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潜艇水下发射无人机的历程 等6条

2014-04-10

兵器 2014年2期
关键词:北极潜艇北约

德国《海军力量》杂志2013年12月 潜艇水下发射无人机的历程

2013年12月5日,美国海军从“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普罗维登斯”号上成功完成了水下发射XFC无人机的任务。由海军研究实验室和SwampWorks公司联合开发的该项目历时不到6年,应用了称为“鲂鮄”的导弹运载系统,从标准鱼雷发射管发射,过程与“战斧”巡航导弹水下发射相似。XFC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续航时间6小时。“鲂鮄”系统先发射至水面漂浮待命,接到指令后将XFC垂直弹射升空。2008年9月,根据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和潜艇部队资助的SOTHOC(潜艇超地平线建制能力)计划,雷声公司验证了从潜艇发射小型无人机的概念。它装无人机装入SLV(潜艇发射平台),从潜艇废物丢弃装置弹射出艇。SLV先靠配重下沉至24米深的安全距离,然后抛弃配重,为漂浮圈充气,有控制地上升至水面,在水面稳定伞作用下,以35度角向空中发射了一次性使用的折叠翼电动无人机,发射条件是风速37~55千米/小时。2002年,雷声公司还为海军水下战中心完成了潜艇濒海作战武器先期概念技术验证,内容是将AIM-9X“响尾蛇”空空导弹加以改装,装入改进后的“鱼叉”导弹运载箱,能从水下发射并上浮到水面,以对付反潜直升机、巡逻艇和小型水面舰艇等濒海目标。为此美国海军还分别开发了BUBL(水下浮力发射箱)和SACS(隐身低成本运载箱系统)两种设计。更早的开发可追溯到1998年初,当时美国海军设想开发一种电动遥控艇,由水面舰艇或潜艇释放后,在一定范围内漂浮,不仅能垂直发射导弹等武器,还能将侦察到的情报通过光缆传回艇上,适于近海作战。这一设想近年发展成DARPA的“水螅”水下母艇概念,它能通过远程控制,从水下释放无人机、无人潜航器等多种模块化有效载荷,为近岸设施、潜艇或水面舰艇快速运送补给、装备甚至人员,海上自持力数周至一个月,预计2018年前完成。699

NAVAL FORCES,Los Angeles-class USS Providence,SSN-719,XFC UAS-eXperimental,NRL,Sea Robin,Hydra

美国《C4ISR》杂志2013年12月 美军战场网络迈入更高境界

虽然正在成为先进军队战斗力的最基础保障条件之一,但与Wi-Fi无线上网服务一样,战术网络通讯也并不能保证随时畅通,它还将是敌方打击的重点。因而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正在开发“无线网络防御”(WND)技术,以确保部队能在缺乏可靠通信基础设施的空间正常联网,其核心是使军用网络每个节点都能对相邻节点的安全性、状态,以及来自相邻节点的信息进行有效性验证,如果发现有网络节点受损,将自行绕过受损节点,重新组网,维持通信。对于网络已经严重受损或没有网络的场合,DARPA则打算用“作战人员战术信息网”(WIN-T)建立一个“即建即用”的临时通信网。目前该项目已研制出搭载高速、大容量通信骨干组网设备与前线数据处理中心的车辆,随时保持作战人员联网。DARPA的“基于内容的移动边缘网络”(CBMEN)项目也正在研发小范围临时组网技术与设备,利用作战人员自带的智能手机和无线电设备建立一个战场云计算平台和安全的前线云存储服务,实现前线小范围内的点到点数据传输,分享最新情报等信息。DARPA的“战术地面报告”(TIGR)项目重点放在士兵便携式设备,使他们借助WIN-T网络的带宽优势,在所处区域共享和发布作战信息,了解友军位置,搜索历史事件。此外,美国陆军还在2013年8月的测试中首次通过单兵无线电台将智能手机与“渡鸦”无人机连接起来,使用手机对其遥控,实时接受侦察数据。未来,美军士兵可通过类似苹果商店的服务下载各种军用手机应用程序,满足作战的多样化需求。589

C4ISR magazine, DARPA, Wireless Network Defense (WND),Warfighter Information Network–Tactical (WIN-T), Content-Based Mobile Edge Networking (CBMEN), Tactical Ground Reporting System (TIGR)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2013年11月20日 “红旗9”出口土耳其仍面临阻力

虽然中国精密仪器进出口公司(CPMIEC)的HQ-9在2013年9月底以12套系统34.4亿美元的最低价(据信最高报价是40亿美元)、合作生产和技术转让,以及为伊斯坦布尔机场大型工业园区投资的条件赢得了土耳其T-Loramids防空导弹采购计划的初步竞争,但2013年11月初,土总理埃尔多安仍表示:如果与中国的交易失败,土仍对新的方案敞开大门。“爱国者”的制造商,美国雷森和洛-马公司正在讨论更优厚的投标条件,包括合作生产部件。同时,多个盟国的军方和政府官员反对此交易的理由主要是中国的系统不能与北约装备匹配,对此土政府相信总有技术解决方案。土国防工业次长表示:“我们正听取这些意见,理解和尊重北约伙伴国,关注他们的担忧。他们的担忧有道理,特别是涉及到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我们会考虑在内”。土官方承认,选择过程中未与北约成员国咨询HQ-9与北约系统的匹配,但决策时并非没考虑协同作战能力。目前,土、中两国工程师正在开发一个技术界面,使中国导弹能与北约装备安全通讯。上述次长表示:“我们已经找到如何做的方法。土方公司将负责界面,中国专家不能接触到土耳其或北约防空领域的任何细节。这种活动有非常清晰的界限,这些土公司都经过北约审查,他们会拟订与中国武器的通讯协议。从中方装备中获得的数据会输入一个单独的系统,转化成土耳其和北约的语言,才在我们的防空系统中运行,反之亦然。这是分开的,这一领域没有中国参与,只有我们。因而从纯技术观点,我们并没有重大障碍,我们了解北约的规则,我们会遵守”。不过,这些都只是技术层面,如何克服联盟内部的政治和外交阻力,才是土耳其更大的挑战。650

T-Loramids,Chinas Precision Machinery Import-Export Corporation,HQ-9 long-range air and missile defence system

美国《防务新闻》2013年12月10日 俄罗斯的北极野心

由于20%以上的领土在北极圈内,包括一些因战略位置、军事设施、矿藏等资源而重要的城市和地区,俄罗斯对北极的重视超出任何国家。虽然北极海洋权益面临巨大争议,但俄已经将从其北海岸到北极现在和未来的无冰海域、岛屿周围、大陆架上方都视为其专属经济区,并积极向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关委员会提出主张。2013年11月5日,俄罗斯地区发展部宣布了2020年前的战略计划草案,明确了该国在北极地区的军事风险和需求。该草案明确的风险包括俄军仍缺少极寒条件下作战的经验,缺少合适的武器系统,在一些目前尚未有效控制的边境段防御极为脆弱,整体上俄罗斯在北极方向对外部侵略的快速反应能力很差,等等。草案认为,随着潜在冲突的可能加大,需要加强俄武装力量在该地区的实力、资金、基础设施和后勤能力,建立一个预置装备系统,以保障地面部队的作战部署。据俄某国家安全顾问称,和平时期需要一支集团军规模的部队,以独立完成接近在北高加索和车臣规模的战略军事任务,包括战略威慑、击败侵略和确保有利于俄罗斯利益的停火。2014年,俄将拟订北极军事基础设施规划,包括计划重新开放新西伯利亚群岛和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于1993年关闭的机场和港口,同时至少恢复在北极圈内的7个军用机场,还将开始在北极部署联合部队。2013年底宣布设计“冰”级极地巡逻舰的决定也将是新的北极防御和巡逻网的一部分,它将于2014年开始运行,以保护俄罗斯的战略利益,包括争议中的北方航道,俄罗斯认为那是其领土的一部分。599

Defense News, Northern Sea Route,‘Ice class of Arctic patrol vessel,Ministry of Regional Development,Draft Strategic Programmeendprint

猜你喜欢

北极潜艇北约
走向北约?
南极和北极一样冷吗
美借北约峰会煽动对抗中国
特朗普邀巴西进北约秀“特殊”
潜艇的由来
潜艇
潜艇总动员4
北约就焚烧《古兰经》道歉
北极飞来毛脚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