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安藤忠雄建筑室外空间中水元素的运用

2014-04-11许雯婷

山西建筑 2014年13期
关键词:静水教堂建筑

许雯婷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100124)

谈安藤忠雄建筑室外空间中水元素的运用

许雯婷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100124)

以水元素为研究对象,对安藤忠雄的水之教堂、水御堂、狭山池博物馆、京都陶板名画之庭、淡路梦舞台这五个案例中水元素的运用方式进行了探讨,以期通过水元素构建出不同的自然氛围。

水元素,建筑,环境,自然

提到现代建筑外部环境设计,水元素的运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通过各种方式与建筑发生关系。一方面,建筑的布局方式、建筑造型设计应结合环境中水体进行考虑,从而形成合理、优美的场地布局与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另一方面,水域景观设计也加强和促进了建筑外部环境的景观效果与生态效应。

在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中,水——这一自然元素被运用的淋漓尽致。“我的任务并非与自然按其本来面目交流,而是试图用建筑改变自然地意义,这便是利用建筑使自然抽象化的过程。我相信如果做到这一点,人们会发现与自然的一种新型关系”。水作为安藤建筑中的重要媒介,在这种新型关系中起到重要作用。也许我们并不能说“无水无安藤”,但是,水元素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安藤的一些作品,是其作品的点睛之笔。

1 静水——恬淡虚无,启人心悟

1.1 水之教堂(Church on the water)

水之教堂作为一家饭店的“结婚教堂”,深藏在北海道夕张山脉东北部群山环抱的一块平地上。从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4月,大雪覆盖着这块美丽的白色开阔地。抛弃了传统教堂的高耸钟塔和华丽殿堂,“水之教堂”被十分低调地隐伏于坡地下。

几何化的构图方式是安藤的设计特点之一,在水之教堂的平面构成中,安藤用一道“L”形的独立混凝土墙将两个分别为10 m见方和15 m见方的正方形环绕,成为设计的实体部分,而一个90 m×45 m的人工水池则成为设计中不可缺少的“虚”的部分。

人们沿这道长长的“L”形墙外行走到尽头开口处转过180°,水面才第一次引入参观者的眼帘。步入教堂内部,呈现出的是安藤式的美丽的风景:被树林环抱着的一片宁静的水面,水池中央矗立着一座钢骨的十字架。安藤将多半是高悬于圣坛的墙上或是单立于圣坛中央的十字架移入水中,打破了人们惯性思维。在水面和自然环境的映衬下十字架不失其庄严与肃穆,而更增添了些许神圣和高洁。一切变得如此的纯净、透明、质朴而天然。在这里,平静的水面以及十字架,成为了人们视觉的中心,而周围的混凝土墙壁像是环境的附属品,人们可以直接和大自然对话。在聆听水声、风声和鸟语的同时,身心与自然彻底相融。安藤将不加修饰的混凝土墙壁作为实体,配合以静水作为虚体,通过遮蔽、开放、转折、光影效果等诸多方式,将室内外环境相融合与交错。营造出一种浪漫、传奇与神秘的气氛,使这座教堂成为许多新人梦寐以求的结婚圣地(见图1)。

1.2 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Water Temple)

安藤忠雄曾表示“莲花对于佛教而言,本身便是一种极致神圣的象征性存在。而且它在水中宛如心灵得以安歇与喘息,生命在自然中得以孕育成长……如此一贯的故事性”。

图1 水之教堂

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建造于1991年位于日本淡路岛,兴建于古建筑本福寺后面的山丘之上。在该设计中,安藤把漂浮的荷花作为水御堂的象征,而没有采用象征佛教寺庙的大屋顶,同时打破了宗教建筑大多是向上走,以表达宗教修养的提升和对上天的接近的思维定式;将水御堂藏在莲花池之下,要进入建筑物,需要在莲花池中央的楼梯拾级而下,犹如进入水中,有着洗涤心灵的意味。500柱莲花的池畔宁静中带有禅意,神寺里又透露出一股不可轻犯的庄严(见图2)。

图2 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

静水之美在于它的“虚”。净水如明镜一般,无形无色,它最大限度的反映着周边的建筑,山石,花草,树木,天空。虚而不空,使人们感受到既清澈透明又含蓄深沉。静水所营造的空间环境,很好地满足了日本人对禅宗文化中“空”“寂”“灭”的追求以及对原始神道朴素的自然本位的向往。以禅的精神去否定世俗之美;以“本来无一物”的纯真和透明,去发现自然中真正的美,从自然中参悟人生,成为日本传统审美基本观念。安藤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安藤的建筑以简洁抽象的几何形体为基础,在设计其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时,大多采用静水手法,尤其是设计像水之教堂和水御堂这样的宗教建筑时,更是力求通过大面积静水来营造静谧、严肃的气氛。

2 动水——豪放不羁,沁人心脾

狭山池博物馆。狭山池是日本最古老的人工水库,是在公元7世纪初的奈良时代兴建的大型国家水利工程,后又经各朝代的改建增建,对关西地区的农田灌溉、洪水调节、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居乐业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大阪府为了纪念这一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保存和展示珍贵的土木遗产,在这个水库旁边的马路对面兴建了博物馆。

水再一次成为建筑室外空间设计的主角。与水之教堂和水御堂不同,此时的水豪放且夸张。步行于宽大水庭两侧的廊道,看着水瀑肆意地倾泻,振聋发聩的咆哮之声沁人心脾。模糊的视线和轰鸣的水声,仿佛这水是从天而降,延绵无界。穿过水庭,是圆形的露天庭院。它空旷寂寥,无论在视觉还是听觉上,都与之前喧嚣的水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藤运用借声、对比等手法,从视觉、听觉上给人以强大的感官冲击,不禁让人们产生无尽的遐想。在此,安藤利用动水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从空间上看,水幕起到了划分室内外的作用,视觉上,虽有阻隔但并非安全封闭,水幕又将室内外空间联系在一起,而其存在的意义也正在于此。正如安藤所说“建筑并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而是整个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如果建筑作品是美术馆之类的,那它的主角并不是建筑师,也不是建筑作品,而是在这个空间中将要展出的展品和前来参观的民众”。此时的动水更像是为展品而铺陈的序幕,提示前来参观的民众接下来讲的是与水和水利工程有关的故事(见图3)。

图3 狭山池博物馆

3 动静结合——优雅舒缓,婉约缠绵

3.1 京都陶板名画之庭

1994年在京都竣工的京都府立陶板名画位于京都地铁北山站出口东侧,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回廊式绘画庭园方式,真实地再现名画的造形和色彩的陶板画庭园。全馆回廊式走廊、地上一层、地下两层,7个水池、大小瀑布4处、大小造园3处。其间再现了文艺复兴东西方的经典作品。同样是展览建筑,此时的水不再仅仅起着序幕的作用,它更像是人们观览时的伴侣,又像是伴于名画身旁的精灵,不经意间的出现,带给人们惊喜。

安藤忠雄曾表示,自己对法国印象派有一种渴求救赎的心情,尤其是对莫奈的《睡莲》:“我认为莫奈的《睡莲》中带着属于东方的、对水的观感与看法。”庭院以印象派大师莫奈的《睡莲》作为开篇,卵石衬底的一池浅浅清水映入眼帘,《睡莲》静卧水中。天光云影投射池中,了无声息,亦真亦幻,美得令人窒息。这诗意化的开端,使每个来到这里的人心绪立刻舒缓下来,开始了对艺术的探究与渴望。开敞的庭院南端,近8 m高的水幕满铺黄褐色石墙面,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庭院内14 m高的米开朗基罗巨作《最后的审判》豁然伫立,气度非凡。在这里,安藤又一次通过水把自然界的光与声带入场所,水幕墙是上下三层纵向参观路线的对景,是名画庭中内敛精致的帷幔,有效地提升了空间的艺术品位。水的形态随着展品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时而宁谧、时而灵动,烘托着整个陶板画庭园的艺术气氛(见图4)。

3.2 淡路梦舞台

淡路梦舞台是集酒店、国际会议中心、露天剧场、温室、展望露台、教堂、茶室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建筑群。安藤看到了现场挖掘对自然景观的惊人的人为破坏而萌生了把生命还给自然的想法,并以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

在淡路梦舞台室外空间环境设计里,水元素运用得更为灵活和多变,不仅有大面积的静水水池,还添加了1000个喷泉、连续落差较小的叠水,这些流动的轻松活跃的成分与植被等环境要素相结合,营造出轻松愉悦亲水的气氛。安藤自称这一构思来自于威尼斯水边的旅行即景,事实上,他与京都的亲水性都市意向也完全是一脉相承的。水是生命的象征,通过水景造园与外部空间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交流的生动场面。淡路梦舞台是安藤第一次做如此大规模建筑群的规划设计,从中能够感受到安藤独特的自然观。他把建筑视为一种抽象化的自然,是一种唤起人与自然共存的专职,在他看来,所谓自然,并不是简单的山川、植被所能覆盖的。他所追求的是一种人工化,几何化,建筑化的自然。而抽象的水,正是他抽象化自然之所在(见图5)。

图4 京都陶板名画之庭

图5 淡路梦舞台

4 结语

建筑大师安腾忠雄作品中的水时而宁静安详,时而豪放不羁,时而灵动自由,时而舒缓缠绵。他充分运用多种水形、水声,通过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巧妙地将他的抽象人工水置于建筑室外空间环境中,与其标志性清水混凝土建筑相结合并配以对抽象的光和抽象的风的应用,营造出各种不同的氛围,使人们身临其间感受着安藤所带来的“自然环境”。

[1]安藤忠雄.安藤忠雄论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刘小波.安藤忠雄[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3]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安藤忠雄的作品与思想[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4]姚 建.走近大师系列 安藤忠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世界著名建筑师系列 安藤忠雄[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6]李清志.安藤忠雄的建筑迷宫[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安 定.深沉和歌禅解自然——浅析安藤忠雄建筑创作自然观[J].东方建筑,2003(2):37-38.

[8]鲍如新.走进安藤的光与水[J].安徽建筑,2009(6):50-51.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water element in Ando Tadao building outdoor space

XU Wen-t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124,China)

Taking the water ele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ways of water element using Chapel on the water,Water Temple,Sayamaike Historical Museum,Kyoto ceramic plate painting courtyard,Awaji-Yumebutai in Ando Tadao,in order to through the water element to construct different natural atmosphere.

water element,architecture,environment,nature

TU-86

A

10.13719/j.cnki.cn14-1279/tu.2014.13.011

1009-6825(2014)13-0015-02

2014-02-20

许雯婷(1986-),女,在读硕士

猜你喜欢

静水教堂建筑
一种基于浅水静水环境的浮筒构架式水上钻探平台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布尔诺Beatified Restituta教堂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教堂之夜》
建筑的“芯”
天然大理石教堂
静水深深流
静水称重法测坦桑石密度的不确定度评定
船模静水横摇试验的不确定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