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2014-04-10杨谨

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 2014年4期
关键词:小汽车唱歌阿姨

杨谨

大家都爱看《爸爸去哪儿》,里面的5个爸爸都有点赞的地方。我觉得,林志颖最赞的地方,是他和儿子kimi说话时总会蹲下来,把kimi搂在怀里。这不仅是身体距离的拉近,也是心灵距离的拉近,因为他在尝试用孩子的视角去看世界。而孩子也会觉得,自己是被爸爸完全接纳的。

我是因为一件小事意识到“蹲下来”的意义。有一天,我带儿子上街采购,一进商场,他就不愿意自己走了。我只好蹲下身来哄他,可就在蹲下来的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他的感受:我的眼前全是裤子在晃动,黑黑蓝蓝的一大片,看得头都晕了!从那以后,我养成了一个习惯: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因为,只有蹲下来,保持和孩子同样的视野,才能看见他所看见的画面;蹲下来,更是一种谦卑的心态、温柔的陪伴;蹲下来,才能平等地与孩子对话。

“蹲下来”,需要父母身体姿态和心理姿态的同时变迁,要关注孩子当下的感受,了解他难不难受。经常有成年的来访者找到我,他们反反复复说的都是他们的童年。一个35岁的男人跟我说,5岁时,他打破一个碗,妈妈把他狠狠骂了一通。他受到领导批评时,突然想到当时妈妈是怎么责骂、羞辱他的,于是他的“难受”在那一刻迸发了,跟领导大吵大闹。

孩子是敏感而脆弱的,对他们来说,父母的脸色,就是天空的颜色。看见父母生气,有的孩子会吓得不敢吃饭,即使父母生气的原因跟他没关系。父母不经意说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有一次,我给一个电视节目做嘉宾。女主持人和我聊天时说:“杨老师,我从来不敢唱歌。小时候,我妈说我唱歌跑调,让我以后别再唱了。长大后,每次遇到唱歌的场合,我都躲起来。别人都以为我清高,其实他们不知道我是怕死了!妈妈的这句话,伴随了我20多年!”所以,我们做父母的,真的是责任重大,需要换个角度,去体会孩子的内心感受,这样说话、做事才不会伤害到他们。

“蹲下来”,是父母关心孩子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父母需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先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再解决问题。

很多孩子不愿意叫人。一个爸爸找到我,说他家的孩子两岁多了,出去玩时,让他叫“叔叔、阿姨”,孩子总是低着头、嘟着小嘴说:“不叫。”我告诉这位爸爸,孩子不愿意叫人可能有很多原因。比如,父母因为孩子某次没叫人而当众批评过他,于是,他将跟人打招呼和不愉快的体验联系在一起,强化了他不愿意叫人的行为。针对这种情况,最好能给孩子一种自主的感觉,这样他就会有支配感,心气儿自然就顺多了。父母可以蹲下来问孩子:“你看,阿姨来了,我们是跟阿姨握手、拥抱,还是问阿姨好呢?”如果孩子当时正在专注地玩耍,父母没有必要非把他拎过来跟大人打招呼。想想看,当你看电视看得正入迷时,愿意被人打扰吗?

现在,很多父母已经意识到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有一次,我看见一个孩子在超市里跟爸爸吵着要一个小汽车,引来很多人围观。爸爸没有气得跳脚,而是先了解孩子的想法—原来,他们家里有个一模一样的小汽车,所以孩子认为超市的小汽车是自己的那辆。之后,爸爸蹲下身来对孩子说:“宝宝,小汽车想它妈妈了,它想趁着你不玩的时候,回超市来看看它的大汽车妈妈。等我们回家时,爸爸保证,它肯定也会回家的!”孩子一听就明白了,高高兴兴地跟爸爸走了!

亲子关系的改善,就从父母蹲下来的这一刻开始。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汽车唱歌阿姨
小汽车开回家
唱歌和本人一样不靠谱
加菜
唱歌猪
不会唱歌的蝉
小汽车
推销
简单快乐
小汽车书签
一只大狼想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