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文学概论》中传播媒介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4-04-10王燕子

史志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传播媒介概论感性

王燕子

关于《文学概论》中传播媒介教学的几点思考

王燕子

文学与媒介已经无法分割,对于文学的界定,甚至需要借助传播媒介的发展阶段来区分不同文学类型的特征,这时候引入传播媒介的教学内容,是《文学概论》课程中必须重视的知识点,可以利用理性与感性相结合,感性内容的差异性体验,课堂讲授与课后实训相结合等方法,并结合当前具体的新媒体文学案例分析,进行媒介文本的实践性教学。

文学概论 传播媒介 新媒体文学

《文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以往的教学中对于文学本身的理论讲解比较多。但是,从当前的文学现象中可以看到,文学已经与媒介无法分割,对于文学的界定,甚至需要借助传播媒介的发展阶段来区分不同文学类型的特征。这时,对于传统的文学理论课程的设计,需要加入一些新型元素。

由南帆等人所著,2008年北京大学出版的《文学理论》,是现在较能反映新媒体文学发展现状的一本教材,这本教材有一个专门的章节就命名为“传播媒介”。在这个章节中有三个小节,分别为“电子媒介与文化”“文字与影像”以及“电子时代的文学”。此章节的布局设置,将电子媒介与文学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电子时代文学的发展现状展现出来。比如,在教材中强调了当前社会中“看”与“阅读”之间的区别,引导人们去关注“读图时代”的利弊问题所在。甚至从中提出问题,“这是否意味着人类信息接受形式日益复合化的同时,人们阅读字、词、句的种种微妙的感觉却正在走向迟钝和退化?”[1]此类型的问题可引发学生对自身生存社会的现状进行反思。

但是,整体观之,此教材比较注重电子时代的技术问题与文字文学的表现问题之间的区别,比如,在教材中大量分析了电子技术的真实感的传达,以及这种传达对于观众主动性思考力的削弱,甚至还引用了詹姆逊的话语,“在电影中,幻象迎合着人们对他提出来的哪怕是非常微小的新的要求,令人极为惬意但也极其被动”[2]。这种内容的引入和强调,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引发其思考,对于媒介文本的作用和影响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但这只是从理论角度进行了一些区别,没有太多的案例分析来印证这种观念。

如果《文学概论》的课程教学只是按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的讲述理论知识,学生一般都仅限于满足皮毛了解,应付考试,而不是真正体验理解,这自然也无法成为今后能够鉴赏以及创作文学文本的能力。对于这种状况,笔者有几点思考,并将其运用于具体教学中,获得了一定实效。

一、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压缩教材内容,增加案例讲解

《文学概论》课程作为学科基础性理论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一或大二上学期开始讲述,这种安排对于学生来说,利弊兼有,一方面,理论课程的前期讲授,可以让学生有一定理论框架,对于今后的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或外国文学的教授起到基础理论支撑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文本阅读量及视野的局限,在讲述理论课程时,很难真正能够理解体会到概念内涵的意义,一般只能停留于概念理论的初步认知阶段,很多学生只是满足于概念背诵,应付考试。于是,这就要求课程老师,必须在课程实践进行中要注重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将理论概念的讲解与案例分析的感性体验相结合。如此,才能让学生在案例分析的具体运用中,感受文学的魅力同时,理解文学理论的概念。

南帆版的《文学概论》中,传播媒介的教学内容重点在于传播媒介与文化的关系,影像特征与文字特征的区别,以及电子媒介时代及网络时代不同文学表达的空间和方式。这样的安排,比较多的是理论分析和现象描述,对于具体文本的形态虽然有所涉及,但很简单。对于学生来说,理论描述部分是可以自己阅读的,具体讲解部分只需指点一下,还是可以的。如果老师不厌其烦的多次重复教材讲解,其实不必要,因为对于学生来说,这时候重点不在于知道什么,而是理解内容,这是从外在知识转换为内在能力的过程。于是,笔者设计用一组案例分析,直接让学生进入到不同媒介文本类型的分析理解过程中,用感性内容的体验理解与理论概念的理性分析相结合,真正将知识的认知转换为能力的掌握。

二、感性内容的差异性体验——选用同一主题,不同媒介文本类型的案例,进行对照性案例分析

如果需要加入一组文学案例分析,以便学生掌握不同媒介文本类型的特征,从而真正体验媒介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那么选择什么样的案例就成为一个关键。随意选用不同文学文本,肯定达不到预期目标,感受到文本的差异性体验,最好的方法是选用同一主题,不同媒介文本类型的案例,这样进行对照性案例分析时,可以达到鲜明对比的效果。

笔者设计这组案例文本,是针对“父子看球”的主题,选用了刘心武《一起去看》(文字文本),德国画家卡劳恩《父与子·看球》(漫画文本),姜文导演的《看球记》(微电影文本)三个不同媒介文本类型的案例。此三个不同形式的文本,正好代表了不同媒介文本的表现特征。例如,《一起去看》中,作者是利用时间轴的发展顺序,从孩子九岁、十六岁、上大学、工作了之后,四个不同时间段中,父与子对待看球问题时,产生的不同矛盾来表现父子情的故事。对这个小小说的分析中,学生可以掌握文学的时间性叙事的语言艺术特征,因为在文字文学中,作者是需要通过时间性的逐渐铺开,利用语言文字的抽象性符号效应,引发读者的想象力,从而完成一种“内图像”(头脑中想象出来的,朦胧的,不清晰但有所连贯的类似性图像)情节故事讲述。而《父与子·看球》(六帧漫画)与《看球记》则是用时间轴与空间轴并存的综合性艺术作品。不同的只是,一个仍是需要想象力填充细节的六帧漫画,一个是直接为动态图像的微电影作品,这两个作品都区别于抽象性文字符号,有着鲜明具象的影像符号,这种类型的媒介文本可以让学生直观明了故事的内涵,无需通过想象场景,就直接对父子情的主旨有所感受。

三、课堂讲授与课后实训相结合——安排课后实训联系,回馈时进行课堂讨论,加深理解

课堂讲授只是一种外在知识的讲授过程,虽然中间可以安排环节,让学生参与进行讨论,进行互动教学,但是,如果结合课后实践训练,这种知识认知的能力才能更好的转换为一种实际操作的理解运用能力。

笔者在讲授了上述案例组的分析之后,安排了一次课后作业,作业的内容为:请根据《西游记》的文学、动漫、影像的不同媒介类型的文本进行审美分析。这次作业安排下去后,后续的回馈非常有效,因为全部学生都看过央视版的《西游记》电视连续剧,有绝大多数看过吴承恩的《西游记》节选片段,还有大部分学生看过由《西游记》改编的各种类型的动漫节目。学生各自选择自己熟悉的文本,就文本中同一情节的处理,或者是同一人物的性格表现形式,进行不同文本间的比较。由于有些学生之间的分析结论,相互之间有对比,甚至对立的理解。于是,笔者后面还安排了一次课后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更多地交流不同媒介文本的审美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了媒介与文学的关系。

以上的课程安排和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传播媒介和文学的关系,因为当传播媒介成为文学文本载体的时候,它就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性的媒介载体,还有着一种媒介文本的艺术表现性,对此的理解和掌握,才能真正明了当下媒介社会中的文学特征。因为需要言说媒介社会的文学性,必须在明了媒介性内涵之后,再言说文学内容。

[1]南帆,刘小新,练暑生.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0.

[2](美)弗·詹明信.电影中的魔幻现实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上海:三联书店,1997.583.

王燕子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讲师

(责编 高生记)

猜你喜欢

传播媒介概论感性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视觉文化视阈下武术传播媒介研究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反腐报道中的大众传播媒介
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研究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感性的解放与审美活动的发生——对马克思一个早期思想的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