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通休闲城市建设研究

2014-04-10余凤龙黄玉梅

史志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南通发展

余凤龙 黄玉梅

南通休闲城市建设研究

余凤龙 黄玉梅

休闲城市由城市休闲基础、城市休闲需求、城市休闲资源和城市休闲环境四个系统组成。在借鉴我国沿海其他城市休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休闲城市的差异化和特色化、休闲文化、休闲品牌和休闲氛围四个方面提出南通休闲城市建设的对策。

休闲城市 休闲系统 沿海城市 南通市

休闲研究一直是国外学者关注的热门话题,但对休闲城市本身的研究不多,较多关注城市休闲产业和休闲空间研究[1]。国内对休闲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休闲城市概念[2][3]、城市居民休闲行为的调查[4],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者开始探讨休闲城市建设和城市休闲经济发展,如城市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以及休闲城市评价等方面[5],其中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开展了江苏省休闲城市的研究,张莉[6]、黄燕玲等[7]分别以无锡市、南京市居民为例,开展城市居民休闲消费的调查;徐海英探讨淮安构建江苏休闲城市的可行性[8]。《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颁布和实施推动了旅游经济和休闲产业的融合,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休闲时代的来临呼唤城市快速发展休闲产业,构建具有自身特色品牌的城市休闲产品,树立城市休闲品牌。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的江苏省南通市,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被誉为“北上海”,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通过发展南通休闲经济,可以改善区域产业结构,增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同时适应居民休闲需求,打造具有特色的沿海休闲城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休闲需求。本文将南通市置入江苏全省和我国整个沿海区域城市发展背景下,在汲取中国沿海发达城市休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推进南通休闲城市建设。

一、休闲城市内涵与系统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休闲城市进行了定义和概括,并基于对休闲城市的理解,构建城市休闲系统,建立评估城市休闲程度的指标体系。魏小安和李莹认为休闲城市是指在城市生活中,休闲活动普遍,具有丰富的休闲设施,休闲产业在城市中占重要地位[2]。杨振之等将其概括为休闲文化深厚的城市,并运用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自然社会环境、休闲产品和休闲空间、经济指标评估休闲城市[3]。曹新向等通过总结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提出所谓的休闲城市,城市具有丰富的休闲设施和空间,休闲产业发展,休闲活动普遍,具有适宜的休闲环境和氛围,城市休闲功能占据城市主导地位[5],从系统论角度来看,城市休闲是一个系统,包括休闲需求系统、休闲供给系统、休闲服务和保障系统。吕宁从人的需要、城市经济学和可持续理论三个角度,提出休闲城市是指休闲功能突出,休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较高,休闲环境和谐,休闲公共管理与服务机制先进的城市,并从城市综合实力、居民休闲潜力和城市休闲环境3方面构建城市休闲指数[9]。

根据以上学者的分析,城市休闲系统一般包括休闲基础、休闲需求、休闲资源和休闲环境四个系统。城市休闲基础是城市休闲发展的重要支撑,反映了城市休闲发展的综合实力,如城市GDP、财政收入、第三产业发展等。城市休闲需求指居民对休闲的态度、参与程度和居民及外地游客的消费能力,包括当地居民休闲活动状况、政府发展休闲经济意识以及外来游客数量等衡量指标。城市休闲资源指可以供主体休闲的对象,是城市休闲发展的重要载体,体现了休闲资源的独特性、丰富性和休闲设施的完善性。城市休闲环境是城市休闲吸引力的重要体现,包括休闲生态环境质量和休闲活动的丰富程度等。

二、我国主要沿海休闲城市建设的启示

本文探讨中国沿海城市在休闲基础、休闲需求、休闲资源和休闲环境四个方面的优势,望对南通乃至江苏沿海休闲城市建设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1.休闲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第三产业发达,是城市休闲发展的支撑。

城市休闲是建立在一定的城市基础之上的,是城市发展休闲的重要支撑[9]。经济实力的增强提升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对休闲产业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深入推进和城乡统筹的发展,将直接或者间接引导城乡居民消费模式升级,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促进休闲经济发展[10],也推进了城市休闲水平的提升。除了连云港、南通、盐城、汕头、威海、烟台和湛江外,其余城市的三产比重都超过了40%,尤其是广州、深圳和上海三市超过了50%,三产比重越高,意味着城市休闲服务设施齐全,配套功能完善。江苏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较快,但从经济总体实力和三产发展水平而言,与沿海发达城市还是存在较大差距。

2.休闲需求: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出游欲望较强,具有较强的休闲能力。

人是城市休闲的主体,城市居民休闲需求是城市休闲化发展的动力和支持力[9]。中国沿海城市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2012年广州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30490元,但沿海城市之间也存在区域差异,最少的连云港仅12726元。沿海城市居民较高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刺激了居民的出游意愿,居民普遍具有较强的出游能力,中国沿海城市居民休闲游占总出游比重较高,因而,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强烈的休闲意识和休闲消费能力将推动休闲城市的建立与发展[10]。同样,与苏南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包括南通在内的江苏沿海三市居民生活和消费水平也相对落后,如南通、盐城和连云港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仅是广州的58.65%、50.65%和41.7%,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城市休闲经济发展的关键。

3.休闲资源:自然资源优质,人文景观丰富,具有特色的休闲资源。

中国部分沿海城市休闲资源质量较高且拥有独特的海洋文化休闲资源。休闲产业较为发达的沿海城市海岸一般以基岩质海岸为主,这种海岸沙细、滩缓、水清,符合居民对传统海岸印象,休闲业开发相对较早,也较为成熟,知名度也较高。同时,这些城市一般都是城海相依,城市文化尤其是近代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遗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景观,古典历史建筑与现代城市景观交相辉映,如青岛八大关、厦门鼓浪屿、天津五大关、上海外滩、福州三坊七巷等,为城市烙上了醒目而丰厚的城市印记,在此基础上,各城市设计了丰富的休闲产品,满足了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江苏沿海海岸线从北面的绣针河口至兴庄河口为砂质海岸,连云港西墅至烧香河北口为基岩海岸,其余为总长达883.2km的粉沙淤泥质海岸,江苏沿海的湿地休闲资源丰富而有特色。

4.休闲环境:城市休闲环境质量较高,休闲产业功能完善,营造了良好的休闲氛围。

城市休闲环境是城市休闲化发展的最大吸引力和重要体现。中国沿海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较为充足,城市生态休闲环境质量较高,休闲资源与设施较为完善,休闲活动丰富多彩,营造了良好的休闲氛围。中国多数滨海城市绿化率较高,大气质量优良天数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处于全国前列,15个沿海城市2011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平均为43.1%。作为一个综合性服务产业,江苏沿海城市在休闲要素的配套方面滞后于其他沿海城市,以高星级饭店为例,据中国旅游饭店协会统计,20个沿海城市共有184家五星级饭店,而江苏沿海三市仅有4家,反映了江苏沿海休闲产业要素不完善甚至比较落后。此外,沿海休闲业发达城市较注重节事营销,城市节庆活动众多且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塑造并提升了城市形象与知名度,拉动了休闲等相关产业发展。

三、南通休闲城市建设的对策

1.打破行政区划壁垒,统一休闲产业规划,打造差异化和特色化的休闲城市。

南通沿海休闲资源分布于不同区域,存在众多不同等级的行政区边界,这对资源统一保护与休闲产业联动开发造成一定的障碍,南通沿海休闲开发首先要实现区域内的统筹协调发展,解决行政区边界的壁垒效应问题,构建常规合作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在休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功能分区、市场组织、生态环境保护和思想意识等方面统一休闲规划,削弱行政区的负面影响,加强不同区域联动开发,通过资源共享、客源互送、信息互动、市场共育等区域合作措施,加快休闲资源整合和深度开发。南通突出“近代历史文化和江海文化休闲城市”,形成独特的沿海区域休闲城市风光带,树立“黄金休闲海岸”的城市休闲品牌。

2.严格保护自然和文化景观,挖掘城市休闲文化特色。

随着南通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各地掀起了沿海大开发的浪潮,密集的港口规划、大量的临港产业建设在促进沿海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警惕由此导致的沿海生态资源和文化景观破坏,因此,南通沿海首先注重环保和生态保护。文化是休闲产业的灵魂和动力源泉,在保护沿海不同区域特色文化景观的同时,注重海洋文化主题的挖掘和文化旅游创新开发,如韩国济州岛将濒临消亡的“海女”文化,打造成为该岛一个著名的人文景观,深受游客喜爱。南通城市海洋文化休闲产业开发仍居于初级阶段,但南通具有丰富的海洋休闲文化,如海洋盐业文化、海洋民俗文化、海洋神话传说、海洋民间信仰、海洋饮食文化和海洋新产业文化等,这些都是可以深入挖掘并形成创新休闲产品的文化休闲主题,从而打造富有南通沿海特色和个性的城市海洋休闲文化。

3.加强市场营销力度,提升现有节庆影响力,树立城市休闲品牌。

国内外著名滨海休闲城市都以本国游客为主,南通市旅游与休闲的营销重点也应是上海、苏南等长三角市场,兼顾江苏省内其他市场,目前上海、苏南等主要客源市场对南通休闲旅游的认知度较低,城市休闲旅游产品影响力弱,应在加强区域内外联动开发的基础上,更应着重推出“江苏沿海城市休闲新干线”品牌,将传统营销和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型营销媒介结合,加强营销力度。此外,提升沿海城市现有节庆知名度,如南通“国际江海旅游节”、赋予其区域特色,丰富其文化内涵,增强南通城市休闲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树立南通城市休闲品牌。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休闲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营造城市休闲氛围。

政策制度是江苏省沿海区域与其他区域城市与旅游经济差异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海南“国际旅游岛”和韩国济州岛“特别自治道”等旅游发展战略的实施,岛上实行有别于国内其他地区的优惠政策,刺激了旅游业发展,促进了岛上休闲产业的发展。南通城市休闲基础设施和休闲环境营造方面与苏南发达城市及其他沿海城市有一定的差距,表现在休闲设施单一、休闲产业较为落后,休闲环境不浓,居民休闲意识也不强。因而南通应借助沿海大开发的机遇,争取国家政策对休闲产业的扶持力度和资金支持,出台配套的优惠政策,扶持休闲产业发展,扩大城市休闲空间,如夜景营造,餐饮、娱乐、文化和购物等休闲体系建设等,提升休闲产业的服务与管理水平,也便利和满足了居民休闲需要,培育休闲意识,营造休闲氛围。

[1]HallM C,Page SJ.The Geography ofTourism and Recreation[M].London:Routledge,2007.

[2]魏小安,李莹.城市休闲与休闲城市[J].旅游学刊, 2007,22(10):71-76.

[3]杨振之,周坤.也谈休闲城市与城市休闲[J].旅游学刊,2008,23(12):51-57;马惠娣,张景安.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曹新向,苗长虹,陈玉英等.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J].地理研究,2010,29(9):1695-1705.

[5]张莉.关于我国城市居民休闲消费的调查分析——以江苏无锡市居民为例[J].经济纵横,2002,(11):20-23.

[6]黄燕玲,黄震方.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旅游需求实证研究——以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07,22(3):60-64.

[7]徐海英.淮安构建江苏“休闲城市”的可行性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11):144-146.

[8]吕宁.休闲城市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J].旅游学刊,2013,28(9):121-127.

[9]余凤龙,黄震方,曹芳东等.中国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14,29(8):1297-1309.

[10]张广海,刘金宏.中国滨海休闲城市发展定量评价及类型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3,29(10):90-95.

余凤龙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讲师 硕士

黄玉梅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讲师 硕士

(责编 樊 誉)

※ 本文为南通市社科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4BNT018)。

猜你喜欢

南通发展
南通化肥综合进价继续上扬
南通一月份化肥价格维持平稳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南通职业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