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课程考试改革初探

2014-04-10郑立梅ZHENGLimei张默ZHANGMo

价值工程 2014年9期
关键词:考试高职能力

郑立梅ZHENG Li-mei;张默ZHANG Mo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沈阳 110122)

(Liaoning Water Conservancy Vocational College,Shenyang 110122,China)

0 引言

考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测量教育教学效果的工具,它与教育教学活动相伴而生,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并使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提升到新的可控水平。目前考试是大多数高职院校教育评价和质量管理的主要手段。在教育系统以外的人才市场上,考试也被用来作为职业资格鉴定和人才选拔的基本工具。按照“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的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目标,高职教育课程如何通过考试理念来引导,如何改变一张卷纸定人才的考试模式,使考试真正成为人才选拔和教育教学活动效果测评的手段将考试改革的主要内容。

1 高职课程考试改革需要明晰的三个前提

1.1 确定高职课程考试目标 高职课程考试目的是考试主体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对考试活动功能和价值的主动选择和确定,考试目的直接决定考试的种类、程序、内容、标准及组织形式,指引着考试活动的方向。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与普通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术型人才,强调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与严密性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强调专业技能的掌握。应该明确的是,与中职教育强调培养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还不同,高职教育还要求学生具备“系统的应用知识”,没有系统的知识,没有必要的理论,没有定量的计算能力就不是高等教育,这是“高职”区别于“中职”的重要内容[1]。所以说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区别于普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层次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在这一培养目标指导下,考试的目的也就更加明确,即高职教育考试的目的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专业技能的掌握,强调在系统应用知识的指导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明确高职课程考试内容 对高职课程而言,尤其是专业课程,每门课程都需要传授知识、提升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对高职学生来讲,更需要获得的是一种能力,能力是需要“训练”来获得的,而不是单纯的讲解。学生只有在自己动手、动脑,解决尽可能接近现实岗位中会遇到的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锻炼出能力。仅仅通过一张试卷,通过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或论述题等题型的考试内容,难达到考核学生能力的目标。在课程考试中,如何设置能体现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容需要教育者依据课程内容的不同而定,但基本的原则要遵循既能体现学生知识体系的应用,考核学生的实际素质和能力这一标准。科学、有效的考试内容应基于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与之相应的课程目标,选择能够充分体现课程目标要求的具体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保证考试的全面性、客观性和综合性。

1.3 选取恰当的高职课程考试方法 考试方法主要研究考试方式和类型的科学选择以及考试时间、空间的合理设定。[2]在对考试方法进行选择时,要有利于我们在考试实践中根据考试目的、内容要求正确选择与灵活应用这些类型和方法,有利于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学习成果,有利于促进学生技能、能力和素质的发展提高。

2 高职课程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课程考试方法单一 目前,普遍采用的课程考试方法主要包括: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成果试等方法。其中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均采取试卷的形式,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记忆、理解、分析和简单应用。高职课程考试的目标,是要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传统的闭卷或开卷的方法已经无法实现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核。

2.2 课程考试命题简单化,答案标准化 为方便课程考试成绩的给定,实际考试命题中设定的场景过于理想化,在使用试卷为量表的考试中,教师会追求答案的标准化。学生通过强制突击的记忆完成考试,而到工作中却不能将知识运用。标准答案的设置也抹杀了创新思维,教师也是机械劳动,不能考查学生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重课程结果的考试,轻课程学习过程的考核 多数高职院校课程考试的时间都集中于期末阶段,考试时间集中。期末分数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试卷成绩两部分构成,两者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往往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较小,多数做法还是以期末试卷的分数为评判标准。尤其是在学生数量规模较大的情况下,由于大班授课,教师很难全面掌握所有学生的情况,期末试卷分数就成了学生评价的重要量尺。有些学生只是在考前临时抱“佛脚”也能取得不错的分数,而有些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等方面即使掌握很好,也许分数还不理想,亦或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表现得非常好,但仅仅是期末考试没有发挥好,造成分数不高。这种现象的出现,从另一个角度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因为大多数院校还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学生奖助学金和荣誉的标杆。同时,也是造成很多学生考试作弊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2.4 考试内容过分依赖教材,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智力的主要工具。教材本身不过是个培养媒介或工具,培养目标是借助教材,达到培养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目标。而且,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教材本身编写、出版、发行的周期无法完全适应更新速度。考试内容依赖教材,会让学生更加关注知识本身而忽略对能力和素质的培养。[3]与此同时,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要求的更新速度逐年提高,尤其是对高职学生,企业希望缩短学生的适应时间,尽快进入角色,有的企业甚至希望,学生能在校期间就完成角色转换,以降低成本,这对课程考试的内容提出了严峻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考试不再只是学校考核学生的工具,也是企业考核学校,选拔人才的工具。

3 高职课程考试改革思路

3.1 正确认识考试,树立新的考试观念 正确认识考试的目的和意义,树立新的考试观念。考试是要以增强学生的信心,肯定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成长,把考试做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工具。老师要秉持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提高的原则,设计考试考核模式,让考试成为学生能力得到证明、自身得到鼓励的机会,学生在为考试做准备的过程中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不同的课程考试类型相组合,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3.2 精于教学组织,突出学生主体,营造“乐考”氛围教师要明确将课程考试的目标,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掌握知识、训练能力、形成职业素养。考试改革要以教学改革为基础,以教学方案设计为突破口全面展开。教师在教学策略上更注重教学组织,在教学方法上更提倡行动学习和项目化教学,在考试形式上更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采用学生熟悉和习惯的工具考试,依据课程类别不同,使用混合式考试方法。坚持以增强学生信心、鼓励学生自主行动学习的理念,教师在整个课程考试过程中主要起任务设计、情景设置、课程评价等导师作用。通过考试让学生行动起来,让考试成为学生能力的证明,通过考试及时对学生的每一次行动做出肯定,通过考试树立学生信心,见证学生的每一次成长,让学生体验考试的乐趣,形成乐考氛围。

3.3 精于教学方式设计,改革考试方式,体现过程化考核 精于教学方式的设计,要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试行小组讨论式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学方法。在考试过程中可以大量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力的形式,突出学生主体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布置项目化作业,要求学生自主行动完成,并以“作品”的形式呈现,避免抄袭作弊,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在社会活动中提升信心。变一次性期末考试为过程考试,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关注学习的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4]。因此,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都要进行考试,以过程性考试为主,终结性考试为辅。

3.4 技能证书和竞赛引领、技能协会支撑,形成特色的课程考试方法 职业技能培养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责,有效的机制创新有利于人才培养和质量的提高。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是职业能力的标准,职业技能竞赛是目前职业能力培养的有力平台,找寻职业资格及技能竞赛与课程考试的结合点,按照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瞄准特定的在全国、全省、全行业有一定影响的赛事,将课程考试融入其中。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新考试模式。成立技能协会,充分发挥实验、实训资源的作用,让学生自主管理、自主训练。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为学生能力训练提供平台,帮助学生完成职业资格的考试和职业技能竞赛的训练。改变原有的考试模式,用能力考试、素质考试逐步替代知识考试,不断促进以赛代考,以证代考的采用多样化的考试形式。

3.5 课程考试主体由企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 目前的课程考试的评价主体基本都是教师,教师担任着考试的执行者、评价者,而忽视了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造成评价渠道的单一性,导致考核结果渠道单一。通过企业评价,实现深度的校企合作方式,使学校即使掌握企业需求信息,增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热情;通过学生自评,使学生积极肯定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结果,同时认识到自己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计划,从而在整个工作学习过程中得以成长。通过小组互评,同学之间客观的评价小组内每位同学的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建立和谐的团队环境,提升团队的学习激情。教师可以与企业共同制定课程考试合格的标准,企业按“员工”的要求来考试,使学生尽快融入企业人的角色,考试模式上可以与企业的绩效管理模式相融合。

总之,改革考试模式是客观评价学生能力的起点,一张试卷定人才的考试方式已不能适应人才的评价方式,尤其是职业教育工作者,更要不断探讨客观评价学生的方式,让考试成为引领学生不断提高职业能力的有力工具,更好为人才培养服务。

[1]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9.

[2]高职高专教育考试改革理论研究报告,http://lilun.hbee.edu.cn/html/ksll/2010-01/68181.html.

[3]陈耀敏.高职高专教育考核方法的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7(02):56-58.

[4]毛琳波.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绩效考核方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04):276-277.

猜你喜欢

考试高职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