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党建工作关系的几点思考
2014-04-10甘奇
甘奇
关于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党建工作关系的几点思考
甘奇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党建的一线工作者,深入学生、贴近学生,如何在新形势下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政治方向,有效地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本文从高校辅导员所掌握党的理论知识不扎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度不够,个人素质发展不全面,大学生党建工作评估体系不完善几个方面分析了高校辅导员素质提升和大学生党建工作关系,并提出几点对策及思考,以期为高校辅导员更好地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 党建工作 关系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党建的一线工作者,深入学生、贴近学生,如何在新形势下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政治方向,有效地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值得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目前,我国部分高校辅导员素质良莠不齐,所掌握党的理论知识不扎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度不够,个人素质发展不全面,这些方面都给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提升高校辅导员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这不仅关系着大学生思想的正确导向和高校党建工作的扎实推进,也关系着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前途和命运。
一、高校辅导员素质良莠不齐,发展平台有待拓宽
1.党的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党员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骨干力量,对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必须熟练掌握并深入研究。只有扎实地掌握了党的理论知识,才可以引导大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并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部分辅导员因各种原因所学专业和从事的工作并不相关,也没有受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训练。踏入辅导员的工作岗位后没有及时地补充相关的理论知识,甚至有的辅导员不愿接受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只是凭借以往所学的认识较为肤浅的理论加上自己的理解指导学生,这样不仅会造成大学生党员对党的理论的理解错误,甚至会影响到其选择的政治方向。作为党建工作者,高度掌握党的理论是开展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高校辅导员思想上要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路线,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指导大学生的理论学习。
2.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度不够。
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与大学生接触紧密,了解其心理、特点,具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但不能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而思政课的专职教师一般致力于教学和科研,对学生工作没有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研究。辅导员如能高度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定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但实际上,全国部分高校的辅导员并没有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的教学中,思政课基本由专职教师负责,辅导员不能在教学实践中得到锻炼和系统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造成了理论知识不全面、不系统,空谈理论、盲目指导,甚至出现知识断层等现象。
3.个人素质发展不全面。
高校辅导员除了扎实地掌握党的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高尚的师德修养。辅导员可以称之为大学生四年内接触最多的教师,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因此,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高尚的师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
当今社会经济、网络迅速发展,各种思潮充斥着大学校园,新形势下辅导员要以身作则,承担起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部分辅导员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中把价值观利益化,没有正确引导他们的价值取向,造成了少数学生政治意识、感恩意识淡薄,甚至达到了缺失的地步。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度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辅导员的个人素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大学生党建工作评估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虽不断创新,但部分辅导员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仍使用传统的工作方法,造成了学生党建工作“年年老一套,换汤不换药”的情况。高校所施行的评估体系不够系统和完善,放任了辅导员“努力不努力都一样”的心态,因此,完善学生党建工作评估体系既可以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又可以促进学生党建工作出成效、上台阶。
二、全面提升辅导员素质,着力完善大学生党建工作评估体系
1.加强辅导员政治理论学习。
要切实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首先应加强高校辅导员的学习。辅导员是大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也是引导他们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人生导师,辅导员的政治理论水平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进步和提高。
一是定期为辅导员开办讲座,系统地传授党的理论知识,让辅导员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引经据典,言之有物。
二是定期要求辅导员发表党建工作相关的论文,让辅导员在论文的撰写中提高对党建工作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
三是定期组织辅导员开展党建工作交流会等活动,让辅导员在互相交流中汲取他人的优秀经验和掌握更好的工作方法和技巧。
2.构建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机制。
切实加强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不仅有利于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相结合,也有助于辅导员全面、系统地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及加强理论认识。
要完善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运行机制,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用,使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的教学相结合,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分块管理,明确职责,切实让辅导员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
要建立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实践的考评机制,以学期为单位,对辅导员进行教学质量评估。评估可由学生评估、院系评估、学校评估三部分组成,评估结果与辅导员的职称评定、评奖评优、岗位津贴相挂钩,形成奖惩体系。可举办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比武,设置奖项与奖励标准,获奖结果与年终考核以及评奖评优相结合,以激励辅导员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3.加强辅导员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基本技能。
高校辅导员从事学生党建工作除了应具有高水平的政治理论外,职业素质和师德修养也是工作的必备要素。辅导员要在工作之余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用高尚的品德影响学生。
辅导员要对学生做到“有爱心,有耐心”。辅导员做学生工作首先要爱心,只有事事为学生着想,才可以融入到他们的群体,更好地开展工作;其次要有耐心,辅导员虽日常事务繁琐,但始终要牢记“学生事无大小”,要事无巨细,耐心地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
4.完善辅导员的学生党建工作评估体系。
完善辅导员的学生党建工作评估体系是推动辅导员工作质量、提升其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首先,高校应制定辅导员的学生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并将之细化,考量其年度工作是否合格。其次,每年评定学生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激励辅导员在基层党组织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全面提升全校的学生党建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到高校党建工作甚至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前途和命运。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一线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切实提升自身素质和加强大学生思政政治理论教育,让大学生党建工作在新形势下稳步发展。
[1]徐泽胜.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与改进途径探索[J].改革与开放,2009,(10).
[2]黄兴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中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J].前沿,2012,(1).
[3]楚春芳.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网络平台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3,(5).
[4]从蓉.新时期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8).
[5]时祖光.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些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1).
甘 奇 海南大学学生工作处 硕士研究生 助教
(责编 高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