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清科举看曾国藩的家教思想
2014-04-11田文卓
田文卓
摘要:曾氏家族的成功,有其深刻的内涵,本文从晚清科举制度的腐败入手看曾国藩教育子女的突破性,其突破性主要有:反对八股取士;因材施教;重读书做学三个方面,然后以其教育子女的突破性来启迪现代人的家庭教育观念,以达到引起现代人反思家庭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曾国藩;科举制度;家庭教育思想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然而他作为受科举制度及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一代鸿儒,其道德文章,为官治军可谓卓绝一世,特别是他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思想为后世所传颂。历朝官宦贵族之家,往往一代人便享用殆尽,由于教育不当,其子孙骄奢淫逸,放荡不羁,最终走向堕落,但曾氏家族却人才辈出,其原因就在于曾国藩那套独特的集传统文化之精华而不同于传统教育思想的独特教育观念。
一、晚清科举制的腐败
科举制度至明清时期已开始露出腐败之象,成为巩固君主专制的工具。而晚清科举制已经腐败至极,出现诸多弊端,主要表现为:
(一)选拔人才的单一性
科举制在封建小农社会里还没有凸显其严重弱点,但是鸦片战争爆发后,其弱点就暴露出来了。鸦片战争的爆发实际上是东西方两种文明的撞击。“在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社会里,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其经济单一,生产技术是落后的不需要花太大的力气,就可以从事生产,其分工也是单一的。”[1](P.322)这就给选才单一的科举制度提供了社会条件,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小农经济开始解体,社会分工加深,需要各种人才,所以,科举制作为一种人才制度落后了。
(二)选拔的人才数量也有限
“倡优隶皂之家,与居父母丧者,不得与诚。卷首书姓名、籍贯、年貌、三代,所习本侯。”[2](P.95)可以看出选才的范围有限。“明制,是非国子监生和府州县学生,不能应科举。”[2](P.98)可见其应试录取名额非常有限。
(三)选官限制很多
“清朝则官缺分为满、汉、包衣、汉军、蒙古,满缺有一部分是专属于宗室的,其选举权在宗人府;包衣属内务府,均不属吏部。”[3](P.3205)此外,还有阶级出身限制,规定“八旗户下,汉人家奴、长随不得滥入仕籍。”[2](P.95)
(四)延用八股取士
科举考试的本质不是为了选拔人才而是为了钳制人才,清继承明代八股取士制度,以程朱理学为正统思想。然而,“八股文形式死板,束缚思想,不能发挥一个人的真正才智。人们为了应试不得不学作八股,人的灵气和才思全被湮没了。”[4](P.162)进一步强化的封建思想,使人的个性难以发挥。“所以明清两朝的科举,其结果,变成只看几篇《四书》文,其余的都一概不管;就四书文也变成另外一种东西,会做《四书》文的人,连《四书》也不必懂得于是应科举的人,就都变做一物不知,人才败坏,达于极点了。”[5](P.644)由于不符合中国近代化的人才需要,近代中国人已开眼看世界,曾国藩这个正统思想影响下,科举出身的官僚也开始接受西方教育理念。
二、走出传统框架下的家庭教育方法
由于儒家的传统思想的影响,曾国藩非常重视家教,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样,曾国藩也认为“家齐则可以推而治国,平天下。”曾国藩写道:“君子之孝,犬重于立身,内之刑家式乡,外之报国惠民,凡吾行事,足令人钦仰者,皆吾所以敬吾亲也;凡吾德意,足生人感恋者,皆吾所以爱吾亲也。推以此求,则禁显之道,事业天穷。”[6](P.75)这即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己及人的思想。因此,齐家系治国平天下的起点的儒家思想,曾国藩非常重视。
但由于曾国藩所处的时代背景,又决定了他与古人家教思想当中的不同。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同时也带给了国人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当然曾国藩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改变了其学儒学,考科举的传统教育模式。可以说,曾国藩在教育思想上,还是比较开明的,其教育观在有三个方面具有明显的突破性。
(一)反对八股取士
明清用八股取士,八股文是读书人敲开官府大门的砖块。曾国藩也是从八股文走上仕途,然而,曾国藩却讨厌八股文。他对儿子提出“八股文、试帖诗皆非今日之急务,君可不看不作。至要至要!”“纪鸿儿亦不必读八股文,徒费时日,实无益也。”[6](P.292)八股呆板,初学者对之既畏又厌,曾国藩是过来人,故教子间隔作赋,调节意趣,说:“尔问时艺可否暂置,抑或它有所学?系惟文章之可以道古,可以适今者,莫如作赋。”“尔若学赋,,可于每三、八日作一篇,大赋或数千字,小赋或仅数十字,或对,或不对,均无不可。此事比之八股文略有意趣,不知尔性与之相近否?”[7](P.12)但曾国藩对科举制也有其自身的无奈。“纪鸿即留鄂署读书。世家子弟,既为秀才,断无不应科场之理。既入科场,恐诗文为同人及内外帘所矣,断不可不切实用功。科六与黄宅生若来湖北。纪鸿宜从之讲求八股。湖北有胡东谷,是一时文好手。此外,尚有能手否?尔可禀商沅叔,择—善讲者而师事之。”[7](P.229)可以看出,身为曾国藩次子的曾纪鸿,只有应试,方可得正式出身。可见,八股取士束缚人才个性发挥是如此之重。但曾国藩不愿儿子死钻八股,“此刻不必求记,将来若能识的意味,自可渐讫一二。系向来记性极坏,近老年反略好些,由于识得意味也。时文亦不必苦心孤诣去作。”[7](P.314)可见,他虽然自己并未把科名视为身外物,但他能对科举作如此的揭露。不能不令人佩服他的见识,同时也可以看出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之后对曾国藩的影响之深。
(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这一词,早在春秋时孔子就有所阐述,但后来由于考试形式的固定,而且学习只为做官,所以都忽略对个性的发展,而曾国藩教育思想中,深刻体现了因材施教,这一教育思想,他的这种思想也奠定了以后曾氏子孙在不同领域的发展前途。咸丰五年二月二十九日《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的信中说:“纪泽儿读书记性不好,悟性较佳。若令其句句熟读,或责其不可再生,则愈读愈蠢,将来仍不能读完经书也。请子植弟将泽儿未读之经,每日点五六百字教一遍,解一遍,令其读一遍而已,不必能背诵也,不必常温习也。待其草草点完之后,将来看经解亦可求熟。”[8](P.14-15)与纪泽儿书中说:“作诗文是尔之所短,即宜从短处痛下工夫,看书写字尔之所长,即宜拓而充之。”[9](P.163)可以看出,他非常注重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同时根据其子曾纪泽的资质特点,指导他学什么,怎样学,说:“尔诗笔远胜于文笔,以后宜常常为之。”“尔之才思,能古雅而不能雄峻,大约宜作五言,而不宜作七言,余所选十八家诗,凡十厚册,在家中,此次可交来了带至营中,尔要读古诗,汉魏六朝,取余所选曹、阮、陶、谢、鲍、谢六家,专心读之,必与尔性质相近。”[9](P.177)曾国藩对子女的教育可谓是责尽心血,经过他的教诲和引导,曾家人才辈出。儿子纪泽是清末著名的外交家,1881年在与沙皇俄国的交涉中,收回了新疆特克斯流域大片领土;另一个儿子纪鸿,淡于功名,精研数学,有代数著作数种,家风所及,孙辈和曾孙辈也颇多学者名士,学有所成。可以说,因材施教这一思想起了较大作用。
(三)读书做学与家庭门风
读书做学问为家道兴盛不衰的本源,由于中国古代官吏体制的影响,一般家族中,一人做官,鸡犬升天。然只有一二代知先祖,科举做官之艰难,其后多出顽劣子弟。可想而知,这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然而,曾国藩常常教育子侄说:“我今赖祖宗之积累,少年早达,深怨其以一身享用殆尽,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仕官之家。诸弟子读书不可不多,用功不可不勤,切不可事实为科第仕宦起见。若不能看透此层道理,则虽巍科显宦,终算不得祖父之贤尚,我家之功臣,若能看透此层道理,则我钦佩之至。”[10](P.121)反复强调家世兴衰与个人修身,立志好坏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读书不能为了做官,重要的在于知书达理,作一个好人。这样,家庭就会兴旺发达,长久延绵而不至衰败。“读书”乃寒士本业,切不可有官家风味。吾于书籍及文房器具,但求为寒士所能备者,不求珍异也。家中新居富托,一切须存此意,莫作代代做官之想,须作代代做士民之想。门外挂匾,不可写“候府”、“相府”字样。天下多难,此等均未必可靠,但挂“宫太保第”一匾而已。[7](P.262-263)在曾国藩看来,天下多难,什么“侯”、“相”均不可靠,只有读书才可以绵延世泽,这是他作为官场过来人的深切体会。一般人总希望儿子做大官,曾国藩说:“他不希望儿子做大官,只希望做一个读书明理的君子。”“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9](P.98)在此他告诫儿子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可见,其教育子女的严格,同时,久居官位的曾国藩也深刻认识到了读书做学对一个家庭门风的影响。
三、曾国藩家庭教育的现实意义
曾国藩一生奉行儒家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极重视家庭教育,并形成系统的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他的家庭教育是成功的,他对子侄辈的教导一刻也不放松,总是无微不至,殷勤指引,细心开导。曾国藩家庭教育观不仅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一部分学人士子,官僚政客身上得到了突出的反映。它既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在新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得到了阐发,并赋予了新的内容,取得了实际的效果。对现代家庭教育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要充分发挥孩子的个性,不要拘泥于学习、考学这一条路,学习考学的最后目标也都是走上社会,求得生存的方式有许多种,重点要看孩子的兴趣,如曾国藩之子纪泽、纪鸿那样,最后都对某一方面有所研究,而且有所成就,要引导和启发孩子的思维。
参考文献:
[1]房列曙.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M].北京:人民 出版社,2005.
[2]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
[3]赵尔巽.清史稿·选举制[M].北京:中华书局,1977.
[4]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2003.
[5]吕思勉.白话本国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6]曾国藩.曾国藩全集·书信[M].湖南:岳麓书社,1985.
[7]曾国藩.曾国藩家训[M].湖南:岳麓书社,1999.
[8]徐彻,成晓军,高虹主编.曾国藩家训[M].辽宁:辽宁 古籍出版社,1977.
[9]曾国藩.曾国藩家书[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10]曾国藩.曾国藩家训[M].辽宁: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