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羌拍案惊奇

2014-04-11老姜

旅游 2014年4期
关键词:羌笛羌族

老姜

初识西羌

了解西羌是5年前从九寨沟开始的。九寨沟黄龙机场,简称九黄机场,旅游旺季有北京直达的飞机,旅行社工作的朋友提前给我们打预防针,“九黄九黄,十次飞机九次黄,还有一次在返航”,所以推迟两个小时到达,我们居然兴高采烈,捡着了多大的便宜似的。

确切的说,那时候还不知道九寨是四川阿坝州的地盘,更不知道传世过千年的羌碉群和神秘的古羌人后裔原来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大山深处。这里是摄影爱好者、驴友、背包族和民族民俗学家的天堂。

成都下飞机,且不说逛锦里、访草堂、拜武侯,走成灌高速直奔都江堰。告别忙碌,川蜀的安逸早有耳闻,坐在奔腾的泯江河畔品茶赏水,悄然偷得浮生半日,别有安闲。

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山水之间盘桓两日,大快朵颐,探秀访幽,一时忘却烦恼无数。

收拾行李,走都汶高速,一路向西羌。

神秘的古羌人

古羌人,是上古时期现今中国领土上一个重要的古老民族,形成于青藏高原,以羊为图腾,与古汉人、古藏人有较深的渊源。根据文献记载,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姜姓之祖,“古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左传·哀公九年》载:“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后汉书·西羌传》载:“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后东向进入中原地区,在今河南及河南、河北、山东交界地区获得空前发展,成为黄河流域几个著名的部落集团之一,也是羌人进入中原地区的先驱。

甲骨文有关于“羌”和“羌方”的记载,从活动情况看,商代羌之疆域广大,大致据有今甘肃省大部和陕西西部、山西南部及河南西北一带,是商王朝“四邦方”之一。后羌人加入周武王推翻商王朝的联军,《后汉书·西羌传》载:“及武王伐商,羌髳率师会于牧野。”

关于大禹是羌人的记载有很多。《孟子》载“禹生石纽,西夷人也”,《史记·六国年表》云“大禹出于西羌”,《吴越春秋》、《水经注》、《蜀本记》等也都有“禹兴于西羌”或“出于西羌”的记载,其出生地是古代汶山郡广柔县石纽乡。近代学者、民国时期汶川县长祝世德的《大禹志》中,考证出大禹出生在汶川县绵虒镇刳儿坪。夏朝、周朝与秦国的祖先可能都是古羌族。原始藏族在汉文史籍中被称为“发羌”,而藏族早期的神话传说认为藏人起源于东方,故有观点认为藏族起源于羌族,公元7世纪建立的吐蕃王朝盛极一时。公元386年羌人姚苌称帝于长安,建立了十六国中的后秦。北宋时建立西夏的党项族被称为党项羌,有现代学者考证,现代的嘉绒藏族较多的保留了党项人的特点,此为一说。可以确定的是,现代汉族中的“党”姓,源于古“党项族”。

古羌人多融合于汉族,或演变为藏缅语族的诸民族,今天的彝族、哈尼族、白族、纳西族、傈僳族、景颇族、怒族、德昂族、拉祜族等西南少数民族均源于古羌人。

古羌人的一支约在春秋、战国时从甘肃、青海地区络绎迁居于岷江上游一带生息繁衍,与当地居民相融合,逐渐形成为今日的羌族。

中国羌城 汶川

2008年汶川大地震,让国内外学界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和抢救这里的羌文化,它保留着中国最古老的民族文化符号。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就位于汶川县境内,美丽的四姑娘山终年积雪,俯瞰着这片神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

汶川,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绵虒县,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置维州,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改维州为威州,“威治西羌”,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废威州。但威州作为地名沿袭至今,建国后为汶川县政府所在地,是一座拥有厚重历史的文化名城。

汶川县城距离成都市不到200公里,不足2个小时的车程,很是方便。县城位于岷江两岸狭长的河谷地带,经过灾后重建,已经恢复了旧日繁华。传说这里是大禹的故乡,一座巨大的大禹雕塑坐落于县城南郊,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国内外游客。三国名将姜维出生在这里,县城东部至今还保留着姜维庙和姜维城遗址,东北面的姜射坝传说是姜维年轻时候练习骑射的地方。如今岷江依旧逝水滚滚,浪花淘尽英雄。

“中国羌城”的图腾柱在县城里面格外醒目 ,街头不时可以见到头戴漂亮头巾、身穿艳丽羌族服饰的中老年妇女和可爱的女孩子们。她们的服装一般都是手工刺绣,称为“羌绣”,工艺繁复,纹饰精美,以变形的花鸟虫鱼、蓝天白云等生活图案为主,随性而至,风格粗犷,妙手天成,别有民族风情,与细腻曼妙的蜀绣颇有不同。羌绣是羌家女子传统,一般从七八岁就开始跟从长辈学习,绣品通常是做给自己和家里人的,每逢五月、中秋和羌历年,未婚女孩还要绣礼物给男朋友。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工业的介入,这种传统手工技艺已渐渐离我们远去,除在一些偏远山区还保留着手绣传统,机绣代替了大多数的手绣。

红军长征纪念塔和红军桥,是县城著名的红色旅游圣地。当年爬雪山、过草地的英雄史诗,就发生在这里的崇山峻岭之间。这是一片盛产英雄的神奇土地,13世纪统一藏地的格萨尔王就生长在这里。奔腾不息的杂谷脑河在红军桥下注入岷江,正是雨季,一桥之下,褐翠色的杂谷脑河水和土黄色的岷江颜色分明、并肩奔流,绵延出去几公里,颇为壮观。

县城北部山地,是著名的国宝级文物“布瓦黄泥碉群”景区。布瓦,羌语之意是“住在云朵上的人”,布瓦寨是汶川威州镇岷江西岸一个海拔2170米的山寨,现存3座千年稀有黄泥羌碉,经历了1933、1976、2008年大地震,是四川仅存一处且分布集中的黄土群碉。

羌人谷

羌族聚居区一般建在高半山,山脉重重,地势陡峭,故而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沿杂谷脑河逆流而上,河谷两岸的大山深处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羌族村寨,这里盛产各类水果,尤以汶川大樱桃、猕猴桃、核桃和青脆李、红脆李最为闻名。

春夏季节,高山崖壁间,不知名的花儿丛丛簇簇竞相争艳,白的挤挤挨挨,红的队列齐整,蓝的勾肩搭背,紫的孤芳自赏,在涧水沟谷间,好不热闹。遥远的盘山道,九曲回肠,隐约云雾间,一片杉林都不见。

317国道向西三十里,就到了羌人谷的入口——龙溪沟东门寨。羌人谷地处汶川县西北杂谷脑河东岸,古时是著名的茶马古道西北线,西连理县桃坪乡,东、西北两面与茂县接壤。东门寨原名东门口,经过近几年的抢救性开发,这里已经成为成都周边市民远近闻名的休闲度假区,品羌族美食,住羌家民宿,赏沟谷美景,购羌寨特产,接待能力和水平初具规模。东门寨羌碉高耸,羌楼林立,墙壁上随处可见拙朴的古岩画和描绘图腾的象形文字,尤其是羌族释比带领族人跳羊皮鼓舞的雕塑,格外引人注目。

进入大山,道路变得狭窄起来,有些地方仅容一车通行,但山路并不难行,随涧水蜿蜒爬升。怪石嶙峋,水鸣山涧,草木葱茏,白云苍狗,偶尔可见风情独特的羌族村寨,恍若置身世外,游览画中。

经过龙溪乡小学,直奔我们的目的地,群山深处的古羌族村落——阿尔村。阿尔,古羌语,“高山上的平台”之意。阿尔村目前由4个寨子组成,依次序分别为白家夺、巴夺、阿尔、立别,其中巴夺寨为该村最大一个自然村寨,99%都是羌族。全村目前保留4座羌碉。高近30米的巴夺寨古羌碉现仅余两层底座,上层部分毁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阿尔寨的古羌碉,历经多次地震,在悬崖边屹立1000余年,为西羌地区现存最古老的羌碉之一。

阿尔村是羌人谷最深处的古村落,有2000余年的历史,民风淳朴,民俗浓郁,保留着较为完整的羌族民俗和文化传统,是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高等院校和国内外研究机构研究羌文化的基地,常年有师生在这里驻扎,为羌文化的抢救、传播、整理和修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沿山间小路深入大山,有一片两千余公顷的原始森林,入口处叫“阿扎窟”,羌语意为秀丽神秘之地。这里山高谷深,风景迷人,有国家珍稀植物珙桐、莲香树、银鹊、圆叶玉等,杜鹃花150余种,野生动物中仅列为国家二级以上的保护动物就达30多种,有大熊猫、金丝猴、鹿、岩驴等珍稀动物随时出没。我们有幸在谷中遇到一只掉队的野猪,棕色带花纹的皮毛,獠牙外露,听到我们惊奇的声音后,迅速没入丛林深处,可惜的是没来得及拍到野猪的身影。沟谷尽头就是海拔4000多米的龙湖,高原湖泊,风光秀丽,也是采摘冬虫夏草的天然山脉。

这次进山,虽是冬季,我们依然在归途中遇到7位来自成都的自驾驴友。他们把车停放在寨子附近,带着一只威风的昆明犬,徒步背包沿阿扎窟进山,夜宿沟谷深处的1号营地。攀谈中我们了解到,一个小伙子已经是第三次徒步进山,他们打算第二天继续徒步约20公里夜宿2号营地,在大雪满山的季节让我们肃然起敬。巴夺寨距离1号营地约15公里,距离龙湖约40公里。早上9点出发,从1号营地一天一个来回下来,天已经擦黑,脚也有点不听使唤了,不经一番艰难的跋涉,怎知一杯热茶,已是世间最为温暖的幸福。

冬季进山,与其他季节,又别有不同,冰雪皑皑,流水淙淙,虽是一片冬日光景,但处处蕴涵着春的勃勃生机。呼吸着畅快的空气,听听鸟鸣山涧,看看青松翠竹,离得近了,才发现,身边的枯枝败叶也是别有一番疏朗风致的。不觉放慢脚步,携三五知己在海拔3400米的幽深秀谷放浪形骸,也算没有平白辜负这一趟快意江湖吧?

羌笛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也许是无意间记录了一个古老民族历史久远的文化符号,使声调绵长的“羌笛”成为偏远边塞戍国守边将士们思国怀乡的精神寄托。

羌笛有2000多年的历史,羌族地区至今仍保留着这一神奇的民族乐器。羌笛在唐时,是西北边塞地区常见的一种乐器,经常出现在唐人边塞诗中。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王昌龄《从军行》“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八)》“东征健儿尽,羌笛暮吹哀,王维《凉州赛神》“健儿击鼓吹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李颀《古意》“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都是脍炙人口的诗篇。但在唐“十部乐”中并未出现羌笛,可见羌笛在唐时只是边塞少数民族地区所用乐器,并未正式进入唐代宫廷或军队。

唐宋以降,文人诗文中多有羌笛的描述,但这时候“羌笛”的含义,更多的演变为边塞去国怀乡、别愁离恨的一种文化指代了,如宋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宋徽宗赵佶被虏北方凄然写道:“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眼儿媚》)”。

那么,羌笛到底是什么样子?据史料记载,西汉前,羌笛面上有四孔,公元1世纪,音乐家京房增加一个高音按孔,成为五孔。东汉马融《长笛赋》:“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故本四孔加以一”。许慎《说文解字》:“羌笛三孔”。宋《乐书》:“羌笛五孔”。发展到近代,羌笛已成六孔,分三组均匀排列,自下而上分别为三孔一组,两孔一组,一孔一组。

羌笛制作工艺复杂,如今古老的羌笛制作技艺几近失传,2006年5月“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羌笛共分三部分,一是吹管,二是笛管,三是装饰。羌笛用两支长约15—20厘米,直径1厘米左右的油竹制作,管体被削成方柱形,用丝线绑扎在一起,两管长短、孔距和音高相同。每只管的上端,置有一个带竹簧片的吹管,竖吹,音色高亢而略有悲凉感,是人们在喜庆丰收、过年过节、劳动之余常用的乐器。制作最精良的是鹰骨羌笛,现保存在羌笛国家级传承人——茂县三龙乡合心坝王国亨老人家里,羌笛吹管由雄鹰左右两只翅膀上最长的羽毛管制成,笛管由鹰的两根腿骨制成,装饰部分则由鹰的羽毛组成。据说,此鹰骨羌笛为世间仅存的一支。

羌笛吹奏技法特殊,是文化传承中的精品。吹奏时用特殊的“鼓腮换气法”,指法与笛相同,需要一口气吹奏整首曲调,中间不停顿,乐谱没有间隔符和停顿符,与其他管乐器明显不同,技巧性要求很高。羌笛吹奏中还有喉头颤音,手指的上下滑音等技巧,其音质和旋律独具特色,音色柔和纤细,悠扬婉转,空旷悲凉,动人心魄。它有十余首古老曲牌,表达内容广泛,常演奏的曲目有《折柳词》、《思乡曲》、《萨郎曲》等。

在羌族地区,女孩子吹口弦,羌笛一般由男人吹奏,需要从小练习“鼓腮换气法”,初练者用一根吸管在杯子里不间断吹气,升腾的气泡不能停,一边吹气,一边换气,难度极高,逐渐增加持续吹气时间,最终才能掌握羌笛吹奏技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愿意学习制作和吹奏羌笛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复杂的工序、讲究的选材以及吹奏技法难度高、耗时费力等诸多因素正成为羌笛技艺濒临失传的主要原因。这也是我国传统民间技艺当前面临的共同困境。我希望这几千年的技艺以后不要变成诗词中美丽的传说。

释比文化

如今的羌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有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崇尚万物有灵,通称为“释比文化”。

宗教首领称“释比”,是羌族传统宗教中不脱产的宗教教士或祭师,汉语泛称为巫师、端公等,其祖师叫阿爸木纳。在羌族社会中,释比掌握着宗教经典,是沟通神、人、鬼之间关系的人,需熟记民族历史文化和科技、医学、艺术、音乐、舞蹈等丰富知识,且在羌族民众中属德高望重的人物。在羌族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比如婚丧嫁娶、祭祀、祈雨、祈福选吉、起屋架桥、占卜、还愿、春耕秋收等活动都需要释比主持进行特殊的法事活动,护佑一方平安。

释比们有一套特殊的服饰、法器和师承方式,有十分繁杂众多的口诵经典。释比经文分上、中、下三坛。在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释比带领男性族人跳羊皮鼓舞时用古羌语唱诵,分别祭祀天、地、人(祖先)。近代释比的传承一般为家族、师徒传承,传男不传女。老释比授徒要进行严格的筛选。由于羌族无文字书本,所有经典全凭口传耳授,且只能在劳动之余进行,所以只有记忆力强、能吃苦、心无恶念之人方可拜师学艺,学期短则3年长则9年,拜师后一般能学成一坛经文就是优秀的释比,而三坛经文皆通、能学成盖卦者历朝历代均屈指可数。

龙溪羌人谷为古羌人冉駹(máng)部的繁衍生息地。这里释比人数众多,居所有羌族聚集地之首,是我国唯一的羌族释比文化发祥地。巴夺寨是目前羌族释比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的村寨,从高空看,整个寨子像一只“金凤凰”在苍莽群山中展翅翱翔。为有效保护和传承西羌地区的释比文化,政府拨专款在此地修建了释比文化传习所,占地2000多平方米。寨子里有4位释比:朱金龙、余世荣、余正国、朱光亮,均为老释比余明海的高徒。老人精通三坛释比经文,世所罕见,不幸的是老释比已以96岁高龄在2006年辞世。文化部、四川省各级领导在老人生前曾多次到家中探望,余家也被誉为羌族“释比文化传承世家”。余世荣、余正国叔侄分别是余家第28代、29代释比传人,其中32岁的余正国是西羌地区最年轻的释比。

羌寨与羌碉

羌寨有“云朵上的街市”之美称。羌族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之巅,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古巴蜀为边疆重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随古羌人东迁和南迁,民族融合加剧,战事频繁,故羌族所居之地的建筑形制与作用,与汉地平原大不相同。羌寨本身就是一个设计精巧的防御工事,巷道、吊脚楼、房顶、照楼子,高高低低,环环相扣,宛如迷宫,寨子四边的建筑另建一些错落有致的小碉楼,与悬崖边上高大的羌碉一起,共同守卫着寨子的安宁。

2012年,黄渤和余男主演的电影《杀生》,大量的外景取自羌寨,看过电影的人应该印象深刻。在寨子里,泉水从雪山上来,通过地下暗道流向各家各户,所有的地下水道相连,平时给山寨的人们带来生活生产用水的极大方便,一到战时,它还可以作为逃离敌人围困的交通暗道。虽然几百年过去了,羌碉和羌寨早已失去了战时防御的作用,但寨子的旧模样依旧依稀可辨。

羌族人修羌寨,要先修羌碉。羌碉是中国历史古文明的标志,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和伟大创举,作为民族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被专家学者称为“石头的史书”。号称千碉之国的四川羌区,羌语称碉楼为“邛笼”。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羌碉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用以御敌和贮存粮草。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十角等多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修建时羌族工匠不绘图、不吊线、不用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让人惊叹。碉的下面几层用来驻兵和堆放粮食,最高一层用来观察敌情和施放烟幕。

一般在羌族聚居地,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一个碉楼,连接起几百里间的村村寨寨,一旦发现敌情,马上点燃碉上的烟幕,很快就把战争的信息传到百里之外。这个作用类似于汉族边疆地区的烽火台。

现存的羌碉一般为6-10层高,第一层最高,面积也最大,以后逐层递减,楼层由独木梯相连,仅容一人上下。每层隔板有一个不足一米见方的方孔,供人进出。战时撤掉独木梯,盖上盖板,下面的人基本就无可奈何了。每层均有窗,或者叫做射孔,里面宽大,向外收口,这一点与西藏的建筑开窗形制相仿,方便里面的战士隐蔽观察和射杀敌人。爬羌碉纯属技术活,以前独木梯是不固定的,仅斜斜支撑在搁板上,一不小心树木翻滚,人就会掉落下来。但这对于骁勇善战的羌族人来说,就是小事一桩。我亲眼所见就连身材瘦小的羌族阿妈攀上数十米高的陡壁也不费吹灰之力。作为羌族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羌碉蕴含了羌族的千年历史与建筑文化,凝结了羌族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使羌族这个古老的民族在战乱纷争中得以传承,并随着羌族的迁徙向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传播。

立春过后,山风拂过,并不觉得寒冷,大小羊角花,山桃花,苞蕾满枝,欲动还静,又将是一个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妩媚春天。羌人、羌寨、羌笛历经数千年更是愈加得魅力动人。

猜你喜欢

羌笛羌族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李锦
羌笛为武汉吹响
范畴及理念:非遗视阈下羌笛的保护工作审思
网络和新媒体技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
凉州词
羌族人物线描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