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创意生活
2014-04-11
智慧创意生活
“老百姓都希望公共交通工具能够准点准时到达,但在中国,等车几乎是必然的。交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将等车时间由未知变为有知,化解乘客的焦虑情绪,让他安全舒适地到达。我们要做的就是将信息技术更多地和人性化结合在一起,把信息化演变成人性化。”浙江省交通厅信息中心主任韩海航在接受采访时指出。
公交站点的实时信息显示屏只是整个浙江省“智能交通”的冰山一角,类似的应用在浙江不胜枚举:外出旅游不知道怎么走,可以登录公众出行信息系统查询路线和实时路况;出租车上安装的车载定位终端,能随时接收附近3000米以内酒店发出的叫车呼叫……
目前,在浙江省交通厅、运输企业和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多方共同努力下,来自全省公路、水路、铁路、民航系统的技术应用和数据正在汇聚成一朵“交通云”,为“智慧浙江”贡献着更大能量。
交通信息随时随地产生,情况千变万化,而交通管理的对象基本上都是移动的——实现智能交通的信息化管理,基于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的智慧城市建设。
近年来,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说起来,离不开北斗卫星导航的应用,从个人的智慧驾驶,智慧购物,智慧旅游,企业的智慧管理,智慧物流,智慧决策等等,包括政务的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公共事务,都与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息息相关。从另一个层面来讲,智慧城市建设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在不同领域推动位置导航和位置服务产业的迅猛发展,包括测绘,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电信等领域。可以说,北斗导航应用的发展,不是受人们想象力限制的。
北京ispo:使用北斗导航的手机;
城市 未来北斗应用的第一大用户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致力于向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解决何人、何时、何地的问题,是北斗的特色服务。专家表示,2020年左右,我国将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而卫星应用上形成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其高空间分辨率可以达到一米。因为高空间分辨率使用最广泛的就是在城市,所以“城市”是北斗应用第一大用户。
随着《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发布以及第14、15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升空,国家加大资本市场加码支持科技企业的力度,促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的深入推进,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中国城市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在新型城镇化大潮下,各地城市的建设尤其是智慧城市建设冲动也将极大地推动北斗导航产业。现在的位置服务和地理信息是基于卫星导航的两个广阔市场,而智慧城市中的智慧交通(包括智慧公交)、智慧旅游、数字城市正是建立在地理信息和位置服务基础之上。这将是近几年国家推进行业应用之外,北斗导航产业在民用领域最有潜力的市场。
北斗 智慧城市的“智慧大脑”
“智慧城市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是数字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是基于数字城市、物联网和云计算建立的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有机融合。”——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
姚建铨的观点在专家界似乎已得到共识。
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指出,智慧城市在数字城市建立的基础上框架上,通过物联网将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进行有效融合,由云计算中心处理其中海量和复杂的计划与控制,为城市管理和公众提供各种智慧化的服务。
智慧城市的支撑支柱由数字城市相关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组成。北斗提供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等服务,在智慧城市时代为机器增加了可以“思考”的大脑。
武汉市将25万个视频传感器与GIS平台进行融合,形成武汉的“智慧之眼”。通过平台,在监控中心就可以在地图上选择重点街道进行视频巡逻,同时视频传感器捕捉到的视频信息实时更新,并与GIS分析功能结合。
城市中数十万个视频传感器,海量的实时影像和视频信息,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事件进行实时监控,设置例如徘徊、逗留、遗留物等规则实时预警,从而提高安全等级。
在应用方面,智慧城市则涵盖了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城管、智慧国土规划、智慧家居、智慧安防、智慧养老及智慧个人应用等。
智慧城市的实现,需要建设更加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从而实现对人和物的感知、控制和智能服务。
智能交通 智慧城市的主动脉
在大数据时代,北斗在智能交通方面技术与应用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智慧城市。
基于高性能硬件平台及软件支持,交通智能解析技术可将部分预处理类型的数据分析任务放在前端,有效地缓解端数据挖掘、分析的压力,同时减少网络传输中的带宽压力。体量大、价值低的非结构化信息在前端分析处理后,形成体量小、价值高的半结构化或结构化信息,进而向后端传输。在数据由前端向后端传输的同时,数据分析和挖掘工作也在进行,可以获取客观、全面的交通信息。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ITS中心主任、国家ITS中心副主任李斌对中国智能交通未来发展提出了清晰的思路。他指出,智能交通是应用现代信息、通信、控制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对由交通基础设施、运载工具和交通参与者共同组成的复杂系统中各部分运行关系进行协调与控制,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交通运输系统安全高效运行,充分满足公众出行和货物运输多样化需求,而形成的新型交通运行形态和运输组织方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与各个应用领域的融合,使得实现智能交通的条件越来越好,智能交通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
促进智能交通产业化发展,要实现三个“着力”:着力促进智能交通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有效应用,着力提升智能交通领域的自主创新水平,着力推动智能交通产业和市场的发展。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王东明认为,中国工业化约需50年,也就是到2030年,现已进入中后期。随着工业化后期的到来,生产资料趋于饱和。城市交通需求强劲,城市圈交通需求增长呈加快态势,城市及城市圈物流配送业务增长迅速。因此,必须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到2012年,我国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许多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例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万吨级以上泊位等。城镇化加速,城市交通地位提升,城市交通将成为交通的焦点。但我国的城镇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不太可能达到发达国家的程度。因此,我国的智能交通建设必须根据国情,走自己的道路。
技术与应用 推动智慧化进程的“双岐军”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指出,作为16个重大专项之一,要发展我国自主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国家投入数百亿建设北斗系统,将带动上万亿的导航与位置服务市场发展。
2011年12月,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二代)正式试运行,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2012年底,北斗系统正式运行服务,覆盖区内定位精度达到10米。
北斗的兴旺发展,无疑催生了基于其系统应用产业的春笋之态。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王东明指出,技术进步是推动交通运输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主观动因。
北斗的兴旺发展,无疑催生了基于其系统应用产业的春笋之态。
王东明指出,技术进步是推动交通运输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主观动因。
等公交之所以备受煎熬,在于你永远猜不到公交到站的时间:也许挽着大包小包等了半个小时,公交还没有来;也许刚刚决定放弃,公交车就到站了。
但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在杭州。杭州的大多数站牌上都会滚动显示诸如“K4距离本站900米,35路距离本站200米”之类的信息,等车的人可以轻易估算出所等的车辆何时到站,大大减少了盲目等待的时间。其实现原理非常简单:在公交车上安装北斗,北斗将车辆位置信息实时传送到公交公司的后台系统上,再由系统将信息推送到相应的站点显示出来。一个小小的信息化应用,折射出来的却是交通监管部门的人性化管理思路。
目前,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高速公路收费、3s(gps、 gis、rs)和系统集成环节。目前国内约有500家企业在从事监控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3s领域,国内虽然有200多家企业,一些龙头企业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高速公路智能卡、地理信息系统和快速公交智能系统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2012年底,北京正式发布了《北京市推动北斗导航产业的实施方案》,作为三大重点工程之一的北京市北斗导航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主要是积极吸引和支持国家级的导航与位置服务公共平台落地北京,面向全国提供基于空间、位置、导航、时间的一系列的公共数据和技术支撑服务,鼓励产业联盟等机构,继续面向中小软件开发者的开放平台。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投入运行以来,在交通运输、气象、渔业、林业、测绘、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逐步成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大众车载、智能手机等产品的开发应用正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这是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第一个省市区域的实体化、规模化的应用平台。
“按照智慧北京建设的总体要求,推动导航位置普及,提升城市管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也是加强技术创新应用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采用以北斗为核心的兼容技术路线,带动软件、硬件和位置信息服务融合发展,推进居民融合发展。”北京市经信委软件和信息业服务处处长尤靖向记者具体说明了平台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做法,“优先支持具有一定产业基础、以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为核心业务的龙头企业,强化对产业链重点企业的一企一策,一事一策服务,聚集创新资源,加强业务合作,打造产业集群。抓两头带中间,即优先发展核心芯片和应用服务,带动元器件、终端、基础软件、导航地图、运营平台等环节发展,深化产学研用的合作,加强上下游企业的协同。”
智慧生活创意,提供大众生活所需的软硬件位置服务产品,或许仅仅是北斗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坚实脚印。
据尤靖透露,平台目前已实现支持百万级用户规模,达到10万次/秒并发处理能力,预计2014年底,为北京10万多北斗用户提供示范性服务,包括个人移动资产管理、公交及出租车实时定位信息服务、在线服务平台服务、测试验证环境服务、创新创业服务及行业解决方案等。
智慧生活创意,提供大众生活所需的软硬件位置服务产品,鼓励中小企业利用这些产品和用户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的位置服务具体应用,或许仅仅是北斗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坚实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