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蒂·勃朗特诗歌创作与诗歌特征述评
2014-04-10任亮娥
任亮娥
(绍兴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夏洛蒂·勃朗特诗歌创作与诗歌特征述评
任亮娥
(绍兴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坛上一位既写小说也写诗歌的双重身份的作家。然而,长久以来由于她的诗歌创作成就一直被忽略,她的诗人地位没有得到认可。其实夏洛蒂的诗歌创作远早于小说创作,诗歌的量与质与小说不相上下,诗歌的风格既秉承了英国浪漫主义色彩,又彰显了维多利亚时期诗风,既充满奇特的想象力,又糅合了自身经历。首先对夏洛蒂诗歌创作背景进行了简要回溯;其次对已出版的诗歌及译著简单介绍;最后就诗歌较显著的特征进行述评,主要涉及诗歌的母题、风格、题材。
夏洛蒂;诗歌;译著;特征
引言
夏洛蒂·勃朗特一直以来作为英国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家而享有盛誉。她笔力精湛,洞察力深刻敏锐,想象力极其丰富,在文学道路上独辟蹊径,一跃成为独具魅力、创作新颖、影响深远的一位女性作家,也是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历经一个半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界对作家本人和对她四部小说的研究从未降温,且成果层出不穷。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她的诗歌创作却始终被冷落,鲜有提及或关注,也缺乏深层次解读和考证。事实上,夏洛蒂诗歌创作长达20年,远早于小说创作,目前已出版200余首。一如她小说中折射出极强的自传性,她的诗歌更真实地记录了她生活中的抉择,思想上的困惑,情感上的波折,梦想的追寻等等,是她心灵的日记,已成为其珍贵的文学遗产中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对夏洛蒂诗歌创作背景进行了简要回溯;其次对已出版的诗歌及译著简单介绍;重点对其诗歌较显著的特征进行述评,希望对诗人尘封已久的诗作进一步深层研究起抛砖引玉作用。
一、一位鲜为人知的诗人
她与美丽无缘,她与幸运失之交臂,她想成为画家,但因视力不好而放弃;她想创办学校,但因经费、条件、招生受阻而破灭;她有诗人的激情与梦想,但终未如愿。她像哈沃斯夜空中一颗流星,她像荒原上一朵微不足道的石楠,但一部《简·爱》震惊了英国文坛,改写了她自身卑微的命运,赢得了尊严,奠定了其在世界文坛上令人瞩目的地位——“一位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从此,夏洛蒂·勃朗特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走进了人们的心中。她像一朵奇葩永远绽放在故乡哈沃斯上空,她的成名作《简·爱》更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历经一个半多世纪经久不衰。
夏洛蒂·勃朗特是一位不平凡的女性。自强不息、奋斗进取、与种种逆境抗争是她一生的主旋律。她执着地追求,为事业、为爱情、为理想;她顽强地拼搏,为生活、为家人、为命运,最终带着成功的光环和短暂的幸福离开了人间,当然也带走了她未圆的梦,难了的情。夏洛蒂一生从未停止过文学创作,除了自传色彩浓厚的四部小说和一部未完的小说外,还有大量的早期创作、诗歌、书信。她的成功与其特殊的成长背景、坎坷的生活经历和所受的个性化教育息息相关,更离不开当时英国整个社会语境的影响与文化土壤的孕育。夏洛蒂亲历了英国浪漫主义思潮和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文学的盛世——群星璀璨,人才辈出,不仅有一大批杰出的小说家、诗人、评论家,还有小说家兼诗人双重身份的作家,如哈代、劳伦斯。勃朗特姐妹也属于这一时期双料身份的作家。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她们的小说成就掩盖了其诗歌成就,加之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长篇小说的繁荣期,因而她们创作的诗歌一直未引起国内外学界和评论界的关注,特别是夏洛蒂作为诗人的地位至今没有得到认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并非诗作本身问题,而是由于她生前曾出版的诗作被忽视。离世后,她的大量诗作手稿散落四处,未能得到及时收集、整理和出版,客观上影响了文学史家对她诗歌创作成就的公正评价。直到19世纪80年代,牛津布莱克威尔出版了她的诗全集,这种情况才有了改观。
我国读者对夏洛蒂及其作品的了解与热衷,始于学界和译介长久以来对其人、其创作的关注和研究。但这一领域研究成果集中在作家传记、小说译著或作品解读、译本对比研究专著、论文为主。较为系统和全面介绍作家、作品的是1996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发行的《勃朗特两姐妹全集》10卷本,由宋兆霖先生主编。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有两卷为《夏洛蒂·勃朗特诗全编》(第6、7卷),译者分别为张德明和吴笛。这是夏洛蒂的诗歌首次在我国面世,且迄今仍是国内唯一译本。两位译者在译序中充分肯定了夏洛蒂诗作的意义、自身认知价值和审美价值,并提出要重视对这些诗歌的研读,重新评价诗人的地位。这为改变学界长期以来认为她的诗歌没有价值而被打入“冷宫”的局面,提供了较为丰富、完整、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然而夏洛蒂的诗作却依旧被忽略,几乎无人问津,在我国,她至今仍是一位鲜为人知的诗人。
二、诗歌创作背景
夏洛蒂·勃朗特的诗歌创作始于1829年,终于1849,长达20年,写下了大量的诗歌,为她日后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夏洛蒂幼年丧母,两个姐姐又先后病逝,年仅九岁的她成为家中长女,过早地承担起了与姨妈一起料理家务和关心弟妹生活的职责,这促成了她的早熟。另一方面,身为牧师的父亲,酷爱读书,擅长诗文,常常给子女朗诵诗歌,讲述故事,提供给他们各种文学作品和时事报刊阅读,并常常一起讨论和交流各自的想法和观点,这培养了他们从小博览群书,畅所欲言的习惯,同时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逐渐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激情和欲望,孕育了他们的文学梦。夏洛蒂的创作始于1826年,当时她还不满10岁。有一天,她父亲给儿子勃兰威尔买回来一盒玩具木头兵,四个孩子被这些滑稽的小士兵吸引,极大地触动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他们给小木头兵取了各自的名字,开始编写一系列富有传奇色彩的惊险故事和剧本,狂热地沉浸在这些文学游戏中。从此,他们寂寞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也锻炼了她们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创作热情,为他们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夏洛蒂在14岁时已有20多部习作,每部都长达60页至100页,这其中包括她的一些诗作。
夏洛蒂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诗人,几乎天天写诗。她的诗歌创作得益于她大量阅读了同时代浪漫主义诗人的诗作,以及广泛涉猎英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名家手笔。有一次,她的好友埃伦请她给自己开一份阅读书目,夏洛蒂洋洋洒洒地列了出来,而且首先提到关于读诗:“如果你喜欢读诗,就读第一流的诗:弥尔顿,莎士比亚,汤姆逊,哥尔斯密,蒲柏(如你愿意读,我可不喜欢他),司各特,拜伦,坎贝尔,华兹华斯,骚塞。”(杨静远,5)她对诗歌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懂得怎样去芜取精,她说:“最精彩的段落,总是最纯净的段落,而那些坏诗则无一例外是令人厌恶的,你读过一遍之后,就再也不想读第二遍。”(杨静远,5)她认为莎士比亚和拜伦是两个伟大的人,而他们的诗恰如其人。她喜欢司各特、华兹华斯、坎贝尔、骚塞的甜美、豪放、浪漫的诗篇。20岁时,她给著名的“湖畔派”诗人骚塞写信求教,并附上自己的诗作。骚塞回信中肯定她拥有“诗的才赋”,但认为“文学不能也不应成为妇女的终生事业”(杨静远,18)。同时,也给了她些建议“要写诗,就为写诗而写,不要为出人头地,不要希望成名成家。……这样来写,对于心胸和性灵都是健康的;它可以成为慰藉心灵提高心灵的最可靠手段,仅次于宗教。你可以将你最美好的思想和最睿智的情感体现其中,并在这样做事,培养和加强你的思想感情。”(杨静远,19)这使她对诗歌创作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些诗人的诗风对她诗歌的创作无疑有很大影响。
三、诗歌的特征
夏洛蒂的诗歌创作远远早于其小说创作,她的诗作是她心灵历程的日记,是她真挚情感的倾诉,是更真实自我的素描,也是她珍贵的文学遗产中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夏洛蒂生前曾积极策划、精心准备和自筹资金出版一本三姐妹的诗集,即1846年5月面世的《柯勒、埃利斯和阿克顿·贝尔诗选》,然而结果很残酷,反响不大,只售出两本。这本诗集中有她创作的22首诗,是她生前发表的仅有的诗篇。但这并没使三姐妹灰心,却成为她们创作生涯的转折点,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小说家。夏洛蒂创作了《简·爱》,《简·爱》成就了她的文学梦,被认为是她“诗意的生平写照”,是她理想的爱情绝唱,是她醒着的梦,未了的情。夏洛蒂一生的诗歌创作出现过三次高峰。第一个高峰期是1829-1830年。步入少女时代的她坚信自己能成为一个诗人,创作了60多首诗,主题以自然和艺术灵感为主,与她虚构的格拉斯城-安格里亚背景密切相关。第二个高峰期是1833-1834年。她创作了近40首诗,绝大多数题材和背景与安格里亚有联系,涉及主题有战争、自由、爱情、孤独、死亡、复仇。第三个高峰期是1837-1838年。她创作了60多首诗。由于受到当时著名“湖畔派”诗人罗伯特·骚塞的影响,她对诗歌创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把诗歌创作看成慰藉心灵的重要手段,在虚构的幻想世界里,开始融入了自传成分。纵观夏洛蒂的诗歌,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丰富的母题。母题是指叙事类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任何成分。一种母题的不断重复出现,是为反映一个主题或表达一种心境。仙境乐土、自然、战争、死亡、爱情、灵魂、英雄等等,在夏洛蒂诗歌中不断呈现,这些母题既体现了人类某些永恒的渴求与冲动,又带上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性风貌,大大丰富了诗歌主题。为体现这些母题,诗人使用了各种大量的意象。如对“仙境乐土”的追寻,运用了一连串非现实的、带有童话、梦幻色彩的意象。“天上的精灵们呵/弥漫大气的灵氛/乌云沉沉笼罩山涧/从每朵云中我都看见/身披白纱的精灵飞舞……”(张德明,108)。夏洛蒂生性羞怯、自卑、孤独,不善与人交流,却亲近自然,崇尚自然,与自然为友,和自然对话。如“我从未当着母亲的面/诉说我的忧愁和悲伤/而是走到某个孤寂的地点/坐下来,直到乌云消散……”(吴笛,83)。她早期诗作中有很多描写四季更替、天气变幻的景色。她笔下的自然意象既具恬静柔美性也有奔放狂暴性,如月光、星辰、微风、小溪等,秉承了湖畔派诗人宁静、安详的一面,成为她心灵的港湾,精神的伴侣;而狂风、暴雨、大海、阳光又融入了雪莱、拜伦等激进诗人动荡、雄浑的一面,成为激发她热情、奔放的能量与源泉。如“在这样的时刻,每一个花蕾/每一片叶,每一棵树/全都会洒上银色的光/有力量止住伤口的痛苦……”(吴笛,138)。战争意象如:古堡、城墙、兵器、盔甲、战鼓、骑士等,体现了她对历史的追忆,浓厚的兴趣,渊博的知识,深刻的洞察力。如在《短剑之歌》一诗中,夏洛蒂歌咏一把沾满人类血迹的短剑“一个世纪接着一个世纪/你无情地在战场上现身/酋长们在屠戮战中佩带着你/取得了血腥的胜利/你至今还未忘记那紫色的血流/它满足了你野蛮的嗜血渴求/你寒光闪闪的刀身上的黑斑/似乎是那往昔时代的残留……”(张德明,119)。在许多描写死亡的诗篇中,诗人触及了人类最深层的恐惧、战栗、弥留之际的痛苦,以及相信灵魂的永恒。如在《记忆》一诗中“当躯体已在尘土中安睡,/灵魂,依然活着放射光芒。”(张德明,344)。
2.多样的诗风。夏洛蒂的诗歌创作风格既受到英国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又体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诗风“丰富的多样性”(张德明,3)。译者张德明先生认为夏洛蒂的诗风具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三重奏(张德明,12)。具体表现为:(1)多种诗体形式的杂糅。夏洛蒂的诗中既有格律严谨,遣词典雅的英雄双行体、亚历山大体,也有自由奔放、韵散交替的自由诗。如《快乐》一诗,共11诗节,每节四行,一、三行为四韵步,二、四行为三韵步,采用隔行交互押韵格式(abab)。《传教士》一诗属于韵散交替的自由诗。在很多抒情诗中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诗风,情景交融,想象力丰富,主观色彩鲜明。如《快乐》中有这样的诗句“千万只小鸟啼啭和鸣/狂野的暴风雨交进轰响/千万条小溪流水淙淙/汇入它宏伟的交响。……当你凝视这壮阔的场景/你会心驰神往,浮想联翩/时间之车飞速前行/百年光阴在其中旋转。”(张德明,61)。她的诗既有短小凝练的抒情短诗,如《我听从你的呼唤》一诗,只有短短四行构成;《让我们抛却烦恼》《在青山和树林上方》;也有像《亨利·珀西的命运之歌》《吉尔伯特》等复杂的叙事长诗。有时在同一首诗中,句式也富于变化,时长时短,时韵时散,具有杂糅性。《亨利·珀西的命运之歌》共40小节,前24诗节中每节9行组成,后16诗节中4行构成一诗节。(2)抒情的叙事化倾向。夏洛蒂是一位优秀的小说家,自然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一些小说手法运用于诗歌创作,特别是以“安格里亚”为背景的诗歌,叙事性更为突出,情节上掺入了某些“哥特式”传奇因素。诗人塑造的威灵顿公爵是她心目中崇拜的半神似的英雄形象,随后转移到威尔斯利勋爵,给他取名扎莫纳,并安排了一系列的罗曼史。她的有些诗结构完整,首尾呼应,情节有起伏高潮,如《吉尔伯特》一诗,完全可视为一篇短篇小说来阅读。
3.虚构与真实的结合。“安格里亚(Angria)”是夏洛蒂少女创作中虚构的一非洲王国,也可以说是当时英国现实的反映和影射。这一王国中人们争权夺利,战乱不断,也充斥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纷,对某些人物种种经历的描述,某种程度上折射出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包括她自身的情感和体验,特别是她诗中虚构的人物扎莫纳已成为诗人理想的白马王子或“精神上的国王”。如《再一次,再一次》中“他已是一个精神上的国王/正如帝王一样统治着我的思想/他已经给了我一个可靠的春天/因而我有了诗的灵感……”(吴笛,10-11)。正如译者吴笛先生所言,“虚构的王国不过是表达现实世界的一种形式和手段,虚构的历史人物也常常是现实世界中某一人物的象征或代言人”(吴笛,5)。这种虚幻与真实的融合,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与爱情主题的思考和关注。夏洛蒂三个诗歌创作高峰及主要诗歌创作背景都与这一背景有关,要深层次理解她的诗歌,就必先了解这一虚构的世界。
4.心灵的日记。夏洛蒂虽然历经种种生活的艰辛、情感的波折、失去亲人的痛苦、世俗的偏见,但却从未消沉和悲观,而是奋力抗争、逆境而上,乐观自强,有梦想、有抱负、有追求,是位极具个性的才华横溢的女子。夏洛蒂的创作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都糅合了自身经历,倾诉着真挚的情感。如《理性》一诗“没有被爱,我却爱恋;无人哀悼,我却哭泣/我克制悲伤,我镇服希望/这极度的深沉的痛苦只是枉然/可是,幸福的希望和梦幻更加渺茫。”(吴笛,1)再如《激情》中“如果我寻求你的爱情,狂热应战,/你敢把脸转向一边,/你敢责骂我的激情,/对我报以蔑视和极度的傲慢?”(吴笛,305-306)这些诗句是她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的言说和情感历程的记录,又似乎呈现出简·爱的形象?她的有些诗也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性。如《生活》一诗“相信吧,生活不是梦,/不像哲人所说的那样阴暗;/凌晨时分的短暂的阵雨/常常预告着美妙的白天。”(吴笛,302)而在《一切都会改变……》中,诗人写到“欢乐敲打心灵一会/马上会悸动感到悲哀/微笑刚刚绽开一会/马上会流下苦涩的眼泪/这就是大自然的定规/没有人能够逃脱/痛楚升华,欢愉凝泪/一切皆中有,一切皆被枷锁”(张德明,382)。品读这些诗作,我们难道没有读出诗人对生活的变化莫测,酸甜苦辣和命运的无奈?
结语
总之,夏洛蒂诗歌可读性很强,这些诗作是她少女时代、青春时期、而立之年的心灵日记和情感历程的记录,是她在逆境中崛起、自立、自强、自信,寻求自我价值,实现人生理想的一部命运交响曲。细读夏洛蒂的诗作,有助于我们走进她的内心世界,追随她真实的情感历程,解读她鲜明的思想个性,了解她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当时的文化语境,引领我们探究其诗歌的自身的认知价值、审美价值和诗性智慧,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她的小说创作思想和艺术手法。
[1]夏洛蒂·勃朗特书信[M].杨静远,译.北京:文化·生活·读书三联书店,1995.
[2]夏洛蒂·勃朗特诗全编上:第6卷[M].张德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3]夏洛蒂·勃朗特诗全编下:第7卷[M].吴笛,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4]Chitham,Edward,.amp;Winnifrith,Tom.Selected Bronte Poems[M].Oxford:Basil Blackwell Ltd.,1985.
On Charlotte Bronte’s Poetry-Writing and Its Features
Ren Liang’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oxing University, Shaoxing, Zhejiang 312000)
Charlotte Bronte is a world-renowned 19th century British novelist, but nearly an unknown poet. Her poems have not
the attention they have deserved. It is a fact that she started writing poetry quite earlier than her novel writing and her poems are as excellent as her novels. Her poetry displays the Victorian styles as well as inherits the British Romantic manners, not only full of exotic imagination but also mingling her own experiences. This paper begins 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her poetry-writing, then the collection and publication of her poetry and the translated Chinese versions. Lastly, it presents some distinct features of her poems, namely motifs, styles and subject matters.
Charlotte Bronte; poetry; translated works; feature
2014-01-02
任亮娥(1966-),女,山西孝义人,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I106.2
A
1008-293X(2014)03-0086-04
(责任编辑周一农)