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书画文化资源价值的特性研究与发展策略
2014-04-10王微,赵东
王 微,赵 东
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1 宿州书画之乡的历史渊源与价值
宿州市是安徽省北部一座历史千年的古城,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书画艺术,春秋战国时期宋国已有“画史”,史称“宋绘闻天下”。清末乾隆嘉靖年间“扬州八怪”崛起之时,萧县的“龙城画派”亦是群星荟萃,如书画兼擅的吴作樟、吴柳庵,山水画家袁汝霖、刘云巢,人物画家薛铎以及书画家张太平等。宿州下辖灵璧县的钟馗画在中国画苑中一枝独秀,灵璧钟馗画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迄今长盛而不衰,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进入20世纪以后,宿州市的书画领域又有了新的发展,大家辈出,以梅纯一、萧龙士、朱德群为代表的一批书画巨匠让宿州书画进入群星璀璨时期。现今宿州书画活动频繁,书画社团林立,书画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与发扬。
中国书画艺术强调意境之美,重在表达丰富的内在人文精神。历史上,宿州的书画家们多为了自我情操的陶冶,很少涉及到经济利益的瓜葛。随着时代的变迁,由于物质生活的改善以及书画艺术本身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普通百姓对于艺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宿州书画这一古老的艺术也逐步迈向市场,宿州武夷商城的书画市场集创作、装裱、销售于一体,经济价值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一直以来,论及我国整体书画市场的消费状态主要是收藏。而当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之时,我国书画市场也逐渐突破了这种单一缓慢的发展模式,收藏、投资、礼品、装饰等功能不断被挖掘出来,书画市场逐渐成为一种专门的产业独立发展,书画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研究价值必然成为该领域产业化发展的研究对象。目前,宿州书画市场价值还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文化艺术价值和初步的经济价值。因此,宿州书画市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想有个跨越式的发展,就需要对其书画作品的文化资源价值特性作进一步的分析。
2 宿州书画的资源价值特性分析
2.1 宿州书画资源价值的增值性
宿州自古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文化遗存丰富,一般而言,文化资源越久远,其价值就越高。书画在历史中只是文人墨客们愉悦自我的一种方式,而在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之后,它所具有的价值已经得到大大的提升,这一资源价值还会随着整个人类文明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值。同样,宿州书画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知晓,潜在的消费市场巨大。在文化产业方兴未艾的当下,书画业如何突破经济边界,是宿州文化市场一个艰巨的课题。
宿州书画资源的增值性还有另外一层涵义:传统文化资源借助于现代传播技术,可以提升其市场价值。托夫勒曾做过这样的研究,一杯咖啡,在市场上买咖啡豆自己煮,每杯5美分,街头咖啡店每杯0.5美元,五星级酒店每杯5美元,威尼斯圣马克广场里安咖啡店每杯15美元,因为那里可以体验文化古城优美的景色[1]。从托夫勒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借助于良好的传播方式和营销方式,文化艺术产品的价值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增值。由于缺乏优秀的创意策划与推广,宿州书画的品牌效应和潜在的文化优势还没有被有效地释放出来。目前,宿州书画的文化市场还是处于一种半沉睡状态,没有真正地步入市场化的经济发展之中。中国式俗语“酒香不怕巷子深”在现代市场环境中已经不再适用,适宜的推广营销方式在文化产业中被广为运用。也就是说,适宜的推广营销可以成为艺术产品扩大知名度、提升宿州书画市场价值的有力助推器。
2.2 宿州书画资源价值的可变性
众所周知,文化资源的价值会因地域的变化而改变,深受国人喜爱的赵本山团队创作的《刘老根大舞台》到了美国却难以引起共鸣,甚至遭到了诸多的批评和质疑,导致这一结果的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对于同一地域文化有着不同的审美和认知标准。位于皖北的宿州是黄河文化和江汉文化的交汇地带,宿州文化兼容了中原文化,是具有鲜明特色的皖北区域文化,宿州书画也包涵了浓郁的皖北地域文化特性。
宿州书画从文化特质上来说,作为“书画之乡”曾经的辉煌证明了皖北多元文化的魅力,但同时,宿州文化既不属于典型的黄河文化,也不属于长江文化,甚至也不是淮河文化的代表,这种文化身份的迷失难以彰显其区位优势,宿州书画的定位也较难把握。要想转变这种不利的局面,关键是要解决如何运用现代文化产业规律,将资源的文化内容与文化产业链接;以及如何利用现代手段,将文化资源的价值实现衍生和增值等问题。不同地域的人对于文化的消费需求也不尽相同,在新时期书画产业的发展中将会明显地影响到宿州书画资源价值的体现,因此,面对不同文化消费需求的目标客户群体,要有准确的市场细分和调研。
2.3 宿州书画资源价值的教化性
萧县自1981年成立全国第一家县级书画院——萧县书画院之后,又陆续成立了数十家书画社团。随着书画创作队伍的壮大、书画活动的拓展,萧县书画艺术者们积极地走出家门,参加县级以上的展览多达13 000余人次,在市、省和国家级报刊发表的作品已有1 200多人次,书画活动的兴盛培育了众多的书画爱好者,人才辈出。宿州书画的文化普及和群众基础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宿州市的各中小学,优秀学生书画作品随处可见。在广大的民间,还有数量众多的书画爱好者,其中不乏功力深厚的书画高手。除了最具代表性的萧县外, 桥区的画廊和书画市场也鳞次栉比,更有很多家庭都开辟专门的书画创作工作室。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宿州书画题材立意注重生活和传统,积淀了宿州人智慧、文明和历史的文化资源,本身就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教科书。此外,宿州书画注重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对新时代的宿州乃至皖北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的营造起到了很好的教化作用。宿州书画知名度的打响,将为宿州市书画产品的产业化进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 宿州书画市场的发展现状
目前,宿州一区四县已初步形成萧县书画一条街、灵璧钟馗画一条街、 桥书画装裱一条街等宿州市文化产业园区,全市画廊接近300家,书画产品带来的可观利润为宿州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形式多样的书画展销活动,在市县其他地方也都积极地开展起来,并相继在中国美术馆这个国家最高艺术殿堂举办了“宿州书画晋京展”,在安徽省博物馆举办了“宿州书画晋京展”汇报展,在上海图书馆举办了“艺术之乡宿州书画展”等,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走进宿州》在全国播出后,又推出了《宿州书画》,节目详细介绍了宿州书画的优秀作品。书画院、书画名家纪念馆、陈列馆也同时相继建设并投入使用,宿州书画品牌逐渐在全国书画界树立,为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文化资源朝着文化产业迈进的过程中,书画产业平台的打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融资渠道狭窄成为制约宿州书画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作为一种创新形式的投资和行为,风险投资的主要特点是青睐科技创新、投资周期长、高风险高回报和增值性投资,其着眼点不在于投资对象当前的盈亏,而在于它的资产增值。”[2]时下流行的风险投资策略引入书画界的方式和途径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思路和成熟的模式,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有学者就文化产业的供应链融资模式提出建议:“成功的融资模式应该保证银行对交易中的文化产品,特别是专利权、品牌、著作权等无形的产品能够适时监控,只有这样,才能激励银行向文化产业提供供应链融资支持。”[3]如何更好地利用书画这一传统资源,与现代商业发展相结合,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书画艺术产业发展道路,是宿州书画界需要找出的答案。
4 宿州书画资源价值提升策略
保证作者利益和实现艺术产品的增值是一个统筹安排的长远战略,需要社会多方合作,在宿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书画产业特色品牌打造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 完善政府的指导和管理功能
自1998年原国家文化部成立文化产业司之后,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时间,尤其是迈进新世纪后,我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在加大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因此,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政府的合理规划和政策扶持,并通过相关法律规范的设立,保护和助推书画市场向书画产业的全面发展,并通过产业集群策略实现书画产业从地方优势产业向支柱产业的转变。
首先,政府应该明确宿州书画产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宿州市书画产业发展存在分散、缺乏总体规划、市场建立不完整、缺乏投资等现象。建议政府结合市、县(区)书画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宿州市书画产业招商引资规划》和《宿州市书画产业发展指导规划》,从规划、调整和优化书画市场结构的角度出发,并对能补充目前产业链中不足的相关行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与政府支持,吸引外来资金的注入。
宿州书画产业缺乏本地市场的支撑,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无法在短期内真正扭转这一现实。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实施宿州书画“走出去”战略,将宿州书画与发达地区的市场结合起来,实现创作与市场的良性循环,打造更加合理有序的文化产业链。
其次,加大对宿州书画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目前,宿州书画市场主要集中在 桥区的武夷商城、萧县的“书画一条街”、灵璧县的钟馗路,书画市场基本上都是集中在一个街区里面,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落后。这种家庭作坊式的书画行业,无论是规模和水平上都难以实现突破,严重制约了书画行业的发展。健康合理的书画产业需要在创作、理论和市场三个方面实现平衡和协调,而目前宿州书画在这三个方面都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承担起整体设计和指挥的重任,加大书画界、商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联合,共同打造书画产业的文化产业集群。
根据现阶段书画市场的发展特性,宿州书画急需建立起一个从书画鉴定、评估,到海关、保险、金融等方面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书画艺术与古玩艺术品交易公共服务平台。
4.2 强化书画市场规模化发展定位,整合产业链
宿州书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产业化的意识却很薄弱,书画产业园的建设也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其影响和辐射力还不是很大。从业者大多是书画家、艺术家、文化人、工艺师和拥有各种才能的自由职业者,他们的工作十分独立和灵活,甚至随性;而书画艺术迈向产业化的发展,就不再是独立的个体活动,需要业务活动和前后工艺的配合或群体协作,才能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部分初涉书画市场的其他从业者多不拥有雄厚的资本。因此,需要加强园区建设,将创意人员吸引到书画产业园区中来,创造多样化的宽松环境,使其不仅有独特的本地特征,而且要有国际化的特点。
现代文化产业绝不是闭门造车的产物,书画产业的精细化和标准化以及产业的纵深发展、横向联合需要宿州书画走出去、引进来,建立自己的行业规范和融资营销方式。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各种新兴的运作模式也应运而生,宿州书画如何实现与现代艺术运作方式的接轨也日益被提上日程,比如对风险投资、艺术授权等全新融资营销理念可以大胆进行借鉴,并结合地方实际进行有效的改造。
4.3 探索书画产业网络营销的新模式
宿州书画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从一开始局限在皖北和江淮地区玩家们的自娱自乐,到如今着眼于需求的全球化,书画艺术品创作风格要进行更为多元化的调整。这种变革本身既符合艺术创新形式丰富的本质特性,也需要借助于网络这个工具更好地传递产品信息,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书画艺术在走入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上,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营销方式。为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首先要提升知名度,应充分使用网络这种新手段,使书画艺术品市场需求不论在手段上还是形式上,都能充分借用网络的方便与快捷、跨越地域的优势,探索出一条书画产业网络营销的新发展模式。
目前,新传媒和新信息技术使电子商务飞速发展,书画营销手段也得以大大拓展,专业网店、信息咨询、博客微博、手机微信等手段都可以成为书画市场的生力军。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数字艺术也在向中国化和本土化的方向回归,而中国书画恰好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与现代科技手段的结合。
4.4 培育书画产业专业人才
在产业园区内,书画要形成产业,不但需要书画家、工艺美术家、设计师,还需要一批擅长将书法与绘画作品进行“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意策划人以及文化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这些文化产业人既要有较好的艺术鉴赏能力,又要具备很强的商业运作能力,不仅能够直接将书画产品推向市场,而且还能够运用良好的策划与创意能力,使传统的书画艺术走向产业化,进而将书画家们的艺术作品和文化产业管理者的创意成果转化为各商家和企业的经营资源,提升书画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但目前宿州市大多数书画产品的商家都未能形成规模化的产业。究其原因,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运作创意成果的经营人才和将文化与产业联合的文化经纪人。现代文化产业经纪人不同于以往的销售人员,他们集现代文化传播和市场运作于一身,熟悉现代文化产业政策法规和现代文化产业商业贸易流程,对现代创意手段和现代文化产业的制作流程也得心应手,可以实现文化产业与相关行业的广泛联合。因此,加快培养和引进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各类专门人才迫在眉睫。
可喜的是,全国各地从事文化产业研究的队伍在不断壮大,而且各地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也在不断探索新的与社会合作的方式。随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进程加快,会有越来越多的专门人才投入到文化产业建设中来。宿州学院在2011年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当地文化产业建设提供人才输送的平台,也为今后宿州书画业专门经纪人队伍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1]张潇扬.发展文化产业的三条重要路径[J].理论学习,2006(9):21
[2]高宏存,唐瑞雪.文化产业引入风险投资问题研究[J].东岳论丛,2012,33(7):139-144
[3]耿同劲.文化产业供应链融资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3(6):96-101
[4]范正红.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价值因素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6):84-86
[5]刘成瑜.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28):51-52
[6]晓赵.书画投资“五看”[J].商机,2005(7):82
[7]陈庆德.文化产品的价值判定与形式表达[J].思想战线,2007(5):21-34
[8]赵伟良.实话实说:浅谈对中国书画市场的几点看法[J].艺术市场,2006(1):72-74 (责任编辑: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