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水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4-04-10张西虎王淑新王吉清

关键词:汉水汉中文化

张西虎, 王淑新, 王吉清

(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研究中心,陕西汉中723000)

汉水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西虎, 王淑新, 王吉清

(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研究中心,陕西汉中723000)

2013年11月14~16日,由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研究中心、汉水流域中上游文化遗产研究会主办的汉水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陕西汉中举行。来自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湖北文理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安康学院、湖北省社科院、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市社科院、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及汉中、安康等地的专家学者、汉水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校内各相关院系单位的教师代表60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共收到交流论文60余篇。

一、专题报告简介

陕西理工学院刘清河教授题为“汉水文化的内涵与精神”的专题报告,从不同层面阐释了汉水文化的涵义、特点、研究价值及当代意义,认为汉水文化具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亦夏亦夷、多元共生;南北交融、东西荟萃的基本特征,并将汉水文化的主导精神归纳为,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汇纳和合、包容万物;注重孝道、淡泊名利。

南阳师范学院郑先兴教授题为“丹朱与汉水流域的文化特征”的专题报告,基于丰富的史实资料从当前丹朱学术研究情况、丹朱其人其事、丹朱与驩兜及其地望、丹朱与汉水流域文化进行了阐释。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潘世东教授题为“汉水文化产业的战略探测”的专题报告从世界文化产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讲起,分析了中国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差距,考察了汉水文化产业化的现状,最后提出了汉水文化产业化的战略思考:推进汉水文化的七大融合,大力推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建立联合协商机制,切实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的保护和科学利用,建立政策、动力、人才、机制四大保障。

汉水文化研究中心特邀顾问刘舜康教授就为什么要研究汉水文化、怎样研究汉水文化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释,指出研究汉水文化旨在挖掘汉水流域地区人民群众在中华民族文化形成中的贡献地位和作用,旨在了解秦朝中华民族统一后汉水流域杰出名人在中华民族文化、世界文化形成中的贡献、地位和作用,梳理汉水流域人民群众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中的贡献、地位和作用。研究汉水文化首先必须对汉水文化有一个准确的概念界定;其次,要融合不同学科、采取多种手段对汉水流域文化的起源和演化进行研究;第三,研究工作必须从基础做起;第四,文化本身是综合概念,因此必须进行学科大联合、学校研究大联合;第五,必须加强文化比较研究;第六,研究文化要有独立精神。

会议提交的60余篇研究论文围绕“汉水流域的历史文化研究”、“汉水流域社会经济研究”、“汉水流域的生态文明研究”、“汉水流域的语言学及文学地理学研究”、“汉水流域的文献学及考证研究”“汉水流域的文学作品研究”等6个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和论断。

二、汉水流域的历史文化研究

汉水流域厚重的历史文化成为专家学者讨论的热点,相关研究论文有20余篇,占本次研讨会的1 3强。

汉水流域的文化具有怎样的历史特征?梁中效教授的《说“汉”》指出,汉水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融通黄河与长江文明的纽带,是南北文化转换的轴心,是汉族形成和得名的摇篮。闫向莉博士的《论地母文化的多样性》一文认为地母文化是中华特色文化之一,是儒释道三家合一的典范,具有鲜明的多元文化特征。吕方博士的《从平定巴蜀之战看光武帝君臣文化冲突》一文指出,平定巴蜀之战是东汉光武帝完成全国统一的最后一战,暴露出光武帝与功臣战将的军事文化冲突。陈辉博士的《五斗米道研究综述》一文对五斗米道的起源与发展、思想文化、人物研究、教义制度以及考古研究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夏日新教授的《襄沔大族与三国政权》一文提出,从襄沔地区与三国政权的关系来看蜀汉政权中襄沔地区人士最为重要,曹魏次之,孙吴又次之。本次研讨会对汉水流域的历史文化研究不仅有综述方面的系统梳理,而且有结合地域文化方面的探讨。孙启祥先生的《近30年来汉中汉水文化研究综述》一文从综合研究、考古学研究、古代民族研究、城市史研究、秦岭及汉水交通研究、历史事件及人物研究、文学艺术研究、教育及西北联大研究、宗教和民俗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等方面对汉水文化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张平乐老师的《樊城山陕会馆碑刻及其史料价值》一文对樊城山陕会馆现存的17通碑刻进行了分类整理,并探讨了其重要的历史价值。何道明老师的《郧阳文化生长力及其典型样态初探》一文认为地域文化的生长与地域的历史变迁和地域内人民的智慧创作紧密联系,并以郧阳文化为例进行了阐释。

汉水流域文化线路研究也是汉水文化研究的焦点之一,郭荣章先生的《历史上的傥骆道南段勘察记》一文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并结合有关记载,如实记述傥骆道南段的路线及其沿途遗迹、轶事,对相关的疑案亦作了必要的探索。王使臻博士的《唐光启三年僖宗銮驾回京路线考》对光启三年流亡于汉中的唐僖宗政府返回关中地区的交通路线、驿站及其行程进行了考证,研究了唐宋时期历史事件、社会生活的细节信息。冯岁平先生的《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汉江以北四省边舆图>书后》一文,从地图学角度介绍了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汉江以北四省边舆图》书后的图例与图示,并对此进行了详细阐释。

三、汉水流域的语言学及文学地理学研究

受汉水流域独特地理环境及秦陇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的影响,汉水流域的语言学及文学地理学表现出融会贯通的特质。周政教授的《陕西西乡方言的语音差异及混合特征》一文认为西乡方言存在较大的语音内部差异,各片的内部又具有南北兼容相互融合的特点。张璐和李丹老师的《汉中方言部分语法规则调查》一文,对汉中方言的部分语法规则进行调查和描写,对与普通话不同的加以注音释义和举例,并说明其句法环境。王立民教授的《“衮雪”是曹操兵败汉中的悲壮心声》一文,从“衮雪二字的本意切入,紧扣历史写真,认为“衮雪”是曹操兵败汉中心声的自然流露,是“我要雪耻雪恨”的精妙表达。李青石教授的《唐宋诗人与汉中》一文,从唐宋诗词中描绘的唐宋时期汉中及周边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分析了文学地理学视阈下的唐宋汉中诗歌、唐宋诗人在汉中的诗歌创作。宫臻祥和王欣星老师的《文同“汉中诗”的地域文化意义》一文,认为文同生命中最珍贵的五年是在陕西汉中度过的,期间励精图治,勤于诗文创作,留下了大量吟咏汉中的佳作,为汉中的地域文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王吉清博士的《汉水流域地理环境与流域文学发展》一文,认为汉水下游和汉水中上游地理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异,故将汉水流域分为两段,对比论述了汉水下游的地域优势与文学发展进程、汉水中上游的文学发展进程。

四、汉水流域的文学及文献学考证研究

自古以来,与汉水相关的文学作品丰富,它们体现出怎样的特征?与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梳理和解读。付兴林教授的《陆游汉中交游述论》一文,认为汉中的境遇与机缘把陆游和他的僚友们联系在了一起,他们用诗文勾勒着彼此生命的轨迹,于墨香中憩息饱经沧桑的灵魂。深刻真挚的友情,正是陆游念念不忘汉中的内在动因之一。李宜蓬博士的《王士禛栈道诗的文学价值》一文,认为王士禛的栈道诗是其诗风变化的重要标志,是其山水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栈道沿线尤其是汉中地区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重要载体,值得特别关注。蒋丽副教授的《<阴阳碑>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一文,从民俗学的角度对其所描绘的诸如码头文化、阴阳文化、丐帮文化等众多具体民俗事象进行解读,挖掘出其间的丰富意蕴,以展示汉水流域文化精神。李仲凡教授的《论<李自成>的人物塑造艺术》一文,认为《李自成》把对历史的宏观理解与对人物个人命运的把握结合起来,成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揭示了李自成的个人命运和起义事业兴衰成败的深层原因。既真实再现了历史生活,又能跳出历史,大胆地虚构。袁栋洋老师的《用“真”唱给农民一曲绵绵的歌》一文,认为扎根于农村的周同宾,以“真”的音唱给当下农民一曲绵绵的歌,他以自我农村人“真”身份感受的体验,以“真”的口述实录体的形式唱出了当下农村、农民“原生态的自己”。火源博士的《论王蓬小说中的“自然”》一文,发现王蓬小说的自然环境不仅是人物的附属品,而且是有独立价值的主体,有独特价值。邵金金博士的《张良庙的文化内蕴及庙内咏张良诗之特色》一文,通过梳理张良庙中的张良文化特色,进而探析文化特色对张良庙题咏张良诗的影响。严都岿老师的《从戎南郑对陆游书法之影响》一文,认为48岁的陆游从戎南郑,历时虽仅八个月,但对陆游一生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使其书法在创作理念、思想、艺术风格以及技法层面上均发生了巨大变化。

汉水流域丰富的文献学内容也吸引了不少专家学者对其考证。付兴林教授的《元稹入蜀纪行诗及“百牢关”位置考辨》一文,从元稹关于百牢关诗歌可知百牢关确非白马关,推算元稹行至百牢关的时间可进一步证明百牢关当在嘉陵江东岸七盘岭附近,且通过与武元衡、于邺等诗人诗歌及相关史料的相互印证,可推断出百牢关至少在中晚唐时期位于今广元市大滩镇南的七盘岭北侧附近。林萧老师的《清代栈道行程考》一文,通过王士祯、竹添井井、俞陛云三位清人的游记,对连云栈道进行了梳理和考证姚建国教授的《汉水女神传说的来龙与去脉》一文,认为把汉水女神的故事附会到汉中,其根由当为后人对《水经注》的误读,但其后许多浪漫的诗人墨客宁愿想象演绎其发生地在汉中境内,至今汉中人仍乐于演绎汉水女神的故事。郭鹏先生的《汉水上游史籍遗存搜集与整理》一文,从历史文献、整理情况古籍形式、古籍建议及附录5个方面对汉水上游史籍遗存搜集与整理的历史、成果、方法、意义系统梳理和全面介绍现状进行了总结。卢慧杰先生的《汉魏十三品石刻搬迁及十三品保护展室修建经过概述一文,以日记形式真实还原了褒河水库历史变迁及汉魏十三品抢救过程,并回顾了保护十三品的真实经历。许净瞳博士的《论石门石刻文献的宋代学术对话》一文,整理了从唐代一直延续至清代的“元二”一词的讨论,以及其真正含义和不断完善考证的论据。

五、汉水流域的生态经济研究

生态经济是汉水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形式,能够有效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发展。与会专家、学者对如何推动汉水流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冯明放教授的《陕南移民搬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一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陕南移民搬迁进行分析,发现陕南移民搬迁首先是一种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同时存在着路径依赖问题。侯晓丽老师的《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打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一文,结合国内外发展文化产业的理论及实践,分析了汉中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以及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将文化产业打造成新增长点的对策建议。彭洁教授的《产业经济学视野下的陕南移民搬迁》一文,认为产业开发对于移民搬迁的成败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并结合实际提出了陕南移民搬迁产业开发的对策建议。曹亚芳副教授的《秦巴山区特色农业发展转型研究》一文,以“三生共赢”为理论基础,以地处秦巴山区的陕南特色农业发展为研究个案,分析了我国贫困山区农业转型发展的出路和对策。王淑新博士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形式的比较研究及政策启示》一文,梳理了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4种可持续发展形态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发展趋势,从不同角度对4种可持续发展形态做了比较研究,最后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启示。杨名博士的《从“西狩获麟”到“秦岭四宝”》指出,从“西狩获麟”到“秦岭四宝”,展现的是人类文明形态中天人关系的曲折历程,孔子在数千年前为天人关系问题解决提供的宝贵资源是人类文明的产物。马彩虹副教授的《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态经济化问题》一文,分析了生态经济化的背景,结合汉水上游地区生态经济化的现实要求,分析了生态经济化的基本过程,提出了绿色产业、生态农业园、生态工业园、CDM项目、生态补偿等生态经济化路径。何红老师的《陕南秦巴山地禁止开发区生态旅游绩效评价模型构建》一文,借鉴经济学绩效三棱镜和矢量评价模型,结合陕南区域特征和发展实际,构建了包括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在内的三重绩效矢量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三重矢量综合评价模型。李大庆副教授的《传统民间工艺与旅游纪念品设计的融合发展》一文,立足汉中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结合汉中人文资源和民间工艺美术资源,对汉中特色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定位、开发思路、开发途径进行了探讨。蔡云辉教授的《近代中国西部河谷城市自然灾害救灾防灾研究》一文,认为多样化的自然灾害对西部地区河谷城市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与影响,来自官方与民间力量采取了一系列救灾防灾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城市的灾害损失与破坏性影响,有助于西部河谷城市的发展。姚璞老师的《汉水流域中药材文化资源与社会发展》一文以汉水流域中药材资源为话题,分析目前利用的客观现状,提出应挖掘研究利用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效益。

本次研讨会对于突破局限、开拓新思路以及汉水文化研究全方位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朱 飞]

G122

A

1673-2936(2014)01-0039-03

2013-12-04

2013-12-13

张西虎(1963-),男,陕西扶风人,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中西文化比较及汉水文化研究;王淑新(1982-),男,山东潍坊人,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研究中心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汉水文化;王吉清(1979-),男,吉林白山人,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研究中心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与汉水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汉水汉中文化
碧血丹心铸青史 汉水浩荡祭英魂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歌曲:龟山苍苍汉水汤汤
汉中之战(续)
汉中为王(二)
汉中情
谁远谁近?
汉中仙毫
汉水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