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4-04-10付贞棋

史志学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中学生思维能力情境

付贞棋

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付贞棋

在数学教学中提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而且是中学数学教学本身的需要。本文对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笔者以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为出发点,试图解决数学教学中学生存在学习方法陈旧、缺乏创新思维的问题。

创新能力 培养策略 初中 数学教学

“创新”就是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式,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过程。“创新”起源于拉丁语,它的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数学训练是培养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探究性、推测性和继承性等思维品质的良好载体。而这几种思维品质,是创新思维的最基本的要素。要培养具有创造性能力的人才,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从传授、继承已有的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就数学活动而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有新的理解;二是发现不同于教材,不同于教师的讲解方法和他人的学习方法;三是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善于创新,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学习,以科学求实的态度,不断用新的思路、新的视角、新的手段,构建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

一、影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挥的因素

学习环境和自信心是影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创新型学习环境的营造和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

1.营造创新型学习环境。

在初中的学习阶段,学生相应的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他们怎么去学。而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应该创造出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力求为创新思维的生长提供更肥沃的土壤。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唱的是主角,少数学生扮演着配角,而多数学生只是在作观众,观看着教师和少数学生的“表演”。很显然,这是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的,并且对于学生本身同时也是一种伤害,不利于其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一个民主的新型课堂环境,积极的采用各种教学方式来舒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上,很多学生往往会将教师看作敌人,对教师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感。所以,如果想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积极的学习,那么就必须让学生喜欢老师,消除那种恐惧感,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在这种没有压迫感和恐惧感的条件下,学生势必会拥有更加活跃的思维,也就为创新思维的生长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当然,民主也并不代表着放纵。在允许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发言的同时,也要注意维护有序的课堂秩序,否则必然会适得其反。同时,在进行课堂民主讨论中,小结与表彰等程序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和学是个双向互动过程,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适当地调整教师与学生主客体的位置,能形成师生之间关系的良性循环,产生教育的正面效果,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发挥积极作用。

2.鼓励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

创新教育不但必要而且至关重要,它直接制约着创新思维教学的成败。进行创新思维教学,着重在于培养学生敢想、敢做、敢说、敢争和不怕失败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首先要求教师较强的自身修养,善于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的“四敢一不怕”。学生的学习需要模仿,要学会创造性的思维更需要模仿。教师可以把科学家、发明家成功的创新思维活动过程,通过创新思维欣赏课形式让学生了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使学生既能欣赏到创新思维的乐趣,又能够了解创新思维活动的形成过程。

二、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1.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在课堂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并且能够把多种不同的方式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其中最适用于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情境为最好。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能够关注到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的效率和方式,关系着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地位的发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让我学”不如“我来学”,这就揭示了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学生在恰当的问题情境中,既培养了与人合作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又可以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地参与,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慢慢地被开放、热烈和富于创造性的互动式课堂气氛所代替,成为激发学生潜力的最好的土壤。不同层次的问题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其中,更加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滋味,并且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活学。

2.问题情景创设。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持续、和谐地发展的过程,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教师同时也要考虑学生所能接受水平和兴趣的需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或通过结合多媒体等视听手段来指导学生获得知识,以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教师重要的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能够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达到“会学”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步感知到“如何学”,这样比传授知识更加宝贵,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为学生可以运用这些方法独立地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最后形成较好的学习能力。

3.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能力必备的条件是加强“双基”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数学能力、数学素质。同时,加强双基教学必须要强调三个要求:一是掌握基础知识的本质属性,理解基本知识的系统性,熟悉知识的来龙去脉及其知识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二是掌握基础知识的各种形变,明了知识点、知识线、知识块之间的相互联系;三是认识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特别是用于其他学科的各种表现形式,掌握基本技能,只有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数学发散思维才能充分展开,事实表明记忆系统中的知识越丰富,数学思维的发散就越多,数学思维的发散性就越好。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一题多设、多个题型一类题目让学生进行多方面练习,使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尽可能多地与所探索的问题发生联系,突破知识点的前后和学科的界限,使思维多向发散,这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广度、灵活度的训练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一题多解类的题目,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以各种观点去分析思考,扩充思维领域,培养思维机遇,从多个渠道求殊途同归的解题途径,探索解题新方法,这对于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培养有很大的益处。通过学生进行数学发散思维训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字母、符号、数学语言、图形的位置变化,问题的条件、结论、解题方法等等都可以作为发散点,以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发散思维的训练。

4.联系类比的运用。

类比法是数学教学和学习中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思维方法,它是一种或然性推理,但是所推得的结论不一定成立。教学中应用类比法,可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比如,在初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类比“多项式的运算”教学“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由“运算法则”和“乘法法则”相同,类比推出“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类同(当然也有差别)”,可使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教学事半功倍。学习中应用类比法,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和发现新的命题,例如,勾股定理从面积的角度考虑,可以叙述为: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一边的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斜边为一边的正方形的面积。由此,可以类比推出如下命题: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一边的两个正n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一边的正n边形的面积;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为直径的两个半圆(或圆)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直径的半圆(或圆)的面积,等等。在学习立体几何时,如果把空间图形的线、面、体与平面图形的点、线、面作类比,可以发现许多相同或类似的性质,有助于加深对空间图形的理解。

三、结论

根据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创新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数学学科教育的重要课程目标。并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本身的需要,创新思维是学好数学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所以,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于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中,在其他学科和生活中也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通过兴趣的激发、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类比法在教学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加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直观性和提高学习效率。

[1]吴炯圻,林培榕.数学思想方法—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善良,宁连华,宋晓平.中国数学课程研究30年[M].北京:科技出版社,2012.

[3]赵荣芳,冯晓梅.探秘数学思维[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刘云章,赵雄辉.数学解题思维策略[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5]何发全.浅谈中学生数学解题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6]吴亚斌.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付贞棋 保山民族中学 中教一级

(责编 畅 思)

猜你喜欢

中学生思维能力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培养思维能力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培养思维能力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