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学校文化的源头上
2014-04-11成恒
成恒
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汾小”)创办于2009年9月。创办之初,他们确立“文化切入”的办学思路,在“让每一位师生拥有成长的感觉”为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系统策划文化愿景,不断创造文化事件,逐步形成了以“恒”(坚持)与“成”(成长)为关键词的文化特质。在近5年的时间内,完成了学校文化从无到有不断丰富的精彩开启,为新办学校如何实施文化战略提供了范例。
一
1948年的一个春晚,国民党元老、著名诗人柳亚子做了一首《感事呈毛主席一首》,称感于时局的混乱,要回家乡隐居:“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这里的“分湖”,也就是今天的“汾湖”,是柳亚子先生的故乡。汾湖自古以来还是吴、越两国分界线,现在又与大上海毗邻,对于整个江苏来说,汾湖是东端最偏远的地区,有人戏称汾湖类似于“江苏的浦东”。
2009年暑假,汾湖实小在这里诞生。工地上,一切紧锣密鼓。6月5日,张菊荣被任命为这里的第一任校长。之前,他有着17年一线教学与管理经验,6年市教科室工作经历。他的大脑急速地转动起来,面对一所如期开学都会十分紧张的学校,他却努力思考学校的文化定位,他说:“一所学校的开启,不是校门的开启,而是文化的开启。”
一个暑假,他们像打游击一样地辗转在兄弟学校的办公室工作。7月7日,他们召开了第一次“行政会议”——其时,行政班子还没有正式成立。第一次行政会,他们没有把学校千头万绪的设备购置工作放在核心位置,甚至也没有把怎样开学作为讨论的重点——尽管这些千头万绪的工作,他们都一一细致地做着,但是他们仍然把对学校发展的战略思考放在了首位。会议开始,张菊荣取出一本绘本——《犟龟》,说:“谁来读一读这个故事?”查春晓老师接过任务,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只要上路,就一定会遇到隆重的庆典!”大家沉思良久,没有人参加过这样的行政会,没有人想到汾小的文化是由一个绘本故事开始的,也没有人想到汾小的“第一代领导人”们会在学校工期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闲庭散步般地首先思考学校长远的文化问题!张菊荣说:“我们眼前的困难非常大,但是,长远的困难才是更大的困难,面对长远的困难,我们必得发扬犟龟精神,犟龟精神是什么精神?犟龟精神也就是坚持的精神……”
这种行政会的意蕴,也一直影响着汾小的行政文化,汾小的行政会从不把讨论“具体工作”作为己任,而是以主题式的方式进行,他们以“行政作为”为主题讨论行政定位,他们以“系统思考”为主题讨论思维方式的转型,他们以“有效跟进”为主题讨论学校管理的实务,他们以“前置思维”为主题讨论工作方式的改变……学校行政从前两年的6人,到今天,也就只有8人——100亩的校园,分管后勤和德育的校长、工会主席、总务主任,也就一个袁杨勇挑着;1000多学生的学校,人事干部、办公室主任、财务工作、会计,也就一个徐建萍兼任着,她同时还担任着1个班的数学教学;教导主任钮雪芬,也是光杆司令……如果没有“犟龟精神”在背后支持,如果没有工作方式的转型,怎么能领导全体师生走过这令人自豪的4年?
二
都说,新学校是没有“学校文化”的,可是,汾小的创业者们却说:“我们一到这里,文化就开始了。”7月21日、22日,他们在三所学校,分头召开了三个“愿景描述会”,请每一位老师畅想梦中的汾小,年轻的心被愿景激动着,那是他们共同的汾小啊!没有人会忘记那颇有象征意义的一景:那天,正赶上日全食,他们围桌而坐,聊着各自对汾小的美好愿景,窗外的天光一分暗似一分,直到日光全被遮蔽。众人停下来,拥到走廊上观看这难遇的一幕。少顷,日光熹微,到渐渐敞亮,天地间重新光明一片。坐回到桌边的几人,内心仿佛被一股清澈的光亮照耀着,先是一片沉静,好像被一种神圣的东西占领着,继而絮絮而谈。
愿景描述会之后,精神意义上的“汾小”开始建立起来了。尽管彼此还没有相识,但是,他们已经开始了精神的交往——凭借着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依托学校先期建起的“无形的学校”——论坛。他们像犟龟一样穿行在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思想中。每一个星期,都有“导读题”,老师们根据阅读进度,思考导读题,选择性地回应这些“导读题”,等到他们彼此全部相见的时候,他们已经是精神上的伙伴了。这个他们称之为“读苏”的活动,做了整整一年——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开始汾小的阅读文化,而文化,从来不是那些一蹴而就的速成品。他们中的很多人说:“用一年的时间,穿越一本书,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过!”而这一种“阅读经历”,现在已经成了汾小的“传统”,每年新加盟的老师,会在第一时间,收到这本书,然后,用一年的时间,将“前辈们”创造的“读苏帖”,重新地去跟一遍,他们称这样的活动叫“重走读苏路”。“重走读苏路”,一路领略汾小文化的生生不息。
汾小文化不是仅凭着“顺其自然”去“守株待兔”,他们一开始就有极其鲜明的文化自觉。在愿景描述会的基础上,8月12日,他们借开发区管委会一间会议室召开了第一次“学校发展咨询会”。在这个咨询会上,他们明确提出“文化切入”的办学思路,他们提出:“无论是学校的第一任校长,还是学校的第一批老师,都具有重要的文化使命。一所优秀的学校,总是凭着优秀的学校文化而代代相传,而使一代代教师与学子沐浴其中的。”“每一个老师都是文化标识,每一个学生都是文化符号”。在学校仍是一片工地的当时,他们就把“文化担当”挑在了肩头。这篇名为《从现实基础出发,向理想境界迈进——汾湖实小办学框架的初步构想》的咨询稿,后来收录在张菊荣第一本“汾小土书”《写在汾小的扉页上》中。
8月25日,第一次全体教师会。汾小的今天的确是拥有了一流的硬件,可是当时的困难无法想象。酷暑难当,他们“强行进驻”学校,水与电,都是时断时有,每一个人都汗流浃背。他们要为校史上的第一个开学而努力:“我们不希望在学校文化源头上留下遗憾!”他们说:“如果我们进入的是一所宾馆一样的学校,我们以后就不会有这样刻骨铭心的记忆:我们是这所学校的创业者!”文化啊,有时候就是一种朴素的想法,有这种想法,人们可以辛苦得很幸福,在周边群众忧虑能不能正常开学的时候,学校凭着极其精致而周到的工作实现了完美开学!
这样一个开学的历程,一个文化创始的历程,正诠释了汾小人的核心理念:只有坚持,才能成长。汾小人在开始就体会到了“坚持”的魅力,体会到了“成长”的感觉。
三
汾小人在坚持中不断地体会成长的感觉。他们后来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有着初创时的烙印。“成长”与“坚持”,成为汾小文化循环往复、不断衍生的主旋律。
就比如这“土书”。那是在开学后最早的一次教师会上,张菊荣与全体老师相约,记下自己最初的热情与智慧,在学期结束的时候,每一个人出一本书。当此之时,每个人的心里是翻腾着很多东西的,能行吗?每个人?不会吧?一直到学期结束前,学校要将“土书”结集进行最后制作的时候,还有老师在问:“啊?这是真的吗?”——然而事实就是这样,因为过程中每一项活动的系统跟进,每一位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完成了“土书”的积累,休业式,就演变成了老师们的“收获节”:“土书发行仪式”。老师们摩挲着他们心爱的“土书”,一种因为坚持而获得的成长感觉油然而生!
然而,这不是一个临时性行动!他们说:土书著述,我们要坚持写10年!——现在4年过去年了,这些老师已经创造了204本土书,也有像顾嫣宏、吴晓亮、蒋银华、徐兰等人,已经向着“土专著”方向发展;汾小图书馆“学恒书馆”最珍贵的馆藏书就是这些土书,这里承载着汾小人的情怀与智慧。在今天的汾小校园里,最富感染力的“景点”就是根据“36本土书”而制作的雕塑。当雕塑制作出来之后,它的意义自然又超越了原始的意义,然而,不管你把它理解为土书的著述,还是经典阅读的攀登,抑或更为深广的想象,“坚持与成长”的意蕴一定铭刻其中了。
年复一年的“土书”,是一种“文化刻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就是一种刻写。终于有一天,汾小人明确把“恒”字作为学校的校训,而这一天,老师说:我们的校训,是做出来的,也会一直做下去。一个“恒”字,由潘洁琴老师书写后,刻在校训石上;石不大,却正在奠基文化。2013年9月,北京的一个教研员高级研修班40人来汾小考察,参观校园,观摩课堂,听取教师的课堂观察报告,听取校长的学术报告,回去后,感慨万千,20多人撰写博客发表感想。其中有位老师说:在这里,校长说的与教师做的,学校理念描述的与校园实际呈现的,达到了高度的“一致性”!
汾小4年多的一切成长,都源于“恒”。2009年9月1日,他们编印了第一期校报——《汾帆》,于是,每月一期的报纸雷打不动。《汾帆》承载着学校历史,当然也在不断发展,后来,编辑者在校报上开辟“教师专栏”与“学生专版”,为师生成长打造关键事件。有了第一个暑假的学校发展咨询会,于是,每一年的暑假,他们总会殚精竭虑,设计下学年的工作思路,召开“学校发展咨询会”,当然,主题也在不断深化,由文化顶层的框架设计,到校本课程、校园文化的专题讨论,渐行渐远。有了第一个“教师讲座”之后,每月仅只一次的教师会就成为教师的舞台,由老师来做“微型报告”,这些报告也日益丰盛起来,更多老师的报告,开始走出了汾小,更多老师的报告论文,开始登上重要的媒体。有了第一次的“教师宣誓”之后,他们每学期的开学典礼就都保留了这项仪式,当然,每一个人在每一次宣读宣誓时内心的体验也在变化着。有了第一次教师节的“阅读倡议”之后,他们每年的教师节都会发出一个与时俱进的“阅读倡议”。更有意思的是,有了第一学期的标语之后,他们每个新学期的标语都是这样六条:一条“让每一位师生拥有成长的感觉”,五条“五不文化”——不拖拉,追求力行的文化;不推诿,追求担当的文化;不等待,追求主动的文化;不抱怨,追求乐观的文化;不放弃,追求坚持的文化。他们称这样的做法叫“刻写文化”。
而从第二学期开始的,每个学期举办的“成长课堂研讨会”,堪称“文化刻写”中的大戏,生动地演绎着“恒”与“成长”的辩证关系。
汾小历史已经进入了第10个学期。而他们的“成长课堂研讨会”,已经经历了7届。在开课教室背后的墙上,布置着历届研讨会的基本信息:时间、主题、大致内容。汾小人明白,学校文化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学校文化的更新与丰富需要汲取外在的能量。他们在建校后的第一时间,就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取得联系,并成功地签约,成为“伙伴关系”。此后,著名课程专家崔允漷教授几乎每个月都要到汾小,进驻课堂,助推汾小成长,而“成长课程研讨会”就成为了每学期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有课堂现场,有观察报告,有自我反思,有论文发布,有专家点评……虽然是一所学校自己的研究活动,却像承办重要活动一样去组织。当然,这又是老师们的舞台。从学习目标的叙写到评价任务的设计,从评价信息的收集到“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原则的制订,从各个主题的深入研究到多个主题的统整思考,汾小人一步一步走来,创造了他们的“研究文化”。汾小人也在坚持不懈的研究中收获成长的感觉,叶雪娟说:“是长久的努力才会带来些许的收获。”蒋银华说:“我终于有了一节有‘空间感的课!”肖月仙说:“我发现这个评价模型是活的!”潘洁琴为了思考一个主题,把自己关在美术教师工作室中,忘记一切……《中小学管理》2013年第1期集中推出了他们的研究专题“教学评一致性”;《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13年第6期集中推出了他们的研究专题“基于学习视角的课堂评价信息”;《教师博览》(原创版)2013年第9期发表了记者采写的《过一种饶有兴致的专业生活》,全面描述汾小的“研究文化”。
四
关于学校文化,汾小不乏思考,《试论走向文化的特色学校建设》《新建学校必须“站在高处”思考问题》、《核心价值观:学校文化的汇聚点》《核心价值观:团队建设的第一主题》等“形而上”的思考散见于媒体,而2011年12月教代会上通过的《学校文化纲要》,则是一个比较全面而系统的阐述:关于文化目标、关于文化愿景、关于办学使命、关于教师发展目标、关于学生成长。“涵园”中的理念墙则是文化纲要的“简要版”,主题浮雕则是文化纲要形象的“袖珍版”。
在“形而上”思考的同时,他们深知文化更需要“形而下”的呼应,文化也在细节中,他们总是把细节设计在系统中。通过他们每一期的校报、校刊,我们可以全面地了解汾小的文化建构,看到他们对文化顶层设计的良苦用心,可以感受到散发出来的文化气息;而在日常生活中,细节文化每每让师生们感动。儿童节,排一台节目,小部分孩子表演,大部分教师观看,这几成很多学校的常规,但是他们不满足于此,要过“每一个人的儿童节”,于是他们发动学生制作个性展版,让每个孩子有展示个性的机会,整个校园已然成为了孩子们的“大展台”;他们在校园里开辟“成长舞台”,方便孩子们展示成长收获。2013年儿童节前,学校在“成长舞台”为六年级刘星雨同学举办“个人演唱会”。有记者感慨:“这样的孩子,如果以后真成为歌唱家,一定不会忘记学校!”而学校的态度却是:“成不成为歌唱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拥有了这种经历;重要的是,那些孩子们与她一起拥有了刻骨铭心的成长经历。”
文化不等于细节的叠加,更不是零星细节的刻意“作秀”,但文化会从细节中“透”出来。在汾小校史的起点上,他们的确在思考关于“使命”、关于“信仰”之类的严肃问题,但这些严肃问题的思考没有把汾小文化变“硬”,相反,汾小的文化是柔软的、温馨的。天气不好的早上,老师会收到这样的短信:“值班行政已经到校,请大家小心行车,不赶时间,注意安全!”学校有什么大的决策,会跟老师们商量着来做。学校论坛有一个专题帖叫“轶闻趣事话汾小”留下了太多的感人细节。汾小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年方式——“除夕守岁,相约论坛”,每年除夕零时的抢先发帖以及由此闹出来的笑话会成为一年的开心……
汾小四年,已经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也引来省内外兄弟学校的眼光,他们也走上了省内外的一些重要学术讲台,成长令人欣喜。但汾小人更相信:学校文化不是供人远观的风景,而是生活其中的人们的冷暖自知。汾小师生的幸福生活,才是文化的真谛!
2013年,走过了4年的汾小,又形成了新的发展构想,这些构想建立在4年文化起步的基础上。为了这个新4年发展构想,张菊荣邀请每一位老师给他写信,而他则给每一位老师写了回信,一来一回,八九万字。关于这些信的具体内容,张菊荣说,很多信是含着泪读完的,不便全部地透露,但是他说,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心灵沟通的重要价值怎么形容都不为过!相信坚持的力量,相信成长的力量,相信恒的力量,文化会把汾小带向远方。汾小人说:前几年,我们走得很快;而我们的目标不是走快,而是要走远!
那么,就让我们静静地等待,期待初创期内积淀的文化基因在学校长远的发展中不断地显现神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