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绩效,从课程标准的达成谈起

2014-04-11田长青

江苏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目标过程

田长青

绩效一词在英语中是performance,其基本的解释为:表示完成工作任务的功绩、成效,是一定的行为、行动方式,是结果与过程的统一体。由此,我们讨论教师绩效,就不单单是指教师的工作业绩,也应包含教师工作的行为及其过程,这不仅是从绩效定义的推演所得出的结果,也是由教师劳动的复杂性、特殊性所决定。一方面,教师的工作结果,比如学生的学业成绩,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另一方面,教师工作的结果往往具有一定的迟滞性,仅仅将教师绩效看做是教师工作的结果,难免有失客观公正。而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实施课程教学,其积极的行为与过程,自然离不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课程标准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应达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阐述。因此,教师的课程教学,必须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和实施教学,评价学生学习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换言之,课程标准既为教学确立了一定的质量底线,又为教学预留了灵活实施的空间,课程实施需要达成课程标准。教师绩效,需要关注教师课程标准达成的行为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自己的教学置于“课程标准”的视域下思考,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首先,细化分解课程标准,明晰学科教学目标。也就是如何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或水平标准,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内容标准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专家在基层调研、教学考察的基础上,设置的整体学段的学习目标,表明了学习者在某一阶段后所要达成的预期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一般包括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在准确解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与教学相符合的某一具体课程内容标准,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小动物过冬》教学为例,对照课程标准中“阅读浅近的童话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这一要求,教学目标可以表述为: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在了解故事中三个小动物截然不同的过冬方式的基础上感受友情,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对小动物过冬方式产生兴趣,愿意主动了解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过冬的方式并和周围的人交流。这样一分解,教学这篇学生喜欢的科普类童话故事就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课程标准的达成也就有了具体、清晰的表述。

其次,依据清晰的教学目标,规划、实施教学过程。即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上述拟定的教学目标,期待学生有更好的表现,同时也不断了解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这一过程,最关键的问题是,自始至终把目标当做一节课的灵魂,教学的关键行为都应指向目标的达成。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的实际,选择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学者无意,教者有心”,在潜移默化中达成教学目标。再如《小动物过冬》的教学过程,文本中的那些对话:“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呢?”“我不到南方去……我准备吃得饱饱的……好好睡上一大觉。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蜜蜂妹妹,冬天地上都是冰雪,没有鲜花,你怎么生活呢?”“我早就……够吃上一个冬天的。”天真可爱的对话中,孩子般的关爱之情是那样的真挚。让学生充分地读这些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段落,童话故事的情感美,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同时,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是前提,是底线;生成是必然,是机智。

最后,不断追问自己,学生学到了什么。就一节课教学而言,教师需要明确“我和学生走到哪里”“学生已经到哪里了”。教师教学时,要常问自己“我怎样才能检测出学生目标达成的程度”,比如通过观察、提问、表演、交流、练习、测试等,了解学生已经学到了什么,离预设的目标还有多远,以便自己做出适当的教学调整。为保证学生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教学过程学生需要知道什么,能做什么,达成标准应有怎样的表现质量。这些问题对于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能够指导教学内容设计,指导教学结构调整,指导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就此而言,明确学生学到了什么,怎样进行评价,这是课程标准达成的起点。同时也要认识到,学习结果的质量对所有的学生都是相同的,但达成这一结果的方式却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必须有多种教学策略来满足学生多样的学习需要,并提供合适的学习机会,允许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实现进步。只有这样,以学生的学习表现判断课程标准的达成,引导教师辨别自己的教学是否成功,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意义才会真正凸显。

当然,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课程标准的达成这一话题,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正确地解读课程标准,对课程标准进行分解,以学情和课程标准来设计教学目标,基于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活动与评价等。这也是我们讨论教师绩效的本真所在,只有真实地关注教师工作的过程,关注这一过程中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师为之付出的积极行动,绩效的价值才会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绩效,需要关注课程标准的达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目标过程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