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科学人才观
2014-04-10罗燕
罗燕
(中共黔西南州委党校 文化与现代科技教研室,贵州 兴义 562400)
简析科学人才观
罗燕
(中共黔西南州委党校 文化与现代科技教研室,贵州 兴义 562400)
人才问题关系到国家兴衰、民族强弱、政党存亡。强国的兴起都与成功的人才战略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今世界,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这种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之争。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都体现出人才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而我国尽管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是还存在着人才资源不丰富、人才队伍素质不高、人才资源分布失衡等缺陷。
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执政兴国
科学人才观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根据新形势制定的重要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科学发展观在人才工作中的集中体现与具体运用,还是推进人才科学化的行动指南。它不仅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内涵,而且还在实践中不断地改革创新,对改革开放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确认识科学人才观的科学内涵
科学人才观是对人才的概念、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及在新形势下更加科学地管理使用人才的正确总结。科学人才观与科学发展观是紧密相连的,而科学发展观又是以“以人为本”为核心,所以科学人才观是“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科学观念。科学人才观是由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他曾强调:“做好人才工作,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适应新形势的科学人才观。”[1]3科学人才观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和落实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古语有云:“得人才者得天下。”拥有人才,就可使经济迅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快速提高。胡锦涛同志曾提到:“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要大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2]马克思曾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后邓小平又继承性地创新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资源在资源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尊重人才,促进人才的全方位发展与全面发展,并力改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人才资源分布失衡、人才数量与质量低、人才结构不合理等现象,才能更好更充分地发挥人才的最大作用。
(2)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这主要是从“以人为本”出发,体现出了人才来源的广泛性,还体现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主义思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则充分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只要你勤奋刻苦,精通一门技术,也照样可以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世上常有千里马,却不常有伯乐。”千里马是指广大的人才,伯乐则是指领导干部。因此,这就需要领导干部要像伯乐学习,抛开学历、身份、资历等外界因素,不拘一格降人才,公正公平地选拔人才。例如,陕西的巨晓林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认真探索,积极创新,从一名普通的农民工转变成知识型工人。邓小平同志曾强调:“不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都是劳动。”[3]41这说明我们应该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只有以人为本,人人成才,才能治天下,这也是党与国家领导人坚持走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的具体体现。而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更是需要各个方面的人才来共同努力创造。
(3)树立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思想。高级优秀人才是国家发展与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高层次人才可以引领区域创新发展。像钱学森、李四光、王选、袁隆平等高级人才,都曾在他们精通的方面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创造了巨大的贡献。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政治路线确立了,要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由什么样的人来执行,是由赞成党的政治路线的人,还是由不赞成的人,或者是由持中间态度的人来执行,结果不一样。”[4]112从此可看出,领导即高端人才在执行决策上体现出来的重要性。我们应该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人才国际化步伐,培养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开发重点领域的急缺型人才等。在当今上海,就在集聚和造就着世界级高层次人才;江苏省也花了8.8亿资助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把落实科学人才观提到执政兴国的战略高度
树立落实好科学人才观,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思想动力与智力保障,也是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还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领导干部。
(1)坚持科学人才观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思想动力与智力保障。人才问题关系到国家兴衰、民族强弱、政党存亡。强国的兴起都与成功的人才战略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今世界,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这种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之争,这就说明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都体现出人才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而我国尽管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是还存在着人才资源不丰富、人才队伍素质不高、人才资源分布失衡等缺陷。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开发人才资源,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增强人才资源优势,将我国由人才资源大国转变为人才资源强国。
(2)坚持科学人才观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有利于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邓小平同志曾提出“我们现在不是人才多了,而是真正的人才没有很好发现,发现了没有果断起用”,以及“要更广大地开源”,要“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战略主张。[5]369这就是要破除错误的人才观念,尽最大可能地开发人才资源,让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科学人才观本来就强调“以人为本”为核心,这也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是由人才来推进,而社会又为人才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与保障。只有坚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认为人人都能成才,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科学人才观能够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人才的优先发展有利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开发人力资源,服务好经济社会建设,大力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工程。截至2010年底,全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2亿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2.6%,其中人才贡献率达到26.6%。从此可看出人才对经济乃至社会的迅速发展,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科学人才观引领我国人才不断发展,人才资源与建设上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如人才素质提高,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增加,人才结构改善,人才更趋于国际化等,这些成绩都为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保障。科学人才观也为社会和谐做出了重要贡献。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人,要靠人才来建设和谐社会。
三、认真贯彻落实科学人才观
科学人才观提出后,全国各省、市、区都积极响应。为把科学人才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使全社会树立科学的育才、聚才、用才观念,发挥人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我们要在各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1)应大力普及与宣传科学人才观。要在领导干部乃至广大人民群众中大力宣传普及科学人才观,努力提高人才工作科学水平,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提供思想动力和保证,这是人才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多举办关于科学人才观的讲座,要借助媒体如电视、报纸、网络等持续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来普及宣传,遵循人才工作宣传规律,创新人才宣传表达方式,并通过实例来深刻地讲解科学人才观。运用人才来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勤奋努力学习,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水平,提升劳动技能和研发创新技术,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而领导干部也要增强积极地开发运用人才资源的能力,要解放思想,打破思想束缚,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身份的旧观念,在社会上树立以科学人才观为导向,使科学人才观深入人心。
(2)应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制定符合人才需要,对人才有利的政策,给人才增加更好更多的培训机会,为人才提供更满意更合理的工作安排、政治待遇、薪酬制度,完善人才的社会保障体制,激励人才的创新机制。曾庆红同志曾经强调:“知识分子能否健康成长,环境好坏至关重要。要贯彻‘三个留人’的原则,真正做到关心人、爱护人、理解人、信赖人,营造出一个‘拴心留人’的环境。”这足以说明为人才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性,不仅要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还应加强人文和舆论环境建设。要按照人才开发规律来对人才进行系统培养,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与选拔。增加对人才的投资,努力做到既能吸引人才,还能用活用好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要改革创新人才的机制与体制,破除人才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加快构建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
(3)要坚持党管人才,引导人才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党非常重视人才,提出人才强国、科教兴国等战略,来更好地树立和落实科学人才观。党是从宏观调控、政策、协调、服务上去管理人才,遵循人才培养、开发规律,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达到用好用活人才的目的。只有坚持党管人才,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才能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思想、政治、组织优势,更好地实现和谐社会。党应合理地配置人才资源,加强人才的制度保障,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党对人才进行分类管理,也是党在人才工作上的重大突破。党管人才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明确职责与关系,全国上下合力做好人才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聚集人才,使人才发挥出最大限度的能力与价值。
综上所述,科学人才观作为党与国家领导人提出的重大战略,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因此,我们要把落实科学人才观提到执政兴国的战略高度。只有坚持树立和落实好科学人才观,才能全面做好人才工作,这对改革开放乃至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1]《组织人事报》.各地组织部长谈干部人才[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3.
[2]石芮.干部考核应以德为重[N].陕西日报,2008-04-23(1).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1.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2.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9.
The Brief Analysis about Scientific View of Talents
LUO Yan
(Department of Culture and Modern Technology,The Party School of Guizhou Southwest Prefecture Committee of the CPC,Xingyi 562400,China)
Talent problem is related to national rise and fall,national strength and weakness and survival and downfall of political party.The rise of a power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a successful talent strategy.In today's world,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competition based o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 is more and more fierce,and this competition is talented person's quantity and quality largely.This means that talents are the first resources;talents for the fundamental,strategic and conclusive qualities of social development suggest that human resources are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s.Although our country has its rich human resources,there also exist some defects such as human resources are not rich,the personnel quality is not high,the resources distribution of talent is unbalanced and so on.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scientific view of talents;governance and rejuvenation of the country
C96
A
1672-9617(2014)03-0353-03
(责任编辑 伊人凤 校对 祁刚)
2014-01-09
罗燕(1985-),女,贵州施秉人,助教,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