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就业指导教师专业能力水平

2014-04-10刘小波LIUXiaobo

价值工程 2014年9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院校

刘小波LIU Xiao-bo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武汉 430090)

(Hubei Land Resources Vocational College,Wuhan 430090,China)

0 引言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现已经成为社会头条新闻。自我国大学扩招以来的第一个就业高峰年到现如今已十年时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面对日趋严峻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除了党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不断出台各项积极的就业政策外,教育部及各大高校也积极探索就业工作新思路和新方法。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也十分激烈。教育部教高[2006]16 号文指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其办学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为了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并正确引导毕业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中的一项重大任务。因此,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其专业能力水平迫在眉睫。

1 转变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传统教育理念,竖立以育人为本的全程化、个性化、专业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观

教育部2007年颁布《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以来,很多高职院校已将就业指导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有些已作为必修课。几年来,就业指导在促进就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始终是以促进就业为目的实用性、速效性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求职技能、简历制作等的指导,而忽视了企业文化,职业发展,生涯决策等方面的引导与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就业指导应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目标及“创新高校人才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重要思想。这些重要论述为推动高校教育科学发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指明了方向。因此在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也应遵循教育改革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实际需求,坚持竖立以育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强化全程化、个性化、专业化的人才培养质量教育理念。

2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知识的积累、总结和创新,最终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

我国的就业指导起步较晚,还未形成一套适用于高职毕业生的职业教育体系。在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初期,就业指导教师过多的借鉴国外的职业教育理念,没有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社会需求及学生的特点与需要,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导致就业指导脱离现实需求,对学生的帮助不大。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行业专业用人需求,不断创新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设计,调整教学大纲,完善教学内容,探索出一套科学的、适用于我国高职院校毕业就业指导教学体系。例如:在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课程设计上,要体现专业特色与职业特色的相对接,理论与实践相交替、课堂教学与个性辅导相结合的课程模式。还要根据不同年纪不阶段的学生发展需求,设计分层次分阶段的阶梯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要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十八大”提出的以德树人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观,把学生评价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在体现专业化的同时,又注重将不同的学科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专业实际;在教学方法上,要勇于探索和尝试不同的教学手段。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案例性教学、实践性教育及互动式教学,转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鼓励、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主动学习。

3 积极参加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专业培训,加强开展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相关领域理论研究和论文发表

目前我国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有了一定规模,但整体专业素质与能力水平不高。2002年教育部提出“专职就业指导教育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要保证不低于1:500”。但实际上,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数量都未达标。加强高职教育改革、加强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毕业生职业发展能力、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而且培养“双师型”教师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师应该积极参加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专业培训,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我国的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目前依然停留在为解决就业安置为目的的初级阶段,辅导内容仅限于就业政策宣传、就业资料准备、就业技术等方面。这种辅导与真正意义上的毕业生就业需求存在很大差距。为了使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始终、形成一套科学实用的流程体系,就必须在理论研究方面有所突破。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生涯发展及就业问题案例等,因此有必要积极探索、创新出一项专门性的理论,以便于更好地服务于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

4 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教学改革的相关政策,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课程也在不断的改革创新。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其实践性尤为重要。目前,很多院校仅从就业指导课堂上就已摒弃传统单纯的灌输式、说教式教学,改为游戏式、情景模拟、素质拓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其次在第二课堂活动如模拟面试、生涯规划与设计比赛、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也了一定的突破。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使这种互动式的教学生动有趣,而且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要求专业教师必须不断的积极参与和尝试,积累实践经验,才能使整个实践环节有效进行并取得一定成效。

5 要多读书,不断加强多学科的学习,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量

湖北省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王建农老师在《职业生涯规划—不需要教科书的课程》中提到,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是一系列比较系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总和,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和经验体系。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集合多门学科的课程,想要将这门课程上好,就必须要多读书,积累自己的知识量,以便更准确的把握好课程标准,真正发挥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

[1]王建农.职业生涯规划—不需要教科书的课程—学习《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体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3).

[2]张威,李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经验与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

[3]唐强奎.浅析互动式教学法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意蕴[J].出国与就业.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院校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最“叛逆”的毕业生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