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元”定位法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中的运用
2014-04-11牟静
牟 静
(常州大学 团委,江苏 常州 213164)
1 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现状
2005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1],2006年1月,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用15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2]。创新型国家的创建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地和集聚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人才培养创新举措[2]。目前,全国各高校普遍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不少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纷纷推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一部分高校开设了一定数量的理论课程,有的高校开设了实验室操作等实践性训练课程,有的高校着重从硬件上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物质保证,有的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政策上给予了可观的项目资金和创新学分的奖励,有的高校则侧重于在大学生群体中培育校园创新文化,这些高校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过程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每个学校的规模不同、层次不同,创新教育的构成要素也相对难以均衡。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整合全校的教学、科研与实践资源,系统、科学、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关键[3]。
2 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实施要素分析
2.1 把握受教育主体的动态特质
毫无疑问,大学生是科技创新教育的受众对象。但是由于在校大学生所处年级不同,知识储备的程度也不一样,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和悦纳度不同,能否准确把握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是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指标。低年级的学生对科技创新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参与愿望,但由于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欠缺,快速接受科技创新知识的程度较低,在教育方式上应该更注重科技创新活动氛围的营造和科技创新校园文化的培育[4],要对低年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进行全面的启发与保护;中高年级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对科技创新有热情,就应该把这些学生引入到具体的科技创新活动中,通过科技创新活动的参加,注重其科技创新能力的训练和提高[5]。
2.2 整合校内各类科技创新资源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含了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也是政策机制、场地硬件和文化氛围的集合体,缺少了任何一个要素,都无法有效地实施。从政策机制和文化氛围上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顶层设计,规范各项制度和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从政策保障、氛围营造、课程设置、实践训练计划、部门协调等软硬件上做好大力投入,系统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整合和利用好创新实验室[6]。
2.3 畅通校内外“双循环”提升路径
除了学校资源的整合,高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还要充分注重和社会之间的能量循环,毕竟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更不能游离于社会这个大家庭之外。高校与社会的关系犹如鱼和水的关系,高校与社会的积极融合,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7]。一方面校内的创新实践课程要与社会相融合,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需要相结合,主动走出校门,参加社会调研,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际活动中及时反馈,形成最后的成果。另一方面,注重创新教育成果的高效转化,产学研合作成为创新教育成果转化的最佳平台,借助于产学研三方合作平台,将优秀的校园科技创新成果社会化孵化,真正地服务社会,作用于现实。
3 “四元”定位法在大学生创新教育中的运用
3.1 “四元”定位法概述
“四元”定位法立足于学校的校情,以跟进学生不同阶段的需要和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特点为立足点,进一步整合和集聚校内外各类创新资源,大力完善“意识培育-思维激发-能力提升-成果转化”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实现创新与青年人才的有效整合,不断浓郁校园创新氛围,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和质量。“四元”既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顶层设计,同时也是在实施过程中的展开框架。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特点以及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程度,重点围绕意识培育和思维激发2个纬度进行科技创新意识的启迪、萌发教育和良好创新思维习惯的养成教育;针对中高年级的学生,则重点对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强化训练,通过相应的训练课程和大赛刺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在科技创新的成果产出阶段,及时助推成果孵化,与社会企业合作,促成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四元”定位法根据人才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从事创新实践的不同阶段,以点带面,通过整合校内外各类创新资源,系统规划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创新教育的整体实效。
3.2 “四元”定位法的实施路径
3.2.1 意识培育:软硬并举,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力平台”
一方面以“坛、节、会、赛、社”为平台建设校园创新软环境[8]。通过引导、鼓励、启发低年级学生了解、接触科技创新,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活动的参与度。通过举办创意思维大赛、金点子大赛等各级各类科技学术活动,使科技创新活动全面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充分展示大学生的创新成果,激发不同层次、各具特长的大学生的创新动力,凝炼成学校的创新文化。另一方面,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学院为抓手建设校园创新硬载体。高校与科技局、团市委、人社局等政府部门合作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学院,开展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具有会创新、敢创业的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完善“创造学”、“萃智”等系列科技创新理论课程,为学生提供创新和创造意识的启发式培训;举办大学生创新文化节、邀请相关专家开设创新讲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2.2 思维激发:内联外扶,构筑大学生科技创新“强力磁场”
学校要坚持把创新教育融入大学阶段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集聚校内外优质创新资源,持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完善学生创新教育支持系统,切实解决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开展、资金扶持和导师指导等具体难题。通过举办一些科技创新“特色活动”,如鸡蛋撞地球、奇思妙想等,让创新永葆活力,通过活动来启迪创新思维、提升创新水平、展示创新成果;强化“基金引导”功能,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专项,支持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解决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经费匮乏的难题,让创新梦想起航。
其次,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自组织建设,整合校院两级大学生自主创新与实践体系,借助大学生科协、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创新联合会、科技创新协会等学生自主创新组织,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特邀专家教授组成导师团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技术指导,使创新点子、创新项目在学生中做到接力传承,通过“抱团创新”让创新持续接力[9]。
第三,搭建学生创新自我教育和同伴教育平台,创设大学生创新“朋辈沙龙”,打造创新交流分享平台,充分发挥学生创新的同伴教育效果,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创新实践。积极邀请高年级或已经毕业的挑战杯获奖学生和在校学生进行交流,分享成功经验,用朋辈智慧解决学生创新难题,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因为年龄相仿的人更具有参照性,他们的成功经验不会让学生感觉很遥远,而是感觉成功离他们很近,这也解释了有的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为什么一直很强的现象,因为他们已经形成非常好的科技创新传统;举办大学生“创新之旅体验团”,组织学生赴校外科技企业或研究院、创研基地进行参观交流,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科技创新带来的无穷魅力,进一步夯实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根基,完善创新人才的选拔、培育和激励机制。
3.2.3 能力提升:跟进指导,形成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在能力提升维度上,针对中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做好跟进教育指导工作,实现创新与人才的有效整合。
第一,建立健全学生创新人才的选拔制度。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人才训练计划,打造创新创业人专项的人才提升计划,搭建创新人才培养的高端平台,如以“挑战杯”等高端竞赛为契机,通过启动“挑战杯”、人才培养“卓越”计划来选拔、培育“挑战杯”重点项目和拔尖人才。学校每年在全校中高年级学生和重点团队中遴选3~5个“卓越”项目,进行重点专项训练和高水平竞赛指导,并按照竞赛阶段分批发放配套资金。优先入驻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基地,免费使用场地及设备,同时遴选优秀教师组成导师团。每个导师团集中指导8~10名学生,以一年为周期开展项目培育、科研训练和创新指导,更好地培育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水平。
第二,全面整合全校的创新实验室,打破专业和学院壁垒。在高校,很多院系都有自己的创新实验室,用于本院系学生的创新实验,但是创新实验室的实际利用率参差不齐,缺乏指导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科的单一性较强等现象较为普遍。为此,统一整合全校各院系的创新实验室,统一管理创新实验的实践课程,合理调配各专业指导教师,投入建设一部分综合型创新实验室供拔尖人才和项目的培育,从整体上提高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第三,优化大学生创新激励制度,以创新单元为奖励单位,构建激励链,反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一个创新单元由学生、指导教师、所在学院组成。在整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中,如果单凭学生的自觉和指导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学院的支持和投入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传统的激励机制中,往往只奖励获奖的师生,对贡献大的学院没有相应的奖励,缺乏归属感,不利于学院后续对创新工作的长期建设投入。为此,要扩大奖励的覆盖面,不仅保留对获奖师生的奖励,还要增加对导师团队和所在学院的评优激励。尤其是通过增加对导师团队后续研发基金和学院创新基金的评优奖励,带动创新单元的连续发力,从而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良性循环[10]。
3.2.4 成果转化:协同并进,助推大学生科技创新“开花结果”
“四元”定位法的顶层维度设计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果递进转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协同机制[11]。
第一,用创新项目引领创业实践,鼓励创新成果直接就地孵化。学校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参加产学研合作洽谈会、“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双选会、营销策划大赛等创业类实践活动,积极培育和转化科技创新成果,推荐项目入驻大学创业园或产业园,实现从创新发明到创业成果的有效递进。
第二,校企合作实现成果转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要充分利用好政、行、产、学、研合作平台,借助学校与政府、社会企业或企业联盟建立的合作关系,定期举办优秀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推介会,或企业破解技术难题征召会,为企业和科技创新项目牵线搭桥,既可以让学生从企业科技创新项目中获得科技创新灵感,凝练出科技创新研究方向,又可以实现创新成果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更可以创造出非常可观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4 构建“四元”定位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的现实意义
(1) 有利于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创新文化。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四元”教育体系的建构和实践中,学校以跟进式理念为指导,坚持把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协同、高效、系统、持续地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培育、思维激发、能力提升和成果转化,不断培育创新人才,实现了创新的文化育人[12]。
(2) 有利于构建完善集成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保障机制。“四元”定位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从4个维度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进行了规划,涉及到多个要素,从经费和软硬件的投入到校团委、学工处、教务处、科技处、实验室与设备处、后管处、财务处等多个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再到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团队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以及校外资源的利用转化,形成了多重整合的保障运行机制,确保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长效开展。
(3) 有利于改革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教学方法。4个维度的相互结合,促进了创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大学生科技创新不仅仅停留在课堂和实验室,同时也更多地面向第二课堂和社会。在教学方法方面要求多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跟进到实践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仅要设计有一定能力级别的课程,也要设计好能够激发更多学生参与创新、增强创新意识和培养良好创新习惯的课程[13]。
5 结束语
国家发展需要人才,社会进步需要人才,科技创新更需要人才,而人才培养依赖于教育。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地和集聚地,每年为我国各行业、各领域输送了一大批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大学教育培养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得到学生、导师、学院、学校、政府、企业等各方力量的支持,只有在各方力量通力合作的基础上,大学生科技创新才能出成果、出效益、出人才,才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Z].(2005-10-19).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5zqh/1002849.htm.
[2] 李翀.高等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9.
[3] 让“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创造”[ED/OL].(2012-11-19).南方网信息http://www.southcn.com/nflr/llzhuanti/2006/lianzai/200609150407.htm.
[4] 邢智强.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及对策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09,10(5):76-77.
[5] 刘然慧.张序萍.边平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46-50.
[6] 程丽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综述[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80-82.
[7] 李书华.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研究:基于国内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比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91-96.
[8] 张树霞.制约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以某理工科院校基层单位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为例[J].科技资讯,2012(35):164-165.
[9] 张茂林.董泽芳.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数量与科技创新能力关系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4):151-155.
[10] 何青.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11] 池颖.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12] 刘继龙.王涛.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2(18):252.
[13] 贺敬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4):2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