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体育职业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2014-04-10刘晴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竞技运动员学院

刘晴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50)

构建体育职业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刘晴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50)

目前承担体育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高职院校主要存在缺乏统筹规划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尚不清晰、体育人才培养缺少职业教育特点等问题。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十四年一贯”体育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实践,将为体育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竞技体育 职业教育体系 人才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了“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一重要课题。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起着带头、主体与引领作用。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承担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体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双重任务的高职院校。学院以运动员终身教育为主线,经过多年探索与改革,初步建立了从初等、中等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十四年一贯”体育特色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有效弥补了运动员在文化教育上的不足和学历上的尴尬,解决了退役运动员安置的困难,保障了基层体校的生源基础,为高职院校“体教”融合的办学模式提供了范例,推动竞技体育和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

一、构建体育职业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构建体育职业教育体系是体育教育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是体育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举国体制”和国家教育战略目标决定的,也是实践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系列教育新理念、满足竞技体育人才终身教育需求的必然要求。

1.庞大的人才市场需求

抓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实现体育强国关键之所在,对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中国体育人才结构呈金字塔形,只有极少数运动员可以达到竞技体育运动金字塔的塔尖,绝大多数运动员经过层层筛选会被逐渐分流,面临转型与就业。以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现有的15支运动队为例,为完成省运会、城运会、全运会、亚运会及奥运会等各级各类大赛的金牌任务和向省队、国家队选送高水平运动员的任务,每年需保证有700名以上的6—18周岁运动员参训。广州市其它9个训练基地、14支运动队在学院进行文化学习的运动员约有500余人,仅学院在读青少年运动员总数达1200余人。如果再加上广州市属区、县体校,广州市就有几千名从事业余或半业余体育专项训练的青少年运动员。

2.体育事业蓬勃发展需要

近年来,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缺失越来越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国家将扎实做好运动员文化教育作为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选择,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要关心运动员的长远利益和全面发展,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运动员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指示;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体育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我国体育职业教育“既培养竞技体育需要的高水平运动员,又为社会培养各类体育专门人才,是我国竞技体育和体育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也指出要进一步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夯实运动员文化基础,发展高等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建成符合体育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2012年7月7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更进一步指出“要充分认识到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性、紧迫性,充分认识到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的必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加强运动员人才队伍建设,做好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运动员人才资源深层次开发的重要途径,是关系到运动员退役后工作、生活的大事,也是吸引人才、稳定队伍、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竞技体育人才文化学习的需要

学训矛盾是我国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且长期存在的问题,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员的培养需要长期、系统、艰苦的训练,由于传统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中运动训练消耗了学生大量的体力和精力,容易出现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相互对立的现象。但是应当意识到,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增长,不仅靠最大限度地发展运动员的体能和机能,也需要挖掘运动员的智能,智能训练的基础就是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同时伴随着运动生涯的结束,运动员迟早都要面临转型就业的问题,如果文化素质低下,就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近年来不断出现诸如世界冠军退役只能摆地摊之类的事件就说明了问题。加强文化教育对促进运动员全面素质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要解决运动员培养过程中的文化教育与训练竞赛非均衡发展,建立体育人才职业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二、构建体育职业教育体系面临问题分析

1.缺乏统筹规划设计

从国家宏观层面上,目前在“举国体制”下,并没有把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看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过程缺少系统的组织领导和有效的监督机构和运行机制,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多少存在着“重环节,轻整体”的做法,没有真正实现“学”与“训”的有效融合。从学院微观层面上,体育高职院校要处理职业教育与体育事业发展的关系,职业教育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关系,学生就业和退训分流、继续升学的关系,体育人才数量规模与体育效应的关系,运动员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一系列关系。

2.体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尚不清晰

目前全国共有15所体育类高职院校,基本上是从体育运动学校转型升格而来。就目前全国体育类高职院校的办学现状来看,体育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尚不十分清晰。不同地区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环境下,对体育高等职业人才的需求差异很大。各省的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以及市场需求是体育高职院校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的风向标。目前体育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总体包含的是体育范畴的四个方面:即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体育教育和体育产业服务。但各个学院的培养重点却有所不同,比如安徽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偏重于竞技人才和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在重视竞技的同时,还提出培养社会体育管理人才为主、兼顾体育经济人才的培养目标。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为国争光的竞技体育人才和满足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体育技术技能人才。

3.运动员培养缺少职业教育特点

受体育专业面向较窄、体育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历史较短、专业创新能力较弱等因素影响,目前对于体育高职教育并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和实践借鉴。学院对于青少年运动员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及评价体系皆缺少运动学校特色及职业化特点。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过程间的课程衔接还不够完善,各阶段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有待建立;竞技体育人才的教学组织形式还比较单一,教学效果较差;竞技体育人才评价指标比较片面,不适应其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双向发展的需要。在中、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教学管理及学分认证上,存在脱节的情况,不利于中高职转段的无缝衔接。缺少熟悉并适应体校基础文化教学与职业教育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三、“十四年一贯”体育职业教育体系实践探索

1.建立良好的体制机制运行保障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校队合一”体制机制,将运动队与教学“合二为一”,实现师资、场地、经费等教育资源共享。“校队合一”的管理体制为高职教育和高水平体育人才的培养以及构建完备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引入了相互促进、良性发展的机制。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设附属学校,作为学院的教学单位,可提供完备的从小学至高中的基础文化教育;依托高等职业教育的平台和“校队合一”的办学体制,以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终身教育为主线,以运动训练专业为试点,积极探索实践从初等、中等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十四年一贯制”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学院进一步深化体教结合,促请广州市出台了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保障的实施性政策文件;学院成立了学训督导室,下设由体育运动系、训练处、各专项部、医务所组成的体育技能教研室和由附属学校、教务处、三系一部组成的文化教育教研室;建立了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学训管理制度,形成有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特色的育人机制。

2.畅通运动员升学成才渠道

体育高职教育体系的重点是要建立中职和高职的沟通衔接,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协调发展,形成科学的人才成长立交桥。通过多年实践,学院在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上实行训练、学习、住宿三集中管理,既可保障运动专项训练,又能提供系统的文化和职业课程学习。学院附属学校能保障竞技体育人才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学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通过省考试院组织的五年制单招,报考我院运动训练专业的录取率达到90%,全面超过了省内同类学校;通过广州市初中升学考试被学院附属学校高中录取率达到98%以上;运动员参加体育类单招考试的大学录取率超过50%,运动员选拔、培养、输送、升学等各环节畅通,基本解决了竞技体育人才学历教育问题。

3.积极进行基于运动员职业发展的教育改革

第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的层次和学院的发展定位上,注重各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针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对象和目标,构建基于运动员终身职业发展的课程体系,加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衔接,开发基础教育创新课程和中高职职业衔接课程,开发网络课程,形成体育人才培养特色;建立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扩建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新建生物实验室和网络学习室,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解决学训矛盾,实施对竞技体育人才的全面综合评价。第二,建立健全竞技体育人才学训考核评价体系和中高职转段学分认同制度。建立综合的竞技体育人才学训考核评价体系,拓宽运动员学生评价途径,设置文化教育与运动训练竞赛评价比例,使运动员的选拔、输送同时与文化学习和训练竞赛成绩挂钩,引导运动员增强学习动机;将文化课程评价与职业技术等级(如运动员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鉴定(如裁判员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证)相结合,促进竞技体育人才职业能力的尽早形成。第三,打造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培育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完善各级各类师资的继续教育与进修培训制度,加强双师建设;建立学院基础教育教师、教练员与高职教师之间师资融通与岗位互动机制,促使教练、教师、科研、医疗队伍形成叠加效应,营造学、训“1+1>2”的工作格局。

1.李鸿飞.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办学现状及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J]搏击.武术科学.2013(2).

2.刘克军,孙汉超.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定位与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J]8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11):65-699.

3.李锡云.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技术院校办学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4.黄香伯,周建梅.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模式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1):19-21.

G710

A

1009-8534(2014)05-0174-02

2014-08-14

刘晴(1980-),湖北仙桃人,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猜你喜欢

竞技运动员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竞技精神
学院掠影
花与竞技少女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