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伦春旗图书馆现状及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4-04-10白春丽BAIChunli

价值工程 2014年9期
关键词:鄂伦春阅览室民族

白春丽BAI Chun-li

(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图书馆,鄂伦春自治旗 165450)

(Oroqen Library in Hulunbeir City,Oroqen Autonomous Banner 165450,China)

0 引言

鄂伦春民族是国家重点扶持的28 个30 万人口以下较少民族之一,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于1952年成立了鄂伦春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旗,位于呼伦贝尔市东北部,总面积59,880 平方公里,总人口28 万人,有汉族、鄂伦春、蒙古、达斡尔、鄂温克等23 个民族,其中鄂伦春族2,754 人。鄂伦春图书馆始建于1975年。作为县级公共图书馆,承担着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服务的社会职能,肩负着收集、保存民族文献和民族文化传承的职责。多年来,鄂伦春图书馆的发展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如何更好地发挥县级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和作用,更好地为全旗各族人民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1 鄂伦春图书馆现状

鄂伦春图书馆一直没有独立的馆舍,现馆址位于旗会展中心二楼,面积为800 平方米。馆内设有7 个读者服务室:图书外借室、成人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地方文献展厅、资料室。在2004年的第三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鄂伦春图书馆被评定为国家三级图书馆。2008年底完成了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工作,成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

1.1 人员 鄂伦春图书馆现有正式职工19 人,其中本科学历有3 人、大专学历14 人、中专2 人,其中图书馆员职称者6 人、助理馆员职称者9 人。在缺乏专业人员的情况下,这支队伍能够以一种扎实肯干的精神,基本完成图书分编及目前开设的各类服务项目。

1.2 馆藏 截止2013年底,鄂伦春图书馆累计藏书为50000 册,其中图书为30290 册,电子图书19000 册,报刊2330 册,古籍图书160 册。图书馆十分关注国家对贫困地区文化事业的扶持政策,并先后争取到北京图书馆、内蒙古文化厅等捐赠的书籍。但总体来看,馆藏建设的速度仍较为缓慢,建馆36年来的年平均进书约为577 册,以鄂伦春自治旗的总人口计算,目前的人均藏书为0.074 册。

1.3 服务 鄂伦春图书馆开设传统借阅服务,周开馆时间56 小时/周,年借阅量1 万多册,年接待读者2000 多人次。借阅服务的重点主要是成人阅览室和少儿阅览室。在服务特色方面,工具书阅览室利用工具书藏书量相对较大的优势,在全旗普及工具书的使用中发挥了作用。在网络服务方面,电子阅览室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对读者开放。在服务的广泛性方面,为使借阅服务能够到达乡村,在各乡镇、猎民村、社区都设立了图书网点,定期派送图书,形成了一个“流动图书馆”。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经费短缺制约了图书馆的发展 根据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2008年11月1日起施行)》,服务人口在20 至50 万的总建筑面积以及相应的总藏书量数量控制指标:建筑面积控制在4500 至7500 平方米,人均藏书在0.9 至1.2 册,总馆藏量在24 至45 万册。而目前鄂伦春图书馆面积仅800 平方米,总藏量仅2 万余册,人均藏书还不到0.1 册,与这些指标相差甚远。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经济发展落后造成的社会资源配置不均衡,致使地方政府对图书馆的投入不足。经费短缺成为了制约鄂伦春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2.2 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 由于鄂伦春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在图书馆中信息技术没有得到全面的运用,在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方面,既缺乏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和人才,又缺乏规划、缺乏主动的参与意识,使信息化建设速度缓慢、水平不高。

2.3 专业人才匮乏,服务水平不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信息化的进程,县级公共图书馆面临基于网络的服务环境,以及免费开放的大环境。鄂伦春图书馆不应满足于服务现状,应该看到:图书馆在面对读者数量快速增长、读者服务范围快速延伸等情况时,服务能力还不强;在满足读者多层次、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开展多样性、针对性服务方面,与同类图书馆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总体服务水平还不高。同时,馆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缺乏专业人才。

3 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3.1 转变被动观念,多渠道筹措资金 转变被动观念,是要转变过去“等、靠、要”的被动局面,树立文化事业发展新观念,即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作用的,作为较偏远的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不能仅仅依赖经济发展带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应积极发展文化事业,使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因此,作为县级公共图书馆应积极行动起来,一方面要积极向当地政府争取资金,另一方面还要积极拓宽资金渠道,争取来自社会各界和个人的投入,主动加强与相关文化机构的横向联系,创造条件筹措资金,曾强自我发展能力,积极促进独立馆舍的建设,积极促进馆藏资源建设。

3.2 馆藏资源建设需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鄂伦春图书馆所处的鄂伦春旗及呼伦贝尔地区有着独特而丰富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因此,充分发挥鄂伦春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应将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作为本馆发展定位之一,重点开展本土文献和民族文献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工作。在采购中保证地方文献的优先收集,积极参与本地民族、民俗特色文化建设,加强与相关民族文献出版、保存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在现有本土文献的基础上,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馆藏体系。

3.3 积极推进自动化建设 推进自动化建设应更新观念,充分认识网络环境下读者信息需求的变化,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首先,应尽快完成业务管理的自动化,尽快建立本馆书目数据库,完成采访、编目、流通、检索的自动化。其次,建立稳定、高速的局域网络,增加可供读者使用的计算机数量。再次,做出数据库建设规划,重点进行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同时,还应建设图书馆网站,以网站为平台开展网络信息服务。

3.4 积极寻求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鄂伦春图书馆必须破除过去封闭的管理和服务模式,积极依靠省、市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寻求与县级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参与馆际文献资源布局的协作,甚至与寻求高校、科研图书馆系统的交流与协作,最大限度地走共建共享之路。在网络环境下,加入共建共享体系、建立本馆的特色资源、参与共建共享,参与集团采购,开展馆际协作业务。

3.5 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鄂伦春图书馆必须具备有一定的图书情报专业背景、有一定的外语水平、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检索技能的人才队伍,这样才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才能完成网络环境下的文献资源建设,完成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完成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开展多样性、针对性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人员队伍建设,一方面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馆员进行业务素质培训。两方面结合,才能为图书馆迈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提供重要保证,才能加快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步伐。

综上所述,鄂伦春图书馆只有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新环境的变化,充分认识自身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转变观念、积极思考、创新发展,才能满足读者需求的变化,才能更好地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为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为本地区的科研与农牧业生产提供有效的文献信息服务。

[1]鄂伦春自治旗简介,鄂伦春政府网,http://www.elc.gov.cn/.

[2]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中国图书馆学会http://www.lsc.org.cn/cn/index.html.

[3]苏磊,刘小兰.浅谈县级公共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图书馆界,2010(4).

猜你喜欢

鄂伦春阅览室民族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我们的民族
亲亲的鄂伦春
鄂伦春:用一杆枪,作春天的诗
多元民族
鄂伦春小夜曲
三年实现电子阅览室全覆盖 有效发挥育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