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供需视角的国内外旅游耦合研究审视

2014-04-11马耀峰刘军胜

关键词:目的地耦合旅游

马耀峰,刘军胜

(陕西师范大学 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耦合是复杂系统通过各子系统或要素相互作用与影响,促进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耦合度是描述系统或要素相互影响的程度;耦合协调度是反映系统耦合程度及协调发展状况的定量指标,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研究[1].近年来,耦合分析在旅游研究中得到重视,对目的地系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间的耦合开展了一定研究.

旅游供给与需求研究一直是旅游研究的焦点,也是旅游系统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旅游系统的基本结构由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两部分构成,而旅游供给与需求在空间上的映射则表现为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2].旅游系统模型由旅游客源地、目的地与旅游通道三部分构成,其中旅游流是客源地需求的直接体现,而旅游产业、旅游六要素等则是目的地供给的主要成分.长期以来,已有研究偏重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二者割裂研究,而较少把二者纳入旅游目的地平台进行协同研究.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有些地域盲目发展旅游,需求不旺,致使酒店等供给过剩,产业效益低下;而有些地域资源丰富,旅游吸引力大,但旅游供给严重不足,故旅游供需矛盾是目的地亟待破解的难题.开展旅游目的地供需耦合协调研究,对破解旅游目的地供需失衡问题,促进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旅游耦合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分析,并进行理论审视,以期在实践上对旅游目的地和谐健康发展提供指导,并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丰富旅游研究维度与视角.

1 材料与方法

大数据是现今最受推崇的研究方法之一.本文基于大数据研究思路,根据文献的可获得性,中文文献主要采信于“CNKI”数据库,外文文献主要来源于Elsevier Science Direct Databases数据库.文章检索时间为2014年7月20日.中文文献获取方法以“旅游”为主题,“耦合”为篇名,“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为检索来源类别,共检索到核心期刊文章75篇.英文文献获取方法分别以“Tourism and coupling”、“Tourism and coordination”、“Tourism supply and demand”为主题,以“Abstract、Title、Keywords”为检索条件,共检索到外文文章135篇.基于检索的中英文参考文献,根据文章主题,遴选出重点中文文献65篇,英文文献41篇,作为我们研究分析的对象.

2 旅游耦合研究现状

2.1 国外旅游耦合研究现状

2.1.1 旅游供需耦合研究 国外对旅游供需研究相对较早,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旅游流作为旅游需求的显性表现,其与目的地供需协调研究亦是国外研究焦点所在.理论研究方面,Leiper从空间结构角度提出旅游系统模型,包含旅游者、旅游业、客源地、旅游通道和目的地等需求与供给5大要素[2].Cooper等基于Leiper提出的旅游系统模型,从供给与需求关系视角对其进行阐释[3].Gunn &Turgut则认为供需匹配关系是实现旅游系统功能的基础[4].Pearce对旅游需求的功能模式及旅游空间结构中旅游综合通道问题进行分析,认为需求理论对目的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6].实证研究方面,Zhang Jie &Camilla对国际旅游流与目的地国家供需协调关系进行研究,认为国际旅游流受国际贸易流影响较大,不同目的地资源禀赋、技术、设施等比较优势差异是影响国际旅游流的重要因素[7].Chokri Ouerfelli以欧洲游客收入及突尼斯旅游产品价格为分析因子,基于需求与供给视角,对二者进行协整分析并解释二者因果互动关系[8].Emanuela等在分析意大利各区域供给与需求主导因素的基础上,利用空间互动模型对各区域与客流的协调情况进行研究[9].Li Xiang等基于需求视角,对中国出境旅游市场规模进行分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市场针对中国出境旅游市场营销提供理论参考[10].Kim等以韩国电视节目为例,对旅韩日本客流与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进行耦合分析[11].

2.1.2 旅游供给耦合研究 从目的地供给视角,国外研究成果可分为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宏观研究表现在目的地生命周期、政府政策、供需模型、供需管理等方面,微观研究表现在旅游业与资源、交通、经济、环境、细分市场、饭店等之间的耦合分析.

(1)宏观旅游耦合.Kerry通过对英国政府官员的问卷调查,认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旅游规划各方面的协调与整合[12].Richard对旅游业运行周期、波动差异及动力机制进行宏观剖析,认为基于供给与需求的异质性,很难准确预测旅游业未来增长和发展模式[13].Korel认为旅游需求与供给互动作用的全球化变化,旅游发展的形式、过程和规模也在迅速发生变化[14].Ming-Lang等基于游客旅游需求来判析未来越南旅游发展,并提出越南目的地供给旅游发展质量及战略[15].Bonham等基于供给与需求理论,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方法,对夏威夷旅游发展进行协整分析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16].

(2)旅游与资源耦合.Steven等基于供给视角,认为蒙特利尔在博物馆发展旅游过程中应该从财政收入、新技术、劳动力及网络方面作出努力,以便提升游客消费体验[17].Elisa等基于旅游供给视角对意大利河岸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认为发展旅游促进当地经济获益,但不能过分加重当地旅游资源生态压力[18].Sven等从旅游目的地资源环境承受力、旅游耦合协调力、便捷性三大角度对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进行综合分析[19].Werner等对人造景观综合系统进行系统动力学分析,认为不同景观层次与人类活动的耦合程度有差异[20].Marjo等分析芬兰国家公园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供给与需求情况,并对公园资源保护、旅游发展做出评价和预测[21].

(3)旅游与交通耦合.Yaron等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以色列埃拉特机场搬迁与扩建后所派生的旅游需求进行耦合分析[22].Werner等对影响休闲与旅游公共交通耦合关键要素进行分析,认为应该在运输政策、市场营销、服务质量、游客偏好与态度等方面做进一步分析与完善[23].Albalate等采用欧洲国际城市数据库,对旅游与城市公共交通供需耦合情况进行分析,认为要通过为公共交通提供资金发挥其外部性来满足游客需求[24].

(4)旅游与经济耦合.Sandra分析了旅游经营商对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并探讨了二者供需协调互动关系,认为可持续旅游发展依赖于“正确合理”的旅游需求[25].Doris等基于不同的竞争力模型,对斯洛文尼亚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进行分析,对供给优势与旅游需求趋势进行分析[26].Pascal认为旅游经济组织协调发展离不开旅游企业与产业之间的合理协调运作[27].Haiyan等对旅游经济学研究近况进行评估和审视,并对旅游经济学核心要素即旅游供给与需求平衡协调关系进行探讨[28].Rainer等认为产品复杂性与价格之间的协调是识别目的地发展的关键特征,基于目的地产品和价格耦合情况及资源类别对目的地进行分类[29].

(5)旅游与环境耦合.Stroma运用政治生态学方法对巴厘岛旅游发展与淡水需求进行耦合分析,认为环境和政治因素导致该旅游目的地淡水供需失衡[30].Tang Zi分析了黑龙江省旅游发展与环境耦合协调度,认为经济效益与生态质量是影响其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31].Gössling等对旅游发展与淡水使用进行供给与需求耦合分析,根据目前旅游发展过程中淡水消费数量与质量,评估未来旅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32].Hsin-Jung等基于供给与需求视角,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旅游产业对环境影响的区域差异化连锁效应[33].

(6)旅游与饭店耦合.Ricardo等基于酒店供给需求的不确定性与不平衡性,对阿尔加维酒店业发展效率进行评估,并认为酒店环境、区位与游乐设施对酒店发展较为重要[34].Vani基于每间客房收入、客房入住率及利息率3个指标,对澳大利亚昆士兰宾馆供给需求协调情况进行研判[35].Henry等对拉斯维加斯宾馆供给与需求耦合协调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影响供给与需求的要素进行鉴别[36].Gu等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饭店业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不同城市饭店供给与需求协调平衡状况及未来挑战进行分析研判[37].Jan等对成熟型旅游目的地酒店式公寓供需协调情况进行耦合分析,认为通过房地产与旅游结合的方式能够满足目的地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38].

(7)旅游与细分市场耦合.Pearce以城市旅游为细分市场,提出城市旅游研究框架,其中城市旅游供给需求关系及二者协调情况是其重要研究内容[39].Cheri等以探亲访友市场为例,基于目的地供给视角,对目的地居民在与游客互动协调过程中所扮演角色和行为进行分析[40].Tiziana等对西西里岛不同目的地旅游季节性供需情况进行分析[41].Silvia等对边境旅游发展过程中能源需求与能源价格供需差异进行研究,认为基于旅游需求变化,能源消耗与价格变化二者协调作用呈现波动态势[42].

2.2 国内旅游耦合研究现状

2.2.1 旅游供需耦合研究 从供需视角来讲,旅游目的地可成为旅游供给主体,旅游流则是旅游需求的显性表现.目前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入境旅游流与旅游目的地及其子系统之间的耦合方面,而针对国内旅游流、出境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研究相对较少.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贸易、信息、景区、交通、环境、饭店业、目的地耦合等方面.

高楠等对我国31个省区市入境旅游系统与进口贸易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对不同省区市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差异性聚类分析[43].刘宏盈、胡巧娟、詹新惠等基于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空间互动视角,对我国典型省份入境旅游流与旅游经济联系耦合协调性及机制进行了探讨[44-46].冯娜、杨敏等分析了虚拟网络信息流对入境客流的影响,测度二者的耦合情况并进行类别分析[47-48].方世巧等分析了西安市A级景区信息流与旅游流的耦合协调度,认为景区信息流丰度与旅游流规模呈正耦合效应[49].王兆峰对区域入境旅游流与航空运输网络协同程度进行测度,并对其演化规律及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50].董亚娟等分析了西安市入境游客与旅游环境的耦合协调情况,认为旅游环境已成为影响游客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51].吴冰等对西部典型旅游城市入境旅游流与饭店业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度,并分析其差异性[52].张春晖等分析了西部地区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并对其差异成因进行了探讨[53].李晓静等测算了张家界旅游流与交通耦合协调度,并分析了二者的互动过程[54].

2.2.2 旅游供给耦合研究 从目的地供给视角来讲,现有成果可分为宏观系统之间、宏观与微观子系统的耦合研究.宏观方面集中在旅游目的地不同系统之间的耦合分析,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微观方面集中在旅游业与城市化、交通、环境、文化、市场、基础设施及旅游相关产业等之间的耦合分析,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1)宏观旅游耦合.吴必虎的研究视角包括从空间视角开展的客源地-目的地(O-D对)对应分析,以及从市场视角开展的旅游需求-旅游供给(N-S对)对应研究[55].戴斌基于旅游经济学视角,对旅游活动中供给与需求的决定条件及其一般特征进行分析,并建立了旅游需求与供给数学模型[56].牛亚菲基于地理学视角,对旅游需求与供给的空间地域规律性、特征进行分析,提出旅游需求与供给空间互动模式[57].杨春宇等从旅游地生命周期与旅游环境承载力耦合视角,对旅游目的地系统演化进行阐释,对二者合理阈值范围进行了定量测度[58-59].陈娅玲等通过梳理旅游社会-生态系统相关理论,提出旅游社会-生态系统耦合概念、特征、框架及运行机制[60].林岚等对福建旅游目的地吸引物、城镇、交通三大系统之间的耦合结构对进行判别分析,并对区域耦合差异提出了建议[61].吴殿廷等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论证了旅游开发的时空规律耦合特征,尝试为不同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提供时空统一的研究思路框架[62].张燕、钟霞、刘定惠、李阳等通过构建旅游-经济-生态三大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函数,对不同区域协调发展情况进行评估[63-66].

(2)旅游业与城市化耦合.高楠等在剖析西安市旅游产业与城市化耦合互动机理基础上,对二者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其实现了从失调到协调的转变[67].虞虎等从经济水平、社会发展、公共交通等六方面对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发展与旅游业协调性进行测算[68].詹新惠等对陕西省各城市旅游业与城市化耦合水平进行测度,并总结二者耦合特点及各城市空间演变格局[69].庞笑笑等通过测度吉林抚松旅游发展与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认为旅游中心地与区域空间增长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协调互动作用[70].夏雪等对环渤海海滨城市旅游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度进行时空演变分析[71].张英等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旅游发展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认为该区域二者互动协调作用还有待加强[72].

(3)旅游业与交通耦合.王永明等对西安市旅游经济与交通系统耦合协调性进行分析,认为西安应弥补交通短板效应,提高区域集散能力[73].陈晓等对大连市旅游与城市交通协调发展进行定量测度,并对二者发展模式及演变历程进行分析[74].张书红等对河北省旅游经济与交通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研究,并提出优化建议[75].张广海等通过测度江苏省交通优势度与旅游产业评价指数与耦合协调度,认为江苏省各城市耦合空间格局呈现集聚特征[76].毕丽芳等对云南省交通与旅游经济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认为二者互动协调作用不断提升[77].陈新哲等对新疆交通与旅游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定量评价,并对二者协调度进行时空分析[78].牛丽静等对上海市交通与旅游相关度进行测度,并定量评价二者协调发展水平[79].

(4)旅游业与环境耦合.耿松涛等对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耦合关系进行定量评价,并基于评价结果进行聚类总结分析[80].庞闻等以西安市为例,在剖析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耦合机理基础上,对二者协调度进行测度分析[81].杨主泉等基于耦合模型,定量分析了桂林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程度,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82].方叶林等基于脱钩理论,对我国旅游发展过程中碳排放与旅游经济耦合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并辨析不同发展阶段二者的互动关系[83];还对我国31个省区市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进行耦合比较分析,并根据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提出差异化发展措施[84].

(5)旅游业与文化耦合.袁丁等通过遴选旅游文化与经济社会表征要素,对二者耦合协同作用进行动态分析[85].周永博等从游客认知角度,对游客目的地意向内涵认知从文脉、地脉及功能属性三方面进行阐释[86].韦复生认为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转型期,民族文化与旅游耦合发展与创新是该区的突破点[87].周叶通过探究江西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机理,对二者耦合协调作用进行研究[88].张耀一从中原文化内涵视角,探讨中原经济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耦合发展模式与路径[89].党红星等探讨了移民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认为移民文化与区域旅游发展存在协调互动的可能性[90].尹贻梅等通过梳理创意产业发展态势,认为民族旅游业与创意产业联合互动开发可有效改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91].张琰飞等对西南地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于旅游发展[92].席岳婷等探讨旅游发展过程中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耦合策略、路径,对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有效做到文化传承有参考价值[93].

(6)旅游产业耦合.程晓丽等对安徽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进行分析,提出渗透型、延伸型、重组型三种融合策略[94].朱桂凤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进行耦合分析,认为文化是二者共有核心属性要素[95].张海燕等分析区域旅游产业品牌与区域经济互动机制,在产业、企业、品牌3个方面对二者耦合关系进行探讨[96].生延超等在阐释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机理基础上,对二者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及耦合类型划分[97].张柳等对我国旅游产业与目的地营销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进行定量与区域差异分析[98].姜嫣等分析了东部十省市区域旅游产业与经济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99].杨松茂等对陕西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认为二者协调过程中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推动作用相对较强[100].刘金栋等对全国31个省区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进行时空差异分析,认为二者协调度存在“马太效应”[101].李森等运用突变级数法对北京市旅游产业与基础设施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认为二者协调度实现了失调向协调的转变[102].邴振华等引入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对旅游产业规模差异与城市经济耦合协调度进行时空差异分析[103].丁红梅以资源依托型城市黄山为例,对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104].余洁对山东省各城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进行差异化评价[105].田启对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互动背景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二者协调互动的程度逐渐加深[106].陈瑾对江西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机理、途径与政策选择进行了分析[107].

3 研究审视

3.1 研究评价

通过以上国内外关于旅游耦合研究现状的分析可发现:(1)国内外旅游耦合相关成果多基于旅游供给视角,而从供给与需求结合视角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2)国内外旅游耦合部分研究主题内容一致,如宏观旅游耦合,旅游与资源、交通、经济、环境和产业耦合的研究基本相似;(3)国内外旅游耦合研究方法都较为偏重实证案例分析;(4)国外旅游耦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并重,而国内研究则偏重于耦合的实证分析,理论研究相对较少;(5)国外旅游耦合研究主题内容较为丰富,而国内的研究主题相对较单一;(6)国外旅游耦合研究视角以微观研究为主,兼顾宏观研究,而国内的相关成果主要侧重于宏观研究,微观旅游耦合研究较少;(7)国外旅游耦合的研究方法较为多样,而国内旅游耦合的研究方法相对单一,侧重于耦合度、耦合协调度等数量模型的实证利用分析.

3.2 研究展望

(1)深化“旅游耦合”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研究.从对旅游耦合研究的分析可看出,虽然国内外利用耦合理念取得一定进展,但成果呈“碎片化”典型特征,至今并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旅游耦合”概念.借助于物理学耦合(Coupling)思想的“旅游耦合(Tourism Coupling)”概念,应成为旅游学研究的一个新命题.需要深入探讨“旅游耦合”的普适概念,以及其内涵和外延.如“旅游耦合”概念是否涵盖“系统、关系、动态和调控”等问题,须进行深入研究.

(2)强化“旅游耦合”思想及理论体系的探索.“旅游耦合”既是一种方法论,又是一种反映思想的理论.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物对象的理解和论述.来自于物理学“耦合”思想的“旅游耦合”,应基于方法论基础,探索性地构建旅游耦合的理论体系.如研究“旅游耦合”的本质、旅游耦合系统、核心思想、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基本任务、耦合效应、耦合影响和耦合调控;隶属于“系统论”,还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3)突出“旅游耦合调控”思想在旅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根据“耦合”的定义,可认为“旅游耦合”是指两个或多个旅游系统或活动、事物之间各种相互作用、影响、关联的现象,并在各子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下,产生相互依赖、协调、促进的动态联系.而“旅游耦合调控”思想是指在厘清旅游系统之间关系基础上,探究旅游系统内部各个耦合要素,或旅游系统之间各耦合要素的相互关联性以及各耦合要素的贡献率,分析主要耦合要素对耦合状态的贡献,从而分清耦合限制因素和耦合促进因素,最终提出调控的方向、方法以及措施.

(4)融合以系统论、自组织理论、协调发展理论和控制论为指导的“旅游耦合”研究.系统论就是把所研究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其结构、功能、要素、环境、关系和变化的规律性和特征的学问.自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以及如何由无序走向有序的问题.协调发展理论是指解释和解决协调与协调发展问题的思想、理论和方法的总称.控制论是综合研究各类系统的控制、信息交换、反馈调节的科学.旅游耦合研究应是“耦合”思想在旅游领域的深化应用.这种探讨应在顶层的系统论、自组织理论、协调发展论和控制论理论指导下,紧密地使旅游与上层理论进行深入融合来进行.

(5)拓展“旅游耦合”研究的宽度和深度.杨秀平等对耦合思想在旅游与文化和音乐的关系、旅游产业研究、旅游地复杂系统研究、旅游者研究、旅游开发理论、经济-环境-旅游关系、会展旅游、旅游影响分析、旅游交通9大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述评[108].本文基于供需视角,从宏观旅游耦合,旅游与资源、交通、经济、环境、产业(饭店)、城市化和文化耦合8个层面,对国内外旅游耦合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发现,利用耦合思想,可从不同视角对不同旅游领域进行耦合研究.如供-需视角的旅游耦合研究、主-客视角的旅游耦合研究、目的地-客源地视角的旅游耦合研究和跨文化视角的旅游耦合研究等.

[1]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J].地理学报,2005,60(2):237-247.

[2]Leiper N.Tourist attraction system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0,17(3):367-384.

[3]Cooper C,Fletcher J,Gilbert D,et al.Tourism principles and practice[M].New York:Longman,1998.

[4]Gunn C A,Turgut Var.Tourism planning:Basics concepts cases[M].New York:Rout Ledge,2002:1-36.

[5]Pearce D G.Tourist development:A geographical anal-ysis[M].New York:Longman Press,1995:1-25.

[6]Pearce D G.A needs-functions model of tourism distribu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8,35(1):148-168.

[7]Zhang Jie,Camilla J.Comparative advantage explaining tourism flow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7,34(1):223-243.

[8]Chokri Ouerfelli.Co-integration analysis of quarterly European tourism demand in Tunisia[J].Tourism Management,2008,29(1):127-137.

[9]Emanuela M,Raffaele P.Different tourists to different destinations:Evidence from spatial interaction models[J].Tourism Management,2013,39(6):71-83.

[10]Li Xiang,Harrill R,Uysal M,et al.Estimating the size of the Chinese outbound travel market:A demandside approach[J].Tourism Management,2010,31(2):250-259.

[11]Kim S S,Jerome A,Heesung L,et al.Effects of Korean television dramas on the flow of Japanese tourists[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5):1340-1353.

[12]Kerry B G.Attitudes towards“sustainable tourism”in the UK:A view from local government[J].Tourism Management,1998,19(3):213-224.

[13]Richard B.Tourism in the future:Cycles,waves or wheels[J].Futures,2009,41(6):346-352.

[14]Korel G.Tourism and governance in Turke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27(4):1025-1048.

[15]Ming-Lang T,Anthony S C,Mai P N V.Evaluating the tourist′s demand to develop Vietnamese tourism performance[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25:311-326.

[16]Bonham C,Gangnes B,Zhou T.Modeling tourism:A fully identified VECM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casting,2009,25(3):531-549.

[17]Steven T,Simon M.Museums:A supply-side perspectiv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3):613-631.

[18]Elisa M,Fabio P,Rocco S.A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s evaluation at the river basin scale:Supply and demand between coastal areas and upstream lands(Italy)[J].Ecological Indicators,2014,37:210-219.

[19]Sven A H,Havard N,Bjφrn-Ove G,et al.Development of tourism destinations:An integrated multilevel perspectiv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1,38(1):268-290.

[20]Werner B T,McNamara D E.Dynamics of coupled human-landscape systems[J].Geomorphology,2007,91(3):393-407.

[21]Marjo N,Eija P,Jenni P,et al.Visits to national parks:Effects of park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demand[J].Journal for Nature Conservation,2010,18(3):393-407.

[22]Yaron E,Daniel F.Airport relocation and expansion and the estimation of derived tourist demand:The case of Eilat,Israel[J].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2012,24(5):54-61.

[23]Werner G,Andreas K.Key factors for successful leisure and tourism public transport provision[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7,15(2):127-135.

[24]Albalate D,Bel G.Tourism and urban public transport:Holding demand pressure under supply constraints[J].Tourism Management,2010,31(3):425-433.

[25]Sandra C,Gountas Y,Gilbert D.Tour operators and destination sustainability[J].Tourism Management,1997,18(7):425-431.

[26]Doris O G,Tanja M.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Applying different models,the case of Slovenia[J].Tourism Management,2008,29(2):394-307.

[27]Pascal T.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25(4):837-859.

[28]Haiyan S,Larry D,Gang L,et al.Tourism economics research:A review and assess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2,39(3):1653-1682.

[29]Rainer A,Guido C,Paolo F.An economic model for tourism destinations:Product sophistication and price coordination[J].Tourism Management,2013,37(4):86-98.

[30]Stroma C.A political ecology of water equity and tourism:A case study from Bali[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2,39(2):1221 1241.

[31]Tang Zi.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evaluating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tourism and the environment[J].Tourism Management,2015,46:11-19.

[32]Gössling S,Peeters P,Michael Hall C,et al.Tourism and water use:Supply,demand,and security.An international review[J].Tourism Management,2012,33:1-15.

[33]Hsin-Jung H,Shiann-Far K.The linkage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ourism industry[J].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3,17:658-665.

[34]Ricardo O,Maria I P,Rui C M.Efficiency performance of the Algarve hotels using a revenue func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13,35:59-67.

[35]Vani K B.The supply of hotel rooms in Queensland,Australi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4):985-1003.

[36]Henry T,Bomi K,Ronnie J Y,et al.Examining the hotel room supply and demand in Las Vegas:A simultaneous equations model[J].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6,25:517-524.

[37]Gu H,Ryan C,Yu L.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hotel industry:1980-2012[J].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12,4:56-63.

[38]Jan W,Roslyn R,Bill F.Condominium developments in maturing destinations:Potentials and problems of long-term sustainability[J].Tourism Management,2003,24:155-168.

[39]Pearce D G.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for urban tourism research[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28(4):926-946.

[40]Cheri A Y,David L C,Seyhmus B.A taxonomy of hosts visiting friends and relativ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7,34(2):497-516.

[41]Tiziana C,Ilde R.Tourism seasonality in cultural destinations:Empirical evidence from Sicily[J].Tourism Management,2011,32:589-595.

[42]Silvia B,Massimo F,Lester C H.Fuel tourism in border regions:The case of Switzerland[J].Energy Economics,2005,27:689-707.

[43]高楠,马耀峰,李天顺,等.1993—2010年中国入境旅游与进口贸易耦合关系时空分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2,32(11):143-148.

[44]刘宏盈,马耀峰.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与省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耦合分析[J].资源科学,2008,30(8):1162-1168.

[45]胡巧娟,马耀峰,张岩君,等.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与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耦合分析:以陕西向15个典型省市转移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6):87-91.

[46]詹新惠,马耀峰,刘军胜.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河南科学,2013,31(6):913-919.

[47]冯娜,李君轶.外向在线旅游信息流与入境旅游流的耦合分析:以美加入境旅游流为例[J].旅游学刊,2014,29(4):79-86.

[48]杨敏,马耀峰,李天顺,等.网络信息与入境旅游流的V-R耦合关系分析:以澳大利亚入境旅游流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6):214-219.

[49]方世巧,马耀峰,李天顺,等.基于百度搜索的西安市A级景区信息与旅游流耦合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8):190-194.

[50]王兆峰.入境旅游流与航空运输网络协同演化及差异分析:以西南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2,31(7):1328-1338.

[51]董亚娟,马耀峰,李振亭,等.西安入境旅游流与城市旅游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1):98-101.

[52]吴冰,马耀峰,毕丽芳,等.西部旅游城市入境旅游流与饭店耦合协调度对比研究:以西安、成都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8):863-866.

[53]张春晖,马耀峰,吴晶,等.供需视角下西部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分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10):174-181.

[54]李晓静,王兆峰.张家界旅游流与交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5):529-532.

[55]吴必虎.旅游系统:对旅游活动与旅游科学的一种解释[J].旅游学刊,1998,13(1):21-25.

[56]戴斌.旅游供求:两个初步的模型[J].南开经济研究,1997,13(2):61-66.

[57]牛亚菲.旅游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关系[J].地理学报,1996,51(1):80-87.

[58]杨春宇,黄震方,毛卫东,等.旅游地系统演化机制研究:基于两个系统的耦合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2):135-140.

[59]杨春宇.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旅游地环境承载力合理阈值量测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3):163-168.

[60]陈娅玲,杨新军.旅游社会-生态系统及其恢复力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11):205-211.

[61]林岚,杨蕾蕾,戴学军,等.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耦合与优化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人文地理,2011,26(4):140-146.

[62]吴殿廷,王欢.旅游开发与管理的时空耦合规律初探[J].人文地理,2005,20(1):42-44.

[63]张燕,徐建华,曾刚,等.旅游-经济-生态系统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J].旅游科学,2008,22(3):31-36.

[64]钟霞,刘毅华.广东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J].热带地理,2012,32(5):568-574.

[65]刘定惠,杨永春.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7):892-896.

[66]李阳,魏峰群.基于低碳视角下区域经济-旅游产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陕西农业科学,2012,26(5):199-202.

[67]高楠,马耀峰,李天顺,等.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旅游学刊,2013,28(1):62-68.

[68]虞虎,陆林,朱冬芳.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协调性及影响因素[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10):1742-1757.

[69]詹新惠,马耀峰,高楠,等.区域旅游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2):82-87.

[70]庞笑笑,王荣成,王文刚.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与城镇化耦合研究:以吉林省抚松县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30(3):130-134.

[71]夏雪,韩增林,赵林,等.环渤海滨海旅游与城市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31(7):60-66.

[72]张英,陈俊合,熊焰.旅游发展与城镇建设耦合协调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3,34(5):155-158.

[73]王永明,马耀峰.城市旅游经济与交通发展耦合协调度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1):87-90.

[74]陈晓,李悦铮.城市交通与旅游协调发展定量评价:以大连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8,23(2):60-64.

[75]张书红,魏峰群.基于耦合度模型下旅游经济与交通优化互动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陕西农业科学,2012,26(4):163-166.

[76]张广海,贾海威.江苏省交通优势度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空间耦合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6(3):139-144.

[77]毕丽芳,马耀峰.交通通达性与省域旅游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分析:以云南省为例[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26(1):124-128.

[78]陈新哲,熊黑钢.新疆交通与旅游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与时 序 分 析 [J].地 域 研 究 与 开 发,2009,28(6):118-121.

[79]牛丽静,林涛.上海市交通与都市旅游的相关度及协调度的定量研究[J].旅游论坛,2011,4(1):72-78.

[80]耿松涛,谢彦君.副省级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1):91-97.

[81]庞闻,马耀峰,唐仲霞.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6):1097-1102.

[82]杨主泉,张志明.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39(3):262-268.

[83]方叶林,黄王凯,李娟,等.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耦合关系研究[J].旅游学刊,2014,29(4):24-33.

[84]方叶林,黄震方,段忠宪,等.中国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12):195-201.

[85]袁丁,周春林.江苏城市旅游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要素耦合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0,33(5):123-127.

[86]周永博,沙润,余子萍.旅游目的地意象三维耦合结构:基于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者的实证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1590-1596.

[87]韦复生.耦合与创新:民族文化创意与区域旅游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的新视角[J].广西民族研究,2011,27(1):174-179.

[88]周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江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J].江西社会科学,2014,35(3):41-45.

[89]张耀一.中原经济区旅游与文化耦合发展模式研究:以南阳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3,9(8):74-76.

[90]党红星,刘广海.移民文化与旅游的耦合[J].山东社会科学,2012,26(4):167-169.

[91]尹贻梅,鲁明勇.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创意产业耦合发展研究:以 张 家界为例[J].旅游学 刊,2009,24 (3):42-48.

[92]张琰飞,朱海英.西南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 (2):16-21.

[93]席岳婷,赵荣.场所精神下文化遗产保护与游憩体系耦合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3(2):314-318.

[94]程晓丽,祝亚雯.安徽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2,32(9):161-165.

[95]朱桂凤.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因素之分析[J].学术交流,2013,30(4):133-137.

[96]张海燕,王忠云.大湘西旅游产业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1,32(3):118-123.

[97]生延超,钟志平.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旅游学刊,2009,24(8):23-29.

[98]张柳,李君轶,马耀峰.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与旅游产业发展耦合分析[J].经济地理,2011,31(2):339-345.

[99]姜嫣,马耀峰,高楠,等.区域旅游产业与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以东部十省(市)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1):47-50.

[100]杨松茂,任燕.陕西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度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28(3):76-81.

[101]刘金栋,郑向敏,谢朝武.省域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J].旅游论坛,2013,6(1):42-47.

[102]李森,马耀峰,位贺杰,等.基于突变级数模型的北京旅游产业与基础设施协调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9):203-208.

[103]邴振华,高峻.旅游产业规模差异与城市经济的耦合分析:以中国20个主要城市入境旅游为例[J].旅游论坛,2011,4(6):34-39.

[104]丁红梅.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实证分析:以黄山市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33(7):81-87.

[105]余洁.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度评价与优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4):163-168.

[106]田启.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的现实背景及效应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31(2):168-170.

[107]陈瑾.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机理及政策选择:以江西省为例[J].企业经济,2014,34(5):122-126.

[108]杨秀平,翁钢民,张雪梅.耦合理论在旅游研究中应用领域的国内研究评述与展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6):67-73.

猜你喜欢

目的地耦合旅游
向目的地进发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恋爱中的城市
迷宫弯弯绕
动物可笑堂
旅游
基于“壳-固”耦合方法模拟焊接装配
基于CFD/CSD耦合的叶轮机叶片失速颤振计算
求解奇异摄动Volterra积分微分方程的LDG-CFEM耦合方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