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事高校师资工作的几点感受

2014-04-10韩华HANHua李燕LIYan

价值工程 2014年9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师队伍学科

韩华HAN Hua;李燕LI Yan

(西安理工大学,西安 710048)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n 710048,China)

0 引言

国以才兴、校以才治、业以才立。随着21 世纪的到来,人才资源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高校教师是高校发展的主体力量,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希望,而且直接影响到国家培养人才的质量和科技创新的水平。因此,必须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只有积极改革人事制度,才能选拔出优秀人才,才能极大的促进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的优化,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科研能力和水平。

1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激励机制缺乏科学合理性 高校内部管理基本上是行政命令,在评聘职称职务时,教学和科研关系的把握不当,缺乏科学的论证。教师职称职务与教师工资、津贴、待遇等挂钩,职称职务的评聘不是看教学质量,而是看科研成果数量,学术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歪风得到了助长。学校或院校缺乏自主权,没有了公平竞争,使得教师缺乏竞争意识,缺乏教学改革和科研创造的压力和动力。

一些基础课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分配物质奖励少,劳动价值没能体现,基础课教师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由于课题申请困难,科研活动得不到充分的鼓励,造成一些教师不能安下心来工作,基础课教学质量也直接受到影响。被聘为教授的一些教师对本科教学任务不愿承担,以至于本科生的教学质量也受到影响。只有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下,教师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力量,教学质量才能明显的提高,学校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1.2 教师队伍需要优化

1.2.1 教师队伍学历结构方面 建成高水平的大学取决于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据统计,我国2003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科院及国防科工委所属的高校教师中,最高学位的博士者仅为23.49%,硕士学位者仅为39.79%。由此数字可以明显的说明高学历教师比例偏低,这样很难推动高校整体的发展。

1.2.2 教师队伍学科结构方面 由于社会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我国高校学科结构因此有待较大的调整与变化。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更新较慢,知识面窄,学科交叉学习缺乏,使之知识渗透能力、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并且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人才结构的不平衡问题也同样突显而出。高校新兴学科人才短缺,新兴学科专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和高校整体的发展都受到影响。

1.2.3 教师队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方面 在当前新老教师交替时期,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制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制度及中青年学术大师、教学名师培养制度都还需要近一步完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没有真正意义上地建设起来,学术带头人少且年龄偏大,中青年骨干教师层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学术梯队缺乏后备力量。

2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目前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有三大主要任务:一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增加师资数量,解决生师比的问题;二是重点增加非法学的师资力量,增加能够填补学校空白、在国际学术活动中拥有发言权的法学学科优秀人才;三是全面调整整个师资队伍的学历学位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

2.1 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2.1.1 建立公开平等的竞争机制 高校在教师队伍的引进、培养、使用上,要做到公开选择、竞争上岗,制定教师资格认定、遴选聘用、培养培训、考核奖罚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并严格遵照实施。废除教师终身制,也可根据需要按一定比例设置终身制教师岗位,对部分成绩突出的教师实行终身制聘任,以便建立稳定的学术骨干队伍。实行合同制聘任,明确教师的职责和任务,聘期结束后,根据需要和工作业绩决定是否续聘,同时与晋升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2.1.2 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机制 科学地考核与考评制度是提高教师质量的根本保证。高校在制定绩效考核制度的时候,除了考虑到公平的因素以人为本外,还要考虑到教师教学、科研等特殊性,以此制订出科学、全面、实用的绩效考核体系,能全面地反映教师在教学、科研、育人、服务等多维度的业绩,发挥教师的多元教育功能。积极推行评聘分离和以聘代评,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把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晋级和奖罚的依据,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2.1.3 建立公平高校的分配激励机制 深化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合理拉开收入的差距,坚持津贴分配与工作岗位、工作绩效以及工作能力能够充分挂钩,这样能够发挥津贴分配在教师管理中的激励导向性作用。

2.2 建立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及运行机制 新的教师队伍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的建立,要树立开放、人才流动、人才效益、科学管理等观念,形成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要建立动态管理模式是教师结构得到优化,教师骨干得到稳定。高校的希望和未来是青年教师,高校应把35 岁以下的中级职称的优秀青年教师作为培养对象,培养成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的骨干教师;在学科带头人方面应把45 岁以下的高中级职称的优秀骨干作为培养对象,培养成教育理论基础坚实、系统,教育教学丰富,科研实践经验丰富,有突出科研成果,国内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在学术大师、教学名师方面,应把有高级教师职称,特殊教师称号的优秀学科带头人才当作培养对象,培养成为具有广博的教育理论素质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对掌握国外教育教学和科研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带动一批学科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也对教师队伍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使其教书育人、教学研究方面的成绩显著提高。

要稳定教师骨干,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就必须把握住教师的来源和真正实施教师聘任制,要科学论证、因事设岗、以岗择人、人事相宜、事职相符。还要正确认识人才流动,在流动中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教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得到保持,提高学校的整体学术水平,活跃学校的教学科研氛围。加强动态的管理模式强调岗位意识,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要按岗位需要进行,教师队伍结构才能真正优化,办学效益才能提高。

2.3 切实做好教师队伍的保障工作 高校教师作为办学中的主体,是教育中的主导。只有为教师提供优良的生活条件、福利待遇,他们才可以全力投入教学和科研等教学活动中。要做好教师队伍的保障工作应从几个方面:首先就是要努力形成尊重知识、劳动和人才的氛围。其次就是努力营造广大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环境。三是要大力推进校务公开制度,实现民主办校的好局面。最后就是要积极推进住房条件,搞好校园综合治理等,为广大教师安心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

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工作是高校教师工作,高校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主体力量。高校教师队伍管理工作中,必须根据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制定队伍建设的具体计划,建立开放式的动态管理模式及和运行机制,重点解决关键性问题,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要落实到位。并且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共同做好教师队伍的管理工作,使其素质整体提高,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

[1]教育部.教人[1999]10 号,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意见.

[2]纪宝成.高校教师聘任制仍需改革与完善[N].中国教育报,2005-5-20(3).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阎学瑞.新形势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做法.陕西省教育厅师资与师范教育处编,2004.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教师队伍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超学科”来啦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