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二战时期美国调整外交政策的缘起

2014-04-10张志梅

史志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法西斯财团罗斯福

张志梅

浅析二战时期美国调整外交政策的缘起

张志梅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至战时,因受国内因素和国际背景的制约,美国适时调整了对外政策。政策的调整经历了从战前的中立到战争开始时的扩军备战再到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过程。政策的调整同时兼顾了美国国内垄断财团的需求、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国际上与英帝国、社会主义苏联的矛盾及对外扩张。二战中美国外交政策的适时调整不仅进一步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而且也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美国 二战 对外政策

二战爆发前的十多年里,尽管法西斯国家疯狂扩军备战,美国却无关痛痒,一心关注国内事务。但1938年临近大战爆发时,美国却一反常态,加强军备并开始调整对外政策,首先对法西斯国家展开了外交攻势,从二战爆发到“租借法案”签定,美国由“中立”转变为事实上的反法西斯国家。那么美国缘何在战争临近时才调整对外政策,政策的调整对美国的内政外交又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呢?本文拟对之做简要分析。

一、二战前束缚美国对外政策调整的多种因素

首先,二战前美国国内垄断组织和集团给政府施加压力。

美国垄断资本历经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繁荣和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后的高速发展时期,通过多种手段,取得了巨额利润,促进了资本的不断积累,在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垄断财团在美国国内的统治地位。到1918年,占人口1%的富人拥有美国全国财富的一半以上[1]。1929—1933年经济危机之后,美国垄断资本进一步集中,形成了八大财团:摩根财团、库恩罗比财团、洛克菲勒财团、芝加哥财团、梅隆财团、杜邦财团、波士顿财团和克利夫兰财团。随着垄断集团经济实力的增长,其政治力量对国内社会生活多个领域的影响也相对增强了。但是,不同领域的垄断集团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得失的考量,都想方设法通过多种渠道对政府施加压力,干预政府的国内外政策,以期获得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

实际上,就在二战爆发前的几年里,一些主张孤立主义的议员或前政要如参议员惠勒、塔夫脱、前总统胡弗、麦克纳利等人结成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极右翼的消极中立集团。这些大人物都是那些与德国有着密切联系的垄断集团如“美国石油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福特公司”等在政治上的代言人,都持有公开的亲德立场。但罗斯福这位在大经济危机期间就任的民主党总统要兑现自己的政治诺言,要实施“新政”以拯救处于萧条和混乱状态下的美国经济,进而巩固美国的民主的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凡是有利于巩固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措施,罗斯福总统都会考虑实施,哪怕有些措施是相互矛盾的。但是大危机中经济的复苏要靠大财团和银行资本的助推,因此,尽管罗斯福总统出台了关于加强国家资本主义的一揽子计划和方针,但是基本上都巧妙地避开了与那些和德国有经济往来的垄断组织和银行家可能发生的冲突。有时罗斯福的言论中出现对德国法西斯侵略的担忧,却没有采取必要措施反对同德国公司有来往的垄断集团。这充分反映了垄断集团对美国政府制定外交政策的影响力。

其次,罗斯福政府忙于应对国内的紧急状况。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严重打击了美国经济。从1929年股票市场崩溃到1932年——大萧条时期最惨的一年,经济一直在螺旋式下降。到1933年3月,失业人数达一千七百万,由于没有社会保险,失业的人缺衣少食,濒于饿死[2]。美国人民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展开反抗行动,工人示威活动时有发生,农民骚动。共产党在失业工人之间的影响逐渐增强,同时也出现了种种法西斯团体,如:中西部出现的“黑色军团”、1933年德国纳粹分子上台的第二天美国建立的“银衫队”。罗斯福首先要尽全力使国内安定下来,避免因对外政策的不当而加剧国内的混乱。而且每次国际危机加深,美国国内同时也发生引人注意的事情。比如,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总统,而希特勒开始独裁统治;1935年3月,罗斯福新政的第二个百天,恰遇德国重整军备;1936年3月,德国重占莱茵区之时,美国最高法院向新政派的挑战进入高潮;1936年10月,罗马—柏林轴心国成立,而罗斯福正忙于竞选连任总统;1937年7月,中日战争开始,而美国国内正发生大工潮;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之时,美国经济则再次赶上大衰退,国内发展经济的资金严重不足。可见经济大危机及其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使罗斯福政府因忙于处理国内事务而无暇过问他国。

再次,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需要——对更广大的利益的需求,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需要。

二战中美国对英法苏投放了大量的战争资源,美国转变做法的原因除了维护其既得利益之外,还有一点,即垄断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本质。罗斯福是“有远见”的资产阶级杰出政治家和反法西斯战争的“卓越领导人”之一;同时他也是一个新殖民主义的热心倡导者。罗斯福对英国的战时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援助英国对抗自己的主要敌人纳粹德国;二是他还觊觎着英帝国的遗产。强调实力为后盾思想的罗斯福,在战时就野心勃勃地绘制了战后世界的理想蓝图:他要支持联合国组织,如同威尔逊总统当年支持国际联盟一样。罗斯福说:“我们应该一开始就跟英国人讲清楚,我们不愿做一个老好人,被利用帮助英帝国摆脱危机,而事后又被忘记的一干二净。”[3]实际上,罗斯福在美国参战以前,就已经开始筹划战后世界的安排计划了。1939年12月27日,美国国务院就决定建立一个名叫“和平与改造问题委员会”的机构,专门负责考虑制定美国的战后对外政策,明确提出了战后要建立一个“符合美国最大利益的世界秩序”。罗斯福的企图丘吉尔是一清二楚的,在大西洋会议期间,丘吉尔对他说:“总统先生,我认为您是在想毁灭大英帝国。您的有关战后组织的每一观念,都显示出您的这一想法。”话是一针见血,但却是无可奈何的。因为丘吉尔明白,此时的英帝国,没有美国的支持是不可能战胜法西斯势力的,他努力谋求的也只是在战后的国际新秩序中充当一名配角,守住英帝国的遗产。

二、国际因素

第一,美国企图“祸水东移”,利用法西斯德国对抗社会主义苏联。

面对法西斯的不断扩张,美国统治集团并非熟视无睹,但也没有为此而感到不安。因为美国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一方面,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美国相信就算发生新的战争,也不会波及美国领土的,相反还有助于摆脱经济危机,并再次获得巨额利润;另一方面,美国希望并努力引导德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产生威胁。抱着这样的企图,美国在经济、军火、物资方面大量供应法西斯,又在外交上与英法一起,和德意频繁接触,不断地退让,妄图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实现借法西斯之手反共、反苏的企图。

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后,西方各大国政府就在外交上勾结法西斯德国来孤立苏联。1933年7月15日在罗马签订的《四国公约》就表明了这一点。公约由意大利的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发起,是关于英、法、德、意四国四国谅解和合作的协定,在“维护和平”的幌子下,四个帝国主义国家在反苏基础上确立自己在欧洲的强权,在政治和其他方面进行合作达成协议,特别是关于修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承认德国在军备方面的平等权利,以及在欧洲问题和欧洲以外问题包括殖民地问题上进行合作。美国政府把这个条约称为“良好的预兆”。在1939年1月26日德波条约,即《德波互不使用武力宣言》签订之际,美国还出版了一本题为《沸腾的锅》的书,鼓吹把“波兰走廊”让给德国。

第二,美英矛盾致使美国不干涉法西斯的对外扩张,甚至扶植德国以牵制英法。

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从学者到普通群众都认为,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上了欧洲的当,正因为他们拖欠了美国的战债才致使美国经济萧条。他们认为,欧洲赖债不还是可鄙的,英国尤其可恶。可见美国人如此仇视欧洲是有原因的。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后,从1933年起美国又进入了萧条状态,一直持续到1937年。1937年起美国又出现了新的经济危机。直到二战爆发,战争的刺激才使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国民收入始终未能到达1929年的水平。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经济危机所致,另一方面,美英在经济领域的激烈竞争也是重要原因。美英的竞争遍及加拿大、南非、印度等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就一直采取扶植德国以牵制英法的政策,企图利用德国和英法之间的矛盾来增强美国在欧洲的经济利益。经济危机爆发后,两国为了谋求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先后放弃了金本位制,实施了关税保护,进行了倾销战、货币战和资源战。美英之间如此激烈的经济竞争影响到了它们的对外政策,阻碍了两国在政治上的合作,因此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英美未能建立起反法西斯合作阵线。在法西斯不断扩张时,美英各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企图以牺牲他国利益来安抚法西斯。

第三,美国的既得利益和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开始行动。

英法美对法西斯扩张的态度及行动,不仅没能使法西斯的扩张有所收敛,反而越来越膨胀了,并终于波及了自身的利益。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华侵略战争,妄图独吞中国,威胁到了美国的在华利益。1937年10月5日,罗斯福在芝加哥城的一次典礼上发表了“防疫”演说:“在世界上横行霸道的瘟疫,现在蔓延开了。每一场侵害人们健康的瘟疫初起,社会上都会赞成并实行隔离病人,借以保护本区居民的健康,防止瘟疫蔓延。他说,爱好和平的国家,必须一致反对现今那些破坏条约,不顾人类本性而制造国际混乱的国家。仅依靠孤立或中立是不能摆脱混乱的。”他含蓄地指责蔓延于世界各地的侵略战争,并警告说:“不要幻想美国能够避免战祸”[4]。这篇演说不指名地指责了法西斯侵略,反映了美国当权者在美国在华利益受到威胁后,一反对待欧洲法西斯的态度。在这篇演说后,国务院第二天发表声明,谴责日本说:“日本在中国的行动是与国际关系中应遵循的原则不符的”,特别是违反了1922年的《九国公约》。

美国的“中立法”并非真的适用于一切交战或者内战国家。在英法势力居主导地位的欧洲,即使美国想插手却碍于对手的强大而不得不保持中立。在拉美和远东,美国的中立法并不适用,而是维护原有利益,伺机扩大自己的利益。到了1938年,德国成了美国在拉丁美洲的竞争对手。从1929年到1938年,在拉丁美洲二十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德国的份额分别由10.6%和8.1%提高到17.8%和10.3%;而美国则分别由38%和34%降为35.1%和31.5%[5]。面临该情况,以罗斯福为首的中立派加强了战备措施,开始扩军备战了。1938年9月“慕尼黑条约”的签订,捷克危机的发生,把美国从长期的沉睡中惊醒了。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了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受到重创。美国人从当权派到孤立主义者到平民终于认清了事实,开始加入到反法西斯的阵营。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美国开始调整其对外政策,参加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1]德波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939—1945)[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348.

[2]崔连仲.世界通史(现代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61.

[3]金永华.罗斯福的新殖民主义.世界现代史论文集[C].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三联书店,1981.127.

[4](美)威廉·曼彻斯特著.1932—1972美国实录(光荣与梦想)[M].250.

[5]樊亢,宋则行等.外国经济史(现代部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7.

张志梅 大同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历史学硕士

(责编 樊 誉)

猜你喜欢

法西斯财团罗斯福
永远很遥远
法西斯的“撸子”
参照 借鉴 提升——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罗斯福新政”
换个角度看历史——以《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为例
罗斯福的壮举
国际财团如何设置石油金融“陷阱”
罗斯福与戴高乐的恩恩怨怨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西斯德国的空军建设
法西斯国家之间的战略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