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现状与改进对策
——以辽宁高校为例
2014-04-10赵哲
赵哲
(辽宁教育研究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34)
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现状与改进对策
——以辽宁高校为例
赵哲
(辽宁教育研究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34)
综述了高校文科实验室发展的政策演进及价值判断,分析了辽宁省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持续加强政府的政策保障与制度设计、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推动辽宁省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的积极对策。
辽宁高校;文科实验室;政策保障;制度设计
文科实验室是以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为专业背景,以强化实验教学为核心,在经济、管理、法律、文学、教育等文科学院开设的实验室。文科实验室与理工科实验室不同,除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外,更强调人文素养的养成。文科实验室在实验教学理念、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环境、实验教学效果、管理体制、实验队伍等方面建设上都要有自己的特殊性[1]。
一、高校文科实验室发展的政策演进及价值判断
1.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的实践进展
2005年5月,《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教高[2005]8号)中明确提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目标之一是“为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提供示范经验,带动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2]”。同时,在《通知》的补充说明中,着重强调了文科综合实训教学的重要意义,为高校实质性融合文科实训教学资源起到了方向性的引领作用。2012年1月,教育部等部门又下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明确提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从国家政策层面进一步加速了高校文科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近年来,文科实验室的数量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实验室数量年均增长率都在6%以上,总数量超过了5000个,实验室总面积接近400万平方米,开设实验项目总数近十万项[3]。2013年8月,教育部启动了“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其中,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大连工业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进入建设工程。
2.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价值
(1)加强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文科实验室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根本目的在于改变当前文科教学中的重思辨轻实证、重理论轻技能、重知识轻能力、重学术研究轻实际运用的弊端,切实强化文科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动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媒介和教学方法的改进,重点培养文科人才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加强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有利于丰富文科研究技术,促进文科研究成果新突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之间愈加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和相互影响,文科研究越来越多地依靠计算机的建模运算和现代多媒体的动态演示,而且对于信息技术运用和科研设备的硬件要求也逐渐提高。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建立专门的现代化、计算机化、网络化的文科实验室,丰富文科研究方法,拓展文科研究的空间和领域。
(3)加强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有利于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增强高校文科的社会服务能力。文科实验室是高校决策咨询团队和高校智库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促进研究成果向应用转化的重大平台,特别是经济、管理、法律学科的实验室,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数据采集和模型分析,进而越来越多地参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决策,为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技术平台保障。
二、辽宁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的总体情况与存在问题
近年来,在政府支持和各高校不断重视下,辽宁高校文科实验室蓬勃发展,根据辽宁教育统计年鉴数据,2012年辽宁高校共有文科实验室271个,涵盖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和教育学等7大学科,占高校实验室总数(1287)的21.1%。与此同时,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在创新实验教学理念,形成特色实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辐射作用,积极促进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确立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建立健全实验教学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绩。但总体而言,辽宁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政策保障、体制机制、建设理念、信息化程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破解。
(1)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缺乏政府统筹规划的政策和制度保障。教育主管部门尚无针对性的规划布局和实施细则,使得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各自为战。例如,2012年辽宁地方属高校拥有文科实验室258个,其中,文学类实验室有131个,占50.8%;设有文学类实验室的地方高校有23所,占地方高校总数的59.0%;经济学类实验室有72个,占总数的27.9%,设有经济学类实验室的地方高校有23所,占地方高校总数的59.0%。这里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低水平的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和教育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普遍。
(2)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的体制机制较为僵化。从管理体制来看,文科实验室由各高校管理,以政府主导的评估为主,管理与评估主体较为单一,缺乏广泛的社会参与度。从经费投入来看,文科实验室的运行经费几乎全部依靠政府投入,经费来源较为单一,且普遍存在“重理工轻人文”现象,与理工类重点学科实验室相比,专项资金对文科实验室建设项目投资力度不足,已建项目缺少专项资金的连续性投入,造成文科实验室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由于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撑,一些高校文科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建设迟缓。同时,政府支持高校自主开展文科实验室建设的力度不够,实验室建设的“权、责、利”不能有效统一,尤其在人事管理方面,文科实验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实验技术人员待遇不高、职称晋升比较困难等问题尚不能合理解决。
(3)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的综合化程度不够。一方面,一些文科实验室仍局限于水平较低的专业单独建设层面,仅是培养文科学生的某一项能力,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大文科”知识结构的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文科实验室建设的观念滞后,文科实验教学依然处于人才培养过程的辅助地位,主要表现为文科实验教育体系不完备,实验设备趋同、单一、共享困难,实验资源不够丰富,实验教学不规范,实验教学模式陈旧和教学方法简单等问题。
(4)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的信息化水平不高。文科实验室建设的数据库资源尚不充足,尤其是针对文科实验室数据库的专职研究机构与专业研究人员发展较为迟缓,而多数文科实验室更是缺少具备软件研发和设备维护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使得教育管理部门无法及时获取各高校文科实验室的开放共享、设备利用、器材损耗等真实情况,致使教育管理部门对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的战略决策与发展规划缺乏统筹的、科学合理的大数据分析支撑。
三、推动辽宁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的积极对策
1.加强政府的政策保障与制度设计
第一,政府出台强化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的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文科实验室的各自职责权利,并从教育教学、协同创新、对外交流合作、岗位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投入、社会资助、条件保障、外部环境、宏观指导和监督管理等细节方面,提出加快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的若干意见。第二,建立市级或区级的行政区域内各级各类高校文科实验室的联合共建机制,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提高文科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与共享程度。第三,加强高校文科实验室的规范化建设,成立政府、高校和社会第三方机构的联合评估组织,定期开展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的考核与评价,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第四,开展高校特色文科实验室试点遴选工作,强化调研论证工作,科学制定试点监管机制、考核机制、投入机制与运行机制,建立年报检查制度和完善试点联席机制,探索建立文科实验室建设标准。第五,设立省校两级文科实验室专项建设经费,重点资助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与实习活动,奖励师生的优秀科研和教学成果。
2.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机制
第一,探索成立由政府、行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代表参加的文科实验教学理事会,全面探索“中外合作型”“产学研协同型”和“校企联合型”等多主体联合参与的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模式。第二,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文科实践教学项目资助制度,明确实践教学分阶段任务考核目标,根据完成情况和效果考核实施经费分阶段拨付。第三,进一步扩大和落实高校自主开展文科实验室建设的权力。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应大力支持高校依法自主设定文科实验室教师的入职标准、待遇津贴、岗位职责、评聘资格和晋升条件。另一方面,鼓励高校自主设立文科实验室实验技术总监岗位,引入“学科特区”管理模式,赋予技术总监一定的资金、人事、物资的特殊支持和政策支撑,施行实验教学工作由实验室统一管理的教学制度。同时,进一步完善高校职称评聘制度,拟定文科实验室教师职称评聘标准,推动文科实验室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分类评聘。
3.推动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模式转变
第一,推动高校整合校内各类文科实践教学资源,建立涵盖多学科的综合型、现代化、开放共享的文科大型综合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实施学科综合化、开放式的实训教学,促进文科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并将文科综合实训教学平台建设作为文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着力点,大力促进文科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平台以及教学制度等方面改革与创新。同时,在综合实验中心内部实行各类专业实验室的负责人制度,实行专职专责、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定期考核的管理机制。目前,省内高校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具有代表性示范模式的是大连理工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和辽宁大学文科综合实训教学中心。大连理工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将十几个分散的、独立的专业实验室整合起来,承担着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管理与经济学部、艺术系和外语系等二十余个文科本科专业的基础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同时也承担学校综合素质教育类150个自然班的1.9万人的教学任务。第二,引导高校着力构建“专业基础实验室—学科群大平台—综合实验中心”三位一体的文科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以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科等领域学科竞赛为载体的知识创新技能训练体系。第三,深化高校文科实验教学改革,不断丰富模拟、仿真、实训等文科实验教学模式,优化综合性和探索性的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践类课程数量和实践学分比例,推动高校联合、产学研联合或跨专业联合编制、修订实验课程教材、教学大纲及实验指导书。第四,推动校内教务、科技、督导、发展规划和资产管理等职能部门和学科组织联合成立的工作小组,全面开展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管理规章制度的适时调整和修订,通过制定和完善工作规章流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实验室安全守则及资料档案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制度,促进管理科学化与制度化发展。
4.加快高校文科实验室信息化建设
第一,探索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高校文科实验室大数据库管理模式,在高校外部成立由政府、高校和社会三方共同组成的全省高校文科数据库研究机构,在高校内部设立文科实验室数据库的专职管理机构,注重开展自上而下的大规模数据采集和分析,使教育主管部门常态化监测各高校教师授课、学生实验、设备使用和成果绩效等情况,为仪器采购、经费投入和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第二,加强高校文科实验室的公共开放数据库以及社会调查、统计分析、基础资料、案例集成等专题数据库建设,立足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优势学科领域,打造服务老工业基地特色和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文科数据和信息中心。第三,加强高校文科实验室的智能化建设,采用门禁系统、摄像监控系统、云计算中心系统、网络化设备管理系统和实验室使用信息管理系统等智能化管理方法,进一步推动文科实验室的多媒体化、计算机化和网络化建设。
[1]朱科蓉.文科实验室的建设意义与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0(7):67.
[2]朱科蓉,韩建业.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的示范作用[J].现代教育管理,2012(5):87.
[3]王庆环.文科实验教学:起步阶段需规范[N].光明日报,2012-10-03.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iberal Arts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Taking an Example of the Universities of Liaoning
ZHAO Zhe
(Liaon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Shenyang 110034,China)
In recent years,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eaching of liberal arts laboratory.The liberal arts laboratory has got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universities of Liaoning.But still some problems exist:It is short of policy and system of the government's overall planning,system and mechanisms are rigid.Level of integr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is not high.This study proposes we should c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government's security and system design.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social forc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iberal arts laboratory,In addition,some positiv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universities in Liaoning;liberal arts laboratory;policy guarantee;policy design
G482
A
1672-9617(2014)03-0416-03
(责任编辑 祁刚 校对 伯灵)
2014-05-20
辽宁教育研究院立项课题(YYB1401)
赵哲(1983-),男,辽宁鞍山人,助理研究员,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