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党性状况调查与教育培养探析
——以江西部分高校为例
2014-04-10
(上饶师范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大学生党员的党性素养是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具体体现。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与培养是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党员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功能,对于帮助大学生党员树立党员意识,增强宗旨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和自觉履行党员义务,促进大学生党员的健康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为全面了解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与培养现状,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涉及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思想政治状况"、“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道德修养”、“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培养工作的评价”等方面内容。以抽样调查方式,在上饶师范学院、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大学生党员中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50份,收回有效问卷616份。样本结构情况为,男性占样本总数的42.9%,女性占样本总数的57.1%;正式党员占样本总数的46.4%,预备党员占样本总数的53.6%。
一、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与培养的必要性
什么是党员的党性?要了解党员的党性,首先要了解“党性”的内涵。什么是党性?一般认为,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1](P305)在《论联合政府》中他又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最忠实的代言人”[2](P1087)。《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3](P1)中国共产党所固有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性,就构成了我们党的党性。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党性原则,主要包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和组织纪律;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些党性原则是一个包括了党的思想理论原则、政治原则、组织原则、道德准则等在内的,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内涵丰富的原则体系。
共产党员的党性,是党性在共产党员的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反映和体现。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根本宗旨、政治纪律、组织原则、道德准则等在党员的思想上和行动上的要求和体现,是党员思想和行动的准则。毛泽东指出:“党性是共同的性质、普遍的性质,全党每一个人都有的性质。”[1](P340)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她)有没有党性,他(她)讲不讲党性,那就看他(她)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是不是坚守了这些党性原则的要求,如果他(她)坚守了,那他(她)就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因此,共产党员的党性是检验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试金石”,是保护一名共产党员健康成长的“营养剂”,所有的共产党员都需要这种“营养剂”。
共产党员的党性是需要教育和培养的。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修养》中指出:“为了保持我们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的纯洁,提高我我们的革命品质和工作能力,每个党员都必须从各方面加强自己的锻炼和修养。”[4](P103)共产党员的党性教育与培养,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按照《党章》等党内规章的要求,对全体党员进行党的思想理论原则、政治原则、组织原则、道德准则等在内的党性原则的教育,通过教育,使我们的党员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这些党性原则对于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成长发展的重要性,是我们共产党员的“精神之钙”,从而在实际行动上践行它。共产党员的党性教育与培养,就是要求每一位共产党员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自觉地接受党性教育,抵制各种错误消极思想的侵蚀,用党性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党章》规定,“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3](P45)是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是一定社会中最具活力、最具创新精神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每一代大学生都承担着传承国家和民族事业发展的历史责任,每一代大学生的素质都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人才资源,是党和国家机关领导干部的重要来源。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党组织把发展大学生入党作为学校党建工作的重点,把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大学生吸收到党组织中来,不断为我们党补充了新鲜血液,保证了我们党后继有人。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和培养,使大学生党员不仅组织上入党,而且在思想上政治上入党,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对于大学生党员的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始终是摆在高校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
二、大学生党员党性现状与教育培养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对大学生党员的党性现状及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培养工作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 大学生党员的角色意识强,但身份意识较模糊
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党员对“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吗”问题的回答,有98.2%的大学生党员认为“能”,只有1.8%的大学生党员认为“不能”。说明高校绝大多数大学生党员的党员角色意识较强。
在对“您认为作为一名党员与普通群众有区别吗”问题的回答中,有69.6%的大学生党员认为“有”,23.2%的大学生党员回答“没有”,还有7.2%的大学生党员认为“说不清”。回答“没有”和“说不清”的大学生党员达到30.4%;在对“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会经常想起自己的党员身份吗”问题的回答中,有87.5%的大学生党员认为“会”,12.5%的大学生党员认为“不会”。说明高校少数大学生党员对这一问题在思想上还存在模糊认识。作为一名党员,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应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所以,从党员的身份角度看,党员与普通群众是有区别的。
2. 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上坚定,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有待加强
调查中得知,大学生党员对“您认为我们党和国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吗”问题的回答,有97.6%的大学生党员认为“必须”,没有大学生党员认为“不必”,只有2.4%的大学生党员认为“说不清”;大学生党员对“您认为中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吗”问题的回答,有98.7%的大学生党员认为“必须”,没有大学生党员认为“不必”,只有1.3%的大学生党员认为“说不清”;大学生党员对“您认为中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吗”问题的回答,有97.9%的大学生党员认为“必须”,没有大学生党员认为“不必”,只有2.1%的大学生党员认为“说不清”;大学生党员对“您认为中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吗”问题的回答,有97.7%的大学生党员认为“必须”,没有大学生党员认为“不必”,有2.3%的大学生党员认为“说不清”。从以上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生党员在“党的指导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重大政治原则、政治立场问题认识上是清晰的,立场是坚定的,坚定了“三个自信”。
大学生党员对“您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吗”问题的回答,有91.1%的大学生党员回答“知道”,8.9%的大学生党员回答“不知道”。说明高校大多数大学生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是了解的,但是,也有少数大学生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缺乏了解,因此,高校党组织应对大学生党员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的教育。
3.大学生党员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极少数大学生党员对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缺乏信心
调查反映,大学生党员对“您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吗”问题的回答,有98.5%的大学生党员认为“坚信”,没有大学生党员认为“不坚信”,有1.5%的大学生党员认为“说不清”。说明高校绝大多数大学生党员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大学生党员对“您坚信共产主义吗”问题的回答,有92.8%的大学生党员回答“坚信”,有1.8%大学生党员回答“不坚信”,有5.4%的大学生党员回答“说不清”。 回答“不坚信”和“说不清”的大学生党员比例为7.2%,说明高校极少数大学生党员对“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缺乏信心。
4.大学生党员宗旨意识强
调查显示,大学生党员对“您认为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吗”问题的回答,有98.0%的大学生党员认为“必须”,没有大学生党员认为“不必”,有2.0%的大学生党员认为“说不清”。说明高校绝大多数大学生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较强。大学生党员对“您认为党员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吗”问题的回答,有98.2%的大学生党员认为“必须”,没有大学生党员认为“不必”,有1.8%的大学生党员认为“说不清”。说明高校绝大多数大学生党员能够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5.大学生党员组织纪律观念强
调查中得出,大学生党员对“您能否自觉遵守党的纪律”问题的回答,有97.2%的大学生党员认为“能”,只有2.8%的大学生党员回答“不能”;大学生党员对“您在党组织活动中能否做到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工作任务”问题的回答,有99.2%的大学生党员回答“能”,只有0.8%的大学生党员回答“不能”。 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党员的组织纪律观念强。
6.大学生党员道德修养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有待深化
调查显示,大学生党员对“您在组织生活中能否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问题的回答,有96.4%的大学生党员回答“能”,3.6%的大学生党员回答“不能”;大学生党员对“您能否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社会主义道德”问题的回答,有97.6%的大学生党员回答“能”,2.4%的大学生党员回答“不能”;大学生党员对“您能否带头倡导共产主义道德”问题的回答,有94.5%的大学生党员回答“能”,5.5%的大学生党员回答“不能”。从以上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生党员能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倡导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观念较强。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有待深化。
7.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与培养工作扎实,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化等方面需进一步改进
调查显示,大学生党员对“您认为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与培养有必要吗”问题的回答,有100%的大学生党员回答“有必要”; 对“您愿意参加党组织开展的党性教育活动吗”问题的回答,有97.4%的大学生党员回答“愿意”。 这说明大学生党员都认为高校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与培养是必要的,绝大多数大学生党员参加党组织开展的党性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很高的。
大学生党员对“您所在的党组织重视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与培养吗”问题的回答,有96.3%的大学生党员回答“重视”,3.7%的大学生党员回答“不重视”; 对“您所在的党组织党内组织生活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吗”问题的回答,有88.1%的大学生党员回答“做到”,11.9%的大学生党员回答“没有做到”。 在大学生党员看来,高校绝大多数党组织是重视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与培养,但是,党组织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化规范化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大学生党员对“您认为党组织开展党性教育与培养的最有效方式是”问题的回答,有80.4%的大学生党员回答“理论学习”,19.6%的大学生党员回答“组织活动”。在大学生党员看来,党员党性教育与培养的最有效方式是理论学习,组织活动也是党性教育与培养的必要补充。对“您认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的有效形式是”问题的回答,有56.4%的大学生党员回答“集中学习”,36.5%的大学生党员回答“网络等媒体学习”, 有7.1%的大学生党员回答“自学”。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的有效形式是“集中学习”和“网络等媒体学习”。对“您所在的党组织重视利用网络等新型媒体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吗”问题的回答,有78.2%的大学生党员回答“重视”,21.8%的大学生党员回答“不重视”。从调查结果看,利用网络等新型媒体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应引起高校党组织的重视。
大学生党员对“您认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与培养工作最需要改进的方面是”问题的回答,有37.5%的大学生党员回答“工作理念”,23.2%的大学生党员回答“组织领导”, 有39.3%的大学生党员回答“工作方法”。从调查结果看,“工作方法”、“工作理念”、 “组织领导”都是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与培养工作需要改进的方面。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与培养工作的思考
在对大学生党员党性现状与教育培养工作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就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与培养工作提出以下建议和思考。
1. 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与培养工作的组织领导
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将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与培养工作作为学校党建工作重点,精心部署,抓好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党组织应当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对党员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学校党委应制定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与培养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要求、责任主体、教育内容、工作方法、检查考核等内容,要将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与培养工作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计划,从领导层面做出精心部署和安排;院(系)党委(党总支)对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与培养工作担负着主体责任,院(系)党委(党总支)要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对本院(系)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与培养工作做出具体安排,指导学生党支部抓好落实;学生党支部要按照院(系)党委(党总支)的具体安排,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将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与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2.完善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与培养的内容
从对大学生党员的党性现状和现实要求的分析上看,当前,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与培养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调查中了解到,有少数大学生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缺乏了解,因此,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要始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放在首位。当前,大学生党性教育要重点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育,深入开展中国梦的教育。通过科学理论的教育,帮助大学生党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坚持理想信念教育。理想和信念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对人生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是激励人们向着人生目标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是人生发展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5](P159)。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
调查中得知,大多数大学生党员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也有少数大学生党员对“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缺乏信心。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和把握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要教育大学生党员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政治定力,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坚持不懈地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再次,着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核的最高抽象。党的十八大首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都是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这一重要论述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
习近平指出,“我为什么要对青年讲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6]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3. 改进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与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高校党组织要努力创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努力使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与培养工作取得实效。
首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大学生党员认为党性教育与培养最有效方式是“理论学习”。高校院(系)党组织要切实抓好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一是要发挥好院(系)党校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院(系)党校每学期至少应集中安排一期学生党员党课教育培训,结合形势需要安排党章、党的理论、党史知识、形势政策等专题,对学生党员进行集中培训,帮助学生党员提高党性修养。二是要发挥好学生党支部在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与培养工作主体作用。高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大学生党员接受组织教育、参加组织活动、行使党员权利和履行党员义务的基层党组织,是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和培养的具体组织实施者。《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大学生党支部要“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5]高校学生党支部要按照《党章》和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锻炼,提高大学生党员党性素养。
其次,通过开展党组织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高校学生党支部要按照《党章》和上级党组织的要求,积极开展党内组织生活,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要组织学生党员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和班级活动,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高校院(系)党组织要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大学生党员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到工农群众中去。组织大学生党员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再次,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体开展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调查发现,大多数高校党组织重视利用网络等新型媒体开展党员教育活动,但是,也有少数高校党组织不重视利用网络等新型媒体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与培养要在坚持传统的教育方法基础上,增强网络宣传意识,积极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要求,重视运用网络特别是校园网这一新型传播手段开展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运用网络这种现代传媒技术开辟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新阵地。高校党组织要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网站或专栏建设,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大力宣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先进大学生党员事迹,贴近大学生党员思想实际,关心大学生党员利益诉求,适应大学生党员成长发展的需要,提高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5]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6]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