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2014-04-10李汉军杨桂考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年3期
关键词:实验室实验教学实验

李汉军,张 晴,杨桂考, 韦 艳

(空军勤务学院 航空弹药系,江苏 徐州 221000 )

随着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实验教学运行机制的创新与实践,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同时实验教学运行机制的构建、创新和落实,也是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1-2]。本文针对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结合我校实验教学的现状,对照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和形式,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求,提出了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基本架构和实践状况。

1 物理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1.1 加强基础性实验教学

基础性实验教学是以传授和加强基础性知识为主,同时注重配合理论课进行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使学生在物理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方面受到系统训练,熟悉和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使学生逐步具有良好的实验素质[3]。 因此,基础性实验教学应采用学生为主、教师辅导的方式,其教学方法可采用现场演示、合作学习等方式。

1.2 开设演示性实验教学

演示实验往往要在短时间内给学生介绍比较多的物理以及实验知识,着重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实验原理的介绍,不要求物理量的精密测量和实验数据的精确处理。演示实验能够提供丰富的知识材料,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它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观察现象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客观规律,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最佳结合,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教学功能[4-5]。演示实验教学可采用现场启发式、互动式等。

1.3 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

应综合集成各课程以及现代科技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术内容,开设应用性、综合性、先进性、实用性强的实验项目,以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了解物理实验技术应用,培养学生综合把握和运用课程群、学科群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因此,该类实验教学应采用学生为中心进行的协作学习,以学生自学和动手为主的方式,其教学方法可采用讨论式、互动式、任务驱动式等。

1.4 创建创新性实验教学

以提高素质为主线,应充分应用新概念、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鼓励学生自拟实验方案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创造性实践[7],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发展,形成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中增加科研成果的内容,引导、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综合实验的能力。其教学模式是采用学生自行提出课题、独立创新完成的方式,其教学方法可采用竞赛式、研究式等。

2 我校物理实验教学体系模式的改革

2.1 以创新实验室为平台,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本领

将基础课教学与测控技术应用融合是学科发展的方向,是学生提高综合能力的需要。以创新实验室为平台,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引领学生设计与制作测控模块和教育机器人,通过一个典型实例的设计、制作与编程,采用先实践后归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达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创新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养成。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讲究传、帮、带,形成团队协作、相互学习的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本领。

2.2 以生长学习法为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创新教育以知识融合为主,具有启发、互动、发现等明显特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8]。在开放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受树苗栽培与成长过程的启发,提出了生长学习法。生长学习法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提出一个实例,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来完成,实现以用促学的学习方法。生长学习法的特点主要是以实例教学为手段,以工程应用为目的,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索、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创新教学过程中采用开放式教学方式,通过直观、有趣的设计制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整个实践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作驱动,营造一种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师只是组织者和指导者。

2.3 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降低初学者的入门难度

对在校学生来说,完全凭借自己的技术实力设计制作出一台由单片机控制、直流电机驱动的机器人是有难度的。为降低初学者的学习难度,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降低了学生的入门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9],学生就像搭积木一样构成一个自己的单片机应用系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满足欲。

2.4 以机器人竞赛为牵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机器人技术综合了单片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机械传动和电机技术等学科,是进行测控技术教育的有效载体,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深受学生的喜爱。通过组织学生设计与制作教育机器人,参加机器人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使学生获得分解项目、循序渐进地完成项目的实践经验。在整个设计、制作与编程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如何用已学的知识、日常的观察和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去超越能力极限的挑战[10]。

2.5 以光电检测为基础,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

光电技术是本世纪的尖端科学技术,是全球高科技竞争的焦点,它将对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光电技术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是应用。光电技术已成为军事科学的发展热点,武器装备中的光电产品越来越具有系统性,已经逐步形成现代军用光电技术的特点。光电技术在光电检测、能源自治、精确制导武器、航空侦察技术、光电对抗技术、光电伪装技术、激光辐射防护等军事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1]。

目前,我国已基本掌握了信息光电领域的关键技术的主要部分,在光电技术及光电产品方面已具有较好的基础。但是,从整体而言,我国的光电技术水平和产业化程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较大,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不多。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对光电技术领域的重视程度,建立光电创新实验室,进行光电综合检测及军用光电产品的应用研究,培养一支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3 我校创新实验室的建设环节

3.1 创新实验室建设任务

建立2个创新实验室,一是机器人创新实验室,二是光电创新实验室。

坚持办学思路创新、办学模式创新的原则,扩建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和新建光电创新实验室,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教学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夯实基础、注重实践、强化创新、学用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基础理论实验、综合设计实验、科技创新实践3个渐进式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敏锐发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3.2 创新实验室建设目标

以本科教学为中心,着重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以培养军队建设所需的自动化、电气工程、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通过实践教学将课本上的基本理论与当今广泛应用的专业技术、前沿技术直接接轨,使学生在校园内本科教育阶段就可以完成工程实践,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建设能够完成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为特色的,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实验平台[12]。

3.3 创新实验室的主要功能

实验室主要承担本科学生的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任务。同时,利用该实验平台,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多种形式的工程实践、科研创新、教学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实验室既可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又可成为学院的科研基地,促进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

3.4 创新实验室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是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二是有利于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构筑完整、科学的实践教学新体系;三是有利于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实验室综合利用率和投资效益;四是有利于实验室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3.5 创新实践教学的培养模式

采用“334”的工程实践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个阶段”:初级阶段、高级阶段和发展阶段;“三种类型”:设计型、综合型和专业型;“四个层次”: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和研发性4个层次。

3.6 创新实践教学具有的特色

实验类型由演示型、验证型向设计型、研究型发展;实验内容由单纯教学型向教学型和科研型相结合转变;采用工程案例教学,突出科技创新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实验室全方位向师生开放,包括时间、空间、设备、实验内容等方面。

4 结束语

近几年来,我校形成了多层次、多模块、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实现了由传统的技能训练逐步向现代先进技术发展的方向转变,由单纯的本科教学逐步向以本科教学为主体,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顺应了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趋势。

[1] 姚毅.高校扩招后的实验教学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2,21(2):37-38.

[2] 杨国良,高瑞光.新形势下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学研究,2005,28(1):62-65.

[3] 唐卫红.大学物理实验教程[M].徐州:空军勤务学院出版社,2012.

[4] 韩飞,高允锋,石浩辰.普通物理演示实验浅析[J].才智,2012(19):138.

[5] 路峻岭.物理演示实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 付成华.关于高校实验室建设与本科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 (3):47-49.

[7] 明兴祖,唐川林,周静,等.机械类专业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建设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9):18-21.

[8] 曹宏庆,李艳,董红斌,等.如何求解问题:现代启发式方法[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9] 刘大茂.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10] 刘广瑞.机器人创新制作[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11] 王庆有.光电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2] 董会瑜.现代军校教育学教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实验室实验教学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做个怪怪长实验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