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梦”精神加强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培养
2014-04-10刘兵
刘 兵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103)
何谓社会心态?中国全民健心网首席专家肖汉仕教授认为,“社会心态是人们对自身及现实社会所持有的较普遍的社会态度、情绪情感体验及意向等心理状态”[1],也有人认为,“社会心态是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它揭示的是特定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状态”[2],还有人认为“社会心态是一定社会发展时期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中的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感受、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概括来说,社会心态就是生活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里的人们,对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问题所持有的认知、情感、想法等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心理状态。
社会心态产生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又反过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是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大局的重要因素,也是组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部分,对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明确提出,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社会心态对大学生的学业、品格、意志、人际关系以及未来的事业具有深远的影响。健康的社会心态,能够使大学生乐观自信,待人热情,对生活充满信心,而不健康的社会心态会使大学生浮躁焦虑,盲目攀比,或者悲观厌世,抑郁无助,人际关系紧张。
习近平总书记在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提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且指出中国梦的精神体现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久,《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下发,各高校开展了众多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以中国梦为契机,加强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培养,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不健康的社会心态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努力去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
一、当前大学生不健康的社会心态问题
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心态主流是好的,大部分学生的社会心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他们头脑聪明,个性张扬,思想活跃,敢于表达。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心态。大学生正处于生理成熟和心理发展尚未完善的矛盾期,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其社会心态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当前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社会心态问题。
(一)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标,是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支柱,但是大学生受西方社会“和平演变”的影响,政治信念不够坚定,对于中国的政治现实了解得不够全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够坚定。在面对社会问题时过于理想化,想当然地自以为是。在个人理想追求上重视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的现象。
(二)功利化的社会心态
受实用主义和社会上负面问题的影响,大学生在为人处事上的功利化心态越来越严重。入党不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而是为了找个好工作;非常看重四六级、计算机证书等技能培训,忽视对人文素质的培养;焦虑与浮躁的社会心态使得大学生做事冲动、盲从,过分追求娱乐;急于追求金钱而进入传销组织等问题,“现今身处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心态普遍浮躁,渴望一夜间功成名就”[4],功利化的社会心态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大学生对道德认知的不健康心态
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一些道德事件,比如“郭美美”事件、“李天一”案、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等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大学生当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道德现象,比如诚信问题,一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谎报家庭情况,乱花国家资助款项,毕业后不及时还贷款,考试作弊等等。集体主义观念下降,过多地关注个人利益而忽视他人的利益。清华铊盐中毒案、因感情问题自杀等事件体现部分学生对他人和个人生命价值的漠视。部分学生对父母、老师没有感恩之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中华传统美德在大学生心中地位下降,追求享乐主义成为潮流。
(四)不健康的恋爱心态
经调查,多数大学生的恋爱目的不够纯正,恋爱的目的是为了解闷,丰富课余生活,而不是以建立幸福的家庭为目的。在谈恋爱过程中盲目攀比,盲目从众,看到别人谈恋爱,自己也谈恋爱。正是因为没有正确的恋爱心态,才导致了很多问题,耽误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荒废了学业。
二、当前大学生不健康社会心态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多元化社会思潮的碰撞
当代的大学生大多是80后、90后,他们亲历改革开放,伴随他们成长的既有国家经济政治的强大,也有一系列社会思潮的不断涌现,西方思潮与东方思潮、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是社会思潮碰撞的大背景,而大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性使得他们对一些社会思潮尚未认识清楚便全盘接受,比如无政府主义、个人极端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思潮。这些社会思潮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和行为,在面对一些社会问题时,大学生往往无法选择正确的社会思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问题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心态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经济充满活力,但也引起贫富差距扩大、贪污腐败、炫富、拼爹等各种问题,再加上求职过程经常出现的“萝卜坑”、凭关系进好单位、花大钱进好单位等事件,使得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现实感到迷茫无助。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于2011年8月进行了职业青年社会心态的调查,调查的数据显示,虽然71.7% 的青年赞成“只要个人肯努力就会获得成功”,但65.6%的调查对象却认为“很多努力工作的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66.7%的调查对象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关系比能力和努力更重要”[5]。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大学生自感处于弱势群体,对于阶层固化倾向和个人命运的捉摸不定颇感无奈,甚至抱有对现实认命的社会心态。
(三)学校教育存在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市场化取向,“大学教育呈现出功利化、实用化、技术化倾向,重应用学科,轻人文学科,导致大学生,甚至是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缺乏”[6]。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上仍以灌输教育为主,学生缺乏主动性。宣传教育手段上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不能够引导学生从网络中获取正面的信息。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掌握得不够清楚,对大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指导的不够细致。
(四)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改革,使得以前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地位发生巨大的改变,面对这种改变,有些大学生不仅不去努力改善自身提高能力,反倒怨天尤人,消极应对。在心理素质上,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做事以自我为中心,心理素质脆弱,不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人生路上出现的困难和挫折,甚至采取一些极端行为。面对社会问题时往往缺乏理性的思考,盲目赞同西方的价值观念,在不了解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便以偏概全,对一些社会问题全盘否定或者全盘肯定。
三、以中国梦为契机加强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培养
“社会心态是个人意识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也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7],中国梦是时代的最强音,以中国梦的精神加强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培养,能够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帮助大学生确立人生理想,完善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一)加强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培养,以中国梦为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个人理想是中国梦的组成和基础,个人理想的实现是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的前提”[8],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主体性”理念和“内化”理念,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与个人的人生梦结合起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只有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和积极的人生信念,大学生才能以健康的社会心态来面对我国社会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以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去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加强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培养,要把中国梦的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过程
既要在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上进行中国梦教育,也要在专业知识的教育过程中巧妙地进行中国梦的教育,培育大学生的健康社会心态。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要结合社会现实,让学生了解当前我国在这些专业领域内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毕业工作后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解决问题,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加强职业修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上采取大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加强学生道德的训练方法—以探究、商量和讨论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符合大学生的智力发展状况,同时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9],这样能够使学生从心底接受中国梦,并内化为精神动力,从而拥有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来面对生活和将来的工作。
(三)加强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培养,要坚持“全员育人的原则”,加强对大学生恋爱、生活、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在校园里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政府健全对大学生的就业保障机制等圆梦政策,家庭支持孩子圆梦,“借助各种外部教育资源,将大学生的内部成才动力、家长对子女成才的渴望和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10]。完善高校心理咨询环境,加强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培训,在大学生当中普及心理知识,引导大学生正确地面对恋爱、学习、就业等问题;提供良好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环境,培养大学生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社会心态。
(四)加强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培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认识中国梦、实现中国梦
在暑假期间我们带领学生做了一次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新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了解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和新农民的精神面貌,也看到了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是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所看不到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把专业知识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加强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培养,要把中国梦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从理论层面来讲,中国梦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传统文化中既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群众的思想,也有“吾日三省吾身”的个人修养,这与中国梦所要求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符合。以中国梦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为指导,在教育大学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平常心对待社会问题,因为“挑战孕育着机遇”,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引导学生与人为善,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避免复旦投毒案等人际关系问题。引导学生以感恩之心对待父母、对待老师、对待母校,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最终实现大学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梦和中国梦。
[1]中国全民健心网.http://www.zhipr.org/renwuxuanchuan/20130305/1060.html,2013 -03 -05.
[2]王俊秀.中国社会心态:问题与建议[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5).
[3]王俊秀.杨宜音,陈午晴.中国社会心态调查报告[J].民主与科学,2007,(2).
[4]彭文英.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1):50 -53.
[5]张华.青年压力来源与社会支持系统化策略[J].当代青年研究,2012,(3).
[6]彭文英.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1):50 -53.
[7]魏雷.徐帆.当代大学生社会心态误区浅析[J].新西部,2012,(27).
[8]钟鸣.当代大学生如何以实际行动实现中国梦[J].东方青年·教师,2013,(7):29.
[9]张婧.大学生社会心态视阈的德育培养初探—实用主义德育理论之启发[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10):54.
[10]宋晶.大学生社会心态与理想信念教育探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