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系价值观管理实践探索
2014-04-10陈钢黄卉
陈钢+黄卉
摘要: 高职院校专业系组织职能和“理性管理”模式阻碍了二级系部职能的充分发挥,源自于企业实践的价值观管理具有移植于二级系部管理的条件,湖南汽车工程职院经济贸易系探索构建了人才培养观、职业成就观和组织发展观融合的系部核心价值观,探索了价值观沟通、认知、认同和植入的价值观管理路径,并初步运用价值观评价指引专业系建设发展,探索了具有“人本精神”的高职院校专业系管理模式。
Abstract: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professional department's organization function and the "rational management" pattern hinder function of the secondary department. The reason is that the values of enterprise practice management have the conditions to transplant in the management of secondary department management.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Trade of Huna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sets up the department core values which integrate talent training, professional achiev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and explores the values management way including values communication, perceiving, recognition, and embedment. The values are preliminary used to evaluate and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department. The "people-oriente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professional department management mode is explored.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专业系;价值观管理;理性管理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fessional department;values management;rationa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9-0010-03
1 湖南汽车工程职院经济贸易系运用价值观管理的动因
1.1 二级管理职能不清导致专业系组织职能处于“模糊状态”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是株洲市政府主办的一所地方性公办高职院校。学院近年来抢抓湖南省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机遇,坚持“立足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的办学理念,初步构建了以汽车类专业群为主体,以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和经济贸易类专业群为“两翼”的专业发展格局,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
效益。
随着学院办学领域的拓展和办学内涵的提升,传统职能制组织结构难以适应学院办学发展要求,院、系二级管理体制运用而生,部分事、财、物的管理职能下移至专业系部,专业系成为学院的基础办学主体。
管理职能的下移积极提高了各专业系的专业建设活力,但与许多高职院校一样,学院现行院系二级管理体制的健全和完善是一个长期过程,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是:一方面学院职能部门与专业系在职能上存在重叠和交叉,造成管理运行效率底下,职责分辨不清;另一方面,实行二级管理后,学院内部资源优先支持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发展需求,在汽车类专业硬件设施上投入了大量财力和资源,短期内对经济贸易系等文科专业系的资源投入停滞,导致文科专业系的教职工产生“被边缘化”心理,在价值认同上与学院整体发展目标产生隔阂,认为专业建设是学院层面的职能,“特色发展”是主体专业的事情,员工对专业系组织职能的认同处于“模糊状态”。
1.2 单一“理性管理”模式导致专业系管理文化存在缺失和冲突
从历史和现实看,高职院校主要采用的是以指标化绩效考核作为激励手段的“理性主义”管理模式,强调任务性、专门性、效率和执行。但指标化、程式化的“理性主义”管理也容易过分强调客观性和量化指标,忽视人的主动性、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性和集体合作的团队精神,诱导员工更多关心个人的层级目标能否实现而非团队和组织目标能否实现,注重考核结果的列队排名而非是否产生实际效果,导致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本位主义”和“功利
主义”。
1.3 经济贸易系价值观管理的移植设想
价值观管理源自企业管理实践,该理论认为,企业不单纯是一个赢利性经济组织,还应该是一个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寻求精神家园和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文化机构”。经济贸易系作为以管理类专业为主的的二级办学主体,承担了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文化与企业管理文化融合传承、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等社会职责,是具有深厚“人本精神”的超经济组织。价值观管理是系部正确定位、和谐发展和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管理模式。只有探索和构建出贯通学生、教师、学院和社会间的共同价值观管理体系,才能调动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精神激励、价值认同和文化引导,形成组织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应对发展环境的模糊状态,获得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2 湖南汽车工程职院经济贸易系价值观管理的运用实践endprint
2.1 依据发展环境构建专业系核心价值观
2.1.1 构建以学生心智模式改变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观
高职学生具有高中或中职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具备一定的客观事物认知和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学生家庭环境一般以务农和普通市民阶层为主,眼界和阅历较窄浅,许多学生遭遇过种种家庭变故和人生挫折,缺乏自尊、自信,缺失自我认知觉醒、自律和自我发展意识。从就业单位反馈的高职毕业生信息看,不少学生不但缺乏必要的职业岗位技能,更加缺乏与人沟通、自我学习发展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岗位发展能力,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常常与专业教学脱节,能力教育和素质教育成为“两张皮”,许多素质教育仅仅流于表面形式,并没有真正改变学生的心智模式,使学生获得自我认知、自我改变、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以学生心智模式改变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观就是要颠覆传统单边沟通、重知识传授和单项技能的课堂形式,促使教师全过程参与学生的心智改变活动,通过课程教学、课后辅导、沟通交流、社团活动、主题班会、实习指导等诸多渠道,将教书育人有机结合在一起,全方位、全过程为学生塑造一种团队合作沟通、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结合、自我反省和发展的高职学生心智发展环境和文化,鼓励学生通过主题任务、主题发言、体验学习获取新的知识或信息,扩大人际交往面,接纳和欣赏差异性,积极向与自己看法不同的人学习,从工作中学习,把自己的经历当作最主要的学习途径或方式。促使学生心智发展由自闭、自卑、自我发展缺失转化为自知、自信、和自立。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敢于迎接困难和挑战,心怀追求抱负并愿意付诸于行动,从而获得独立的思维能力、务实的生活态度和自我发展能力,承担起家庭和社会责任,形成职业理想和抱负。只有心智模式改变了,学生才能获得主动学习、自我提升、就业适应和职业发展的能力。
“改变学生心智模式”的人才培养观是经济贸易系系部价值观的首要体现和要求,是对使学生从“工具人”回归为“社会人”、“文化人”的“人本精神”的基本诠释和价值
追求。
2.1.2 构建以教师职业尊严为核心的职业成就观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教师一方面要适应学生基础差、学校办学条件不完善、教师收入水平低等历史和现实的办学条件约束,另一方面更要适应现代职教体系对高职教师提出的现代教育技术、行业职业能力、社会服务拓展能力等“双师”条件和职业能力的新要求,更要面对“经济-实用价值观”等思潮对传统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高职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存在下降趋势,社会认可度和社会地位低,导致一部分教师存在职业焦虑、缺乏敬业精神和事业心,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要达到自我实现的高度有难度,缺失“自我实现的需求”激励因素,需要重新认识和定位自己的职业价值。
以职业尊严为核心的职业成就观是要尊重高职教师职业成长规律,以教师的职业成长认同、职业情感认同和职业尊严认同为核心,通过院系两级的职业生涯引导和服务,鼓励、肯定和支持高职教师为适应教学模式和职业能力的要求自觉自主制定职业发展计划和策略,将高职院校职业生涯管理和高职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两个层面相结合,使每个高职教师的职业生涯目标与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一致,实现教师职业价值观与专业系价值观及学院办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融合。
2.1.3 构建以院系协同发展为核心的组织发展观 院系协同发展的组织发展观就是要正确定位专业系在学院整体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专业系应根据学院的整体发展战略和办学定位,最大程度发掘专业系的办学资源,发挥专业优势,主动对接区域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实现专业系所辖专业群发展与区域行业企业岗位群发展的有机对接。专业系应主动克服学院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存在的职能缺失和管理冲突,创新专业系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鼓励教职员工以专业调研、企业实践、兼职锻炼等形式积极联络行业企业,创新校企合作渠道和方式,将各类社会资源整合入专业建设。在专业系建设和发展中始终遵循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克服本位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将专业系价值观统一于学院价值观之下,形成院系两级协同和互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2.2 探索价值观沟通、认知、认同与植入的传播渠道
2.2.1 以危机意识引导和促进专业系价值观沟通 专业系价值观构建后,价值观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向全体教职员工进行有效传递。经济贸易系利用工作计划、培训讲座、主题研讨、专项学习等形式,持续向教职员工传递高职招生就业形势、产业发展态势、职教同行发展动态等环境变化信号,促使教职工形成危机意识,鼓励教职工广泛参与系部价值观的沟通与交流,排除和降低价值观推行的观念阻力,由人才培养观、职业成就观和组织发展观有机构成的经济贸易系价值观普遍得到了师生的认知。
2.2.2 以系部管理人员言行一致促进价值观认知和认同 专业系价值观基本原则确立后,经济贸易系着重通过领导沟通和示范作用,强化价值观认知和认同,通过价值观与行为的匹配,传递价值观管理信息。例如:在会议组织上,经济贸易系废除空泛的会议制度,依据各种问题和矛盾的轻重缓急有,预先确定会议形式、会期和与会人员,系部领导在会议前必须对问题和矛盾进行充分的调研,明确会议的主题、凸显要解决的问题,在会议上必须带头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必须开诚布公征求教职工对问题的不同意见和看法,必须落实保证问题解决到位,从而让教职工逐渐认同和接受会议的管理价值,确保了教职工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解决问题矛盾的效率。
2.2.3 以制度和行为准则为抓手促进系部价值观植入
经济贸易系以制度和行为规范为抓手,促使教职工遵守共同的行为准则,实现系部价值观从认同向潜移默化植入的转化。例如:为促进教师关注学生学习心智模式的改变,经济贸易系在听课评课制度安排上,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合理性,强调学生中心和学生行为改变,在考评形式上强化空间交流和学生成果作品展示;又如:为支持教师积极参加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升职业技能,成就职业尊严感,经济贸易系优先保证教师的培训经费,将教师参与培训学习作为绩效考核指标,同时予以确认加班工作量,要求教师遵守培训学习规范,所有学习培训必须将培训日志、总结或感想在大学城空间建立专栏展示,系部组织参加培训的骨干教师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主题汇报交流,在系部大学城公共空间进行宣传报道,提高教师参加培训工作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在价值观管理引导下,培训学习不再是教师个人的事情,不再是领导布置的任务,实现了教师个人职业成长、学生培养提质和师资队伍建设院系协同发展的结合。endprint
2.3 初步构建价值观管理考评制度
经济贸易在遵循学院绩效考核基本原则基础上,改变传统“理性管理”制度下量化考核和指标考核的单一模式,将价值观考核有机融入绩效考核,设置了成就学生、敬业精神、学习力、创新力、纪律观、工作激情六个考核维度作为价值观管理工具,以月度考核形式由教师依据自身的工作成效自主申报,每个维度依据贡献大小和成效赋予0.5、1.0、1.5、2.0四个层次的分值,由系部予以核实评价,累加计入年度考核。
学生成就考核维度包含了学生技能竞赛指导、学生职业资格考证培训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指导等工作内容;敬业精神考核维度包含了新生管理、教师技能比武、专业调研等专项和突击性工作任务的参与等工作内容;学习力考核维度包含了培训学习、竞赛观摩、挂职锻炼等内容;创新力考核维度包含现场实践教学、新课程开发、新专业申报开发等专业建设新渠道和新方式的行为努力;纪律观考核维度作为常规项目;工作激情考核维度涵盖教师旨在促进系部招生、就业推介、教改课程、社会服务、重点工作主动担当的工作活动。
通过价值观考评,经济贸易系旨在以价值观为引导,激励教职员工发挥自身特长,发扬主人翁意识、主动工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持续提高教职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获得非量化的、非经济效用的专业建设成效和系部建设成果。
3 高职院校专业系价值观管理绩效提升的待解问题
价值观管理理论和实践模式源自于企业管理实践活动,尽管高职院校在职业人才培养和职业文化传承上与企业有密切的联系或近似点,但毕竟其在社会职能、组织架构、管理体制、资源投入等方面与企业存在较大的目标差异与管理模式差别。价值观管理作为一种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向高职院校的移植效果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尝试观察和更科学的效果评测。
另外,由于高职教育本身在社会功能与定位、发展前景、制度变革等领域仍然存在众多的疑惑与不确定因素,也造成了高职院校自身价值观定位的混沌与模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系构建共同价值观的愿景。
再次,高职院校院系二级管理制度作为高职院校增强办学活力、推行分权管理的尝试,依然存在许多体制性缺失与矛盾,专业系并非能完全独立行使管理职能,系部和学院在人事安排、资源划拨、激励机制等方面,依然存在较大的职权重叠和冲突,专业系推行价值观管理具有制度的不确定性。
尽管如此,作为弘扬“人本精神”的价值观管理在高职院校的移植与创新必将从文化建设和终极价值追求角度丰富高职院校管理的内涵和成效。
参考文献:
[1]陈钢,黄卉.高职院校专业系价值观管理问题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7).
[2]朱彤,袁琴.基于新教学模式的高职教师职业生涯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5).
[3]陈春花,刘祯.阿里巴巴:用价值观领导非正式经济事业[J].管理学报,201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