学工部门统一调配使用,实行学工部和二级学院(系部)的双重管理,并建立考核淘汰机制,有进有出,形成良性循环。
(二)整合学生教育与管理机构,优化学生教育与管理部门的资源配置
因为许多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行为自律性欠缺,所以,需要更多的教育引导与组织管理。传统的部门合作形式常常是由某一主管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协助,多属于松散型的合作。而要解决充满复杂性与创造性的学生的行为管理与思想教育问题,就需要各部门的合作更加紧密,以充分实现各工作部门的优势互补。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将学生处、团委和就业指导办公室整合为学工部,三部门可合署办公,统一领导,便于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统一筹划及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
(三)实施素质教育管理学分制度
素质教育管理学分制就是以学分计量为手段,以学生必须接受的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课外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它把教育与管理的内容量化为学分,分别制定分值比例,建立学生的学分档案,并把它作为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素质教育管理学分制包括教育学分与管理学分两部分。教育学分项目包括军训、入学教育、人文素质讲座、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诚信行为、社会实践、自律活动、技能比赛等;管理学分项目包括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日常操行、自我管理、违纪情况等,学生经考核发给素质教育合格证书。素质教育管理学分制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规划在校期间的学习与生活,从制度上保证其参加必须的教育活动,达到最基本的发展目标。
(四)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都十分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根据教学安排,高职院校的学生至少有半年或半年以上时间进行顶岗实习,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很多传统的教育管理工作由于学生的时间、人数等原因无法开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充分利用高职办学特色和校企合作资源,应根据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如,可以安排辅导员或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参加实习和实训,与学生一起同吃同住同实践,以便随时掌握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学校派出的实习指导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业务指导,与企业保持联系,还要在实习实训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既成才,又成人。再如,可定期走访不同的实训单位、通过网络定期跟踪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企业也要选拔指导教师专门负责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定期开展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帮助学生既练技能,又学做人。校企双方应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实现教学和育人的综合培养目标。
(五)大力加强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
对大量企业进行的调查表明,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学生的敬业合作精神、责任意识、诚信品质、工作态度。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很多学生不屑于最基层的锻炼,不愿意参与基层岗位的实习,缺乏吃苦精神。因此,除了要引导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大力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结合所学专业设立《职业道德》必选课,并设置学分。基于学生的实践经验,可以定期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开展讲座、组织优秀毕业生返校与在校生进行座谈、顶岗实习“入职”培训等,现身说法,教育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循各行业的道德准则,规范职业行为,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意识与服务水平。
通过上述工作,高职院校可以形成教育引领管理,教育融于管理,管理促进教育,管理深化教育,教育与管理互动的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波,王谦源.高等工程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
[2] 靳润奇,池卫东,王冬.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EB/OL]. http://www.tech.net.cn/web/index.aspx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10.
[责任编辑 高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