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深化改革 建设教育强省

2014-04-11江教

江苏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建设学校教育

江教

1月27日,2014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13年全省教育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研究部署了2014年全省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沈健作工作报告。

一、2013年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沈健在报告中指出,2013年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具体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是推进部省共建,教育现代化建设开启新征程。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会,与教育部签署共建教育现代化试验区协议,出台了《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至2020年)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27个地区和高校列为教育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点),新一轮教育现代化建设正式启动。二是注重内涵建设,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加快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效显著,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深入推进,特殊教育发展工程和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启动实施,普通高中教育多样特色发展稳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职业院校各类比赛全面开展,高等教育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深入推进。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学生和教师发展呈现新局面。“中国梦”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入进行,创业教育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有效实施。省级培训教师和校长12万人次,全省招收免费男幼师生578名。成功举办基础教育青年教师和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大力宣传张丽莉式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涌现出杨向明、孙国华等新的优秀教师典型。四是突出教育惠民,教育公平取得新进展。教育优先发展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进一步健全,公办幼儿园、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出台实施,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生均财政拨款标准稳步提高,实现所有学段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全覆盖。中职免费教育全面实现,全省特殊教育学校学前班全面实施学前三年免费教育。全省外来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87%。各地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面推行四星级普通高中70%以上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辖区内所有初中的政策,部分地区基本消除择校现象。五是深化改革开放,教育活力逐步增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逐步推进,国家教改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六是服务经济社会,教育贡献度不断提升。七是保持和谐稳定,教育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二、认真做好2014年全省教育改革发展各项重点工作

沈健指出,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开始进入第二个三年。全省教育系统要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完善考试招生制度。一是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二是建立中职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制度,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三是完善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外语等科目一年多考,探索本专科分类录取机制。

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中小学要健全校长负责制,在有条件的地区试行校长职级制,推行中小学校务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制度。民办学校要重点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中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强化依法办学,把依法治校的能力和进展作为评价学校领导管理水平、治校水平的重要内容,切实推动学校管理理念的转变。深化依法治校示范创建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教育部门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对学校办学活动合法性的监管和提供更多支持、良好服务上,提高学校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础教育要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深化课程改革,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积极推进课程学科文化建设和开发。围绕创新课程实施方式,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不断加强学生体验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促进师生互动、学教结合、全面发展。推进高中教育在教育内容方式等方面与大学教育有效衔接融通。支持具备条件的普通高中与高校协作实施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试点。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进“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技能教学,深化技能大赛成果转化。

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教育资源,建设教育国际交流新平台,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稳步扩大公派留学和教师海外培训规模。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新平台建设。扩大基础教育国际交流,规范高中阶段涉外办学。加强与港澳台地区教育交流。

(二)以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一是完善工作机制。要坚持政府主导,省、市、县联动推进,加强部门协调,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力求教育现代化建设更富整体性、协调性和系统性。各地要制定教育现代化创建规划,召开工作会议,出台建设意见,把创建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和领导干部考核指标,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二是建好示范区(点)。各示范区(点)要围绕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率先突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苏南五市要抓紧建立健全协同推进示范区建设的工作机制。三是坚持以评促建。今年将开展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评估,建立省、市、县(市、区)三级监测体系,发布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监测报告。各地各校要积极配合做好监测工作,善于利用监测评估结果,查找不足,分析原因,及时整改。四是强化教育督导。要完善督学、督政、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完善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实现挂牌督导全覆盖(目前中小学挂牌比例为46%)。制定《省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评选办法》,推动学校办出特色。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督导队伍专业化水平。

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各地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优先向农村特别是经济薄弱地区的农村倾斜,加大教育扶贫力度,重点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快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切实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办好农村必要的教学点,对确有需求的教学点,不仅要坚持办,而且要办好。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学校办学条件现代化。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继续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着重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好教育资源和管理两大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保障。

(三)坚持立德树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德育实效。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渗透各学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诚信教育,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梦”主题教育、“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活动。二是创新德育方式方法。要完善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创新工作载体,优化育人环境,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进德育的机制。三是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要树立全员育人理念,做到学校德育工作人人有责、分工明确、形成合力。

加强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加强体育教学。要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计划,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切实保证大中小学的体育课时。配齐配好体育教师,加强体育教师培养培训。二是强化课外锻炼。要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锻炼,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切实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有序开展学生课余体育竞赛活动。三是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改进美育教学。一是按规定开设艺术课程。中小学要根据国家课程方案规定,开齐开足开好艺术课程,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艺术课时,特别要让每一所农村学校都能开齐艺术课程。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优质艺术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学校。推进艺术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有机融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将体、美划入初中学业水平测试范围。二是广泛开展文化艺术活动。要以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为载体,创新艺术教育形式,借助社会文化艺术资源,扩大艺术活动覆盖面。三是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各地要及时补充新教师,并通过艺术教师区域流动、下乡走教等方式,着力解决农村艺术教师短缺的问题。加大艺术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素质。

(四)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提升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统筹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差距。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同时考虑城镇化推进和流动人口增加等因素,提前优化调整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发展规划,满足生源变化需求。一是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强化政府责任,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加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高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比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继续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免费一年学前教育,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二是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健全校长和教师合理流动机制,进一步扩大交流人数,坚决禁止考试择优招生、举办重点学校重点班,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标本兼治破解择校难题,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保障随迁子女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并参加升学考试。三是多样特色发展高中教育。要优化普通高中布局,实现优质高中全覆盖,推进适度规模办学。加强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和高中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建设。今年将召开全省普通高中教育工作会议。四是支持特殊教育。要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三年教育,努力扩大高中特殊教育规模,继续实施特殊教育发展工程。

创新发展职业教育。一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构建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稳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建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贯通机制。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职业院校专业结构,提高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改革教学方法和管理机制,强化学生技能训练,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三是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要加强国家和省级中职示范校建设,举办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创业大赛、文明风采大赛等活动,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一是完善质量监控机制。二是建设优质教学资源。三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四是增强服务发展能力。

加快发展社会教育。加强统筹规划,整合教育资源,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

(五)提高保障能力,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筹好用好管好教育经费。一是争取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要积极争取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建立稳定增长机制,稳步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生均拨款和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兴办教育,增加教育经费总量。完善学生资助政策,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二是优化支出结构。省教育厅将会同财政厅进一步优化整合教育专项,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把更多的教育经费用到内涵建设上来。三是加强教育经费监管。要强化经费预算管理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强化师德建设。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不断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二是加强教师培养培训。要继续实施男幼儿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提高新师资培养质量。健全培训制度,完善培训网络,改进培训方式,增强培训实效。今年省级培训教师和校长12万人次,其中农村教师6万名。实施国家和省各类人才工程,积极培养和引进学科领军人才,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工程,评选省职业教育名师。三是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要开展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全面实行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建立健全教师转岗和退出机制。探索中小学校长职业资格制度和职级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公开招聘制度。

加强党建和维护稳定工作。一是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二是扎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三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四是全力维护安全稳定。

猜你喜欢

建设学校教育
寒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学校推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