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英语教材的“人文性”分析与感悟

2014-04-10沈雪波

考试周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人文性语篇新课标

沈雪波

英语作为人们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交际工具的同时,还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杰出语言学家罗常培(2004)先生指出:“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语言传承、发展和创新着文化,富含人文性。人文性重视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具体表现为关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夯实学生的人性根基,丰厚学生的人生积淀,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重“工具性”轻“人文性”,顾此失彼,《新课标》强调英语教学必须关注“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因此,以《新课标》为依托,挖掘英语教材中隐含的人文理念,将其渗透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具有现实意义。

1.在对话上尽显人文关怀

《新课标》指出,教材编写应遵循“用英语做事情”的原则,让学生用英语“理解、控制、表达和交流,让他们把将注意力集中在意义上,而不是语言形式上”。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运用英语口语进行交际实践的机会,对话表就是一种常用的交际形式,牛津版教学中对话选取的语言素材真实地道,在编排上渐进持续,意义正面积极,无处不体现编者的人文关怀。

《新课标》中课程基本理念第三条是“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英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认知过程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所以教材的对话在结构上依据这种认知规律进行编排。

1.B部分的对话在A部分对话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如第一单元B部分,Mike先作自我介绍“Hello,Im Mike.”,再问他人姓名;第二单元B部分,Mike先用“This is Wu Yifan.”,再引出初次见面打招呼的方式,既复习旧知,又引出新知。

2.后面几单元对话在前面几单元对话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如第六单元中的“OK.Here you are.”“This is my brother.Hi.Thank you.”在前几单元均有出现。

“Hello!Hi!Goodbye!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Nice to meet you.How are you?Please.Thanks.Youre welcome.”等句子在课文中屡见不鲜,学生自然懂得外国人非常重视礼仪。耳濡目染,见面与人打招呼问好就内化为一种习惯。

“教材的语言材料应适当增强语言形式的显性程度,即通过有意识的控制来增强语言知识的知觉显性度,以增加学生注意它们的机会,并注意相关项目的复现率”。三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记忆不持久,接受能力不强,所以提高常用语句的出现频率就有助于他们形成一定语言意识。

2.在故事上提高人文素养

如果工具性要求英语教师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突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人文性就要求英语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参与体验、感悟积淀、实践创新等能力,以及与感恩、爱人等情怀,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做人与处世。以生动的故事为文本的语篇教学对于初涉英语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最佳选择。

语篇教学目前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师关注的重点。语篇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语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并运用语言。接触英语之初,就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在培养学生语言整体感知能力的同时,也搭建了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这就是为什么每单元的C部分都设有story time这一板块的原因。

(一)情感上引起共鸣

《新课标》界定: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浓厚的学习兴趣,端正的学习动机,饱满的自信心,克服困难的意志,乐于与他人合作等,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磨炼和养成的品格与精神。

第一单元的故事:Zip隐藏在花丛后面,用“Hello!”和Zoom打招呼,Zoom并不认识Zip,询问:“Are you Tutu?”(Tutu这个名字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可能联想到大耳朵图图)图片中显示Zoom一直是吃惊的表情,见到Zip更是显得惊讶,但最后Zoom还提议和Zip一起玩。从不认识甚至是差别甚大的两人成为玩伴,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寻找朋友,增强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第三单元通过讲述Zip和Zoom合作完成木偶,并一起玩木偶到木偶断线逃跑(可启示学生出了什么问题,如何进行补救?),其中可以挖掘的情感资源有:

1.在活动中能与学生积极配合和合作。

2.与他人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3.遇到困难时能想办法解决。

(二)文化上开阔视野

《新课标》指出: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传授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故事中的语言含有丰富的文化信息,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例如第二单元的故事:Zoom采摘了各种颜色的花给Zip看,但Zip却让Zoom看禁止采摘的牌子,在揭示要爱护花草树木的同时,可以列举外国人眼中的各种不文明行为:随地吐痰,乱抛垃圾,不遵守公共秩序等;第六单元讲述了为Zoom过生日的故事,从小动物准备的surprise和gifts中感受浓浓的友爱,向学生讲述外国人的“surprise”文化,Zip的一句“I see so many candles.You are old!”富有外国人特有的幽默情怀。两个复习单元的故事同样耐人寻味。语言与情感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情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

3.结语

小学英语教学应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深入挖掘新教材中的人文理念,创设“以生为本”的课堂,播撒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唯有这样,才能将“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才能实现英语教学的意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性语篇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让语文课堂充满感性的阳光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